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珍珠」冒領西湖戶口 導遊回扣是主兇

2020-12-21 搜狐網

  中新網杭州3月19日電(見習記者古其錚)「西湖珍珠」,聽起來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既包含了西湖的美麗,又孕育了珍珠的聖潔。但杭州市西湖景區珍珠經營店裡的「西湖珍珠」只是一個美麗的童話,西湖水域其實不產珍珠。

  外地遊客4000元購「西湖珍珠」

  2009年2月7日,浙江永康的應女士和爸爸媽媽在西湖租船遊玩時,船夫提議可以買點西湖特產。「這段時間買珍珠最划算。」船夫說,「今年是5年一次的西湖珍珠打撈年,機會難得,量大,而且現在去買都打5折。」熱情的船夫划船帶應女士一行人去杭州小南湖珍珠經營部。

  在購買珍珠的時候,營業員介紹說這裡賣的是西湖野生珍珠,全部經過權威機構鑑定。最後,應女士花4000元購買了2條珍珠項鍊,一對耳墜,一顆珍珠掛墜。在購物後,小南湖珍珠經營部為應女士開具了發票。

  回到永康,內行的朋友告訴應女士,這種珍珠根本不是什麼「西湖珍珠」,而且西湖也不產珍珠,她花了4000元購買的珍珠,也就值幾百塊錢。隨後應女士到網際網路上查詢,得到的結果和朋友告之她的一樣,西湖根本不產珍珠。

  隨後,應女士投訴到杭州市工商局行政管理局,後在工商部門的調解下,應女士以郵寄方式退回了所購物品。  

西湖早已不允許養殖珍珠

  記者向西湖水域管理處了解情況,西湖水域管理處辦公室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西湖水域不允許進行珍珠養殖,但零星的野生西湖珍珠可能是有的,不排除有西湖珍珠存在的可能性。對於記者提出的目前景區內珍珠經營店銷售的珍珠來源是哪裡?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據記者了解,1998年至2000年左右的時間裡,西湖水域的確曾養殖過珍珠,但後來考慮到西湖屬於觀賞性湖泊,不適於大面積進行珍珠養殖,所以在2000年西湖西進整治中,水域管理部門主動放棄了「西湖珍珠」的養殖。而目前在一些景區商店出售的珍珠一般都是產自諸暨的山下湖,價格不一。

  2004年5月28日頒發的《杭州西湖水域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禁止在西湖內從事經營性養殖活動。為保持西湖水體質量和生態平衡,可以適量放養對水體質量、水生植物無損害的水生動物,禁止投入餌料餵養。」這也意味著從法律方面禁止了珍珠養殖。  

「導遊回扣」潛規則?

  既然西湖水域不產珍珠,那麼西湖船夫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將遊客步步引入珍珠經營店呢?

  其實,在旅遊業內,「導遊回扣」這一潛規則已不是什麼秘密。不管旅遊者外出旅遊的動機是出於追求文化認同還是尋求文化差異,為了讓自己的異域旅遊經歷能永久保存,都會購買各種紀念品作為這種經歷的證明,因此有高漲的購物熱情。由於價格的不可比性,很少旅遊者去探尋其真實價格,也就不會去追究其中是否有回扣問題。導遊誘導遊客高價購買,進而向商家拿取回扣,便產生了「導遊回扣」。

  不難看出,西湖船夫在應女士的旅遊過程當中充當了一把「野導」的角色。而這些,也只不過是旅遊業內「導遊回扣」潛規則的冰山一角。

  據了解,「導遊回扣」的比例則是各地、各購物點自定,一般從5%到30%不等,有的甚者超過50%。一般首飾工藝品等回扣較高,在20%左右;而土特產由於較受遊客歡迎,回扣相對較低。

  據一知情人士稱,有些購物點都是和一些導遊緊密合作的。賣旅遊紀念品也好,賣土特產也好,價格都比一般店鋪貴。導遊每帶一個旅遊團來購物,只要遊客進場,商家都會付給旅行社每個遊客幾元錢不等的「人頭費」。此外,商家還要按遊客購買商品的總價,按照一定的比例付給導遊佣金。

