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後廈門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開展災後清理工作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男眾部集體出坡(圖片來源:南普陀在線)

2016年9月15日凌晨,超強颱風「莫蘭蒂」正面襲擊廈門。在颱風減弱後,廈門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動員令,號召全市市民、所有企業與單位積極行動起來,全力以赴做好災後生活生產秩序恢復工作。廈門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在第一時間組織常住僧眾、佛學院師生集體出坡,清理殘枝斷石,排除安全隱患。

上午,在南普陀寺首座兼監院界象法師、都監兼知客德煌法師的召集下,寺內各堂口負責法師帶領全寺僧眾,閩院副院長淨心法師、辦公室主任界淞法師、教導長法儀法師及各班班主任帶領男眾部全體學僧共同出坡。各部門在家員工也紛紛自發趕來寺院,參與到災後清理工作中。一時,僧俗大眾齊心協力,清理樹葉斷枝,清除路面積水,扶正歪倒樹木,整理打掃寺院及周邊環境,恢復道場的清淨莊嚴。

同受颱風影響的閩院女眾部(紫竹林寺)院內,也是殘枝遍地,滿目蒼夷,積水蓋路,泥沙堆積如山。凌晨5時起,女眾部師生300餘人,在副院長法源法師、辦公室副主任悟源法師、副教導長超波法師及五位班主任的帶領下出坡。師生上下一心,一直勞作到下午2時許,終於除去了積水、淤泥,清理了折斷的樹枝,使寺內道路保持暢通,重新恢復正常有序的學修生活。

