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多家餐廳推出機器人送餐 如今有的成了雞肋

2020-12-17 騰訊大浙網

這兩天,金華蘭谿市區解百商場一家餐廳裡來了個小傢伙,長相呆萌,但其實是個高科技+高智商+高逼格的「三高」員工。

這是店老闆何祝平最新想出來的一個吸引顧客的小妙招——讓機器人送餐。還別說,機器人一上崗,店裡的生意瞬間火爆不少,顧客紛至沓來。

其實,用機器人送餐在金華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去年5月和9月,義烏和永康就有兩家餐廳分別推出類似的服務。一年多過去了,新潮的送餐方式,到底能不能接地氣呢?

一個現象

多家餐廳推出機器人送餐

新奇玩意為店家吸引人氣

蘭溪的八月餐廳位於老城區中心地帶,在當地口碑不錯。11月底,餐廳老闆新「招」了一個員工,是一個機器人,3萬多元,從深圳買來的。這新「員工」一出現,還真給店裡增加了不少人氣。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機器人?記者走進餐廳時,只見一個長相標緻的「服務員」正在忙碌。它端著顧客點的菜,在餐廳過道裡滑行前進,到了工作人員預先設定好的餐桌前,它自動停下,用標準的普通話向顧客播報:「A8桌的客人您好,您點的菜到了,請拿一下,謝謝!」

當機器人路遇障礙時,它還會說:「帥哥美女,請您讓一讓。」

「顧客們都覺得很新鮮,搶著要跟機器人合影。孩子們見了,還以為是真人,左一個阿姨,右一個阿姨地叫。」店老闆何祝平介紹,機器人所說的簡單話語、規定動作都是經過一系列編程來設置的。在「上崗」前,工作人員會把顧客點的菜品放入機器人餐盤,輸入指令,機器人就會根據座位編號,準確無誤地通過軌道,把菜送往各個餐桌。

其實,這樣的送餐機器人在金華並不算新鮮事。去年永康、義烏也有餐廳推出過類似服務,效果也和蘭溪這家餐廳差不多,一時間吸引了不少顧客前去光顧。

有人叫好

10萬買一個機器人

老闆說比人工划算

這麼多餐廳都使用機器人送餐,那麼使用效果如何呢?

去年9月,永康品麗州美食店第5家門店開業,老闆舒洪品就搞了一個吸引眼球的舉動:推出機器人送餐服務。

送餐機器人有兩個,分別叫「麗麗」和「州州」,身高1.5米左右,頸間繫著絲巾,外觀模擬空姐,看起來腰肢纖細,不過體重卻有100多公斤,每個身價也超過了10萬元。

服務推出一年多,對這兩個機器人服務員,舒洪品喜愛有加。

「基本上可以替代一個人工。」舒洪品算過一筆帳,現在各門店共有員工100多名,每月光工資開銷就要40萬元。兩個機器人屬於一次性投入,保守估計「壽命」10年以上,「一次充電後可以連續使用15小時,日常也不太需要維護,其實很划算。」

另外,機器人上崗還引發了一系列集聚效應。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顧客,尤其是帶孩子的家長,點名要機器人送餐。「因為機器人長得可愛,送餐時大家也都比較包容,速度慢一點也沒事。」

有人吐槽

上菜速度不夠快

還不能送帶湯菜品

雖然舒洪品對機器人服務員評價不錯,但他也承認,它們也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像收拾餐桌等工作,還是需要人工完成。

在使用過程中,舒洪品店裡的機器人也出現過一些問題。「傳感器有時會出小毛病,影響精確度,比如菜沒送到指定桌位,機器人就停下來了。」

相比於舒洪品動輒10多萬的機器人,義烏「頭等客機器人西餐廳」的機器人價格便宜,每臺不到兩萬元,但問題更多了,經理殷俊對它們有些失望。

「沒有想像中好用。」殷俊坦言,去年5月,隨著機器人服務員上崗,「頭等客機器人西餐廳」生意也火爆一時,但好景不長,新鮮感帶來的人流很快就消失了。而機器人服務員在使用過程中,問題還不少。