  那麼,這些回扣又流向了何處呢?是否都流入了導遊的口袋呢?答案是否定的。知情人士吐露,這些回扣把旅遊購物店、旅遊司機、導遊人員、旅行社的經濟利益緊密聯繫在一體,形成了一條「經濟鏈」,導遊只不過是這個「經濟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已。

  記者就此聯繫到浙江省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浙江省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葉元春告訴記者,如果應女士在購買珍珠時,銷售人員真的告之其為西湖產的珍珠,那麼,商家此舉存在欺騙行為,若珍珠是其他產地的珍珠,消費者可以要求退貨;若珍珠是假冒偽劣產品,消費者則可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定,要求加倍賠償。

  至於應女士提到的船夫的問題,葉元春表示,這是旅遊部門管理的範圍。

  應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在購買「西湖珍珠」的同時還有很多遊客在選購,其中還有外國遊客。她指出,若是和她一樣的外地遊客或者外國遊客因為欺騙而購買,之後要是得知真相的話,那麼對西湖旅遊的印象肯定會打折。

(責任編輯:王雪)

相關焦點

  • 鼓浪嶼山寨導遊被搜出一堆山寨貨 景點聯票是假的
    鼓浪嶼山寨導遊被搜出一堆山寨貨 景點聯票是假的 xm.fjsen.com 2013-11-06 07:06   來源:廈門網    我來說兩句 海西晨報訊(記者 歐陽霏)國導證、自製的「鼓浪嶼景點聯票」……近日,一名鼓浪嶼「野導」身上,竟然被搜出十幾樣從事導遊活動的「道具」。
  • 三亞旅遊,導遊極力推薦遊客買珍珠,提成高達65%,真是暴利
    在跟團去三亞旅遊的時候,很多導遊會極力推薦遊客去購買珍珠或者珍珠製品,大家都知道導遊推薦遊客購物是有回扣和提成的,那麼你知道遊客買100元珍珠有多少回扣嗎?答案是65元,真是暴利!三亞海洋資源豐富,這裡盛產珍珠,其中又以南珠最負盛名。很多遊客來到三亞都會帶點珍珠回去,不過雖然三亞的珍珠很著名,但是這裡買珍珠水很深。
  • 導遊拿了多少回扣?
    我們的記者採訪      到了一位有20年經驗的資深導遊,來聽他講講導遊到底拿多少「回扣」。一般商店給導遊的提成是購物總額的10%,分成規則如果按十算的話就是442,司機、地陪各佔4成,全陪只能佔2成。旅遊商店給導遊的回扣這麼高,他出售的商品的真實價格又是多少呢?
  • 三亞一女導遊拿回扣 800元全是假鈔(圖)
    該導遊向記者展示拿回扣拿到的假鈔  本報新聞熱線66810222三亞2月5日訊(記者蘇隱墨攝影報導)今天上午,一位姓陳的女導遊撥打本報新聞熱線投訴稱,她帶團到三亞某旅遊景區玩潛水、拖傘等旅遊項目,
  • 「神秘訪客」探訪低價泰國遊 領隊導遊處處吃回扣
    【回扣處處有 低價背後有"陷阱"】在「神秘訪客」一行去的第一個購物店,也就是皮革中心,裡面的高檔皮具的價格在1萬以上,中檔的為幾千塊錢,便宜的也有幾百上千,小陳表示,只要遊客在這裡購買,無論多少,導遊和領隊都會有3%的回扣收益,遊客購買得越多,他們的收益也就越多。
  • 導遊曝西安遊潛規則 回扣導購賺差價樣樣不少
    第1頁:導遊自曝「潛規則」 第2頁:業內人士支招西安旅遊貼士  「旅行社不給我們發薪水的,導遊跟旅行社沒有勞動合同,但旅行社一般會規定我們只能為一家旅行社工作。導遊的薪水要靠提成。」董鵬說,「沒回扣就沒薪水」已成為導遊這一職業的「潛規則」。  「五一」又到了,很多人又開始準備出門旅遊了。
