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清遠氣溫回暖。不少商家陸續打出「換季打折」的招牌來吸引消費者。在清明三天的短假期,清遠無論是新城還是舊城,無論是商場、專賣店還是路邊小店,都有各種各樣的換季打折活動,很是吸引消費者。但消費者在「血拼」的同時,一定要謹慎小心,以免掉進「打折陷阱」。
陷阱1 折扣商品不試不退市民梁女士前幾天在舊城城市廣場的某運動休閒品牌店內購買了一件換季打5折的褲子。回家後發現小了,店內卻執意不給退換。梁女士稱,自己就是看著這條褲子價格便宜只要58元,又是個品牌,一時衝動就買下了。「本來沒有我喜歡的顏色,而且又是斷碼褲,在身上比了一下,還是擔心不合適。」正當梁女士拿著褲子準備去試穿時,卻被銷售人員攔住了,說是打折的衣物不能試穿。「當時銷售員說已經虧本賣了,所以不能試穿,我看尺寸應該可以穿,就買了。離開時還特意問了銷售員,不合穿是否可以換。她說沒有損壞的情況下可以換。所以回家以後一穿發現小了,我就拿過來退。」梁女士隔天又去了這家店,想要把錢退回來,但是銷售員執意不給退,「銷售員說換季打折的褲子不包退。只能買同等價格的衣物,買多了補上,買少了不退錢。」讓梁女士深感無奈的是,在這家品牌店,除了這條褲子比較合眼緣外,其他的都不太喜歡,但褲子已經是斷碼了。更重要的是,其他的衣物都比褲子貴。無奈之下,她補上40元,買了一個98元的運動小書包。
無獨有偶,市民張女士不久前在一家專賣店裡買了一件特價冬衣,只要240元。當時,店主說這件衣服是因為換季而且斷碼,所以才打了三折,平時根本不打折。可沒過幾天,她在一家商城看到一件一樣的衣服,實際價格只要220元。
恰逢清明短假和換季大甩賣時期,記者兜了一圈城市廣場和贏之城,發現幾乎所有店鋪都掛著各色各樣打折的招牌。有些專賣店的秋冬衣物打出「買一送一」的招牌,有的店面則在店門口張貼出「虧本大甩賣」「全場29元」等廣告。
城市廣場一運動服裝店在店內開出了秋冬裝摺扣區,所有冬裝全部5折優惠。據店員介紹,隨著天氣轉暖以及春裝上市,很多之前熱銷的秋冬裝都已開始大量斷碼,進入了清貨尾聲。因此,店裡推出了秋冬裝低折扣活動,許多消費者都抓住機遇到店裡「血拼」。
但讓消費者無奈的是,很多換季打折促銷的衣物的確不可以當場試穿後購買,而且往往是一堆衣物堆在一起銷售,質量無法保證,也不包退換。「所以對於打折的東西,我會在價格上給自己設個上線,超過這個限度,我不再考慮折扣因素。另外,還得考慮自己喜歡的程度,」購物達人小李如是說。
陷阱2 折扣背後隱晦含義多「全場最低2.5折起,清倉大減價」、「半折後買一送一」……進入4月,正值換季時期,新一輪的「掃貨」開始。雖然每家服飾店鋪都打出折扣優惠的招牌,但不少消費者卻已經對這種「唱」出來的優惠麻木。「說是打折,但真正體現出來的卻沒幾家,」趁著小短假出來逛街的黃女士搖搖頭表示不相信這些所謂的折扣,「之前商家故意把價格提到超利潤水平賣,現在換季清貨才降到普通利潤水平,就是說之前賺你100%利潤,現在只賺90%,可是這個利潤也很大的。」
在贏之城一運動品牌店外,偌大的招牌上明顯地寫著「全場折後買一送一」,當記者興衝衝地走進該店才發現,所謂的折扣是冬季衣物,記者隨便挑選了幾件打折的衣服,卻被告知折後最低價也要200多元!當問及為何店鋪外打著「全場折扣」的招牌忽悠人時,一名自稱店鋪主管的年輕人冷冷地說道:「牌子上已經寫明白,折扣只限於冬季衣物,你再去看看,」記者在招牌上找了好一陣,才在其右上角找到幾個寫著「夏季衣物原價」的小字,如果消費者不駐足觀察招牌的每個角落,不仔細問清楚情況,恐怕很容易掉進這個「陷阱」。
同樣在贏之城,一家標明「2.5折起」的服裝店裡堆滿了折扣的衣服,但當記者問及哪些衣物是2.5折的,卻被告知該折扣衣服只有一件,且已經斷碼。記者發現,這件所謂的2.5折衣服其實是有會員卡才能享受,如果非會員只能打5折。一名正在選購衣物的阿姨不屑地說道,「凡是說幾折起的衣服,還是不要買,要不就是要求會員、要不就是挑質量最差的衣服,反正能進來消費的人是不會問津那件最低折扣的衣服。」
陷阱3 先漲價後降價實惠不多清遠職校的小丁剛剛入學沒多久。經常在商場逛逛,看到喜歡的衣物,翻翻吊牌,卻無奈地發現口袋裡的錢總趕不上吊牌的價格。正處於愛美年齡的小丁最喜歡在打折季瘋狂淘寶了。去年冬天她就看上一件毛麻混紡的半截裙,無奈價格直上400多元,她在商場猶豫了很久都沒有下手。這個打折季一到,小丁就興衝衝地衝到商場翻出了那件朝思暮想的裙子。一看價格,她直犯嘀咕:曾經400多元的裙子為什麼打三折後會是300多元呢?百思不得其解,她找到了銷售員。銷售員先表示確實是三折之後的價格,在小丁表示去年她一直追這件衣服,原價明明是400多元的時候,銷售員不耐煩地說,那當然了,不提高原價,打折後怎麼保證利潤。小丁當即被噎在那裡,最終也沒有買那件裙子。
小丁的經歷很多人都碰到過。其實先漲價後降價是很多商家公開的秘密,只是對消費者語焉不詳。因此,打折後其實並沒有實惠多少,不過消費者看到大大的折扣和高昂的原價,就會心動購買。記者就換季打折消費「陷阱」一事諮詢了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中心。工商部門提醒,現在很多商家打出換季打折的招牌吸引消費者,消費者要理性、謹慎地選擇打折商品,謹防「打折陷阱」,「按需消費才是最明智的消費方式。」(記者鄧薇)
作者:鄧薇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UN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