-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篇:廈門青、白礁慈濟宮
兩座建築均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現存主體建築為清代重建。1996年,兩處慈濟宮共同被定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慈濟宮裡供奉的是「保生大帝」。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夲(音tao)。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979年4月14日),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積善裡人(今屬漳州市龍海縣角美鎮)。
-
雨花臺烈士陵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雨花臺烈士陵園到了明、清兩代,景區內的「雨花說法」和「木末風高」分別被列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為江南著名風景遊覽勝地。有史料記載的文物古蹟還有10多處,其中包括屬於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李傑墓」、「辛亥革命人馬冢」、「方孝孺墓」、「古高座寺遺址」、「乾隆御碑」等。
-
公元2019年-醫神吳夲之保生大帝封成600周年
在吳夲在去世383年之後,也就是在吳夲被封為大道真人的248年後,公元1419年,在朱元璋第四子明成祖(原來的廟號是明太宗)朱棣正式遷都北京之時,吳夲被封為保生大帝。今年,是吳夲被封為保生大帝的整整600周年。
-
朝拜「三平祖師公、保生大帝」【三平寺】【青礁慈濟宮】祈福1日遊
為紀念保生大帝——吳夲,而建立此廟宇青礁慈濟宮因方位在白礁慈濟宮東故名慈濟東宮明成祖封吳夲為萬壽無極保生大帝民間俗稱大道公。指定地點集合出發,前往國家AAAA級景區【三平寺風景區】。中餐後參觀【青礁慈濟宮】在漳州角美鎮青礁文圃山脈岐山東鳴嶺下,又稱慈濟東宮,供奉宋代民間神醫吳夲(979-1036年,音滔,從大從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吳夲深入閩南瘟疫流行地區,拯救萬民,採藥時不幸落崖謝世。當地人民於其故鄉白礁村,建「龍湫庵」,雕像祀奉。
-
醫神保生大帝祖殿: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
在福建有很多的民間信仰,原型基本上以歷史上醫術比較高明的醫師為主,在這些民間信仰中信眾最多的前三位是來自莆田的媽祖、寧德的陳靖姑、閩南的保生大帝
-
熊厝蓮花宮保生大帝
宮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原是熊厝莊氏的水尾宮,明隆慶年間(1567-1572)莊氏賢公往龍海白礁販賣手巾、織帶、絲線、花垂等雜貨,俗稱「搖鼓擔」,時適三月十五日,白礁慈濟宮的信士在紀念保生大帝誕辰,賢公也進宮中行香祈祝,偶見保生大帝臉額汗珠淋漓,頓有所感,則祈求大帝,若有意金身隨其返鄉,許諾卜杯三信,得三杯全茭杯信,賢公乞求復再許諾三杯並允許立即起駕啟程。
-
保生大帝和媽祖鬥法,與農曆三月十五以及二十三颳風下雨的傳說
有一部影視劇作品,是以保生大帝吳夲的故事為題材創作的神話喜劇,講的是醫神和瘟神千年鬥法的故事,這部電視劇就是《神醫大道公》。當然,這神醫大道公是影視劇中的形象。大道公,也稱吳真人,名為吳夲,字華基,為北宋時期的人物,他生前是著名的良醫,救人無數,吳夲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還醫德高尚,所以民間稱他為吳真人,尊稱他為醫神。吳夲去世後,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
-
保生大帝(臺灣熱詞)
本周,保生文化祭活動在臺北熱鬧展開,這是臺北地區最大的宗教文化活動,活動的主角是保生大帝,即北宋年間名醫吳夲(道教神祗),俗稱大道公、吳真人。保生大帝在閩南、臺灣和東南亞華人中有眾多信眾。臺北供奉保生大帝的保安宮建於1742年,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總部頒授「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
-
神話故事:紫微星轉世化身吳夲,受西王母點化救世濟人封保生大帝
宋朝時期,有一位首席御醫,他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他就是吳夲,後人稱其為「保生大帝」。保生大帝吳夲是福建人,所以在保有一種家鄉情懷,又有一種神話色彩的,至今在東南沿海地區都有著保生大帝的廟宇,甚至影響到了東南亞地區,其實和媽祖是有一拼的神話人物。保生大帝,傳說是紫微星轉世,所以他一出生便具有靈性。
-
連雲港A級旅遊景區的這幾處古蹟,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境內有很多古蹟,主要分布在市內的國家4A或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有以下幾處。花果山海清寺阿育王塔在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連雲港花果山旅遊區,有一座千年古剎名為海清寺,阿育王塔坐落於寺院的中心位置,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於天聖九年完工,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
保生大帝慈濟文化連接兩岸骨肉情
去世後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鄉民建廟奉祀尊為醫神。著有《吳夲本草》一書。現如今,在閩南一帶的民間還流傳著許多保生大帝為民治病、救人急難、起死回生的神奇故事。他一生以濟世救人為念,不取病人的錢,深深得到老百姓的愛戴。他的足跡遍及閩南鄉野,急病人所急,解病人之憂,這就是慈懷濟世。
