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愛上路邊野餐和畢贛和凱裡

2020-12-12 精靈和篝火

「謝謝收看本臺今日節目,每期節目之後陳昇將為您朗誦他的詩歌作品,陳昇是凱裡診所的一位醫生,著有詩集《路邊野餐》」

看完路邊野餐,媽媽問導演多少歲,我說很年輕啊,89年的。她很驚訝。第一遍看的時候,電影所有元素都安安靜靜的闡述甚至從未走出來過,輕鬆而淡然。

這部電影適合陰天看。適合有想念的時候。思念已逝的人,我想在夢裡被擁抱的時候,能不能再把你們看仔細一點。幸好,借夢可以完成心願,就像畢贛的長鏡頭,蕩麥,我們見面了,我給你唱了一首小茉莉。

「背著手 在亞熱帶的酒館門前吹風 晚了就坐下 看柔和的閃電背著城市 亞熱帶季風的河岸 淹沒還不醉的橋 不醉的建築 用靜默解酒 明天 陰 攝氏三至十二度 修雨刷片 帶傘 在戒酒的意識裡 徒然下車 走路到天晴 照舊打開 身體的衣櫃 水分子穿越纖維」

虛擬了一些自白:

幾十年見不到我還是很想念你,你重病了,我也身體年邁,好想去見你。你的襯衫我還留著。

重病我還是想見見你,我知道快走了,已經託兒子去找你,可是直到生命盡頭也沒有見到你。

花和尚對我有恩,我替他出頭被坐牢的九年,在獄中時母親和妻子都走了,我的妻子喜歡跳舞,後來在夢裡我見到她了。我愛衛衛,他跟著老歪總是朝不保夕,我也夢到了他長大後的樣子,還帶著他的女朋友。

原創

這部電影總是感動,我的夢裡,常常有昏暗的天色,總是藏著我心愛的人。像電影的基調一樣,昏昏欲雨,像在奶奶家端著碗跑到院子吃飯時的天氣,有小河和玉米林公路的老家。

場景,舞廳 瀑布 撞球 麻將館 摩託車。喜歡自然收錄的聲音,麻將的譁啦聲,喜歡雨天昏藍色在院子裡燒起木材火堆,看得到遠方山和樹林。

很感激畢贛把我對凱裡的記憶更新了一遍,西江苗寨的雲霧繚繞,也是電影裡的暗藍潮溼。

我們住在山上的民宿裡,許多駐唱酒吧,當時在橋上遇到摘了果子的村民,我們買下來去店主門口的泉水洗了一遍,店主說山裡日出很好看,第二天就起了很早很早在霧裡看到了日出。

路邊野餐最愛一段詩:

許多夜晚重疊

悄然形成黑暗

玫瑰吸收光芒

大地按耐清香

為了尋找你

搬進鳥的眼睛

經常盯著路過的風

每次看完這部電影都是淚目,最愛的一部電影,夢讓我們感動,懷念,柔軟。

相關焦點

  • 《路邊野餐》導演畢贛:讚譽和詆毀早就習慣
    《路邊野餐》導演畢贛:讚譽和詆毀早就習慣「11月21日,畢贛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12月1日,《路邊野餐》獲第37屆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金氣球」獎。畢贛,1989年生於貴州凱裡,今年27歲,畢業於山西傳媒學院。《路邊野餐》是他的第一部長片,將於7月15日全國公映。
  • 畢贛與《路邊野餐》:27歲的貴州導演和他的大師雛形之作
    儘管畢贛自認為《路邊野餐》「本質上沒那麼高級」,就是講時間、離別和重逢,「講普通人的感情,講普通人的遺憾。」然而,區別於時下扎堆的爆米花電影,這部致敬了侯孝賢和塔可夫斯基的文藝片,實在顯得獨樹一幟。在他的第一部短片《老虎》裡,當他發現敘事滯澀的時候,偶然將自己的詩歌銜接在鏡頭與鏡頭之間,竟然有著出奇的好效果,因此他也將這種處理方式沿用到後來的短片《金剛經》和長片《路邊野餐》。《路邊野餐》劇照。
  • 中國青年導演畢贛:《路邊野餐》是用長鏡頭寫的詩
    中國青年導演畢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獲得「當代影人」競賽單元兩項大獎。 王天行 圖瑞士當地時間2015年8月15日21點,第68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的頒獎禮上,中國青年導演畢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獲得「當代影人」競賽單元最佳新導演獎以及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兩項大獎。
  • 凱裡最後的夜晚,我吃到了路邊野餐
    「現在大家老看我拍凱裡、拍貴州,出了貴州就不會拍電影嗎?我覺得很有可能。我去其他地方拍,也會把那些地方拍成凱裡,而且你們去了凱裡,就會知道,凱裡並不是我電影當中的那個樣子,它是被塑造起來的一個精神的地帶。」年僅29歲,僅憑兩部作品已榮譽滿身的青年導演畢贛在一次採訪中說。
  • 《路邊野餐》發海報 畢贛:拍長鏡頭就像打實況
    近日,由畢贛擔任導演及編劇、陳永忠主演的電影《路邊野餐》發布了「摩託車回收」版海報。畫面以舊到褪色的湖藍色牆皮為背景,上書「摩託車回收」五個朱紅色脫落的廣告字體,與不久前發布的以綠皮火車為背景的「野餐列車」版海報在視覺上一脈相承,而此次發布的「摩託車回收」版海報上醒目的數字「13」則寓意為《路邊野餐》一路走來,遊歷各國共斬獲了13個電影節的獎項,其中包括觀眾熟知的第6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第52屆臺灣金馬獎、第37屆法國南特三大洲等國際電影節。
  • 《路邊野餐》郭月談畢贛的詩:感覺像tfboys
    這位畢業於國戲導演專業的90後,過去7年都想做搖滾樂手,在感情身體財務狀況都不好的情況下,她和好友畢贛合作了《路邊野餐》,這段經歷被她形容「我又看到了自己久違的、屬於我的可愛。」關於影片看不懂、「洋洋」太漂亮,她以爽快直接的方式一一做出回應。
  • 《路邊野餐》導演畢贛成立蕩麥影業
    蕩麥在畢贛的電影《路邊野餐》裡,是一個不存在的地名,在這個夢境中的地方,之前故事的遺憾和悲傷以一種魔幻的方式得到了彌補,男主陳昇的妻子還活著,侄子衛衛長大了,代表老醫生愛情的花襯衫穿在身上,一切都很美好。
  • 只有他,才讓我們這樣期待——畢贛處女作《路邊野餐》
    只有他,才讓我們這樣期待對很多人來說,畢贛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對更多人來說,他是個電影天才。1989年出生的畢贛,就像他的處女作一樣,「註定不平凡」。三年前,26歲的畢贛,帶著處女作《路邊野餐》橫空出世,拿獎拿到手軟,用一鳴驚人來形容畢贛毫不誇張。
  • 《路邊野餐》裡的時間與告別
    他執拗地看了四遍,後來他跟畢贛說:「我愛上了《路邊野餐》。」       這種反應似曾相識,畢贛並不陌生。       在那些還沒正式走上電影創作的「野路子」時期,畢贛拍片的資金來源是找家人要錢。在貴州凱裡這座小鎮上,沒人相信這個不起眼的小個子男孩能成為一位「電影導演」,親人也不例外。
  • 《路邊野餐》公映禮 導演畢贛以後拍攝電影會用更多當代的技術語言...
