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學名「冰葉日中花」,又名水晶冰菜、冰草,是新引進到我國的特色蔬菜。近年來在密雲、大興等區的部分特菜園區有種植。其晶瑩剔透的外觀,兼具食用和保健價值,加之較強的生長適應能力,能夠多次採收,病蟲害極少發生,使得盆栽冰菜頗受一些市民的青睞。
冰菜是一種保健型蔬菜
冰菜原產非洲南部、亞洲西部和歐洲等地,其株型與茼蒿略有相似,葉質肥厚,通體著生有大量冰晶狀顆粒,故而得名。其富含胺基酸、天然葉酸、泛酸、維生素A、D-松醇、β胡蘿蔔素、維生素C以及鈉、鉀和鈣礦質元素等物質,具有預防糖尿病、抗衰老等功效,是一種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保健型蔬菜。冰菜一般以其嫩莖和嫩葉作為食用部位,具有鮮嫩爽滑、略帶鹹味和酸味的獨特口感。常見食用方法有涼拌、蘸醬、炒食和做湯。
盆栽冰菜無病蟲育苗技術
冰菜育苗移栽和直播都可以,盆栽冰菜推薦直播後先間苗、再定苗的方法。
應選擇飽滿、無病蟲害的健康種子。冰菜種子細微並且較硬,播前應做催芽處理。常用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20℃-30℃水中浸泡半小時,瀝乾水分後用溼紗布包好,置於25℃條件下催芽24小時,見種子零星露白時播種,催芽期間需維持70%左右相對溼度,並且用清水淘洗1-2次;另一種是在20℃-30℃水中浸泡2-4小時,然後播種。
播種前,需先澆水讓土壤充分溼潤,待其陰乾後按穴點播,穴距40釐米左右,每穴3-4粒種子,每粒種子間隔2釐米為宜。幼苗長出2-3片葉子時可以間苗,保留2-3株苗;待幼苗長出4片葉時定苗,保留1株長勢最好的。間苗和定苗時,注意避免傷到保留苗株,及時按壓保留苗株的根部土壤,使其緊實;疏掉的幼苗可以食用。
盆栽冰菜綠色防控技術
◆溫光管理
冰菜適應能力較強,對溫度要求相對不太嚴格。成株期白天溫度15℃-30℃、夜間10℃-15℃即可,夜間低於5℃或白天高於35℃植株生長基本停滯,一旦恢復到適宜溫度時會繼續生長。新播種後的日間溫度以20℃左右為好,溫度過低時,可以在盆上覆蓋透明塑料薄膜,能夠同時增加溫度和溼度,利於出苗。
冰菜較喜光照,陽光充足時可促使葉片增厚,增強植株長勢。正常的環境溫度下應進行全光照栽培。高溫強光季節栽培,可採用遮陽網降溫,同時注意及時通風降溫除溼。
◆水肥管理
冰菜為鬚根系,喜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土壤。盆土以草炭∶田園土∶有機肥按照5∶4∶1的比例混合即可;快速生長階段應定期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
冰菜較耐乾旱,不耐澇。栽培過程中要注意控制水分,澆水以見幹見溼為宜,一般每周一次即可。栽培期間水分過大,會使形成的結晶顆粒少,適當控水有利於植株體表冰晶的形成,可以保持獨特口感。定期用0.5%-1%的淡食鹽水澆灌可以促進冰晶形成。保持土表乾燥有利於冰菜健康生長。澆水時儘量在植株周圍灑水,避免泥水飛濺到葉片上。
◆病蟲害防治
盆栽冰菜少見病蟲發生,偶爾會受到蚜蟲為害。應首先清理種植區域,減少蟲源;然後在菜盆上面覆蓋一個40目的防蟲網罩,同時使用黃色粘蟲板誘殺。蟲量發生較大時可使用毛筆刷下蟲子。
相關連結
冰菜發現新害蟲 名字就叫紫跳蟲
筆者在大興區禮賢鎮進行田間病蟲害調查時發現一種小型害蟲為害冰菜,經鑑定為某種紫跳蟲,這是北京首次發現紫跳蟲為害冰菜,該蟲常聚集在潮溼陰暗區域,目前沒有防治的登記藥劑,生產上建議在專業植保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化學藥劑防治。
紫跳蟲作為中文俗名被國內學者廣泛用於蔬菜跳蟲,泛指包括球角跳蟲屬和泡角跳蟲屬的多個種類。
●形態特徵
該種紫跳蟲背板上的大小毛不同,蟲體微小,成蟲體長1.2-1.5毫米,蟲體扁而寬,背板藍黑色或紫黑色,善跳躍,受擾動後易逃走。上午在葉腋、植株底部受遮擋的葉片或遮陰處、開裂的傷口部位和葉背面等潮溼陰暗區域大量聚集。
●為害症狀
田間調查發現,該種紫跳蟲主要為害冰菜葉片,也可為害葉柄。幼苗和成株均可受害。主要以啃咬葉肉組織的方式為害。目前可見兩種受害狀:一種是少量蟲子在葉片正面或背面鑽食葉肉組織,僅殘留表皮組織,形成透明色的不規則雲團狀失綠斑點,有的斑點周圍會出現裂痕;另一種是跳蟲群體聚集啃咬葉肉,在葉片的正面、背面或側面形成「鍋底坑」缺刻,缺刻邊緣不規則,殘留少量透明的葉片表皮組織。受害田塊的受害株率約40%,蟲量偏大的植株一片單葉的蟲量推測有600餘頭。
●防治措施
針對紫跳蟲在蔬菜上的為害目前沒有登記藥劑。現有文獻報導普遍認為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等)防治紫跳蟲效果較好;也有報導稱可以使用辛硫磷噴霧或者拌毒土防治紫跳蟲。可參考上述報導,在專業植保技術人員指導下施用化學藥劑防治該蟲。
(作者:胡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