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侍衛與後宮嬪妃私通,皇帝處理的方式真是太有意思

2021-01-12 君臨天下史

宮中的女子,都是空虛寂寞的代名詞,有些也許一開始受寵,但卻很快失寵,有些一開始就如同進入冷宮,只能日夜等待那個人,一生受寵得到關照的卻很少。而有些失寵的妃子,為了排解心中的寂寞與空虛,也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找其他的男人。而這種有失皇家顏面的事情如果被皇帝知道了,一般都會被皇帝賜死了,畢竟皇帝又不缺女人,何必留一個出軌的女子。不過也有比較仁慈一點,就找個理由把她丟進冷宮,讓她自生自滅。但是也有一些妃嬪與人私通,皇帝處理的方式比較特別。趙飛燕的美貌這裡就不多說了,她還有個妹妹叫趙合德也是個美人,兩人都得到了漢成帝的寵愛。而漢成帝在兩姐妹之間,卻逐漸更加寵愛趙合德。趙飛燕感覺到寂寞與失落,就偷偷找了很多美男子進宮陪伴自己,最後不小心被漢成帝撞到。而面對趙飛燕的出軌,漢成帝卻也因為趙合德的勸阻,沒有處置趙飛燕。為防止侍衛與後宮嬪妃私通,皇帝處理的方式真是太有意思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皇帝如何防止侍衛們與後宮嬪妃私通呢?其實,皇帝的辦法很多,與此同時,侍衛們也沒有這個膽量。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顧及每一個嬪妃。有的妃子一個月見不到皇帝很正常,在這樣的情況下,很有可能與負責警戒的侍衛私通。在皇宮中,除了太監,那就只剩下侍衛了。似乎後宮的管理十分混亂,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情況如何呢?首先是侍衛們沒有這個膽量,能夠進入皇宮的侍衛,都是經過嚴格訓練、認真挑選的。在進入皇宮之前,肯定接受了一系列的教育。

侍衛們知道進入皇宮之後,什麼能看、什麼不能看。對於侍衛們來說,自己進宮當差僅僅是混口飯吃,沒有必要冒著被誅滅九族的威脅,去和后妃私通。而且侍衛們一般都是集體行動,如果發現少了人,其他侍衛會立刻報告。在皇宮之中,侍衛們一般都在外圍執行任務,根本無法進入後宮。至於那些能夠接近後宮的侍衛們,基本上都是久經考驗的老油條。從侍衛的角度來說,自己沒有膽量也沒有機會,與後宮的嬪妃們私通。除了侍衛各方面的原因之外,還有就是太監們的監視。不要以為太監們天天只負責幹活,如果發現侍衛與宮女或者妃子私通,太監們會第一時間報告。在後宮的各個角落都有太監們的身影,想找到絕對安全的地方非常困難。後宮的太監們經常換主子,根本沒有什麼忠心可言。

古代對於皇家的血統非常注重。皇帝什麼時候進後宮、找哪位嬪妃時期,這都有非常明確的記錄。如果后妃與侍衛私通,萬一時間對不上,這個問題是非常嚴重的。后妃並不是沒有可能與外界私通。但這已經超出的私通的範圍,比如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由於晉惠帝是一個著名的痴呆皇帝,皇后賈南風可以光明正大的與人私通。至於武則天則更是沒有顧忌,由於自己是王朝的最高統治者,自己根本就不用擔心什麼。到了明清時期,後宮的嬪妃們根本沒有多少權力,所以完全沒有機會。

另外一位不是很出名的女子。他在曹操的生涯中,所佔筆墨不多,不過應該是曹操心中能記住的女人之一。她叫來鶯兒。來鶯兒是東漢建安年間洛陽「芳澤閣」之頭牌舞姬,也就是現在大家所說的妓女,不過那時候的妓女,和現在的明星差不多,是很受大家追捧的。只是,英雄徵戰天下,從來不會為了一個美人停留,投懷送抱的女人也不會少。曹操徵戰天下,來鶯兒自然受到了冷遇。之後嘛,寂寞少婦和侍衛的故事上演了。英雄徵戰沙場,總會留人保衛自己的女人,這次,留下保護美人看守家園的人是侍衛王圖。這人長的還行,身強體壯的,蠻有才的,曹操還很欣賞他。這兩人遇上,那就是乾柴烈火啊。這段關係,一直是瞞著曹操的,直到有一次,曹操派給王圖一個很艱險的任務,深入敵境,刺探軍情,很有可能一去就回不來了。這時候,兩人當然少不了的來纏綿一次。這樣是違背軍令,在軍中算很大的事情,軍令如山,違期當斬。來鶯兒為此不顧自己的名聲,向曹操求情。可能曹操真的愛惜王圖的才能,居然同意了來鶯兒代王圖赴死。不過曹操附加了個條件,讓來鶯兒為曹操訓練一隻歌姬隊伍。來鶯兒完成條件後,慷慨赴死。

