彧君: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

2020-12-19 東方網
  「人民公僕」是人民群眾對黨的領導幹部的讚譽,也是黨對各級領導者的要求。然而,由於改革開放,門窗打開,蒼蠅蚊子隨之進來,黨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汙染,以權謀私,貪汙受賄,腐化墮落等腐敗現象,在黨的領導幹部中呈高發趨勢。人民群眾對「人民公僕」的讚譽少了,信任程度降低了,流傳一種「一等人是公僕,大人小孩都享福」的口頭禪。有的甚至於說:「把鄉長、鄉書記以上領導幹部拉出去,統統槍斃,冤案是個別的。」
  
  群眾往往從發生在身邊的人和事看黨風,這樣說是可以理解的,主要是出於對腐敗的義憤。從媒體言論來看,對黨的領導幹部批評多,讚揚少;否定多,肯定少。一個省委書記說了一句在某省領導幹部中「腐敗分子是少數」,受到了公眾的強烈批評。
  
  孔子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意思是在十戶人家居住的地方,一定有忠心和忠信的人。現在黨風問題儘管比較嚴重,至少以下各點應該肯定:
  
  首先,以胡錦濤同志為首的黨中央是可以信賴的,反腐敗的決心是大的,態度是鮮明的,效果也是明顯的。查處了成克傑、程維高、田鳳山、張國光、韓桂芝等一批省部級高官,對腐敗分子產生了較大的威懾力。沒有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局面是不堪設想的。
  
  其次,以胡錦濤同志為首的黨中央是愛民親民的,如取消農業稅,給農民發放種糧補貼,開放勞動力市場,逐漸縮小城鄉差別,在城市實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扶持國企下崗職工再就業,都是深得人心的。各級黨委和地方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是應該肯定的。
  
  第三,絕大多數黨員幹部,包括領導幹部還是痛恨腐敗的,是有良知的。就是一些縣處級幹部,提起腐敗,他們也深惡痛絕。從主觀上他們也想做一個好官,但面對腐敗氛圍,身在其中,身不由己,是制度缺失無法保障他們廉潔從政,說真話往往吃虧。
  
  第四,社會大家庭不能沒有領導者。不要領導,各行其是,沒有人集中大家的意見,就會出現天下大亂。「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亂起來,遭殃的是老百姓。領導也是一門科學,人民公僕為大家的事日夜操勞,他們的勞動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
  
  莊子說:「人心排下而進上。」意思是,人受到壓抑和批評就會消沉,受到鼓勵就會奮發。對腐敗現象我們該批還是要批,不能遷就姑息,但對領導幹部做出的成績應給予肯定。讓我們對人民公僕給予一些讚揚,以使他們奮發向上、造福人民。
  

