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美洲原住民的災難?

2021-02-13 朝文社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問答

視頻

薦書

音頻

闢謠

►被命名為伊莎貝拉鎮的定居點位於伊斯帕尼奧拉島(Hispaniola)北部,這個加勒比地區最大的島就是今天的多米尼加共和國。它是歐洲人在美洲大陸嘗試建立的第一個永久性據點。

今天幾乎沒人知道伊莎貝拉鎮。類似被遺忘的命運有時也會落在小鎮創建者的頭上。當然,歷史教科書絕對沒有遺漏哥倫布的名字,但在書中他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重要、那樣令人欽佩。

今天的評論家形容他是一個殘酷且被矇騙了的人,是運氣讓他發現了加勒比海。作為帝國主義殖民擴張的代理人,無論從哪方面來說,他都是美洲原住民的災難。不過當代還有另一派觀點,認為海洋艦隊司令依然值得我們關注。在這個星球上穿行的芸芸眾生中,唯有哥倫布一個人開創了生命史的新時代。


儘管存在時間很短,伊莎貝拉卻標誌著一個巨大變革的到來:這就是加勒比海地區現代景觀的形成。哥倫布和他的船員們並不是獨自航行,和他們在一起的還有一群昆蟲、植物、哺乳動物和微生物。

從建立伊莎貝拉鎮開始,歐洲的遠徵隊就帶來了牛、羊、馬以及甘蔗(原產於紐幾內亞)、小麥(來自中東)、大蕉(來自非洲)和咖啡(同樣來自非洲)等作物。同樣重要的是,還有一些生物在殖民者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也搭上了便車。

蚯蚓、蚊子、蟑螂、蜜蜂、蒲公英以及非洲的草類和各種各樣的老鼠像心急的遊客一樣,從哥倫布和隨行船隻的船艙裡蜂擁而出,闖入從未出現過它們同類的新大陸。

美洲的植被在牛羊扁平的臼齒間被磨碎,這使得當地的灌木和樹木都難以再生長。也許是夾在奴隸船的草墊床裡來的非洲草類在牛羊蹄下發芽;它們在大地上繁密生長,絲毫不給本土植物留出喘息空間。(外來草類比加勒比地區的本土地表植物更能適應放牧,因為它們從葉基部開始生長,而不像其他種類先長葉端部。本土草類的生長區域在放牧中被牲畜消耗掉了,但非洲草類卻不會受太大影響。)

年復一年,加勒比地區的棕櫚林、桃花心木林和木棉樹林變成了澳洲金合歡林、衣索比亞灌木林和中美洲蘇木林。來自印度的貓鼬在樹下四竄,將多米尼加的蛇捕殺至滅絕。


直到今天,變化還在發生。從西班牙引入伊斯帕尼奧拉島的柑橘樹,近來遭到黃綠色燕尾蝶的侵害,這種危害柑橘樹的蟲類很可能是2004年從東南亞進入這裡的。如今,伊斯帕尼奧拉島只保留下一小部分其最初的原始森林了。

本土生物與外來物種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互動,這打亂了當地的生物秩序。哈佛大學的昆蟲學家愛德華·O. 威爾遜(Edward O. Wilson)提出,西班牙殖民者1516年引入非洲芭蕉時,也帶來了介殼蟲,這種外殼堅硬並分泌出蠟質包被的小昆蟲會從植物的根、莖中吸食汁液。

非洲已經發現了十幾種危害香蕉植株的介殼蟲。而在伊斯帕尼奧拉島,威爾遜稱,這些昆蟲沒有天敵,因此它們的數量呈爆炸的態勢猛增,這是一種被科學家稱為「生態釋放」(ecological release)的現象。


介殼蟲的泛濫讓島上的歐洲蕉農惶恐不安,但卻讓另一種本土動物—熱帶紅火蟻(Solenopsis geminata)喜出望外。紅火蟻喜歡吃介殼蟲帶糖分的排洩物;為了確保食物,它們會攻擊一切妨礙它們的東西。介殼蟲的激增必然會引發紅火蟻的大幅增加。

這些還只是基於材料的推論,但1518年和1519年發生的卻不僅僅是猜想。傳教士巴託洛梅·德·拉斯卡薩斯(Bartolomé de Las Casas)親身經歷了當年的那場災難,據他記載,西班牙柑橘樹、石榴樹和肉桂的種植園都被「連根」毀滅了。

成千上萬英畝的果園「完全被燒焦、烤乾,仿佛有火焰從天而降、燒毀了它們」。威爾遜認為,真正的罪魁是吸食植物汁液的介殼蟲。但西班牙人只看到了紅火蟻——「數之不盡的螞蟻」,拉斯卡薩斯寫道,它們的蜇咬要比「黃蜂叮人還要痛」。


成群的螞蟻向房屋湧來,把屋頂都蓋黑了,「仿佛撒了一層木炭粉」,上密密麻麻爬滿了螞蟻,殖民者必須將床腿泡在盛著水的碗裡才能睡覺。它們「勢不可當,無論用什麼方法、靠什麼人為手段」。

