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日本戰國歷史,關原之戰堪稱最後的輝煌。德川家康從織田信長時代的合作,到豐成秀吉時代的隱忍,再到最終帶領東軍一戰定乾坤,顯示了自己作為政治家的手腕和謀略。因為歷史總是勝利者寫就,所以石田三成作為當時關原之戰西軍的領導者,其才能和實力並不是廣為流傳。本次,我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這個能夠與德川家康爭雄的男人,又有怎樣的傳奇故事。
石田三成出身於一個地主家庭,童年富足的生活讓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來學習治國方略,父兄都是豐成秀吉手下的家臣,在17歲時,他第一次跟隨秀吉的大部隊參與戰爭,等到22歲時,本能寺之變爆發,秀吉掌握實權,石田三成作為秀吉的心腹之人嶄露頭角。在他少年的時候,因為他為豐成秀吉獻茶的故事,也被廣為人知,表現了這個人的聰穎和機敏。
如果豐臣家對於關原之戰的態度更加堅定,或許石田三成之後的人生會得到善終,作為從龍之臣,得到無上的榮耀和權力。但歷史沒有如果,在面對德川家和其他東軍的同時,石田三成沒有團結好西軍內部的力量,有的大名按兵不動,甚至還有小早川秀明臨陣倒戈,最終功虧一簣。
在戰敗之後,對於石田三成的生死也有不同的說法,一種是說被抓獲的就是石田三成本人,因為在他要被處決的時候,還有包括"不吃柿子"這樣的軼事流傳出來,體現了石田三成本人的性格和修養。第二種說法就是石田三成在小早川秀明臨陣倒戈的時候,就已經看出了戰鬥的勝負,此時已經逃離了戰場,至於被行刑的那個"石田三成",則是像"影子武士"一樣的替身。而且,目前在日本民間,第二種結果的呼聲是要大於第一種的,因為對於大家來說,也從側面證明了大家對於這個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崇拜。
也正是因為第二種結局的存在,《九州劫》這款三國和幕府時代各大勢力,眾多武將同臺競技的遊戲為石田三成設計了"金蟬脫殼"的組合技能,當他和明智光秀以及武田信玄一起作為一個部隊出戰的時候,"金蟬脫殼"可以讓其在戰鬥前兩個回合進入癒合狀態,能夠讓先鋒的回覆率翻倍,是戰場中以戰養戰的頂級技能之一,非常適合攻堅攻城等消耗比較大戰場。
而除了"金蟬脫殼"這個組合技之外,遊戲也根據三國和幕府時代不同英雄人物的事跡加入了像"影子武士"、"龍鎮虎鬥"、"天下三分"、"桃園結義"等技能,這些技能能夠讓SLG遊戲愛好者在戰鬥中的選擇更多。喜歡歷史的SLG遊戲的小夥伴們可以進入《九州劫》亂世之中,實地感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