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韓清華 ■實習生郭曉宇
文創集市、非洲鼓互動體驗、醒獅表演、盛世國潮音樂慶典、二胡獨奏等多項精彩內容輪番上演。。。。。。
7月26日,在成都音樂坊音樂大道,天府文創大集市閉幕式完美落幕。本次天府文創大集市以「讀書、納涼、賞文創——盛夏中的新消費」 ,長達十天的文創集市,400餘種優秀文創產品、精彩紛呈的音樂演出所組成生活美學大賞,以夜間文創經濟激發文旅新活力,集中展示出成都文創成就與魅力,創新營造出「煙火氣、蜀都味、時尚潮、國際範」的成都文創消費新場景。
國潮臻品 巨製匠心
「東方腔調」盛世國潮音樂慶典
當晚,市民們匯聚音樂大道,共賞國潮音樂慶典。在閉幕式正式開始前,一支以西非打擊樂為主體,融合多種旋律樂器的非洲鼓表演,與觀眾面對面零距離的互動,用節奏和律動點燃全場。
隨著夜色降臨,以現代手法演繹的《醒獅來襲》拉開了閉幕式的帷幕,舞者以潮流元素和現代表現手法,在動態和靜態造型的轉換中,凸顯陽光和正能量的精氣神。隨後,養眼超模身著國潮原創服裝閃亮登場,以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的完美糅合,極致詮釋出國潮的獨特魅力。
在慶典尾聲,模特分別手持20件最具創意的文創產品進行走秀,在展示中華服飾之美的同時,將市民們的目光聚焦在文創產品上,用「新花樣」使文創產品進行年輕化的煥新,打造「音樂+國潮」的文創新場景,引領城市文創新消費。
歌以詠言 舞以盡意
成都音樂大道獻上超30場演出活動
在天府文創大集市期間,音樂坊音樂大道為市民們獻上超30場音樂演出和戶外音樂活動。吉他彈唱、流行演唱、民族器樂,古風弦樂、原創民謠演奏……街頭藝人一步一演,腳下即是舞臺,向觀眾講述著自己與這座城市的故事。
以天為幕、以地為臺、城市做劇場的街頭音樂劇,將高雅藝術搬出劇場,利用聲、光、色等多維因素打造「沉浸式」音樂體驗。在閉幕式上,除國潮走秀外,還穿插有原創歌曲演唱、二胡獨奏和舞蹈《覓光》,歌以詠言、舞以盡意,為市民們獻上一場「視」與「聽」的盛宴。
閉幕不落幕
線下集市先行 線上集市接續
自7月17日天府文創大集市開街以來,武侯區主會場設立了40個集市攤位,從書籍到創意周邊,從手工藝品到天府文化,400餘種優秀文創產品組成的創意市集,激發了市民對創意、文化、時尚、生活的新思考。
7月26日後,成都將把集市從線下移至線上,從定期呈現轉為24小時「雲逛集」,搭建1個線上「天府文創大集市」展銷平臺,打造永不落幕的天府文創大集市。
未來,該線上平臺將持續上新成都優質文創產品,打造永不落幕的天府文創大集市,全國網友可以「雲享」逛不完的成都文創街區。
音樂+旅遊
助力武侯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作為此次天府文創大集市的舉辦場所,音樂大道用音樂詮釋了「三國聖地·智慧武侯」的城市魅力。音樂大道的建設貫徹了「公園城市」及綠色社區綠道理念,整體風格統一的建築及植載景觀,沿途鋪設蜿蜒的五線譜光帶,設立光影藝術裝置,營造充滿韻律感和節奏感的音樂文化氛圍。
「天府文創大集市」賣的不僅是產品,更是一種以音樂、文創為主題的生活方式,是文創賦能旅遊的有益實踐。理好資源、講好故事、做好產品,將天府文化、三國文化、音樂文化轉化為可感可知可親的內容型產品,通過文創賦能到集市上來,正是旅遊二次消費的出路。
音樂,如今已是成都市武侯區的一張「金字招牌」。在政策指導方面,武侯區已出臺了包括音樂產業專項政策在內的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系列政策,為武侯區的「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文化旅遊方面,成都音樂坊以音樂大道為載體,音樂元素為紐帶,串聯天府文化、三國文化、非遺等諸多元素,舉辦多元化的音樂活動,形成以音樂為主題的旅遊消費新場景。
隨著成都音樂坊的項目推進,與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的連續發布,武侯區將繼續大力發展音樂產業,助力「天府旅遊名縣」創建,為 「成都打造國際音樂之都」再添武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