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香港文化當然先從茶餐廳美食開始!菠蘿油原本不叫這個名字?

2020-12-13 年糕小妞

去香港旅遊,一定要去茶餐廳感受一下香港的飲食文化,香港茶餐廳是香港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的早晨非常忙碌,香港人的腳步很匆忙,都來不及寒暄。有一個地方你能感受到香港人情味,就是香港茶餐廳。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基本上茶餐廳面積不大,大的不過百平方米,小的只有十幾平方米,兩邊是"火車座",意思就是說桌子隔著兩排座位,桌子是方桌或圓桌。香港茶餐廳的店面雖小,但菜品很多。茶餐廳點餐的菜單通常壓桌面的玻璃底下方便顧客點餐,但是習慣去茶餐廳的香港人一般都會點回自己經常吃的那個套餐。餐牌菜品很多,在牆上也貼滿了特色有新意的手寫菜色字條,桌上還有立式能翻轉的菜單,標記著優惠套、下午茶等。雖然我記不住各式茶點的名字,但每次都吃到心滿意足。

茶餐廳的侍應生手腳很麻索乾脆,招呼客人時先是用一塊溼毛巾抹去桌上的湯水,然後把筷子和碟子往桌子上"譁啦"一扔,十分節省時間。

說了那麼多,接下來就給大家安利一下香港茶餐廳特色的美食。

蝦餃。香港的早茶茶點跟廣州早茶一樣,早點精緻、種類很多,其中晶瑩剔透的蝦餃成為美味早點之選。這種餃子不是超市買的即煮即食的包裝餃子,它的皮很薄,能透過皮看到裡面的餡料。蝦餃中真的會有蝦,而且蝦餃中的蝦很大隻也很鮮甜。餃子皮爽口柔韌,很容易咬開,蝦肉緊緻新鮮,真的非常美味。它三隻一籠,呈半月形,每一隻都半透明,餡料很多,透出餃子皮內粉嫩的鮮蝦仁。一口咬破,鮮美的肉汁噴湧而出,好吃又不油膩。其中安利香港的陸羽茶室和添好運,它們家的蝦餃非常好吃!

菠蘿油這個名字很有趣,在香港叫菠蘿油,而臺灣叫菠蘿包。雖然名字叫菠蘿油,但實際上它是沒有菠蘿成分的,是因為麵包上的斜紋像菠蘿的紋路而叫菠蘿油。菠蘿包外面的皮很脆,由雞蛋、砂糖、豬油與麵粉烘製而成,它們是菠蘿包的靈魂。菠蘿油原本被稱為俄羅斯包。把牛肉夾在麵包中間吃,口感非常好,別有一番風味。

絲襪奶茶。現在各類奶茶都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到香港旅遊當然要喝上一杯正宗的絲襪奶茶,現在絲襪奶茶已經成了香港文化的一種標誌性符號。

絲襪奶茶用錫蘭紅茶和黑白牌淡奶製成才最地道。制茶的過程小編就不詳細具體地描述了,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絲襪奶茶並不是真的是用絲襪泡出來的,製作奶茶的工具是尼龍網,因為像絲襪所以才成為絲襪奶茶。衝制絲襪奶茶最關鍵的就是撞茶,就是利用水的衝擊力撞出茶葉的精華,幾個來回後,經過衝擊之後,茶味基本出來了,最後將茶倒進杯子黑白牌淡奶,一杯絲襪奶茶就製作完成了。蘭芳園獨創絲襪奶茶,非常正宗,華嫂冰室的奶茶也很有特點,它家將奶茶直接放進冷凍櫃內,凍至表面結冰花,成為「冰花奶茶」。

雞蛋仔,是香港地道的街頭小吃。製作雞蛋仔的原料要新鮮,使用的工具比較少,佔用的地方也不大。剛出爐的雞蛋仔香味很濃,現在還可以將冰淇淋搭配雞蛋仔,或者在雞蛋仔裡面放紫菜、肉鬆等餡料。