相關焦點

  • 2000多名侍衛守護皇宮,後宮妃子眾多,怎樣防止她們「私通」?
    引言眾所周知,古代的皇帝是擁有三宮六院的,所有的美人,都屬於他一個人。皇上的佳麗三千,有很多人一生都是見不到皇上的,浪費了自己美好的一生,在後宮中孤獨地死去。可宮中的妃子都正值妙齡,她們在最美好的年齡進入了後宮,抱著對飛黃騰達的幻想,可是現實不僅見不到皇上,還要自己忍耐一個個孤單悽涼的夜晚,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痛苦的。而皇宮中的侍衛,我們知道能選上皇宮中的侍衛的家世都是比較顯赫的,他們年輕氣壯,且看著後宮中貌美的女子,怎麼能控制得住自己呢?
  • 古代宮中居住著侍衛,如何防止他們與妃子日久生情?清朝的辦法絕
    第2個部分就是宮廷侍衛,雖然說宮中的侍衛沒有禁軍多,但是卻是整個皇帝安保體系中最為重要的。這些侍衛平常都是駐紮在皇宮中,每天都可以直接與皇帝和皇室成員接觸,直接負責皇帝和皇族成員日常的人身安全,其實說的簡單了就是皇帝的貼身保鏢,也就是皇帝安保體系中最後一個保護層。
  • 皇后婉容與人私通之謎:侍衛與婉容私通的下場,他竟是溥儀的隨從
    皇后婉容與人私通之謎:侍衛與婉容私通的下場,他竟是溥儀的隨從眾所周知,溥儀三歲就登基做了皇帝,而且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在他少不更事之時,太監們為了討好他,經常送宮女到他床上,俗話說:到什麼年齡做什麼事。
  • 北京故宮嬪妃後宮探秘,紫禁城皇帝和嬪妃的寢宮大盤點
    探秘北京故宮嬪妃後宮,紫禁城寢宮都是皇帝的哪些嬪妃住著的,就小編來為您作個盤點吧。故宮後宮,即紫禁城內廷。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其後為御花園。後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
  • 古代皇宮戒備森嚴,侍衛除了武功高強之外,還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教太監功夫相傳,每一朝代的皇宮侍衛都有995個。眾所周知,紫禁城非常大,一旦皇帝遇到危險,往往身邊第一出線的是太監,而不是侍衛。為了自己的安全,明朝就有皇帝專門讓侍衛訓練太監。這樣的做法有好有壞,會讓太監的權利提高,會讓自己更安全。
  • 清朝皇室有一特殊規定,能讓皇帝坐穩皇位,卻害苦了後宮嬪妃
    歷代皇帝最擔心的就是外戚幹政,歷史上外戚亂政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就像漢代的呂后,唐朝的武則天等一樣。明王朝為防止外戚幹政,朱元璋定下了一條規矩:皇帝選後納妃,不準選富貴之女,而選平民。這樣即使后妃得寵,后妃的根據地薄弱,也不能翻身了。此外,朱元璋還開創了明朝后妃殉葬制,皇帝身死后妃殉葬,這樣就完全杜絕了宮中宮中宮中宮女的可能。
  • 清朝嬪妃為何只能侍寢卻不能陪皇帝睡覺?原來是這樣!
    我們在看古代電視劇的時候會發現,那些皇帝每天晚上都要處理很多政務,在這個時候就會有太監端著一個盤子,盤子裡放著一塊塊的長方形的小牌子,這些牌子代表的是後宮裡的妃子們,這個時候就會發現皇帝翻哪一位,就會到哪位妃子寢宮裡侍寢,其實清朝的皇帝除了這種「翻牌子」來決定由誰來伺候自己的規定之外
  • 古代嬪妃侍寢後,為何不能陪著皇帝過夜?看完才知皇帝的心酸
    皇帝不僅掌握著全天下所有人的生死大權,同時還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所以說侍奉在皇帝身邊的人都是格外小心的,如果要是一不小心惹怒了皇帝的話,那麼其後果是非常慘的。除此之外,皇帝的後宮中也是擁有著眾多漂亮的妃子的,而也正是因為擁有著這麼多的妃子,使得皇帝不可能做到雨露均沾,對此大家都是比較能夠理解的,但是讓大家難以理解的就是,為什麼古代嬪妃在侍寢的時候,不能夠陪伴著皇帝過夜呢?
  • 古代後宮嬪妃來「例假」,碰到皇上翻牌子怎麼辦?古人做法很聰明
    那古代宮中那麼多妃嬪需要侍寢,她們在遇到月事的時候又是如何處理的呢?一來是為了自己的生理健康著想,二是如果妃子不小心在例假期間侍寢,假如中途皇上看見血了會說非常避諱的一件事,據說這樣會減損皇帝壽命,嚴重的可能還會危害國運。當然這都是封建說法,最重要的是這麼特殊的期間實在不適合侍寢。
  • 唐朝時期的嬪妃制度:後宮佳麗三千人,寂寞空庭春欲晚
    唐朝時期的嬪妃制度:後宮佳麗三千人,寂寞空庭春欲晚我們都知道,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以及李世民,都與隋朝的皇室有著很深厚的關係,唐朝在剛剛建國的時候,對於後宮的嬪妃等級,也是參照隋朝的後宮等級而設立的。以上有級別的嬪妃,粗粗算下來,也有一百二十二人之多。更有六尚司,分別負責管理後宮的車馬以及服飾和雜物。這些後宮妃嬪的數量雖然裡我們常說的「三千後宮佳麗」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是一個比較龐大的隊伍了。