「首先需要在地上鋪設軌道,很多顧客知道後,就覺得並不是什麼高科技,新鮮感也過去了。」另外,機器人在送餐上也存在缺陷,「不能送帶湯的菜品,速度稍微快一點或轉彎,湯汁就會灑出來,最後只能用來送麵包或沙拉。」

再加上受軌道的限制,每一次送餐,機器人都需要跑完整條軌道,耗時2分鐘左右,送餐效率並不高。「有時候擋了路,還會影響人工送餐。」殷俊說,因為機器人餐廳生意冷清,店裡還換了店長。

類似的情況,剛使用機器人送餐服務不久的何祝平也遇到了。由於上菜不算「利索」,特別是冬天,上菜慢了菜品就涼了,顧客會著急,還是需要人工送餐。

加載中...

相關焦點

  • 中國送餐機器人落地新加坡米其林餐廳!
    「只要有好的材料,多貴、多難運輸我都願意買。」最初,新鮮食材源源不絕地不斷從莆田運往新加坡,哆頭蟶、頭水紫菜、興化米粉等,給當地人帶來了中國小城中沉澱了幾百年的經典原味......在品牌營銷上,莆田餐館別出心裁。餐廳先後推出了「哆頭蟶節」、「黃花魚節」等針對各類食材的創意性節日。
  • 普渡送餐機器人入駐米其林餐廳,玩轉智能配送
    憑藉著對食材品質的追求以及對地道本味的堅持,莆田餐館三度摘得米其林一星餐廳的稱號,獲得蔡瀾、林青霞等諸多名人的點讚,生意日漸火爆。發展至今已在全球5個國家開了近70家分店,在餐飲業這片茫茫紅海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 韓國機器人咖啡廳 機器人送餐已成常態
    前段時間,國內疫情嚴重的時候,「無接觸」服務需求被大量催生,各種送餐、送藥的機器人頻頻亮相!如今,這一場景在國外再次上演。近期有不少媒體報導,韓國,同時也是全球首家機器人咖啡館開業了!韓國機器人咖啡館的主打賣點就是「無接觸」「機器人」。
  • 覆蓋全國數百餐廳,「歡樂送」送餐機器人為中國餐飲打造智慧名片
    事實上,以上描述的正是由普渡科技推出的「歡樂送」送餐機器人,目前已進入全國數百家門店,覆蓋傳統中式正餐、火鍋以及西餐日料等多種餐飲品類門店。送餐機器人正在改變中國餐飲市場。機器人成中國火鍋送餐標配在目前使用送餐機器人的餐飲品類中,火鍋餐廳對送餐機器人需求遠遠高出其他品類。一方面,中國火鍋產業發展快速,2018年火鍋品類消費訂單量、消費總金額在所有餐飲品類中都居於首位,全年消費佔全品類20.3%;另一方面,顧客點單種類相比其他品類餐飲更多,對送餐效率要求也更高。
  • 米其林餐廳智能配送,特色小城菜邂逅送餐機器人
    「只要有好的材料,多貴、多難運輸我都願意買。」最初,新鮮食材源源不絕地不斷從莆田運往新加坡,哆頭蟶、頭水紫菜、興化米粉等,給當地人帶來了中國小城中沉澱了幾百年的經典原味......  在品牌營銷上,莆田餐館別出心裁。餐廳先後推出了「哆頭蟶節」、「黃花魚節」等針對各類食材的創意性節日。
  • 萬臺送餐機器人落地真相:錢少事多還聽話!
    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智東西聯繫了多家有送餐機器人產品的企業,並探訪了北京市內包括火鍋店、燒烤店、中餐店在內的不同種類餐廳,獲取到了不少送餐機器人的行業真相。本文福利:疫情加速餐飲配送機器人市場滲透率提升,技術演進孕育行業新機遇。
  • 炒菜送餐皆是機器人 機器人主題餐廳21日試營業
    哈爾濱新聞網記者 劉陽洋攝    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 姜雪松)機器人迎賓、炒菜、送餐,表演節目——這是東北三省首家機器人主題餐廳內呈現的景象。昨天,位於中央大街與西六道街交口的昊海機器人主題餐廳試營業。
