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城脫貧攻堅的「同心」故事

2020-12-09 雲南新聞網

  編前語

  告別絕對貧困、奔向全面小康,在這幅註定要載入人類史冊的恢弘歷史畫卷中,自然少不了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的忙碌身影一一他們為國辛苦為民忙,展現了新時代雲南統戰人的責任與擔當。從8月起,請您跟隨記者的鏡頭筆頭,走進遠山,深入一線,去記錄精彩瞬間,去感悟家國情懷,去致敬偉大精神,一起講好雲南統戰故事……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因李仙江、勐野江、曼老江「三江環繞,猶如城池」而得名,與越南、寮國接壤,國境線長達183公裡,是雲南省唯一與兩個國家陸路接壤的縣,素有「一城連三國」的美稱。這裡居住著哈尼、彝、傣、瑤、拉祜等24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80.6%,絕大部分少數民族都生活在地域偏遠、交通不便的山區,群眾受教育程度低、思想固化等問題制約,曾經的江城發展滯後,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全縣共有42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990戶38698人,是雲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江城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不忘初心解民憂,牢記使命興邊疆,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決定性勝利。2016年以來,江城縣投入扶貧資金25.51億元,累計實現42個貧困村出列,減少貧困人口9700戶37876人,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末的32.44%下降到0.95%。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基本實現,順利通過貧困縣退出第三方實地評估檢查,獲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貧困縣序列。告別絕對貧困、奔向全面小康,在這幅註定要載入人類歷史史冊的恢弘畫卷中,自然少不了江城統戰幹部和統一戰線成員的忙碌身影,他們為國辛苦為民忙,展現了新時代江城統戰人的責任與擔當。

  發揮統戰優勢 助力脫貧攻堅

  在江城脫貧攻堅戰中,江城縣委統戰部始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於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上來,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深入學習領會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關於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在政治上深刻洞察,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措施上積極謀劃,切實把脫貧攻堅各項要求貫徹落實到統戰工作的各個方面,彰顯新時代統一戰線的法寶作用。發揮統一戰線具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繫廣泛的獨特優勢,積極動員引導統一戰線廣大成員主動作為,投身於脫貧攻堅事業中,成為脫貧攻堅的直接參與者、踐行者、推動者。凝聚共識、匯聚統一戰線各方力量助力脫貧攻堅。

  統戰幹部傾心實幹 助力脫貧攻堅

  江城縣委統戰部以真情為抓手,全力支持定點掛包康平鎮中平村、寶藏鎮良馬河村、國慶鄉麼等村的幫扶工作,共有15名幹部職工結對幫扶78戶貧困戶,派出6名年輕幹部駐村開展脫貧幫扶工作。幫扶幹部主動入戶考察指導,「掛包幫」入戶走訪600餘次,大力宣傳落實扶貧政策,開展了貧困戶、脫貧戶及幫扶聯繫人「三方」見面活動,看望慰問建檔立卡貧困戶83戶,發放慰問物資8.1萬元;向中平村、良馬河村、麼等村資助水泥800餘噸,用於幫助推進危房改造;還積極開展助貧捐贈、扶貧日捐贈等活動,共捐贈交資金4萬餘元,全部用於脫貧攻堅工作,盡己所能為脫貧攻堅貢獻統戰部門的力量,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不斷破除貧困群眾等、靠、要的思想,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統戰對象齊心共進 助力脫貧攻堅

  2019年6月,江城縣委統戰部聯合墨江縣開展非公經濟人士和黨外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兩縣非公經濟人士籤署了《團結 合作 發展 共贏備忘錄》,並在江城縣、墨江縣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團結髮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倡議上聯合籤名倡議,為墨江縣、江城縣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凝聚力量。

  2020年10月,江城縣委統戰部還與思茅區聯誼開展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對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的精神,聚焦重點任務,加強統籌協調,為開創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新局面作出積極貢獻,把民營經濟人士團結在黨的周圍更好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兩地非公經濟人士紛紛表示,要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力、「幹」的作風,勇當新時代的「拓荒牛」,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做精主業做強實業,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發展活力,加強兩地的交流與合作,為思茅區、江城縣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2020年9月,江城縣成立黨外知識分子(新階層人士)聯誼會,並且希望黨外知識分子(新階層人士)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正確導向,緊緊圍繞全縣的中心工作,積極建言獻策,勇擔社會責任,貢獻自身力量,團結帶領廣大黨外知識分子(新階層人士),把握大局、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江城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匯聚民企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

