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介休南莊村壯大集體經濟 助村民增收

2020-12-17 中原新聞網

2020年以來,晉中介休市龍鳳鎮南莊村搶抓「五地一產」入市改革機遇,以集體經營性資產、土地入股,發展「合作社+集體+農戶」「公司+集體」模式,推動農旅融合、文旅融合。  村集體與合作社推進利用村裡閒置土地搞經濟林種植和林下經濟。南莊村整合約150畝土地,村民以土地入股,託管給合作社進行入市,統一經營、統一調配。

此外,南莊村引進旅遊文化開發公司,對春本堂進行合作開發,建設「中堂文化博物館」。現雙方已籤訂合同,村集體每年將獲得博物館收益的25%作為村集體收入。

位於南莊村的介休市農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20年3月,由村民閒置房屋翻修而成,按年向村民支付租金。這裡可供遊客停車歇腳,又可展銷當地農產品。(嶽海霞)

相關焦點

  • 清水河縣城關鎮: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助農穩定增收
    清水河縣城關鎮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按照「政府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資金扶持、公司合作帶動、農戶自我發展」的思路,在全鎮各村發展肉牛肉羊養殖扶貧產業項目,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助農穩定增收。
  • 壯大集體經濟富民強村
    下一步,昆明市將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結合,進一步探索符合實際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全面消除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整體提升基層組織運轉保障和服務群眾能力,帶領廣大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
  • 臨渭區豐原鎮豐原村: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
    【田安民】豐原村自2017年開始,緊扣國家扶貧政策,確立發展獼猴桃支柱產業,壯大集體經濟,於當年7月成立了村集體經濟組織,渭南金燕果業有限責任公司。在幫扶單位臨渭區城投公司、文旅公司兩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先後流轉土地190畝,建成兩個獼猴桃園區,一個香椿園區,一個24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帶動全村發展獼猴桃900餘畝,其中貧困戶160餘畝。
  • 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北辰區螞蚱特種養殖項目了解一下
    引入適合農村發展的項目,壯大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已成為很多村最為緊要和必須破解的問題。北辰區雙口鎮中河頭村今年從山東引進了螞蚱特種養殖項目,經過試驗,發展前景良好。 一直以來,中河頭村集體收入較少,去年村「兩委」班子通過外出考察先進地區的致富經驗,發現螞蚱養殖投資不大、易於上手、利潤可觀,而且風險較低,適合村民增收。
  • 煙臺福山區門樓鎮南莊村產業興村聚民心(圖)
    南莊村共有村民270戶、753人,黨員28人。曾經的南莊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經濟來源單一,「土地散、居住散、人心散」,是一個讓所有人提起來都搖頭的後進村。2011年3月,在外創業的彭利民回村擔任黨支部書記,面對老百姓的殷切期盼和落後的村莊狀況,他帶領村「兩委」一班人,開始在這片土地上展開新的探索。
  • 鉛山稼軒巖前村:借東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在省旅遊集團的幫扶下,我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有機茶種植等扶貧產業,通過有效運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18年村集體經濟達到了16萬餘元。我村從有名的集體經濟『空殼村』一躍發展為全鄉集體經濟第一的『富裕村』。」
  • 南安鎮: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共建共享比翼齊飛
    近年來,大餘縣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堅持黨建引領、上下聯動、通盤考慮,按照「因村施策、一村一策,依法依規、統籌推進,村級主體、市場主導,強化管理、規範運營」的原則,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推動集體經濟走上發展快車道。
  • 壯大集體經濟做好長效幫扶
    原標題:壯大集體經濟做好長效幫扶   10月17日,記者來到福安社口鎮坑裡坑村,村黨支部書記雷興壽正和工人們忙著討論竹製吸管加工廠的施工,工廠建成後將出租給企業經營
  • 山東夏津鄭保屯:開創村集體經濟多元化增收新路徑
    今年以來,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鄭保屯鎮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縣委關於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的有關要求,開拓思路,大膽創新,連續實施集體經濟壯大工程,以「1+X」飛地抱團項目為核心,建設「1+1+15」增收體系,全面提升村黨組織「造血功能」,探索實踐村集體經濟多元化可持續增收的新路徑,傾力打造鄉村振興鄭保屯實踐。
  • 河北景縣:做大甘薯產業 壯大集體經濟
