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到了,這些關於清明節的古詩和知識收集起來教給孩子吧!

2020-12-15 中國校園在線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節日由來

清明,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氣溫逐步開始升高,雨量也逐漸增多,恰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正如古時農諺所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除了是農事曆法外,清明更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祭祀節日,祭祖、掃墓是它最獨特而鮮明的文化符號。這一切,據傳說起源於一個已失傳多時的節日——寒食節。

清明演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相傳在春秋時期,忠臣介子推在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後,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為了請介子推出山,晉文公親自到綿山相邀,可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裡。

為了逼介子推露面,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天定為寒食節,每逢該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後來,清明節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

約從唐代開始,人們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裡騁足青青原野。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宋元時期,清明逐步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就生動描繪了禁火、掃墓、踏青、插柳等清明風俗活動。南宋理學大家朱熹在其創作的《朱子家禮》中,專門對清明節的習俗和禮儀進行了簡化規範。放眼古今,儘管「清明」的含義不斷變化和豐富,但「清明」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卻早已根植進了中國人的內心。

不負春光

先秦·風情

先秦人的郊遊浪漫「風情」。《詩經》裡有許多愛情詩篇,都是時人郊遊的記錄。其中《國風·鄭風》裡有首詩歌叫《出其東門》,起首句便是「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鄭國人喜歡郊遊,每年春天,出了鄭城東門,滿眼都是花枝招展的郊遊女子。許多書生少年便利用這個機會,與意中人互贈芍藥,定下愛情的盟約。

魏晉·風雅

到了魏晉時代,春遊則更雅致風流。魏晉風流名士輩出,他們不但創造出了文化藝術的高峰,也在玩樂上自主創新。

當年,大書法家王羲之在自家園林蘭亭搞的那場派對,留下了千古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還留下了一個著名的玩兒法——曲水流觴。

但時人郊遊能遊出一種境界的,還要數陶淵明。

有「千古隱逸之宗」美譽的他在做了十三年「公務員」後,毅然辭去彭澤縣令之職,把家都搬到了郊外,過起了悠然的田園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超凡脫俗,至今沒有哪位「驢友」能超越。

唐朝·風行

魏晉人郊遊雖遊出了境界,但「郊遊熱」在普通人間並未興起,僅屬「小眾」。

到了唐代,春日郊遊才真正風行起來。「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在杜甫筆下,唐朝春遊可謂盛況空前。

春季來臨,明媚的陽光灑遍原野,百鳥在枝頭嚶嚶成韻。男子們邀幾個朋友,一起到曲水邊吹吹風,喝喝酒,再租一艘畫舫,吟幾句詩。

姑娘們則換上美美的春裝,放放風箏、蕩蕩鞦韆、逛逛古剎,再去脂粉鋪子買些玩意兒,好不歡暢愜意。比之今日的春遊,大概只差拿著手機來個自拍,分享朋友圈了。

兩宋·風靡

宋代延續了唐代喜歡放假的做法,將寒食與清明兩節合在一起,假期為7天。這個假日的長度,放到現在,大概也只有十一黃金周可與之媲美了。

或許,正因為假期長,宋時寒食與清明的娛樂活動異常活躍。一些路途遙遠無法回原籍掃墓的官員,常利用這難得的「黃金周」,找上同科,約上同鄉,到郊外踏青,喝小酒,發牢騷,吐吐槽,順便交流一下各自身邊的八卦,緩解一下上班的壓力。那個時候,沒有手機wifi,不能發微信、刷微博。於是,有的人乾脆相約到風景秀麗處作畫吟詩,順便分享下生活心得,想著法子找樂。

清明詩句

古人的清明節安排如此豐富,您今天有什麼出行計劃?無論是祭掃還是踏春,都要謹記——水火無情,安全第一!

來源 | 綜合自微言教育、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東南網、團天津市委、團河南省委、國風二次元