  在江城縣委統戰部的引導帶動下,發揮統一戰線聯繫廣泛優勢,開展「萬企幫萬村」的精準扶貧行動,積極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弘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義利兼顧、以義為先,扶危濟困、共同富裕」的光彩精神,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開展全方位、多領域的幫扶工作,匯聚起各自領域的強大力量參與到江城的脫貧攻堅戰役中。自「萬企幫萬村」活動開展以來,江城縣委統戰部共組織了2個商會50家企業接對幫扶42個貧困村;引導企業在對口幫扶地區建立中種植業、畜牧業基地和扶貧車間,推動產業幫扶項目落地,打造「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新模式,帶動江城五鎮兩鄉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雲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江城有限公司、成明橡膠公司採取「公司+基地+期貨保險+產品收購+勞務用工」幫扶模式,帶動江城縣各民族群眾種植橡膠50餘萬畝,年支付橡膠收購款4900餘萬元。解決勞動力就業4000餘人,帶動當地群眾人均純收入從1996年的286元增加到7400元。

  普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鴻耀科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江城雲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大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採取「土地租賃+技術培訓+返聘務工」幫扶模式,流轉土地4萬畝種植沃柑,沃柑基地通過推進「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輻射帶動了周邊3個村、21個村民小組、1000多戶農戶參與發展沃柑產業,其中參與基地管理農戶623戶,帶動67戶貧困戶種植沃柑1345畝,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12000元以上。

  江城鑫福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幫扶模式,以「農戶向公司購買或租賃能繁母牛飼養,公司回購牛犢」「肉牛託管」「籤訂青貯玉米收購合同」等方式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帶動321戶貧困戶養殖肉牛1540頭、青貯玉米種植2361畝,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愛心企業提供創建扶貧車間12個,幫助42個貧困村1798戶7058名貧困群眾從事橡膠、茶葉等種植,實現就地就近就業,解決了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增收的問題,真正使易地搬遷貧困群眾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產業扶貧為引領 助力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基礎在產業,成功也在產業。產業扶貧既是促進貧困人口較快增收達標的有效途徑,也是鞏固長期脫貧成果的根本舉措。因此,壯大扶貧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扶貧由「輸血」到「造血」的最佳選擇。

  江城縣委統戰部積極宣傳引導非公企業推行「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立足當地貧困村的資源稟賦,結合企業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實施產業扶貧。使全縣999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加入合作社,按戶均1萬元測算資金入股合作社,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與專業合作社利益聯結全覆蓋。通過捐資捐物、流轉土地使用權、提供就業崗位、提供技術指導等方式,加大對貧困村幫扶力度,不僅助推了貧困村產業發展,讓貧困戶分享到產業發展成果,拓寬了增收渠道,更是實現了村企合作、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推動了穩定脫貧的實現。

  江城縣委統戰部為調動貧困群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積極引導中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沃柑種植基地等公司,入村對貧困戶進行沃柑、堅果種植技術技能培訓,幫助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長,為貧困村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能帶領農戶脫貧致富的帶頭人,確實提高農戶創收能力,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本領。據統計,自2019年以來,全縣共開展農業技術培訓165期,培訓技術員及農戶1.1萬餘人次,發放技術資料及宣傳單1.3萬份,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00餘人次。

  愛心企業獻愛心 助力脫貧攻堅

  江城縣委統戰部始終把脫貧攻堅當做最大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統領全局,積極引導非公經濟人士盡社會責任和投身光彩事業,致富思源、富而思進,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江城縣福芳酒廠、中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陽光家具城、盛興商貿、湖南商會、三江商會、森林建築有限公司、和萍酒店、新世紀燈具窗簾城等公司負責人為貧困村開展捐資助學、幫扶解困等活動,據統計,自2019年以來,全縣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共向貧困村、貧困戶捐贈扶貧物資資金200餘萬,使全縣貧困群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實現漸行漸近。

