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戰敗,除了必死的石田三成之外,德川家康對其他的西軍大名的處置方式基本就是改易和減封。那麼,西軍大名們為何都束手就擒,而不是選擇固守封地、拒絕改易呢?
首先,西軍雖然把家康樹為共同的敵人,但其實西軍中除了石田三成、宇喜多秀家和德川家康的關係比較差之外,基本上多數西軍大名對德川家康並不反感,這些人包括總大將毛利輝元、石田三成死黨大谷吉繼以及聯署討伐家康的增田長盛和前田玄以。可見,西軍這群大名雖然表面上喊著要討伐德川家康,其實在思想上並沒能達成一致,所以一旦戰敗就望風投降了。
再來,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人了,這一事實,無論是東軍大名還是西軍大名都很清楚。即使他們之前沒有實感,戰敗後怎麼會沒有實感。反抗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身死家滅。自己死了倒還好,子孫後代總得留著吧,就連石田三成也為了留下子嗣把自己的兒子給送走了。
還有,關原之戰實際上是豐臣秀吉手下文臣派和武將派之間的對決,只不過武將派比如福島正則、加藤清正被德川感化利用而已,西軍雖然是豐臣正氏,但秀吉死後秀賴年幼威信不高,而且秀吉本人統一日本也並沒有讓所有人從心底心悅誠服,所以西軍內部矛盾重重,很多大名在戰前就已經對西軍很不看好了,他們心裡多多少少還是偏向德川家康的,前面也說了,德川家康的實力有目共睹。
最後,關原之戰中西軍可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兵卒潰不成軍,主將或戰死,或自盡,或被俘。想要逃回本領都很困難,保命都難,還想著反抗。石田三成、宇喜多秀家、安國寺惠瓊不是都沒躲過。其實即使他們能夠回到本領,再次舉旗反抗也沒用,能打的兵馬都拼光了,根本沒有兵馬反抗了。倒是接受改易和減封是一條退路,名可以保住是一點,好的話還可以保住部分財產,何樂而不為?
機會這種東西總會有的,誰會在看清的局勢的情況還和對手死磕到底,這不是存心找死嗎?除非你是豐臣秀吉的腦殘粉兼死忠,否則怎麼會明明已經不成氣候了還要把命送上去。
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對西軍大名進行改易減封,他們為何不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