  • 「低價團」旅遊涉不正當競爭 導遊回扣性質有爭議
    同時,該法還規定了旅行社不能通過指定具體購物場所而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而本次事件正是因為遊客購物少導致旅行社收入、導遊報酬減少而發生,從中我們不難看到回扣的影子。  導遊回扣性質有爭議  在旅遊活動中,導遊接受旅行社的委派,不僅用體力與智力直接提供公眾服務,成為陪伴旅行的「大管家」,還需具備較高的應變能力,以及時應對突發狀況,因此其服務態度及技能直接影響到整個旅遊體驗的品質。導遊執業時,一般獨立完成相關工作,旅行社鞭長莫及,很難進行有效控制,因而對導遊實行執業許可就顯得非常必要。
  • 低價旅遊背後的黑色利益鏈 從導遊到大巴司機,每個環節都吃回扣
    遊客購買的翡翠、銀器等商品,回扣低則30%、高則90%;從組團社、地接社、導遊到大巴司機,每個環節都吃回扣……近日,記者深入調查,揭開了低價旅遊背後的黑色利益鏈。黑幕1合謀騙錢有「章法」據記者了解,旅行社負責地接、設計線路,導遊負責帶團旅遊及引導到購物店消費,購物店提供商品及回扣。在整個鏈條中,掌握遊客資源的組團公司地位最高。
  • 坑人"低價團"200元遊大理麗江 導遊帶客購物拿高額回扣
    在旅途中的大巴車上,導遊除了介紹一些景點,重點開始介紹翡翠。   一路灌輸了購買翡翠的種種好處,旅遊大巴自然停靠到一些偏遠的大型翡翠商場邊。   遊客下車後被引進市場,購物商場雖然偏僻,但裡面的商品價格不菲。   是不是因為傳說中的要給導遊回扣才標價虛高呢?記者詢問,商家堅持說沒有給導遊回扣,也不打折。
  • 禁止靠吃回扣掙錢部分導遊歇業或轉行
    原標題:禁止靠吃回扣掙錢部分導遊歇業或轉行   ◎遊客不文明行為或可致拘留   ◎旅行社違約最高賠3倍團費   ◎經協商旅行社方可安排購物   京華時報記者田虎京華時報漫畫謝瑤   今天,《旅遊法》正式開始實施,遊客將有權拒絕強制消費,若旅行社不履行合同,遊客最高可索賠3倍團費
  • 為何導遊一到飯店就消失了,拿回扣吃香喝辣?導遊:這是我的工作
    所以對一些不喜歡計劃旅行路程的人來說,旅行社是最好的選擇,但是近幾年關於旅行社導遊的事情可是層出不窮啊。出現的這些事情,絕大多數都是導遊強制遊客強買強賣的暴力事件。但是很多人們還是免不了會在跟團旅遊的時候接觸導遊。但是,隨著這些事情的發生,導遊的口碑的確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因此,導遊的素質也會相對來說提高不少。
  • 兩名中國人涉嫌在日本做黑導遊 收受回扣400多萬元
    中國遊客赴日本購買大量商品(資料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朝日新聞》3月3日報導,兩名中國導遊因在日本進行非法活動,被日本福岡縣警方查處。  報導稱,2015年5月到11月,該名中國女子帶中國遊客到福岡縣的免稅店消費,獲得來自免稅店的回扣約3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2萬元)。今年1月警方將其逮捕,該女子於2月接受了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87萬元)的罰款處罰後被驅逐出境。
  • 到杭州旅遊 買西湖龍井提防有假