  「涓流共匯,足以匯成江河;綿力齊聚,定能眾志成城」。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江城縣委統戰部按照縣委統一安排部署,以精準選派幫扶幹部為基礎,以聯繫統一戰線成員為關鍵,以教育引導統一戰線成員為重點,充分發揮統戰的聯繫廣泛優勢,主動作為、加強統籌協調,動員、鼓勵、組織非公經濟人士,以及積極引導商會、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和黨外知識分子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充當「紅娘」、紐帶及助手角色,在統一戰線成員與助力脫貧攻堅之間架起一座幫扶的橋梁,引導更多統戰力量參與到脫貧攻堅中來,認真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助力全縣脫貧攻堅。

相關焦點

  • 普洱江城: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撐起"保護傘"
    2020年對2019年末未脫貧290戶制定「一戶一策」幫扶措施,投入幫扶資金663萬元,已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近年來,江城縣紀委監委立足紀檢監察機關職能職責,持續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督促各級黨委、政府履行好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堅決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切實維護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撐起「保護傘」。
  • 普洱江城凝聚巾幗力量 撐起脫貧「半邊天」
    供圖 在脫貧攻堅戰中,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充分發揮婦聯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激揚巾幗之志,凝聚6.1萬巾幗力量,為脫貧攻堅撐起了「半邊天」。充分發揮村民小組婦女脫貧工作委員會的作用,加強婦女群眾「自強、誠信、感黨恩」教育,組建「巾幗志願隊」「巾幗衛生隊」,組織開展居室布置、雜物擺放、庭院清掃、村莊整治工作,引導婦女崇尚文明,摒棄陋習。充分發揮村級婦女議事會的作用,鄉(鎮)和村、社區圍繞婦女維權、精準脫貧、創業發展、汙染防治、提升人居環境、積分制管理等重點工作,深入一線收集社情民意、婦情民意,不斷提升廣大婦女群眾主動參與、主動維權意識。
  • 「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我來講」同心聚力共繪中國鄉村振興藍圖
    2020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高度重視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的困難挑戰,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鬆勁懈怠。等方面總結民主監督實踐經驗,推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創新發展。
  • 普洱,你「變」了!
    發布會上,普洱市委主要領導、相關部門領導、基層幹部和脫貧群眾代表介紹了普洱市脫貧攻堅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康平鎮瑤家山村乾田團墩易地扶貧搬遷點然而曾經的普洱貧困面大  在全國率先發布普洱茶十項標準,在全省率先成立普洱茶企業誠信聯盟和品牌企業聯盟,普洱茶品牌多次榮膺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榜首,普洱咖啡榮獲「中國農業區域品牌10強」,墨江紫米、江城堅果上榜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7個產品分別榮獲雲南省十大名茶、名果、名藥材稱號。
  • 2020年普洱榮譽榜:60個亮點寫就普洱「高分答卷」
    墨江、江城三縣實現脫貧摘帽,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提前一年高質量通過實地評估檢查。具有時代特徵和普洱特色的脫貧工作委員會、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深度貧困人口培訓中心、「賓弄賽嗨」民族團結互幫互助機制、瀾滄攜手中國工程院深化科技扶貧等做法和經驗得到國務院扶貧辦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人民日報內參、央視新聞聯播等作了深入報導,湧現出「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西盟佤族自治縣、「時代楷模」朱有勇、「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李娜倮等一批先進典型。
  • 普洱江城脫貧故事:易地搬遷換新顏 特色產業穩增收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廖開迪、李明其):群山輕攬、三江環抱,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康平鎮瑤家山村乾田團墩異地扶貧搬遷點內,一排排青瓦白牆、明淨整潔的二層小樓默默矗立。對於貧困群眾生活的點滴變化,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李夢冉看在眼裡,喜在心間。「我們老百姓的思想有非常大的轉變。通過這一輪的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了以後,我們幹部和群眾的接觸多了以後,只要是我們到寨子裡面,他們都會喊,就說來我家坐坐,喝一口水,如果沒有吃飯,我們在家裡面弄一點飯吃。過年殺豬的時候,他也會喊你到他家裡去吃殺豬飯。
  • 摘掉貧困帽 同心奔小康—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摘掉貧困帽 同心奔小康—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2020-03-05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她與脫貧攻堅故事】脫貧攻堅勇擔當 甘做路上一粒沙
