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島分為三個展示區
大竹伸朗-直島錢湯[I♥湯]
本作品為可以實際入浴的美術設施。
由來自秘寶館的小象和屋頂上的移植松樹等多樣化物品構成。
藤本壯介-直島小提琴
繼「海之驛站(直島)」和「紅南瓜」之後,在直島出海門戶的宮浦港周邊設置了全新的地標。提出在27座島嶼構成的直島上建設「第28座島嶼」的概念,打造出漂浮在海面、如海市蜃樓般的「浮島景象」,展現其輕快、漂浮感的形態特徵。
草間彌生-紅南瓜
妹島和世-海之站
José de Guimarães-BUNRAKU PUPPET
三分一博志-直島大廳
開辦作為地區居民的體育・文娛及文化、民間藝術活動等各類團體的活動基地並用於防災基地和葬禮的多功能設施。建築師三分一先生對周圍的風水、太陽運行等信息進行了約2年半的詳細調查,為該島設計了最佳的建築。
安藤忠雄-ANDO MUSEUM
安藤忠雄的美術館位於保留有舊街道的本村地區。外觀為老民宅,內部卻為混凝土空間,建築本身即是作品。
宮島達男-家計劃 "Kadoya"
作為家計劃的第一期內容,對約200年之前的房屋進行改建。外觀為灰漿塗料、碳化板、正規鋪瓦,其中設置了125個LED數字式顯示牌,在水面上不斷閃爍。計數顯示牌的速度由直島上生活的人設定,成為居民參與相關製作的第一款作品。
家計劃
家計劃是對直島特有的房屋和寺廟神社等進行改建,將其空間作品化。在現在人們生活的地區,建築融入了居住者當年的時光和記憶元素。計劃始於1998年,目前對外開放7處。
杉本博司-家計劃 "Go'o Shrine"
杉本對江戶時代以來祭祀的神社進行設計和改建。地下的石室通過玻璃階梯與正殿相連,使地上的光線可以照射進來。 "Go'o Shrine"的正殿和參拜堂可隨時參觀、參拜。
James Turrell-家計劃 "Minamidera"
安藤忠雄曾為寺廟的場所設計了建築。進入其中一時之間一片黑暗什麼也看不見,片刻後可以捕捉到作品的光芒。
須田悅弘-家計劃 "Gokaisho"
在以前島上居民下圍棋的建築舊址處修建了「圍棋會所」。庭院內種植有五色椿(茶花),在其正對的和室中散布著茶花,但實際上這些都是以假亂真的精巧木彫。本裝置作品構思靈感來自速水御舟的繪畫「名樹散椿」。
千住博-家計劃 "Ishibashi"
將房齡約100年的民房正屋與倉庫改建後完成作品。展示有千住長期創作的題材畫——寬達15米的瀑布繪畫大作「The Falls」和含有14張紙拉門繪畫的「天空之庭」。後者的繪製靈感源於瀨戶內的風景。
大竹伸朗-家計劃 "Haisha"
大竹將曾經的牙科醫院兼住宅建築整體進行了作品化。室內外拼貼了多種物品、廢舊材料、招牌、霓虹管等,創造出模糊朦朧的空間感。
內藤禮-家計劃 "Kinza"
對房齡200年左右的小民居進行改建。屋頂和柱子的構造保持原樣,在使用傳統技術的同時,將含外壁在內的房屋整體進行作品化。每次可進入一人體驗15分鐘作品。
Benesse House Area倍樂生之家周圍
安藤忠雄-倍樂生之屋 「公園」
在住宿專用樓的前臺和走廊等各處設置作品,參加藝術之旅即可欣賞。
安藤忠雄-倍樂生之屋 博物館
本設施為美術館與酒店一體化建築。其特點是展示有眾多藝術家們在直島停留期間專門製作的委託作品。今年從收藏品中以「社會眼光」為主題選出部分作品與國吉康雄的作品一起展出。如何對待現代社會所面臨的城市化、現代化等問題,是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開展活動的根本問題意識之一。展示品將啟發人們對所處的時代和社會進行思考。
李禹煥-李禹煥美術館
李禹煥的首個個人美術館。安藤忠雄活用了從山谷連接至海邊的地形進行建築設計。包括「照應廣場」(配置有由天然石頭和鐵板構成的雕塑)和收藏了1970年代至今日的繪畫、雕塑的「邂逅廳」等。
安藤忠雄-地中美術館
大竹將曾經的牙科醫院兼住宅建築整體進行了作品化。室內外拼貼了多種物品、廢舊材料、招牌、霓虹管等,創造出模糊朦朧的空間感。
戶高千世子-那邊的跡象
廣木池水面設置了一些白羽狀的作品。風吹過時,白羽會轉動。捕捉風向搖晃的情景宛若池子周圍有一隻無形的推手。
安藤忠雄-作品 No. 020
如果追溯直島的歷史,它並沒有多少可以拿來當賣點的地方。與如今島上風貌關聯更大的是它煉銅企業生活區的身份——1916年,三菱在直島設立了煉銅廠,之後島民大多是在工廠職員和家屬。隨著全球銅價下滑,島上產業衰落,常住人口也逐漸減少,更糟糕的是,二氧化硫煙霧帶來的環境汙染以及產業廢棄物,讓這個島嶼乃至香川縣都備受牽連。雖然此後經過環境整治,直島納入日本國立公園規劃範疇,但沒有可持續的支柱產業,居民人數仍在不斷減少。
但這個島嶼在基礎建設上有超乎尋常的耐心。尤其舉辦藝術節以來,比起其他藝術節上那些用完就拆的裝置,它留下了更多可以長久留存的建築。而且,吸引人們不斷前往「朝聖」的,是那些在日本乃至全球都頗有聲譽的藝術界人士。
安藤忠雄是第一個在島上設計建築的知名建築師。1987年,Benesse控股的老闆福武總一郎請他去居酒屋喝了一次酒。那是福武總一郎第一次跟他提到想要在直島做點什麼。
福武家族在日本運營以「塾」為中心的事業——「塾」在日語裡,就是我們常說的課外輔導班。說起來,Benesse控股在中國也有生意,巧虎系列圖書、玩具、電視節目、舞臺劇都是它近年來成長極快的海外項目。
福武總一郎的父親很喜歡直島,想利用島上的地方做一點與文化有關的事。但他突然逝世,福武總一郎繼承他的遺願,在直島買了塊地,他請求安藤忠雄為他在這塊地皮上設計一些能夠給孩子們當作露營場補習班用的屋子。這批建成於1989年、由安藤忠雄監修、以蒙古包為靈感的「直島國際露營場」,也成為了直島第一個文化項目。
安藤忠雄第一次踏上直島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是「太遠,必須坐船」。即便是今天,從南邊的高松搭渡輪去直島也要花50分鐘(快艇則是25分鐘),從北邊的宇野過去要快一點,但也要20分鐘左右。這和日本提倡的「便利舒適」旅行目標相去甚遠。
但福武總一郎還是決定繼續他的文化項目。他修建了一個當代藝術美術館Benesse House,它同時是提供住宿的酒店。在1992年至1995年3年間,它正式在直島不斷推出各種企劃展覽。其中,1994年9月的一場名為「Out of Bonds」的展覽具有旗幟意義,它邀請藝術家走出美術館,在戶外展出裝置並留存下來。草間彌生的「南瓜」就是當時的出展作品之一。
——摘自《第一財經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