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外貿企業都是在營業期間從事出口退稅業務,那麼,外貿企業如何進行出口退稅,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呢?壹洽通小編將以大量需要辦理出口退稅的企業對此進行相關了解!
一般來說,根據辦理出口退稅所涉及的業務流程和相關政策要求,會計人員需要掌握的會計處理要點如下:
(1)出口貨物並確認收入時,應根據出口銷售量(FOB價格)進行下列會計處理:
貸款:應收帳款(或銀行存款等)
貸款:主要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等)
(2)按照出口貨物免稅、生產企業抵免、退稅的匯總形式,"免徵、退稅不予免徵、扣減:
貸款:主要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等)
貸款:應付稅款和費用-應付增值稅(輸入稅的轉移)
(3)本月底,按照"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稅、抵免、退稅匯總表"計算的"可退還稅款",進行下列會計處理:
貸款:其他應收帳款-出口退稅
貸款:應付稅款及費用-應付增值稅(出口退稅)
(4)本月底,按照"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稅、抵免、退稅匯總表"計算的"免徵稅額",進行下列會計處理:
貸款:應稅-增值稅(出口抵扣國內產品應繳稅款)
貸款:應付稅款及費用-應付增值稅(出口退稅)
(5)收到退稅後的會計處理
貸款:銀行存款
貸款:其他應收帳款-出口退稅
以上是壹洽通小編對於"如何做出口退稅會計處理"的相關介紹,可以說,外貿企業要使出口退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就必須對上述會計處理方式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和把握!
附件:出口退稅業務所需材料
這些材料主要包括:
1.報關單。報關單是進出口企業在進出口貨物向海關辦理報關手續,以便海關在報關的基礎上填寫報關單的文件。
2.出口銷售發票。這是出口企業按照與出口買方籤訂的銷售合同填寫的文件,是出口企業對外採購的主要憑證,是出口企業會計部門核算出口產品銷售收入的依據。
3.採購發票。提供採購發票的主要目的是確定出口產品的供應單位、產品名稱、計量單位和數量,是否是生產企業的銷售價格,以便劃分和計算出口產品的採購成本等。
4.收到或收到結匯通知。
5.生產企業直接出口或者委託出口自製產品,在到岸到岸價結算的,還應當附出口貨物貨運單和出口保險單。
6.經營進口、加工、再出口產品的企業,還應當向稅務機關報送進口材料、合同號、日期、進口材料的名稱和數量、再出口產品的名稱、飼料成本和實際繳納的各種稅額等。
7.產品稅證。
8.出口外匯託收已註銷。
9.與出口退稅有關的其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