相關焦點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譯文:孔子說:「就是在有十戶人家的小城中,也一定會有像我這樣講究忠信的人,只是不會像我這樣好學罷了。」邑:小城。丘:孔子自稱。讀書、學習,是唯一一種不論階層、不論出身、不論財富的個人進階方式。孔子認為自己的忠信並不是最突出的品質,因為哪怕是在只有十戶人家的小城裡,也會有像他那樣講求忠信的人,他認為自己跟別人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自己非常好學。
  • 忠信不是人生而有之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筆者注】本章講的是重道德不重才能的社會現狀。《朱注》:忠信如聖人,生質之美者也。夫子生知而未嘗不好學,故言此以勉人。言美質易得,至道難聞,學之至則可以為聖人,不學則不免為鄉人而已。可不勉哉?《康注》:良材美質,隨地皆有,成就與否,則視學與不學。……夫子自言,質之忠信與常人同,而好學異,所以勉後學者至矣。《朱注》與《康注》都認為,忠信是人生而有之,從娘胎裡帶來的,那麼,天下不忠不信的人是怎麼來的?難道也是生而有之?如果是生而有之,從娘胎裡帶來的,那麼,後天進行的教育豈不是無用之舉?
  • 君子相與以「忠信」,是一個誠實無欺的人
    《論語》中,孔子多次提到「忠信」,或單言,或聯言。如「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顏淵》);「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路》);「敬事而信」「謹而信」(《學而》)「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言忠信,行篤敬」(《衛靈公》);「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公冶長》)。
  • 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何謂忠信?
    君子之道必忠信,驕泰必然無忠信。朱子用程子的話解釋說:「發己自盡為忠,循物無違謂信。」何謂「驕泰」?朱子說:「驕者矜高,泰者侈肆。」這段話,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先儒程伊川先生說的是「盡己之謂忠,以實之謂信。」其胞兄程明道先生進一步作了以上解釋。「發己自盡」便是「盡己」,「以實」便是「循物無違」。對於初學經典者來說,要理解這些,確實很難,所以,我們需要對此再加解釋。
  • 河源連平第十屆忠信花燈節開幕
    原標題:河源連平第十屆忠信花燈節今日開幕      昨晚,連平縣第十屆忠信花燈節系列活動之一的連平採茶戲《花燈因你而亮》首演式在連平縣文化藝術中心舉行。記者 馮曉銘 攝   河源連平縣第十屆忠信花燈節今日將在忠信鎮開幕。
  • 君子行事當以忠信為主
    信,謂人信之。厲,猶病義。言事上使下,皆必誠意交孚而後可以有成。然亦有雖不信,不容不諫,如箕子比幹是也。不容不勞之,如子產為政,民欲殺之是也。子夏此章,亦有雖未信,舉其常而言之。子夏認為,君子使民、事君,這兩方面都要以信為先,信很重要。本章子夏之言,正是孔子有關「信」的教育延伸解釋。儒家以為,作為一個君子行事當以忠信為主,並能取信於人。
  • 連平第十屆忠信花燈節引來萬餘歡樂觀眾 活動今起延至正月十五
    蔣才虎 謝鑫 攝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蔣才虎 通訊員/謝鑫)2月5日,農曆正月初九,河源市連平縣在該縣忠信鎮人民廣場舉辦的第十屆忠信花燈節開幕式及演出,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逾萬名觀眾,歡樂的群眾幾乎將活動現場圍得水洩不通,喜慶至極。花燈節從農曆正月初九持續至正月十五,主會場設在忠信鎮,縣城設分會場,油溪鎮、大湖鎮設參觀點。
  • 忠信花燈:集百家於一長
    上元節便是元宵節,由此可見,在雍正八年,河源一帶已經有了賞燈習俗。後來的民間藝人對花燈紋樣印刷進行鑑定,證明在清朝時,已經有忠信花燈的製作。也有說法認為,忠信花燈起源於17世紀的明末清初。當時在每年正月的時候,當地人潮如流,滿大街都是彩燈,場面蔚為壯觀。從20世紀開始,忠信花燈成為展現客家文化、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乃至推動整個忠信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 《忠信之道》「此」與《招魂》「些」
    >     通訊評委:吉林大學教授 馮勝君     武漢大學教授 陳 偉     郭店楚簡《忠信之道至忠亡訛,至信不背,夫此之謂此。大忠不說,大信不期。不說而足養者,地也。不期而可要者,天也。配天地也者,忠信之謂此。口惠而實弗從,……     其中,「夫此之謂此」「忠信之謂此」兩句末的「此」字用法很特別。有學者解為代詞。陳偉先生屬下讀為「夫此之謂。此大忠不說」「忠信之謂。
  • 【河源文史】東江名鎮之元善、忠信:商貿興盛人煙稠密的省中心鎮
    風景秀美的內莞,素有「小桂林」「廣東香格裡拉」之譽。  連平擁有兩大水系,一為東江水系,主要支流有連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及大湖河,流域面積1965.5平方公裡,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3.11%;一為北江水系,主要支流有陂頭河和貴東河,縣境內流域面積313.4平方公裡,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3.25%。
  • 「不如丘之好學也」:成為道路的「好學」
    「不如丘之好學也」,好學乃道路。值得我們「好學」者讀的書很多,單說中國的,依錢穆先生之言就有九部:《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壇經》《近思錄》《傳習錄》。
  • 澳門福州十邑腰鼓藝術文化協會訪問長樂 展示風採進行文化交流
    首先上場的是澳門福州十邑腰鼓文化藝術協會:《中國心,澳門情!》長樂區佳兒舞蹈隊:旗袍《江南情》長樂區直機關老體協舞韻舞蹈隊:扇子舞《未來不是夢》分別向公眾展示。充分體現了澳門鄉親愛國愛鄉情懷,他們與福州長樂部分文藝團體交流互動,讓市民大開眼界,還引發鄉愁共鳴。此次澳門福州十邑腰鼓藝術文化協會應八閩之子春節聯歡晚會組的邀請,回家鄉福州參加演出。
  • 《衝虛真經》忠信之道不僅適用於人際,還適用於處事
    一般我們講忠信,多是指人與人在交往中有誠意、誠信。《論語·衛靈公》:「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這個「忠信」就是說話信守承諾,所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見《論語為政》)。人有忠信方能取信於人,忠信是人際交往的基礎。
  • 忠信、初心和以人為本
    (鄉黨第十)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進第十一)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第十三)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馬來西亞彭亨州福州十邑會館新會所正式動土
    馬來西亞彭亨州福州十邑會館新會所正式動土。(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中新網11月27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25日,馬來西亞彭亨州福州十邑會館新會所正式動土。(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改善空間推動會務彭亨州福州十邑會館會長夏福利表示,冀望新會所達到改善會所空間需求,讓會員到訪方便,從而推動會務整體發展。據他介紹,整棟3層樓的會所將設有大禮堂、會議廳、辦公室等,並設有電梯。
  • 廣東河源忠信花燈延續百年 申報國家級文化遺產
    筆者近日慕名來到廣東河源市忠信鎮,探訪延續了百年之久的獨特忠信花燈——一種集手工、繪畫、剪紙、編織、書法、對聯、詩詞等於一體的民間綜合藝術品。  2006年5月,忠信花燈以民間美術類被列入第一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忠信吊燈習俗以民俗類被列入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已申報國家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