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8日電 11月25日、26日,在由韓國事故調查委員會主持召開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4·15」空難原因調查聽證會上,對國航機組與韓國釜山金海國際機場軍方空中交通管制的質詢成為焦點。關鍵人物———失事波音767飛機機長吳新祿,直接指揮者、釜山金海國際機場塔臺空軍見習管制員樸俊英以及管制員裴東勳等接受質詢。據京華時報今天的報導說,在為期兩天的聽證過程中,中方調查組對韓方回答問題的方式及會議期間的不公正做法深感遺憾。
空難原因成質詢焦點
事故調查委員會對波音767機長吳新祿質詢的主要內容包括:是否進行了航前準備、是否進行過反向進近訓練(即反向著陸訓練)、訓練是在哪裡進行的、當時飛機是否在機長的控制中?吳新祿均給予了答覆。
據聽證會透露,4月15日當天,在CA129航班降落釜山金海機場之前,共有8架飛機因天氣原因備降其它機場,其中5架是在塔臺的指揮下試圖著陸失敗後復飛、備降。吳新祿在接受質詢時說,在按塔臺指示進行反向著陸時,由於塔臺在最後飛行的關鍵階段多次與他通話,並發出一次錯誤的指令,隨後更正,但由於時間很緊迫,一系列的通話分散了其注意力,飛機按塔臺指示下降到700英尺,進入雲中而導致碰山失事。
事故調查委員會對金海國際機場塔臺空軍管制員樸俊英的質詢是,他是否知道失事飛機在當時天氣條件下作反向著陸時,應按D類標準指揮?樸俊英回答:「機長講是C類,我就按C類指揮。」
調查小組:此前有空客A321飛機進場是否按照C類指揮?樸俊英回答「是的」。調查小組明確指出,指揮速度180-190英裡的A321飛機執行C類標準,下降到700英尺是錯誤的,同樣,按照C類標準指揮CA129航班也是錯誤的。
在回答調查組提問是否將前8架飛機因天氣原因改降其它機場的信息通報給CA129航班機組時,樸俊英說「沒有」。
調查組問是否像提醒前面的韓國航班一樣提醒CA129航班注意北面有山,樸俊英回答「沒有」。
調查組問當CA129航班駕駛員沒有完整地復誦塔臺管制員的指令後,是否要求了駕駛員對管制員的指令重新復誦,樸俊英表示,他認為機組已經理解了他的指令,所以沒有必要要求駕駛員復誦。
調查組問:「在目視觀測不到飛機後,是否改用雷達監控指揮?」樸俊英回答:「當時沒有看雷達。」
韓方人員不配合聽證
據悉,聽證會之前,事故調查委員會中的韓國調查小組於11月21日才將中韓雙方未達成一致的事故調查事實報告書提交中方調查小組,違反了類似報告應於聽證會前2個星期提交對方的國際慣例。當中方調查小組在聽證會上提出韓方的調查報告中有的內容與事實不符,嚴重歪曲了事實,須將中方的修改報告內容在會議上作15分鐘的陳述時,韓方有關官員予以拒絕。經中、韓、美三方協商,聽證會主席最終允許中方調查組作了10分鐘的陳述。
由於對金海國際機場管制員的提問很多,聽證會主席要求每次提問限定在10分鐘,而此前並未就韓方對機長吳新祿的提問加以時間限制。
在聽證過程中,由於韓方管制員的回答均通過韓語翻譯,中方調查組認為無法得到明確的信息,而改用英語直接對管制員提問時,塔臺管制員用韓語說,他拒絕用英語回答。此時韓方英語翻譯立即跑到他身邊準備給予幫助。而在此之前,塔臺管制員在回答調查委員會詢問他的英語學習情況時,他說已經通過一系列英語考試。
韓媒體推卸失事責任
聽證會為25、26日兩天。在聽證會開始時,聽證會主席說:「這是一個讓各方提供事實、不做結論的聽證會。」吳新祿是在25日接受質詢的,樸俊英是在26日接受質詢的,但25日聽證會結束後,未等到26日對樸俊英的質詢,在26日早晨出版的韓國《朝鮮日報》便以標題為「機長無視副機長的警告導致空難」、《東亞日報》以標題為「中國客機墜毀原因為駕駛員過失」、《釜山日報》以標題為「中國客機墜毀是飛行員原因」,將飛機失事責任直指機長吳新祿。
對此,中方調查組副組長劉亞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是抱著最大的誠意來參加聽證會的。根據國際民航組織「附件13」的規定,事故調查不是責備哪一方,而是調查原因、查明真相,預防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但韓方在未得出結論前,將矛頭直接指向機組,這是不負責任和違反國際民航組織規定的。在調查中,中方遇到了來自韓方多方面的阻力,儘管妨礙了中方的正常調查,但我們深信,事實終歸是事實。
中方調查組深感遺憾
在26日聽證會結束前,劉亞軍代表中方調查組要求作簡短發言。他說:「我代表中方調查組對CA129航班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對家屬表示深切的慰問,對韓方邀請中方參加聽證會表示感謝。中方作為事故調查的參與國,始終與韓方積極合作。聽證會是為了澄清事實,其程序應該是公正的,但中方調查組對聽證會期間韓方回答問題的方式及會議期間的不公正做法表示遺憾。
飛機失事通常涉及多方面原因,它是由一個事故鏈中諸多環節出錯而造成的,但令人感到嚴重關切的是,韓方在聽證會還沒有結束時,在未與中方協商的情況下,便單方面將調查報告和通話錄音內容透露給韓國媒體,此舉違背了國際民航組織「附件13」的規定和「A33-17大會決議」;對於聽證會中的不客觀、不公正的做法,中方表現了極大的克制;中方終止對某些問題的提問,不意味著已認可了韓方的回答,目的是顧全大局,促使聽證會得以正常舉行。現在離調查結束還有一段時間,作為參與國中方仍願與韓方積極合作,認真進行調查,徹查直接、間接及相關原因,以便各方採取相應的事故預防措施,促進和改善國際航空安全。
據事故調查委員會透露,事故原因還需進一步調查,要等到2003年6月30日才能得出最終結論。
本文作者:劉建峰(中國民航報記者)王永生(國航宣傳部部長)
連結
「4·15」空難
今年4月15日,執行北京到韓國釜山飛行任務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129航班在韓國釜山金海機場附近墜毀。當時,該航班上載有旅客155人,機組人員11人。其中韓國旅客135人,中國旅客19人,烏茲別克旅客1人,飛行員3人,乘務員8人。
4月18日,韓國建設交通部所屬的中央事故對策本部宣布,15日在韓國金海機場失事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客機的死亡人數為122人,失蹤6人,倖存者38人。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在此次空難發生前,已經安全飛行47周年,在世界民航享有良好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