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港旅遊,一定要去茶餐廳感受一下香港的飲食文化,香港茶餐廳是香港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的早晨非常忙碌,香港人的腳步很匆忙,都來不及寒暄。有一個地方你能感受到香港人情味,就是香港茶餐廳。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基本上茶餐廳面積不大,大的不過百平方米,小的只有十幾平方米,兩邊是"火車座",意思就是說桌子隔著兩排座位,桌子是方桌或圓桌。香港茶餐廳的店面雖小,但菜品很多。茶餐廳點餐的菜單通常壓桌面的玻璃底下方便顧客點餐,但是習慣去茶餐廳的香港人一般都會點回自己經常吃的那個套餐。餐牌菜品很多,在牆上也貼滿了特色有新意的手寫菜色字條,桌上還有立式能翻轉的菜單,標記著優惠套、下午茶等。雖然我記不住各式茶點的名字,但每次都吃到心滿意足。
茶餐廳的侍應生手腳很麻索乾脆,招呼客人時先是用一塊溼毛巾抹去桌上的湯水,然後把筷子和碟子往桌子上"譁啦"一扔,十分節省時間。
說了那麼多,接下來就給大家安利一下香港茶餐廳特色的美食。
蝦餃。香港的早茶茶點跟廣州早茶一樣,早點精緻、種類很多,其中晶瑩剔透的蝦餃成為美味早點之選。這種餃子不是超市買的即煮即食的包裝餃子,它的皮很薄,能透過皮看到裡面的餡料。蝦餃中真的會有蝦,而且蝦餃中的蝦很大隻也很鮮甜。餃子皮爽口柔韌,很容易咬開,蝦肉緊緻新鮮,真的非常美味。它三隻一籠,呈半月形,每一隻都半透明,餡料很多,透出餃子皮內粉嫩的鮮蝦仁。一口咬破,鮮美的肉汁噴湧而出,好吃又不油膩。其中安利香港的陸羽茶室和添好運,它們家的蝦餃非常好吃!
菠蘿油這個名字很有趣,在香港叫菠蘿油,而臺灣叫菠蘿包。雖然名字叫菠蘿油,但實際上它是沒有菠蘿成分的,是因為麵包上的斜紋像菠蘿的紋路而叫菠蘿油。菠蘿包外面的皮很脆,由雞蛋、砂糖、豬油與麵粉烘製而成,它們是菠蘿包的靈魂。菠蘿油原本被稱為俄羅斯包。把牛肉夾在麵包中間吃,口感非常好,別有一番風味。
絲襪奶茶。現在各類奶茶都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到香港旅遊當然要喝上一杯正宗的絲襪奶茶,現在絲襪奶茶已經成了香港文化的一種標誌性符號。
絲襪奶茶用錫蘭紅茶和黑白牌淡奶製成才最地道。制茶的過程小編就不詳細具體地描述了,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絲襪奶茶並不是真的是用絲襪泡出來的,製作奶茶的工具是尼龍網,因為像絲襪所以才成為絲襪奶茶。衝制絲襪奶茶最關鍵的就是撞茶,就是利用水的衝擊力撞出茶葉的精華,幾個來回後,經過衝擊之後,茶味基本出來了,最後將茶倒進杯子黑白牌淡奶,一杯絲襪奶茶就製作完成了。蘭芳園獨創絲襪奶茶,非常正宗,華嫂冰室的奶茶也很有特點,它家將奶茶直接放進冷凍櫃內,凍至表面結冰花,成為「冰花奶茶」。
雞蛋仔,是香港地道的街頭小吃。製作雞蛋仔的原料要新鮮,使用的工具比較少,佔用的地方也不大。剛出爐的雞蛋仔香味很濃,現在還可以將冰淇淋搭配雞蛋仔,或者在雞蛋仔裡面放紫菜、肉鬆等餡料。
香港的美食很多,街頭小吃也很多。來到香港吃喝玩樂是少不了的,旅遊中多接觸、融入香港人的日常生活會更加享受旅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