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事件,辛巴一方於微博發布誠懇的致歉信,表示要主動承擔責任,開了直播界退一賠三的先河,6000多萬的退賠款是直播電商行業迄今最大退賠金額。但是王海可不樂意了,不依不饒直言要退一賠十,王海還在社交平臺高調徵求意見,詢問消費者是否願意委託他作為維權人,並且還明碼標價,起步價為1000元,他們將收取百分之50的賠償款作為報酬和律師費,相當於是五五分。
這件事就比較有意思了,身經百戰的職業打假人盯上了辛巴,出於什麼目的不得而知,但在眾多因素的推波助瀾下,辛巴已經成了眾矢之的,身上更是背負幾口黑鍋。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辛巴團隊作為產品推廣方,不參與製作銷售的任何環節,只是扮演了推廣者的角色,只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出事之後,理應由品牌方作為第一責任人出面處理,但是辛巴選擇了不推諉,主動擔責,賠付保障消費者權益。儘管這樣,網絡對辛巴的負面攻擊依然源源不斷。
第二口鍋就是時下的直播電商環境了,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2020年10月20日-11月15日),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萬餘條,直播帶貨成今年消費投訴重災區。消費者對帶貨主播的不滿早已到達臨爆點,燕窩事件恰好為公眾提供了宣洩口,辛巴團隊也因此成為了眾矢之的。
再加之截至今日,國家仍未出臺有關燕窩及其製品的詳細食品安全標準,燕窩市場魚龍混雜,燕窩生產飽受爭議,燕窩製品被多方定論為「智商稅」。
業內人士表示,輿論的持續發酵不排除人為操作,王海團隊斷章取義地公布質檢報告,忽略產品「合格」的事實,與「糖水」「假貨」強關聯的導向足夠吸眼球,所有人都忽視了其職業打假人身份的劣跡。輕輕鬆鬆地裹挾了大眾輿論,把原本普通的燕窩事件多次推上熱搜。
直播帶貨作為新興行業,責任之下,尚需理性和包容。辛巴作為快手頭部主播的身份,一向承受著平臺主播以及其他平臺的公關壓力,他的特立獨行也讓招黑的輿情未停息。平心而論,作為一個年輕企業家,辛巴的此次危機處理表明其已經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過失和企業深層次的管理問題,在誠懇道歉的同時,更有落地的解決方案和整改提升措施。作為直播帶貨的先鋒人物和企業,辛巴和辛選的成長也將引導行業走向成熟。
而蹭熱度、博眼球、賺流量的鍵盤俠可以休矣。就好比一個孩子曾經犯了錯,已經改了,卻有人抓住不放,甚至翻出無數陳年舊帳,非得要往死裡整不可。孩子和髒水一起潑,除了照出一些人的陰暗心理,更不免讓人懷疑其背後輿論操縱者的意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