相關焦點

  • 歷經文革浩劫後,這位老和尚復興了南普陀寺,復辦了閩南佛學院
    抗戰期間,南普陀寺被駐軍佔住,閩南佛學院及養正院遭日機轟炸而停辦,寺中住僧和學院師生星散。民國二十七年(1938)5月廈門淪陷後,南普陀先後由覺斌、會覺住持。但此時寺院已是僧眾稀落,寺宇蕭條,戰前的盛況已成為過眼煙雲和歷史陳跡。
  • 追思先賢風範 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清明節祭祖
    編者按: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廈門佛教界高舉愛國愛教旗幟,倡導「愛國家、愛佛教、愛大眾、愛生活」四愛之理念,廈門佛教協會、南普陀寺、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廈門南普陀寺實業社等機構,共同發起「四愛同行,禮讚華誕」系列活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上賀禮。
  • 廈門南普陀閩南佛學院
    閩南佛學院是一所久負盛名的佛教高等學府,一九二五年創辦,位於閩南古剎南普陀寺內。   南普陀寺地處廈門市東南部,鷺島名山五老峰下。坐北朝南,依山面海。五代即有宗師結廬而住,稱「泗洲院」,明初擴建為「普照寺」,清初增建大悲殿,因殿中供奉觀世音菩薩,且在浙江普陀山之南,故始易為今名。   南普陀寺後山有「五老凌霄」之美稱,乃廈門八大勝景之一。山上林木蔥鬱,奇石嶙峋,洞壑幽深;登高遠眺,海空寥廓,浩渺無邊;左鄰廈門大學,右毗鷺江大學,形成一個環境幽美,學習氣氛濃厚的文化區。
  • 廈門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舉行夢參長老圓寂追思法會
    11月29日晚上6時,廈門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舉行夢參長老圓寂追思法會。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廈門佛教協會會長、南普陀寺方丈、閩南佛學院院長則悟大和尚,南普陀寺首座兼監院、閩院常務副院長界象法師,南普陀寺都監兼知客德煌法師,南普陀寺副寺、閩院院長助理弘來法師及寺院全體僧眾齊聚講堂。法會由界象法師主持。
  • 廈門南普陀寺 創辦中國最早的佛學院
    南普陀寺(圖片來源:資料圖) 南普陀寺位於廈門市區五老峰下,面對龍海市南太武山,南面是廈門大學。南普陀寺是廈門著名古剎。建於明代永樂年間,明末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靖海侯施琅將軍重建,因寺院是奉觀音菩薩為主,又位在我國四大佛教道場之一的浙江舟山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南普院寺規模宏大,總佔地25.8公傾,建築面積21270平方米。從南到北主軸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和藏經閣四座,加上左右廡廊,鐘樓鼓樓、功德樓、海會樓、普照樓、太虛圖書館、佛學院教室、養正院等。所有這些建築依傍山勢,層層託高,莊嚴肅穆。
  • 閩南佛學院2015年春季開學大會在南普陀寺隆重召開
    閩南佛學院隆重召開2015年春季開學大會閩南佛學院院長聖輝法師作重要講話閩南佛學院院務委員會副主任則悟法師作講話閩南佛學院常務副院長界象法師主持開學大會聖輝法師為優秀學僧頒獎 表彰優秀學僧參加開學大會的學僧典禮現場佛教在線廈門訊 2015年3月18日上午,閩南佛學院於廈門南普陀寺講堂隆重召開2015年春季開學大會。
  • 廈門南普陀寺:五老峰下的千年古剎
    廈門南普陀寺南普陀寺是廈門著名古剎,居於鷺島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臨碧澄海港,風景絕佳。五代宋初,即有高僧依山結廬梵修。明季擴建殿堂,規模初具,清初重修,始改今名。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靖海候施琅收復臺灣後駐鎮廈門,捐資修復寺院舊觀,又增建大悲閣奉觀音菩薩,並以之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相類比,更名為南普陀寺,此後數百年來,經歷代主持景峰、省己、喜參諸和尚多次重修擴建,至民國初年,已構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禪寺格局,成為近代閩南最具規模的名剎。南普陀寺歷來是臨濟喝雲派的子孫寺院。
  • 遊在廈門:南普陀寺,眾生普度讓愛化緣
    導語:大家好,本文由是山泉叮叮獨家發布,如果喜歡小編的話就請點擊右上角進行關注吧摘要:南普陀寺,眾生普度讓愛化緣遊在廈門,帶你快速掌握廈門遊玩最全攻略,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廈門著名景點南普陀寺,南普陀寺是閩南乃至全國聞名的佛教寺院
  • 廈門八大風景區之一「南普陀寺」,著名的閩南佛教勝地,不要門票
    南普陀寺,為廈門八大景點之一,地處廈門東南方向的五老峰下,毗鄰「中國最美大學」之稱的廈門大學,許多來廈門旅遊的人,大多都會把廈門大學和南普陀寺放在一起去遊覽,且都不需要門票。南普陀寺不僅是全國佛教重點寺院,同時還是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在佛教界的地位非常高,除了遊客慕名而來外,前來朝拜的信徒也非常多。不得不說的是,南普陀寺不僅不要門票,還會贈送一支香火,不少網友讚嘆道:「這才是真正的佛教聖地」。
  • 廈門南普陀寺:堅定扛起疫情防控與服務社會的責任
    廈門南普陀寺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廈門市民族宗教局等有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各項決策部署,強化責任擔當,細化防控措施,以愛國愛教之初心行護國利民之善舉,有力有序推進全寺包括閩南佛學院等駐寺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智慧與力量。