  • 清代等級森嚴的嬪妃制度:貴人升為嬪,才是真正的大轉變
    作為皇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後宮問題同樣至關重要。皇上在處理政務的同時,也應將目光和重心放置在後宮管理之上。因為前朝和後宮在本質上是脫離不開的,只有後宮穩定,前朝的政事才能處理順暢,給皇帝減免許多後顧之憂。
  • 清朝的御前侍衛有多威風?你可別僅僅以為他們只是皇帝的保鏢而已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皇帝身邊的護衛每個朝代都有,從士庶子、錦衣衛、郎中、執御器械等等都有,然而人們最感興趣的依然是清朝的御前侍衛。清朝是如何選拔御前侍衛的?他們在皇帝身邊經常帶刀,皇帝難道一點也不擔心嗎?
  • 皇宮中唯一不用淨身的男人,皇帝卻對他們非常放心,原因為何?
    簡單來說分為兩個方面:沒有交集的可能性太監之所以要淨身是因為他們要侍候嬪妃們,有的人可能會說既然皇帝這麼擔心嬪妃們和太監私通,為什麼不全部用宮女呢?這是因為宮中有很多體力活是宮女無法承擔的,在體力上男性佔據很大優勢。
  • 古代皇宮既沒空調也沒暖氣,皇帝冬天怎麼取暖,有種方式很「無恥」
    說到這我們也要感謝科技的進步,要不然我們哪有空調可以享受呢,那麼問題來了,在中國古代皇宮沒有空調暖氣,皇帝在冬天怎麼取暖?在夏天怎麼納涼呢?我們總是會在不斷的抱怨,在寒冷的冬天我們期待著夏天趕緊來溫暖一下自己,可是真的到了夏天,大家又巴不得趕緊回到冬天,因為夏天實在是太炎熱了。
  • 滿清皇帝的江南情結:康熙、乾隆竟然都愛在後宮藏匿江南美女
    據相關歷史學家考證,康熙帝的後宮嬪妃中就有一部分是來自江南的美女。其實,嚴格來說,清朝內部對此是有著嚴格的規定的。因為,為了保證皇室後代正宗的滿清血統,歷代的清朝皇帝是不允許納娶漢族女子為妃的。而到了後來,這些漢族女子可以進入皇宮,成為後宮的嬪妃,也完全是憑藉著自己沉魚落雁的容貌。
  • 歷史上的摳門皇帝,年夜飯都只有五個菜,後宮嬪妃不允許吃肉
    提起道光皇帝,相信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他曾經領導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浩大的禁菸運動(林則徐虎門銷煙),還曾經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然而遺憾的是,可以說這兩次運動都以失敗告終,成為了中國走向半殖民半封建國家的開端。
  • 清朝後宮嬪妃們真實居住的地方,遠沒有電視劇裡富麗堂皇
    近幾年,清宮戲很是流行,甚至已經是電視劇古裝戲的主流,基本上每部電視劇裡清朝的都是富麗堂皇,大國風範,而那些後宮嬪妃們更是無所事事,一天天除了宮鬥就是吃喝玩樂,飲食起居更是奢侈,不由得讓人很是羨慕,恨不得穿越到清朝去居住。那麼真實的後宮是什麼樣子呢?
  • 古代太醫為何能夠進入嬪妃寢宮,卻不用閹割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而男權統治的最高階層就是皇帝。每一個皇帝的後宮裡那都是美女如雲,而皇帝也想要這些美女能專供自己享用。為了保證後宮嬪妃的忠誠度,皇帝就把能接近自己嬪妃的男人們進行了閹割,於是有了太監。而有一部分男人也經常在後宮走動,他們卻不需要被閹割,這群人就是太醫。但為什麼帝王們不閹割太醫呢?  太醫經常在後宮走動,與嬪妃接觸的機會多,按理說對皇帝的威脅也是挺大的。但是皇帝卻不敢閹割太醫。
  • 皇帝後宮無數,為什麼雍正皇帝只選擇了這兩個女人與他合葬?
    新石器時代的合葬,常表現為同一家族,或兄弟姐妹,或一男子同其妻妾。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節有這樣的記載:「在半坡墓地,發現了兩個男子合葬和四個女子合葬的墓葬各一座。」這種現象在皇室之中也極為普遍,皇后、嬪妃能與皇帝合葬,也足矣看出這些女人生前的受寵程度。雍正十三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子時時分,北京城發生了一件大事——享年58歲的雍正皇帝在圓明園逝世了。
  • 古代妃子侍寢時,為何要包在被子裡,背著進皇帝寢宮?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制度中,皇帝集大權、榮耀於一身,而且還有無限的豔福,身為皇帝不僅要處理國家大事,同時作為皇族中人,也要負責為皇室開枝散葉,這樣看起來皇帝的「工作」是很繁忙的,白天和夜晚都得辛勤勞作,後世為了防止皇帝沉迷於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