-
兩岸信眾廈門共同祭拜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原名吳夲,民間也稱吳真人、大道公等,宋代人,生於漳州龍海白礁,羽化於廈門海滄青礁,精通醫術、濟世救人。保生大帝是閩臺兩地共同的民間信仰。供奉保生大帝的慈濟宮祖廟位於廈門海滄青礁和漳州龍海白礁,世界各地的分靈廟逾千座,其中在臺灣的分靈廟有三百多座。(來源: 新華網)第十一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開幕
-
漳州白礁村保生大帝祖宮,因建築精美被稱為「閩南故宮」
白礁慈濟祖宮,供奉保生大帝,即北宋著名的民間醫生吳夲(音tāo )。吳夲(979~1036),出身於福建龍海市白礁村的貧苦農民家庭。吳夲不僅醫術高明,且醫德高尚,治病不分貴賤,不取報酬。宋明道二年漳州、泉州瘟疫流行,因吳夲義診施藥而得以存活者難以計數。民間還流傳吳夲治癒宋仁宗母后的乳癌,被封為「妙道真人」而揚名四海的事跡。
-
國家AAA級景區百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核心提示:百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輝縣市中心西北2公裡的蘇門山南麓,總面積3.4平方公裡,因湖底泉眼無數而得名
-
臺灣文化一瞥:保生大帝是誰
臺海網5月1日訊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本周,保生文化祭活動在臺北熱鬧展開,這是臺北地區最大的宗教文化活動,活動的主角是保生大帝,即北宋年間名醫吳夲(道教神祗),俗稱大道公、吳真人。保生大帝在閩南、臺灣和東南亞華人中有眾多信眾。臺北供奉保生大帝的保安宮建於1742年,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總部頒授「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
-
張裕創始人張弼士故居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新網10月23日電 在近日公布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上,中國近代葡萄酒工業奠基人、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故居大埔光祿第入選其中,編號為「8-0412-3-215」。光祿第位於張弼士的家鄉廣東省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佔地面積4336平方米,建築面積4698平方米,布局為「三堂、四橫、一圍」的客家圍龍屋,共有18個廳,13個天井,99個房間,並配有花園、果園和私人碼頭。2002年,光祿第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以光祿第為核心的張弼士故居旅遊區入選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媽祖]海神媽祖與保生大帝
走進民俗,媽祖的神話更風光,她是閩南的鄉土保護神,生育保護神,也是充滿慈愛的姐姐,母親。而媽祖與另一位男性神明之間的奇特故事,則是古代民間愛情觀念的真實寫照。 福建東山島銅陵,有一座真君宮,供奉的主神是保生大帝。他就是這個故事的男主角。 保生大帝,也稱大道公,本名吳夲(音濤),是與媽祖同時代的閩南籍人士。
-
「中國十大名寺之一」,是國家的4A級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定曾經與北京、保定合稱為「北方三雄鎮」,其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正定縣離石家莊市內很近,交通也很方便,坐公共運輸就可以到達, 來正定旅行,最有代表性的景點必須去的是隆興寺。「隆興寺」不僅是國家AAAA級景區,也是全國第一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對很多遊客來說,如果沒有去過「隆興寺」,就沒有來過河北正定這個歷史文化名城。
-
中國已有181處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東方網4月1日消息:據民政部網站消息,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近日公布了第五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至此,全國已有181處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此次公布的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有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天津市烈士陵園、察哈爾烈士陵園等71處,是自1986年公布第一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以來數量最多、範圍最廣的一次。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青海省
此城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9年10月,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之一,2019年10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果洛和平解放紀念地(查朗寺)2019年10月,被國務院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