  •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為佛學院師生義診
    為慶祝教師節,昨日,南普陀寺慈善會在會長則悟大和尚及副會長兼秘書長弘來法師的指導下,副秘書長普陀法師帶領道晴法師、廣禪法師、能順法師、法愍法師、王逸琳居士及4位慈善義工,到閩南佛學院女眾部(紫竹林寺)組織開展義診施藥活動。  據了解,本次義診邀請了南普陀寺慈善會醫務室中醫皮膚科、中醫骨傷科、中醫針推科的數名醫護人員現場坐診。
  • 廈門南普陀寺中興法師:妙湛老和尚
    生前任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名譽會長,廈門市佛教協會會長,閩南佛學院和福建佛學院院長,南普陀寺、鼓山湧泉寺、武夷山永樂禪寺方丈。法師1939年於鳳城雙泉寺依進修老和尚出家,同年10月於北京拈花寺受具足戒,1940年到青島湛山寺佛學院深造,1942年到揚州高旻寺親近來果禪師,1957年住錫廈門南普陀寺,直至1995年示寂,時年86歲,僧臘56夏。宗教政策開放後,妙湛法師積極維護佛教的合法權益,維修寺院。
  • 南普陀寺召開常住全體執事會議商議水陸法會監壇工作
    南普陀寺常住全體執事暨水陸法會監壇會議在閩南佛學院教務處召開(圖片來源:南普陀在線) 南普陀寺方丈則悟大和尚講話(圖片來源:南普陀在線) 2015年11月23日上午8時30分,南普陀寺常住全體執事暨水陸法會監壇會議在閩南佛學院教務處召開。
  • 則悟法師續任廈門南普陀寺第十四任方丈
    2011年10月18日(農曆九月二十二),福建省廈門南普陀寺經僧團推舉決議,敦請現任方丈則悟法師續任南普陀寺第十四任方丈,督策寺務,領眾燻修,繼續帶領全寺僧眾更好的發揚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為佛教、為社會作出新的貢獻。則悟法師,1998年畢業於閩南佛學院,先後分別在閩南佛學院、南普陀寺常住、廈門佛教協會任多種重要職務。
  • 藝術架起溝通的橋梁:閩南佛學院學僧「藝起來」
    編者按: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廈門佛教界高舉愛國愛教旗幟,倡導「愛國家、愛佛教、愛大眾、愛生活」四愛之理念,廈門佛教協會、南普陀寺、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廈門南普陀寺實業社等機構,共同發起「四愛同行,禮讚華誕」系列活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上賀禮。閩南佛學院近年來不斷在嘗試和創新課程設置,「藝起來」課程就是其中的一個嘗試。
  • 大師精神丨則悟大和尚:太虛大師與南普陀寺
    1929年,太虛法師遊歷歐美各國歸來後,即來廈門親自主持南普陀寺和閩南佛學院法務,並倡議組織思明(廈門)佛教會。在連續二屆南普陀寺方丈的任期內,太虛大師積極推行其「教理革命、教製革命、教產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理念,並不遺餘力地培養僧材、團結各界信眾,積極實踐其「人生佛教」之弘願。在佛教改革與僧伽教育實踐中,太虛大師以南普陀寺為基地,主張組織社團化的制度設置,並在相應的監督機制下有組織的開展,使以「叢林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寺廟制度重獲新生,「人生佛教」制度逐漸從寺廟走向教團。
  • 閩南佛學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章程
    南普陀寺校區位於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紫竹林寺校區位於廈門市思明區金榜南路1號;萬石蓮寺校區位於廈門市思明區虎園路25號;雪峰寺校區位於廈門市湖裡區仙嶽路369號。(三)閩南佛學院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
  • 廈門南普陀寺遊記
    這次來廈門,南普陀寺又吸引了我。 有人開玩笑說:「全國佛教看福建,福建佛教看廈門,廈門首推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位於鷺島之海濱。院寺內供奉觀音菩薩為主,它位於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寺院南北走向,層層託高,莊嚴肅穆。南普陀寺始建於唐朝!有著悠久歷史……秋高氣爽之際,我與雲山兄信步來到山門,「鷺島名山」四個大字橫在門楣上。
  • 南普陀寺大悲殿的影塵記憶
    然而到了清初,由於駐守廈門島的鄭成功東徵復臺,清兵進島,施行「遷界」,普照寺遂被夷為廢墟。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靖海候施琅平定臺灣後駐鎮廈門,才捐資修復普照寺院宇舊觀,又特增建大悲閣供奉觀音菩薩,據《華嚴經》載:「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故更名「普照寺」為「南普陀寺」,並沿用至今。
  • 1月14日 原廈門南普陀寺住持常惺法師圓寂紀念日
    後以有異教徒從中破壞,月霞法師乃率全體師生遷往杭州海潮寺,常惺即乘學校遷移之際,往南京寶華山受具足戒。1916年,習禪定於常州天寧寺,究明心宗。1917年夏,往浙江四明山觀宗寺,隨諦閒法師學天台教觀。1919年,諦閒法師成立觀宗學社,常惺法師入學就讀,與仁山法師、顯蔭法師等為同學。在此後數年間,他遍為涉獵,深入經藏,貫徹性相之學,而融歸於賢首,成為一家之宗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