  • 中國送餐機器人落地義大利華人餐廳 引多家意媒關注
    送餐機器人在國內已經不是什麼戲新鮮事兒了,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無數送餐機器人走向抗疫一線,做隔離區和非隔離區之間的配送,避免交叉感染。但在義大利送餐機器人還屬罕見的新生物,直到去年,第一批中國餐飲機器人知名品牌擎朗智能研發的機器人PEANUT抵達義大利,餐廳場景才逐漸開始投入使用。
  • 多家主流媒體報導擎朗送餐機器人助力新白鹿餐廳「回火」
    2020年春節前夕,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餐飲業帶來太多損失,年前預留的食材大量損耗,大小餐飲店直接關門大吉……如何讓餐廳在飲食衛生安全的前提下復工?作為老牌杭幫菜——新白鹿餐廳繼續深化與餐飲配送機器人擎朗智能合作,共同打造「安心餐廳」,由機器人提供「無接觸」送餐服務。
  • 無接觸式送餐機器人上崗 守護食客安心就餐
    劇餐飲機器人頭部企業擎朗智能的公布「五一」小長假期間送餐機器人單店運行數據:5月1日至5日期間,擎朗智能送餐機器人在一家知名火鍋品牌天津門店傳送160次/天,運送超300個託盤,五天小長假累計配送託盤總數超2400盤,服務超1600桌顧客。5月1日單日最高配送量達480盤,為近400桌顧客進行更安心的無接觸配送。
  • 送餐機器人好用嗎?擎朗送餐機器人入職韓國首家無人咖啡店
    特殊時期,人們對於安全的空前關注,讓「無接觸服務」成了剛需。無接觸餐廳、智能快遞櫃大顯身手,餐廳機器人小二送餐,無人咖啡店……一時間,「無接觸商業」模式蔚為大觀,備受消費者青睞。但彼時它們更多是一種著眼節省人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創新探索,不成規模,也沒有真正改變實際消費模式。如今,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一切,催生大量「無接觸」的需求,令這一商業模式開始爆紅。危機,危中有機。與2003年「非典」疫情網絡購物迅速進入大眾視野一樣,本次疫情風波之中也迸發了許多新的商業可能。
  • 必勝客上海開了家「智慧餐廳」 兩個機器人一個送餐一個送飲料
    送餐機器人 圖/雲跡科技   兩個機器人一個送餐一個送飲料。機器人是雲跡科技的產品。這家公司也曾為酒店和航旅公司開發商用服務機器人「潤」(具有房間送物、帶路引領和信息宣傳的功能)。雲跡科技是騰訊投資的公司之一。   餐廳經理告訴《好奇心日報》,在機器人試運營的這一周,他們節省了 50%的人力。原來需要四名送餐員,現在只要兩名。不過,必勝客作為有餐桌服務的休閒餐廳,還是需要服務員把餐食端上桌(機器人做不到這一點)。
  • 「低溫經濟」掀起火鍋熱,送餐機器人成「冬季品牌戰」王牌
    從不同火鍋品類的頭部梯隊布局來看,海底撈、呷哺呷哺等品牌都進行了一個新的動作——布局餐飲機器人產業,引入由商用服務機器人企業普渡科技所研發的「歡樂送」送餐機器人。機器人成為火鍋品牌的「壓箱絕技」,幫助餐廳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兩大目標——提升餐廳效率與提升顧客體驗。
  • 呷哺呷哺大興機場店啟用送餐機器人,助力餐廳輕鬆應對客流大潮
    例如,在航站樓內,10個人形導航機器人與10個虛擬交互機器人分布在旅客集中的多個場景中,能讓大家輕鬆查詢交通、航班、地圖等信息;在停車場,智能停車機器人讓找車位不再是難題,旅客停車、取車時間不超過3分鐘……此外,在大興機場的各色餐廳裡,同樣有著智慧機器人——「歡樂送」送餐機器人。