    而實際上,旅行社導遊根本不會把遊客帶到真正的「龍井問茶」景點,而是借這個名頭帶領遊客到杭州的幾個大型旅遊定點商場。高達40%的巨額回扣「因為商家之間有競爭,於是就跟旅行社籤訂了協議,你帶的團都到我這個商場來,我給你多少的人頭費和回扣。」一位熟悉杭州旅遊茶葉市場操作習慣的內幕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 央視曝光杭州旅遊茶葉市場假西湖龍井賣8千1斤
    「所以說你不懂 你要問更詳細 你比方說 我做了100塊錢 30塊錢導遊當面要結走的 還有百分之十是要留給旅行社的」朱經理說,依照杭州旅遊茶葉市場行規,如果旅行團前來購茶,導遊和旅行社就可以再拿到購買金額的40%的回扣。雖然是初次合作,朱經理慷慨地告訴記者,只要我們能夠組團來商場買茶,他們同樣會按照給旅行社的回扣標準向我們支付回扣。
  • 新婚夫妻澳洲遊被拆散住宿 導遊打暗語拿購物回扣
    因為其中有4天,他們被女導遊「活活」拆散了,分別跟女導遊和另外的男團友打組合住宿。8人團就單出一個女導遊 拆散夫妻打組合曾女士和老公走的是澳洲,在重慶報的團。第一天到了下榻的酒店,旅途勞頓,小夫妻準備早點休息,可問題來了。女導遊說,旅行社沒有單獨給導遊安排房間,自己只有跟著遊客一起住。
  • 記者暗訪杭州西湖龍井旅遊茶葉市場潛規則
    西湖龍井聞名天下。每年清明之前的西湖龍井被稱為明前龍井,這個時候的西湖龍井品質最好,價格昂貴。近日,記者在杭州暗訪,親身體驗了一把杭州旅遊龍井市場的潛規則。導遊:可獲40%的巨額回扣龍井位於西湖西面的風篁嶺上,附近的龍井村就是著名的西湖龍井茶的產區,這處景點因此被稱為龍井問茶,是西湖十景之一。但在旅行社工作人員那裡,導遊只是借這個名頭帶領遊客去到杭州的幾個大型旅遊定點商場。記者以北京某會務公司的名義,對位於杭州市梅家塢附近的一家名叫茗茶苑的茶樓進行了暗訪。「我把行規告訴你你就心中有數了 。
  • 日本旅遊團的導遊拿高額回扣,一個月可掙40萬,網友:「天坑」!
    而隨著很多熱門景點的黑導遊被曝光,很多人對國內導遊的總體素質都表示很不信任,尤其是很多南方的熱門景點,坐車到地方就逛商店買買買的套路實在是讓人覺得很不放心。然而野火燒不盡,很多素質低下的導遊就把目光轉向了國外。一度的大肆宣傳,讓很多人對日本製造都有很高的評價,覺得日本的東西質量好、外觀簡約,所以很多人都組團到日本去瘋狂購物。
  • 臺灣旅遊,警惕進店,明知導遊巨額回扣,依然買買買
    事實是,剛開始兩天,導遊地陪顯得很專業,獲取了遊客的信任。後面5天,每天都有兩個購物點。快要到達購物點的時候,導遊就在車內開始講解臺灣的鑽石如何好,出來玩要捨得花錢。我愛人之前在旅行社工作,說,這些編號是導遊後期拿回扣的編碼,會按照人頭和消費額雙向計提。鑽石這種大額消費品,地陪回扣在30%左右。不同的旅遊團,牌子顏色編碼都不同。
  • 萬元玉石回扣9000 導遊年收入60萬
    目前此案已經有31人落網,其中有6名是涉案金額較大的導遊。    導遊收入與團隊消費「掛鈎」年收入可達60萬  據涉案導遊介紹,在日常帶團過程中,旅行社並不會給導遊支付固定的薪酬以及購買必要的社保,導遊個人的收入與遊客的購物情況息息相關
  • "小費"真能抑止拿"回扣"?
    而廣東中旅卻率先在國內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嘗試」――在其9月出行的「VIP系列團」中向遊客建議「如果服務滿意,請支付導遊每天20元小費」。與此同時,南京旅遊局也公開表示導遊在提供優質服務後可以收取小費。     這些措施一出臺便引起了各方關注,廣東中旅認為此舉可以規範服務質量,減少導遊誘導遊客在景點購物從中拿回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