香港的美食很多,街頭小吃也很多。來到香港吃喝玩樂是少不了的,旅遊中多接觸、融入香港人的日常生活會更加享受旅程哦。

相關焦點

  • 香港茶餐廳攻略 | 香港茶餐廳文化和飲茶文化
    茶餐廳是一種香港獨有的快餐食肆,集快餐店與餐廳的特式於一身,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在香港,茶餐廳遍布各區,營業時間不定,通常由早上6時至凌晨1時,旺角等繁忙地區的茶餐廳更可能通宵營業。要體驗地道的香港生活,必得去一趟茶餐廳不可!
  • 韓國大叔在香港茶餐廳吃菠蘿油,被問有沒有菠蘿味,表情頓時變了
    其實說到美食,世界上的美食可以說是非常多了,單單只是在中國,美食就已經是數不盡。大陸有非常有好吃的餐廳,比如有一些餐廳是來自香港的,裡面的美食都是非常有香港特色的。但是想要吃到最正宗的香港茶餐廳,還是得去到當地。這不。有一位韓國藝人就去了香港茶餐廳品嘗美味。
  • 韓國大叔來香港茶餐廳吃菠蘿油,導演問有沒菠蘿味,大叔說他無知
    我們都知道,香港是一個很繁華很發達的大都市。要是準備在這裡吃頓早餐,肯定少不了來香港的茶餐廳就餐了,只有在這邊才能吃到最正宗的香港美食。這不,這位一個韓國明星大叔就帶著隨行的攝製組一起來到了這家香港的茶餐廳。
  • 奶茶、菠蘿油和牛腩:茶餐廳內行指南
    就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在一家一家小小的茶餐廳裡面,對於奶茶,卻有著他們自己獨特的見解。討論奶茶之前,我們有兩個不得不說的名詞——一個叫「絲襪奶茶」,一個是「茶走」。說到絲襪奶茶這個名字,大家一定聽過一些坊間傳言,比如說「絲襪奶茶是用絲襪衝出來的」。稍微了解一點的人,就會告訴你,「不不不,不是用絲襪衝的,是因為奶茶的顏色像絲襪,又如絲般順滑,所以才叫絲襪奶茶」。
  • 經典香港菠蘿油,醇香滿滿,不夾黃油的菠蘿油不是好的菠蘿油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經濟高速運轉的地方,每天行色匆匆的人群可以說都非常的忙碌,香港的人文情懷很好,香港的飲食文化就更好了,據說去香港茶餐廳,一定有一道美食是必點不可的。縱使你數遍地道的香港美食,但是唯有這一樣一定不可遺漏,這種美食就是香港經典的菠蘿油了,地道醇香,在香港發展至今已是由來已久了,老香港人都會喜歡點上一個脆皮菠蘿油再加上一杯拉茶,只是坐在茶餐廳裡面慢悠悠的享用,就已經非常的美好了。經典香港菠蘿油,醇香滿滿,不夾黃油的菠蘿油不是好的菠蘿油。
  • 【小香港】沒有菠蘿的菠蘿油... 正宗港式美食來到泰州金街
    沒有菠蘿的菠蘿油,不用絲襪做的絲襪奶茶,
  • 不用過香港!廣州這8家港式茶餐廳,藏著正宗的TVB菠蘿油!
    看著TVB長大的昭son,許多香港電影的經典鏡頭,都是發生在港式茶餐廳。除了必須點的奶茶,昭son最鍾愛那款「菠蘿油」。「下午三點三,來一杯下午茶」。這是香港電影裡最熟悉的一句臺詞。有時候我們需要那種像吃到香酥菠蘿油般的,觸手可及的滿足感。
  • 香港茶餐廳文化 和那些「術語」
    香港茶餐廳一套獨有的術語,內地茶餐廳尚未學會,所以香港的茶餐廳夥計(廣東話,服務員)一聽客人點餐,不論對方廣東話多捧,馬上就能分辨他是不是地道香港人.可謂是代表香港的文化標誌。在香港街頭,你可以看到,茶餐廳開的遍地都是,每隔三五間店鋪就會有一間是茶餐廳。
  • 香港茶餐廳文化
    奶茶、冰檸檬水,菠蘿包等等,這些熟悉的飲食早已不是一份單純茶點,而是眾多香港市民心中的情懷和獨特的文化。在電影《春嬌與志明》裡有句經典臺詞,「從蘭桂坊出來後,一定要去翠華。」如今因為香港經濟的下滑,隨之而來的是香港茶餐廳的沒落。近日,有香港媒體報導,香港茶餐廳翠華22年旗艦店關閉,市值蒸發77億港元。
  • 80後回憶殺茶餐廳 !藏了一個隨時會爆的菠蘿油???
    活動時間:12月3-15日唔使去香港都可以感受正宗TVB味道呢家茶餐廳成功被列入 TVB控必收茶餐廳系列 ▼創意十足的老闆把菠蘿油中間的黃油換成特調的芝士醬,一股芝士泥石流在菠蘿油中間迸發而出...把菠蘿油按扁再吃,老闆說這是順德球王的新式食法,大家可以試試這個豪放的吃法哦~(小編已親測了一番,這個吃法是可以有的)
  • 揭秘:香港茶餐廳的菠蘿油麵包是用什麼製作的?難怪吃著沒菠蘿味