  • 送餐機器人哪個牌子好?教你選擇最適合的傳菜機器人
    如今,數位化、智能化成為了中國企業邁進新時代的關鍵詞,餐飲行業也不例外。自助點餐、智能推薦、機器人服務員等等高科技產品紛紛出現在全國餐廳。在海底撈、旺順閣、巴奴毛肚火鍋、德莊火鍋等全國知名餐廳裡,顧客可以看到特殊的服務員——送餐機器人,服務員只需要輕輕機器人屏幕,就能將餐盤精準快速地送到顧客餐桌前。但是,面對目前琳琅滿目的送餐機器人,餐廳究竟該怎麼選擇適合的機器人,能真正滿足餐廳的需求?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送餐機器人該怎麼選擇。
  • 看擎朗送餐機器人「花生」在香港阿杜打邊爐的工作日常
    但送餐機器人的日常運行情況如何,它的應用是 歷經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無接觸商業逐步應用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領域,隨著餐飲業的全面復甦,為了減少人員接觸,長沙一些餐廳開始使用配送機器人來保障顧客安全。但送餐機器人的日常運行情況如何,它的應用是否足夠起到防疫的效果,並加速智慧化升級,迎來「疫」外收穫?
  • 多家餐飲企業推行送餐機器人無接觸服務 助力疫情防控
    多家餐飲企業推行送餐機器人無接觸服務 助力疫情防控 2020年03月27日 11:3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其中,餐飲服務機器人的表現最為突出。擎朗智能作為餐飲服務機器人頭部企業,一直在助力餐飲行業「復燃」,通過送餐機器人「無接觸配送」服務,減少人員接觸,並配合店員為顧客提供更安全、衛生的服務。 近日,路透社、央視網財經頻道、人民視頻、Shanghai Daily、第一視線等多家媒體對擎朗送餐機器人「無接觸配送」進行報導,希望最終能讓餐飲服務機器人幫助到更多的餐飲企業渡過難關。
  • 擎朗智能送餐機器人 智慧餐廳好評新「觸發點」
    憑藉機器人送餐、機器人迎賓領位等餐飲「黑科技」,口碑智慧餐廳在亞洲美食節吸引眾多目光。  口碑智慧餐廳送餐機器人  在口碑智慧餐廳,從迎賓、領位、點餐、送餐到最後的餐具回收,全流程都無人工參與。消費者點好餐,不到10分鐘,送餐機器人就會安全送到餐桌前。
  • 擎朗智能送餐機器人PEANUT在義大利餐廳大熱
    送餐機器人在國內已經不是什麼戲新鮮事兒了,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無數送餐機器人走向抗疫一線,做隔離區和非隔離區之間的配送,避免交叉感染。但在義大利送餐機器人還屬罕見的新生物,直到去年,第一批中國餐飲機器人知名品牌擎朗智能研發的機器人PEANUT抵達義大利,餐廳場景才逐漸開始投入使用。
  • 新白鹿智慧餐廳機器人無接觸送餐 安全機靈惹人愛
    近期,隨著復產復工,不少餐飲頭部品牌多了餐飲機器人的身影。中午,新白鹿上海浦東世博大道的首家「黑科技智能中餐廳」,迎來用餐高峰期。這是新白鹿聯合口碑餓了麼針對傳統中式正餐打造的新一代「智慧餐廳」。後廚菜品製作好,放入花生送餐機器人的菜架(託盤),待工作人員輸入餐桌號後,送餐機器人邁開腳步,勻速前進,不一會兒就能準確將菜送到指定餐桌旁,並用呆萌語音提示:「05號桌顧客,請取走第一層菜品」。數智時代智慧後廚,新白鹿口碑智慧餐廳利用算法對「人、菜、智能炒菜機檔口」精細、有序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