    本次公映禮迎來由畢贛執導的電影《路邊野餐》,畢贛攜主演陳永忠、郭月、餘世學到場,與現場觀眾分享幕後趣事。     電影《路邊野餐》從籌備拍攝到獲獎無數,導演畢贛表示沒有錢是 的遺憾,自己對寫作和拍攝沒有那麼強的功利心,以後拍攝電影會用更多當代的技術語言詞彙,美學也會慢慢完善。
  • 《路邊野餐》:將文藝和真誠進行到底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去過黔東南的凱裡,反正我是沒有去過,甚至好像都沒有聽說過。但就是這麼一部講述遙遠山區的文藝片,竟然在七月沉悶的影壇破殼而出、引發熱議,沒有名導,沒有大腕,沒有八卦,只有一副清高不下跪的姿態,它憑什麼?
  • 路邊野餐記:反高潮的少年和蕩麥失意者
    《路邊野餐》,驚豔了《電影手冊》、《紐約時報》,也收穫了在法國、中國臺灣的票房口碑雙豐收。   7月15日,《路邊野餐》在內地院線低調上映,不卑不亢,首日票房達到110萬,許多演員、微博大V自發地推薦該片,電影媒體更是難掩興奮,毫不吝惜地把「天才的光環」、「大師的雛形」這樣美好的詞彙都贈與了影片的導演畢贛。   《路邊野餐》講的是失意者的故事,卻給畢贛帶來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這些都沒有改變畢贛的節奏,他努力配合宣傳,之後就會回到貴州繼續生活和創作。
  • 不滿30的畢贛,靠《路邊野餐》大火,帶來一場如詩如幻的夢
    就像青年導演畢贛,不滿30歲的時候,通過一部《路邊野餐》火遍了全球,還成為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年輕的獲獎者,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部《路邊野餐》吧。小編曾經寫過畢贛電影中的詩,現在是想好好給大家講一下這部電影,同時也借畢贛,講一講中國青年導演的境遇。
  • 畢贛的《路邊野餐》:國產片這些年缺少的,正是這部電影的氣質
    這是我看這部電影最大的感受。毫無疑問,《路邊野餐》是近幾年讓人感到欣喜的國產片。比忻鈺坤導演的《心迷宮》感覺還要好。作為89年出生的青年導演,人生的第一部長片就能達到如此水準,前途真的不可限量。給於一定的時間,相信導演畢贛也許就是下一個賈樟柯,甚至侯孝賢。
  • 從《路邊野餐》《地球最後的夜晚》中讀懂導演畢贛
    30歲的中國導演畢贛在他年輕而傳奇的職業生涯中完成的兩部讓人既陌生又熟悉的影片。其中2015年的洛迦諾獎得主《路邊野餐》和入圍坎城電影節的影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可能是你從未見過的。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涉及到時間的浮躁和記憶的變幻莫測,這種矛盾是畢贛作品的核心。
  • 「金馬53」年度廣告曝光畢贛篇 重回《路邊野餐》拍攝地 再現詩意...
    為了拍攝這支廣告短片,畢贛找來了偶像侯孝賢的嫡傳弟子姚宏易擔綱攝影,拍攝場景回到《路邊野餐》的所在地貴州凱裡,再現了自己擅長的詩意蒙太奇。在花絮中,畢贛表示,影展就顯示一個有品位的餐廳,這支廣告應該是這個餐廳的花園,花園應該有鳥叫有花香,而他還想偷偷的放一把椅子在裡面,讓入場的人坐一坐。
  • 在《路邊野餐》裡面,我看到了內地的「王家衛」
    《路邊野餐》是80後導演畢贛執導的第一部長片,影片獲得多個國際電影節的獎項,在內地上映也收到了很多的褒獎,不同於很多年輕導演一上來就弄個票房爆款,《路邊野餐》完全是靠口碑一步一步走進觀眾視野,雖然票房只有區區的六百多萬,甚至被很多人吐槽看不懂,但這不妨礙它的藝術地位,好的影片,它總是不容易懂吧
  • 《路邊野餐》畢贛這把還沒成型的刀,缺了
    在面對社會、人生的現實問題面前,一開始畢贛的選擇並不是成為一個藝術電影導演,而是回到自己家鄉學些手活,謀生。僅此而已。好巧不巧的是,《路邊野餐》這種無心摘柳的事兒,成了。即便這部電影沒來得及登上國內市場的大熒幕,我也在家裡窩了一百多分鐘,從頭看到尾。
  • 其實,《路邊野餐》也沒那麼難懂
    《路邊野餐》劇照對於我這個湖北人而言,貴州方言、「山路十八彎」、野人傳說、穿著微透內衣的廉價劣質緊身上衣的女人,這些都不陌生,看《路邊野餐》,我沒有絲毫獵奇心。
  • 《路邊野餐》詩意與視聽構建分析
    《路邊野餐》是由畢贛執導的劇情片,陳永忠、餘世學、郭月等聯合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個生活在貴州凱裡的鄉村醫生陳昇,為了尋找侄子,來到陌生的小鎮,在這個亦真亦幻的小鎮中,他與逝去的愛人張夕在一個神秘時空獲得重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