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記
這樣的風景令人陶醉
如果有時間
請來這裡走一走
因為
這裡你能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鍾祥市客店鎮位於大洪山風景區的南嶽,全鎮共有13個村,各具特色的鄉村美景讓人目不暇接。尤以南莊村最具特色。
走進南莊村,村頭的「南莊村驚夢傳奇」章回體文化牆,敘說著南莊村的「古往今來」。文化牆上「古體詩」對仗工整、平仄押韻;「現代詩」;各家流派,意境高遠。鍾祥市是中國農民文學家誕生的一塊樂土,南莊村黨支部書記郭丁山就是一位農民詩人,正是有了這麼一位「文化人」,遊客來到南莊村不僅被村中滿目蒼翠的美景所吸引,更被這裡保存完好的農耕文化而折服。
行走在南莊村,千年古樹對節白蠟呈「七星」分布,如華蓋籠罩,空氣清新、幽靜;「數莖幽玉色,晚夕翠煙分……」茂林修竹,點綴村落;鄉間古道,卵石鋪就;涓涓山泉,緩入家中……。
過去的南莊村, 「爛泥路」、「臭水塘」、「蔬菜吊樹上」。(因土地少,種的都是瓜,藤牽在樹上)陪同記者採訪的客店鎮宣傳委員袁金說:南莊村過去有句順口溜:「背簍去、籃子來,有女不嫁南莊臺」。
這句話的意思是:女兒嫁到南莊後,父母很心疼女兒,過來就用背簍背很多東西看望女兒、女婿;而父母回去,女兒、女婿只能用很小的籃子提很少的東西回去。背簍去、籃子來,有女不嫁南莊臺。
現在的南莊村變為「對節樹、泉水來,遊客最愛南莊臺」;去年的遊客量接近40萬餘人次。客店鎮周明蓉告訴記者。
現在通過美麗鄉村建設,也帶動了老百姓增收,每年有幾十萬遊客會到南莊村來。
對節白蠟,被譽為植物中的「瑰寶」,是我國最珍貴的植物,只生長在大洪山風景區一帶,以鍾祥市、京山縣最多。但在南莊村,生長著成片的對節白蠟,而且有七顆對節白蠟樹齡在1300年到1800年之間。
南莊村千年以上的對接白蠟共有7顆,沒有排上號的若干,這是林業林業部門當時搞古樹名木普查時,通過探視測定,確定它的年份,當時是用無人機航拍的,發現這7顆對接白蠟是以北鬥七星狀排列的。
村中百姓大舞臺就是以上百顆對接白蠟為背景打造而成。
南莊村的美,美在自然,整個村莊人家都被樹林和竹林包裹著,行走村中,你就猶如徜徉在草原上,置身在森林裡,裡面林木藤蔓密不透風,野兔、青蛇、竹鼠、松鼠等多種野生動物時隱時現,很難想像它們和人類居然居住得那麼近。茂林修竹將村莊點綴得生機一片,在炎熱的夏天,太陽照射下,也只留下一點點光斑。村中偶然一點荒地都種上了綠茸茸的草,曲徑小路將全村形成了完整的綠化帶。
客店鎮珍貴的古樹、名樹繁多。這麼多年,南莊村對千年對節白臘、枯樹逢春的老柳樹等古樹名木實行掛牌保護。這些樹也被當地村民稱為「風水樹」,被村民們所敬奉。很多 「樹販子」來這裡走村串寨意圖購買古樹,不管開多高的價格,村民們不為金錢所動。
我們這個地方為什麼保存有這麼多大樹,也和老百姓環境保護意識有關,前幾年,搞市政建設需要大量樹木,很多」樹販子「走村串寨到處遊說購買古樹,但老百姓出多少錢就是不賣。
南莊村的天藍、山清、水美,長期在都市生活的人們看到這片未被汙染的土地,瞬間就覺得愉悅了。濃濃烈日下,村民們坐在相守相擁的古樹下,享受那特有的寧靜和安詳。
南莊村版圖面積18.5平方公裡,山林面積就有1.58萬畝。南莊村四周都是連綿的山巒,村莊就在一個小崗丘上,給人以醇厚、馨香、舒適之感。綠意的村莊,鳥兒在林中穿梭;鷺鷥在山間的稻田裡悠然自得的遊弋,鬱鬱蔥蔥的樹木上,有些還掛著層層野果,偶然可以看到小松鼠快樂的上躥下跳,夏日,還能聽到知了和各種不知名的昆蟲們的「聒噪聲」。2014年,湖北省提出「美麗鄉村」建設時,鍾祥市委提出全景農村按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去「修飾」自然山水,著力構建一個世人追尋夢想的家園,心靈棲息的居所,安放靈魂的地方。今天的客店鄉村,用「滿城山水滿城綠」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近年來,南莊村堅持「村莊變公園、庭院變遊園、田園變樂園」「三變」理念,以千年對節白臘文化為主題,持續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已建成「對節人家」、柳樹壪、珍珠泉、猴王古寨、鐵皮石斛基地等多個生態、休閒、養生景點。南莊村先後被評為湖北省綠色示範村、綠色幸福村、旅遊名村、全國文明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