    【她與脫貧攻堅故事】脫貧攻堅勇擔當 甘做路上一粒沙 2020-11-24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0項榮耀見證普洱時代風採
    決戰脫貧攻堅的普洱經驗   01.中國工程院與雲南省人民政府科技扶貧工作推進會在普洱瀾滄舉行   02.普洱脫貧攻堅成效年度考核位居全省前列,西盟縣和思茅區分列貧困縣和非貧困縣全省第一   05.普洱脫貧攻堅歌曲《致富路上一起走》獲全國金獎
  • 普洱榮耀時刻:2020年上半年全市40個亮點工作催人奮進!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普洱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用擔當揮筆作答「六穩」「六保」考卷,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擔當作為、砥礪前行。
  • 普洱「非遺」助脫貧 去年「非遺」產品銷售額達6230萬元
    同時,一批以非遺資源為依託的非遺企業(工坊)正悄然興起,發展成型,助力脫貧攻堅貢獻不小。 2019年初,普洱市文化和旅遊融合後,逐步探索推進「非遺+扶貧」,發揮文化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在全市範圍內推進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工作,實現普洱市非遺扶貧工坊的零突破
  • 普洱江城邊境「直過民族」的華麗蛻變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普洱市江城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小康路上,決不讓一個民族兄弟掉隊,決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作為脫貧攻堅的最根本任務來抓,從農危房改造、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素質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精準施策、精準幫扶,讓全縣1122戶485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838
  • 脫貧攻堅主題電影 「新農民」形象的呈現方式
    江靜雪黨的十九大以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背景下,中國電影創作緊密結合「鄉村振興」主題,先後推出《十八洞村》《天渠》《閩寧鎮》《秀美人生》等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電影作品,愈發凸顯出「注重發揮文化藝術的自身特點,在作品中凝聚正能量,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 壯族山村的扶貧故事亮相江城舞臺
    作為第七屆武漢國際戲劇演出季中,唯一一部講述精準扶貧、脫貧攻堅題材的劇目,11月24日,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中共南寧市委員會宣傳部、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出品,南寧市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創作排演的話劇《大山壯歌》亮相中南劇場。 層巒疊翠之間,發生在南寧某壯族山村裡的扶貧故事在觀眾面前徐徐展開。
  • 五峰脫貧攻堅中的愛情故事
    五峰脫貧攻堅中的愛情故事 2020-11-14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擔使命 聚同心 促巨變 省直部門落實脫貧攻堅專項責任工作紀實...
    原標題:【擔使命 聚同心 促巨變 省直部門落實脫貧攻堅專項責任工作紀實】夯實「兩不愁三保障」重要基礎——我省做好基礎設施和易地搬遷工作綜述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沈麗莉  從山大溝深、乾旱少雨、靠天吃飯的隴南秦巴山片區,到環境艱苦、居住分散的河西地區
  • 看脫貧攻堅題材劇集如何講好時代故事
    看脫貧攻堅題材劇集如何講好時代故事 來源:新華網2020-04-24 17:35:44 作者:《一個都不能少》和聚焦青年人返鄉創業的《綠水青山帶笑顏》,拉開了今年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播出大幕。
  • 西平縣2020年脫貧攻堅故事大家講開講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馮佔華 通訊員 胡軍華)8月12日,「決勝脫貧攻堅戰 奏響時代最強音」西平縣2020年脫貧攻堅故事大家講大賽(初賽)在西平縣嫘祖文化苑舉辦。選手們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先進的典型,為大家講述在脫貧攻堅道路上,廣大黨員幹部一心撲在工作上,為脫貧攻堅工作鞠躬盡瘁、奉獻熱血的故事。(映象網駐馬店新聞熱線:0396—3599908,投稿郵箱yxwzmdpd@163.com。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上下同心 合力攻堅——內蒙古全力...
    哪裡有強烈的責任擔當,哪裡就有生動的脫貧實踐。放眼如今的北疆大地,脫貧攻堅實施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上下同欲者勝。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全面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工作機制,凝聚脫貧合力,跑出攻堅「加速度」,讓扶貧工作有了爬坡過坎的源源動力。
  • 普洱江城的三丫果熟了,約嗎?
    「三丫果是江城隨處可見的一種野生綠色食品,其果肉以三瓣為主,有紫色和白色兩種。果肉質多汁,酸甜可口,生津止渴,消暑解熱,含有豐富的胺基酸和維生素。三丫果是花果期比較長的水果,江城縣的三丫果一般成熟於七八月,有的可保留到十月。」三丫果從一二月開始在老枝上結果,小如豆蔻,味道很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