相關焦點

  • 關於清明節的古詩詞有哪些?描寫清明節的經典古詩詞句盤點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關於清明節的詩句有哪些?文人墨客也隨意揮灑著筆尖,將清明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描繪得淋淋盡致。其中不乏帶有濃濃的懷念親人哀思情感、或者是清明踏青的悠閒自在表達。小編整理描寫清明節的經典古詩詞句盤點,一起來吟唱清明節的經典詩詞吧!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快到了,快把這些知識教給孩子吧!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已有2500多年歷史, 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 清明節的由來和10首清明古詩
    清明節的由來和10首清明古詩時間:2020-04-04 23: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由來和10首清明古詩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處於仲春與暮春之交,是冬至後的第108天。
  •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清明節6個習俗+清明節的傳說
    清明節做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一直以來都有很多關於清明節的習俗。那麼,關於都有哪些清明節來歷和清明節習俗呢?下面合肥網小編就來告訴你,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吧!  清明節的來歷  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 【清明節作文】關於清明節的演講稿_1000字
    >【清明節作文】關於清明節的演講稿_1000字2017-01-18 11:27:4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清明節這類產生於農耕文化下的傳統節日逐漸失去了產生時的文化背景,在現在的年輕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其實,清明節在古時有眾多的傳說和活動。比如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節寒食節合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代後才移到清明。
  • 清明節的來歷簡介
    我們都知道清明節是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日子,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那麼,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今天跟隨我來了解一下吧!朗朗上口的古詩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人們不僅會去掃墓祭祖,也會進行踏青郊遊等活動。所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
  • 清明節朋友圈怎麼發?清明節詩句古詩大全 清明節寄託哀思的詩句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經典詩句有哪些?2020年的清明節比較特殊,因為疫情防控,很多人都不能返鄉祭祖,也不能去陵園掃墓。但是清明節這一天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清明詩句寄託哀思。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惠雯幼兒園清明節放假通知
    向已逝的親人、祖先送上思念與敬意,給孩子提供一個認識孝文化環境,讓他們知道感恩。和孩子一起玩傳統遊戲       清明節還有一個名字——踏青節。       清明節除了祭奠祖先,還有很多適合孩子的傳統遊戲,比如放風箏,就是古代清明節習俗。
  • 描寫清明節經典古詩詞句盤點 適合發微信朋友圈的清明節古詩句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關於清明節的詩句有哪些?文人墨客也隨意揮灑著筆尖,將清明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描繪得淋淋盡致。其中不乏帶有濃濃的懷念親人哀思情感、或者是清明踏青的悠閒自在表達。關於清明節經典古詩詞句大全。
  •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和傳統美食
    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在很多地方都有一些清明節的傳統食物和一些特有的物質,來看看我們這都有一些什麼傳統的食物吧。清明節的傳統食物1、青糰子在清明節的時候食用青糰子是屬於一種很傳統的清明節方式,尤其是在南方地區的時候清明節的時候食用青糰子更是隨處可見,其實青糰子也就是用艾草汁或是蒿草和其他帶綠色植物的汁水,將其置於糯米粉中混合均勻之後,將糯米粉攪拌成綠色之後即可根據個人的口味製作青團
  • 清明節的起源,清明節有哪些活動?
    清明節的起源,清明節有哪些活動?時間:2018-04-05 22: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起源,清明節有哪些活動? 清明起初只是節氣的名稱。清明時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是春耕春種的 時機。
  • 清明節介紹,清明節的來歷及習俗,學習杜牧的詩《清明》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歷史文化的積澱,不論朝代更替、世事變遷,它始終紮根在人們心裡,代表著人們最樸實的情感,隨著社會發展,清明節是更多在外漂泊之人的一個心靈歸宿,更代表著一種鄉愁,始終謹記「祖上幾何,我從何處來」。
  • 清明節的來歷和意義,清明節的祝福語,這些你有知道嗎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清明節的來歷和意義,學習清明節的一些正確的祝福語:清明時節的一些祝福語: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認為清明節是緬懷已逝親人和生命的一種「墓祭」之禮,是沒有什麼祝福語的,或者經常還會有人說了一些很不恰當的祝福語,聽了之後不是滋味,那麼清明節有沒有祝福的語言呢?這些清明節的祝福語又怎麼說呢?請一起來學習。
  •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古詩清明節朋友圈怎麼發
    清明節放假三天。清明節,又叫「踏青節」,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出入境窗口2019年4月5日~4月7日連休,2019年4月8日(星期一)上班。 ​一轉眼,清明假期就即將到來了,在這個我國傳統的節日裡,有哪些風俗呢?那麼,來到了清明節,目前流傳下來的有哪些清明節相關的風俗活動呢?
  • 清明節的真實來歷,作為父母的你教過孩子嗎?
    我們應該記住這些英雄,他們是為我們的生活、工作更加穩定和健康犧牲了自己,今日全國防空警報、汽車、火車鳴笛,人們默哀三分鐘,追憶那些抗疫逝去的烈士和同胞,全民哀悼是為了更好的前行。每個人都知道清明節放假,清明節掃墓、祭祖,清明前後攜家人春遊、踏青。但是有幾個人能清楚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呢?
  • 清明節的古詩四句大全 有關清明節的13首古詩詞經典詩句
    4月5日是清明節,在這仲春與暮春交替的日子裡,我們追尋古代文人墨客的足跡,感受他們對祖先的懷念,並在踏青、春遊中調節心情,感受自然。清明節的古詩四句大全其一、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氣之一,那麼關於清明節的由來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作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內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來源於寒食節和上巳節。寒食節與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相關。
  • 家長講給孩子聽的清明節禮儀及習俗
    本課寄語:清明節有很多的風俗,比如,掃墓,踏青,吃青團等等,那為什麼會有這些風俗呢?請帶著這些問題讀文章,你會有收穫的。——華夏盛德禮商書院今天少兒禮學網上微課由少兒禮學教育師導師程昱。我們今天要講的是清明節的文化民俗禮儀。
  • 2019清明節放假通知
    一年一度的清明就要到了。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緬懷先人、祭祀祖先的重要傳統節日。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 智慧過節:清明節去踏青了嗎?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2008年正式列入國家法定節日。關於清明節的知識,你知道多少?今天鵬星帶你盤點一下,你未必知道的清明節知識?清明節的時間和來歷?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寒食節期間的習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後來成為清明節主要內容的祭掃墳墓。清明節與寒食節是同一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