在南莊村,幾乎所有的農家都在林中,與自然山水有機融為一體。農家庭院繁花點綴、乾淨整潔。
近年來,南莊村利用地形的落差,將1公裡外的珍珠泉水引入對節人家園區,打造了2處瀑布景觀。
借名泉溯南莊之源,珍珠泉號稱「荊楚第一泉」, 村中引入的山泉細水長流、依山而入,周圍長滿了青草,也許是受山泉水的滋潤,這裡的草比其他地方的草更青翠嫩綠,引入的泉水水道用卵石砌成,村民將他們養育的蘭花放置在水槽上,甘甜的泉水和富貴的蘭花融為一體,你會情不自禁地掬一捧泉水,品嘗那份清冽和甘甜。
有山有水才能稱為「風景」。近年來,南莊村還將園區內原有的4個爛泥坑,改造成四口生態池塘。
村裡共有四口池塘,四口池塘以中國傳統文化的"福、祿、壽、喜"來命名。淨化效果非常好,經過處理排出的汙水達到了飲用水標準。通過了幾次檢測。
將300米長的臭水溝,引入活水,鑲嵌上鵝卵石……改造後的爛泥坑,像是撒向人間的青羅帶。四周則是用自採的板石修建1500米長的遊步道,架設了800米管道、修建了200米溝渠,解決汙水橫流、灌溉、洩洪排澇等問題。在園區內開闢農耕文化體驗園,建成4500平方米的公共綠地,遍植花草樹木,並將7棵千年對節古樹連成一線。
有8家農戶轉型發展農家樂民宿,多的一年收入達到20萬元,少的也有4萬元左右。還有28家農戶圍繞旅遊產業發展做文章,戶年均增收萬元以上……
南莊村的美,首先美在它的自然山水,還美在它的厚重文化。一千多年的農耕文明在這裡演繹得淋漓盡致,糧倉、菜地裡的支架、草繩、種香菇的大棚、曬農產品所用的簸箕、耕地的犁耙、翻地的鋤頭……這裡是應有盡有。而且都成為農耕文明的原始物件保存下來。鄉村遊,遊什麼?特色在哪裡?客店鎮宣傳委員袁金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南莊村在開發過程中,曾經花了50元錢買下了當地村民準備丟棄的糧倉,因為,這個舊糧倉的倉面上刻有「天幹地支」「六十甲子紀年」「五行」等,如今,這不起眼的糧倉讓遊客們真切地「觸摸」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南莊是一個非常有歷史底蘊的村莊。紅色文化、自然山水中的「對節白蠟」文化,《封神演義》的傳說延續至今。
南莊村是以大洪山風景區歷史方位而定的,在古時候,有東西南北四個這樣的村子,但現在就只有這樣一個古老村寨。你看到的是南莊村七顆千年以上的對接白蠟的第一顆和第二顆,生長於漢朝,距今有1800多年的歷史。
借遺存養南莊之氣。利用過去保存下來的磨子、土磚土瓦、河道裡的鵝卵石等修砌成文化牆,為村裡增添古樸的韻味和濃鬱的鄉風鄉愁。客店鎮的周明蓉介紹說:
我們鎮,在《大洪山志》中,公元678年就有記載了。
我們對全鎮旅遊資源有一個總體規劃,進行全方位開發。
我們鍾祥古時稱為「長壽縣」,有很多長壽老人。長壽之縣必為「孝善之鄉」。這堵牆,稱之為長壽文化和孝善文化牆。
美麗的自然山水,為客店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這幾年客店鎮的鄉村遊結合康養結合,大力發展生態有機種植園、農耕體驗園、花卉苗木觀光園等,並通過合作社的形式抱團發展,生態園裡發展葡萄、獼猴桃採摘園,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村民張雅靜種葡萄一年的收入就超過了十萬元。
葡萄園有六、七十畝,每年可以給村裡增加幾十萬。其他村民還種藥材,無花果、我們的產品都是綠色的。
南莊村村民舒明亮今年71歲。他加入了一家藥材種植合作社,一年的收入有二萬多元,他還通過旅遊賣農副產品,一年的旅遊收入近萬元。
過去村民的收入靠種田。現在村裡旅遊搞得很好。賣些農副產品,一年的收入有大幾千元。
我為大洪山優美的生態生命景觀系統所陶醉!對南莊村,我有一種眷念、一種不舍。在這裡,我對環境、綠色、生態多了一份理解。
記者:田瑞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由湖北農村廣播新媒體原創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