    那麼,你真的了解你所吃的早餐美食嗎?揭秘:香港茶餐廳的菠蘿油麵包是用什麼製作的?難怪吃著沒菠蘿味。在香港這個生活節奏非常快的城市裡面,大家每天早上的時間都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早餐方面大家倒是都不含糊。菠蘿油套餐在香港這邊有一種早餐美味,在這邊好多的茶餐廳裡面都是可以見到的。
  • 在廣州越秀這家人均20元的港式茶餐廳裡,我吃到了超正宗的菠蘿油
    近幾年茶餐廳火到了內地,港風的裝修和食物,讓人仿佛回到了上世紀80年代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茶餐廳的前身其實是廣東的冰室,只賣一些冷飲、雪糕、冰沙……傳入香港後受英國文化的影響,港式冰室的商品增加了瑞士卷、菠蘿包、整點準時出爐的蛋撻等。在那個年代,西餐在高級餐廳裡才能吃到,我等小屁民只能遠觀~後來冰室開始售賣廉價版西餐,塑料碟裝著的西冷牛排,放在黏糊糊桌上的肉醬意粉,廉價但美味!
  • 【昕薇FM】為什麼香港人離不開菠蘿油?
    微博:@馬延不是馬老師(FM中的bgm都可以在主播微博找到)香港不僅是購物天堂,更是美食天堂。菠蘿油更是香港美食中的明星。還記得菠蘿油王子麥兜麼?菠蘿油正是他的最愛呢!據傳,菠蘿油的由來是因為早年香港人對英國人傳進來的麵包不滿足,他們認為味道單一,缺乏營養,因此在麵包上加上砂糖和蜂蜜等甜味餡料。菠蘿油外層表面的脆皮,一般由砂糖、雞蛋、麵粉與豬油烘製而成,是菠蘿油的靈魂,為平凡的麵包加上了口感。作為香港本土的代表小吃之一,菠蘿油也時常與香港身份和本土意識掛鈎。
  • 這個菠蘿油,讓我吃出了十年前去香港吃的味道
    作為一個資深的TVB控,   看港劇的時候總是被劇中的各種茶餐廳吸引,   新鮮出爐的菠蘿油,味道鮮美的碗仔翅,
  • 「一口菠蘿油」帶來香港人一天的幸福感
    「一口菠蘿油,一杯絲襪奶茶」是很多香港人一天生活的開始,或是簡易的下午茶。 如今,這「一口幸福」帶著香港的文化融入大陸市場,太興茶餐廳可以說是其中傑出的代表,在香港一說到茶餐廳
  • 茶餐廳文化最代表香港
    香港消息 最能代表香港的設計是什麼?幾乎每名港人都光顧過的茶餐廳脫穎而出,成為最能代表香港的設計;茶餐廳特產美食「菠蘿油」及飲品「鴛鴦」同樣榮登十大。會展中心、赤鱲角機場及中銀大廈等世界知名建築卻榜上無名,顯示港人喜愛貼近生活的文化代表,重視本土文化。
  • 茶餐廳--一種起源於香港的食肆
    茶餐廳以其美食的多樣化、上菜速度的快捷、寬鬆的就餐環境以及適中的價錢吸引了非常多的食客。而其獨特的卡位,輕鬆的環境氛圍,更成為現代年輕人聊天聚會的最佳選擇。 歷史茶餐廳的前身是冰室。早年香港只有餐室提供西式食物,收費昂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人受西式飲食風俗影響日甚,冰室開始提供廉價的仿西式食物。冰
  • 如何證明一隻菠蘿油是好菠蘿油?
    仙女們發現現在的港式茶餐廳越來越多,而且幾乎每位顧客進店必點菜之一就是菠蘿油。小小一個包包裡面門道不少,包要軟軟噠,皮要酥酥噠,才能讓人吃完還想要。吃完這6家菠蘿油的仙女們自信滿滿昂首挺胸大步向前,瞬間覺得自己像到過香港一樣
  • 來銅鑼灣茶餐廳感受正宗的港式風味,現在還送菠蘿油!約嗎?
    ,身為一個汕頭吃貨,如此有格調的餐廳居然還不知道?光看門面就讓人感受到氣場十足招牌菠蘿油 來到港式茶餐廳怎麼可以不吃菠蘿油呢? 酥香的菠蘿皮與濃鬱的奶油餡結合,使菠蘿包的口感和味道瞬間變得十分惹味,實在讓人回味無窮~ 推薦
  • 香港滿大街的茶餐廳,仍取代不了冰室的地位,為了食客能品嘗小吃
    冰室和茶餐廳二者的區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因為茶餐廳和冰室是不同時代的產物,隨著時間逐漸轉變過來。冰室這個概念最早起源於廣州,當時店內主要售賣冷飲、 冰淇淋、沙冰這些冷凍食品,在廣州大家都叫這種商店為「冷飲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廣州的一些冷飲店都開到香港去了,這也就是香港的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