    圖為景縣留智廟鎮萬莊村村民收穫成熟的甘薯。馬廣宇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 通訊員馬廣宇) 在河北省衡水市景縣留智廟鎮萬莊村,種植甘薯讓農民增加了收入,村集體經濟也得到了壯大。萬莊村通過土地流轉和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甘薯種植,統一物資供應、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種植規程、統一訂單種植,合同化收購,實現了農民增收與集體經濟共贏的新格局,讓甘薯種植成為農戶穩定增收的『大產業』。」下一步,萬莊村打算讓人們參與到入股甘薯的種植上來,同時大力發展企業+家庭農場的合作種植模式,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解決更多的剩餘勞動力再就業,讓人們持續增收。
  • 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帶動寶源群眾脫貧致富
    赤水市寶源鄉依託優勢資源,通過資金政策支持,引進企業興辦村級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 一大早,在寶源鄉聯奉村生態魚養殖基地裡,村民舒繼勇正在對魚塘進行水質和水管等進行巡查。
  • 長洲區:開發「回留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通過開發『回留地』發展村集體經濟,現在這裡是大廈林立了。」梧州市長洲區興龍辦事處黨建負責人介紹說。近年,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長洲區結合本地資源優勢,引導盤活農村「回留地」資源,推行「農村股份合作制」,採取自主開發、合作開發、資源入股等多形式「組合拳」發展集體經濟,使得農村集體資產資本保值增值,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增收。
  • 昆明市著力拓寬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路徑
    這裡花滿地、樹成行,水成景、綠滿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強勁,群眾正大步邁向小康生活。近年來,昆明市緊扣「大城市與大農村並存」實際,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全域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不斷拓寬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路徑,打造出了一批批像阿烏村一樣村容美、產業強、農民富的生態宜居村莊,全面小康路上特色亮點頻現,幸福生活故事格外動人。
  • 象州軍田村:集體經濟顯活力 村民增收有底氣
    2019年05月11日 18:05 來源:來賓日報 編輯:吳海泉 象州縣羅秀鎮軍田村:集體經濟顯活力 村民增收有底氣本報記者 莫永娟■2015年軍田村評出建檔立卡貧困戶
  • 晉中南莊村:傳統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人說山西好風光【晉中南莊村:傳統古村落煥發新活力】青磚房、石頭路、古街巷,南莊村有著保存完好的古村原貌,隱藏著千年的好風光。南莊村位於晉中介休市龍鳳鎮,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8年12月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並享有「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景觀村落」「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山西最美旅遊村」等榮譽稱號。
  • 渭南:富平縣張橋鎮發展水果西紅柿產業 壯大集體經濟幫農增收
    「產業園採取『村黨支部+產業園區+企業+貧困戶』的黨建扶貧模式,以村集體經濟為載體,實行政府投資,企業承包,讓貧困戶受益。」張橋村包村幹部劉偉告訴記者,產業園承包租金作為村集體經濟,年總收益14餘萬元的70%,結合扶貧工作,用於全鎮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提供13人的公益性崗位工資。
  • 綿陽青義鎮抓好「四共工程」建設 扶持壯大集體經濟
    據青義鎮有關負責負責人介紹,抓好產業共營工程,建立產業聯合體,提升產業組織化程度,是該鎮扶持壯大集體經濟的第一大舉措。特別是將「產業共營」作為解決標準化程度低、品牌化程度不高、規模效益底等問題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激活「人、地、錢」三大要素,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核心作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紐帶作用以及小農戶的基礎作用。首先是支持領辦土地委託流轉平臺。
  • 鳳陽:「四計」推動村企聯建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鳳陽縣因村制宜,廣拓門路,用好「四計」,紮實推進村企聯建,實現農民和村集體經濟雙增收,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盤活資源,善創新  「我們村山地較多,通過與康盛公司合作,變廢為寶,把閒置的山地利用起來,不僅能給流轉土地的村民帶來經濟實惠,還能帶動部分農戶特別是扶貧戶就業,一舉兩得,村民都積極支持。」
  • 平定縣巨城鎮南莊村:依託好風景 過上好光景
    這個「中國傳統村落」積極挖掘紅色旅遊資源,不斷豐富鄉村旅遊的內容,開辦農家樂、建設採摘園,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溫河峽谷畔,兩山合抱間,一座古樸的小村依山而建,這就是平定縣巨城鎮南莊村。1月8日,數九寒天,記者驅車來到南莊村,感受一年多來這裡的發展變化。
  • 壯大集體經濟 築牢保障之基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村集體經濟的強與弱,直接關係著百姓生活水平的高與低。就如何發展好村集體經濟,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薛家灣鎮長灘村的實踐經驗值得進一步總結完善、深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