精疲力竭、膽戰心驚的西班牙人把家留給了昆蟲。一位目擊者回憶說,聖多明各變得「人煙稀少」。在一場莊嚴的儀式中,倖存的殖民者通過抽籤的方式,選擇了一位聖人代表他們向上帝求情——被選中的是公元3世紀的殉道者聖薩圖爾紐斯(St. Saturninus)。他們為聖薩圖爾紐斯舉行了紀念遊行和宴會。收效還不錯。「從那天起,」拉斯卡薩斯寫道,「一眼看去,災難已經開始減輕了。」

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哥倫布大交換」影響最深的還是人類本身。西班牙的文獻顯示,伊斯帕尼奧拉島曾經擁有數量龐大的原住民人口,舉例來說,哥倫布曾隨口描述泰諾人「數不勝數,我相信他們有好幾百萬人」。拉斯卡薩斯則認為人口應該「超過了300萬」。現代研究者仍然沒有得到確切數字,估計在6萬到800萬之間。

2003年一項縝密的研究稱,真正的數字應該是「幾十萬」。然而,無論原始數字是多少,歐洲人造成的影響都是相當可怕的。1514年,在科隆初航22年後,西班牙政府為了將印第安人作為勞力分配給殖民者,對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印第安人進行了統計。

人口普查執行官深入到全島各處,卻只找到了26000名泰諾人。34年後,據一位受過教育的西班牙裔居民記載,只有不到500名泰諾人還活著。對泰諾族群的破壞讓聖多明各陷入了貧困。殖民者摧毀了他們自己的勞動力。


西班牙人的暴行是導致災難的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哥倫布大交換」。在哥倫布到來之前,歐洲和亞洲常見的流行病從未在美洲大陸上存在過。引發天花、流感、肝炎、麻疹、腦炎和病毒性肺炎的病毒;引發肺結核、白喉、霍亂、斑疹傷寒、猩紅熱和細菌性腦膜炎的細菌——生物進化史的不同讓西半球對這些一無所知。

這些疾病從歐洲跨洋而來,以驚人的速度削減了伊斯帕尼奧拉島原住民的人口數量。第一起有記載的流行病發生在1493年,可能是豬流感導致的。令人驚恐的是,天花也於1518年傳入。它擴散到墨西哥,席捲中美洲,繼而入侵秘魯、玻利維亞和智利。其他一系列疾病緊隨其後。



16、17世紀,新的微生物在美洲各地擴散,從一個受害者跳到另一個身上,奪去了西半球四分之三甚至更多人的生命。就像是過去1000年在歐亞大陸因疾病而造成的痛苦,濃縮到了幾十年的時間跨度中。

在人類歷史上,還從未有過如此巨大的人口災難。最新研究暗示,泰諾人從地球上消失了,但他們的DNA可能延續了下來,無形地保存在帶有非洲或歐洲人特徵的多米尼加人身上,來自不同大洲的遺傳基因互相纏繞,將「哥倫布大交換」的遺產編入基因代碼之中。

相關焦點

  • 哥倫布大交換:今天大家吃的食物有多少是從美洲來的?
    而哥倫布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到達了一片新大陸,他還以為自己到達的是亞洲。正是一步步的探索,人類才漸漸窺得地球的全貌,而這1000年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地理發現,莫過於1421年哥倫布到達美洲!,直到哥倫布到達美洲,後繼的航海家(比如義大利探險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繼續努力,大家才明白,除了亞歐大陸外,世界上還有美洲這一片廣袤的大陸。
  • 美洲大陸沒有原住民?並非英美開啟大規模屠殺印第安人的歷史!
    今天我們總說美國或者美洲國家都是移民國家,其實毫不為過,因為即便是我們所認為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也是移民過去的,雖然考古學家眾說紛紜,但是史學界公認的是印第安人在大約12000
  • 528年前的8月3日 哥倫布開啟發現美洲大陸之旅
    自10世紀維京人在格陵蘭和紐芬蘭建立殖民地以來,他是第一個探索美洲的歐洲人。哥倫布的貢獻和遺憾在他的一生中,哥倫布帶領了四次對新大陸的探險,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加勒比群島、墨西哥灣、南美洲和中美洲大陸,但從未完成他最初的目標,建立一條通往亞洲大城市的西洋航線。
  • 500年前的那場「瘟疫戰爭」,美洲原住民為啥被歐洲殖民者打敗
    與西方曾經盛行一時的「拓荒文學」描述不同,當第一批歐洲人來到美洲時,迎接他們的遠不是傳說中的空曠的荒野。據今天學術界的研究估算,1492年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整個西半球美洲大陸的人口約為5400萬人左右,與當時西歐的人口規模相當,雖然當時的歐洲殖民者在技術上的確佔據一定優勢,但面對這個人口體量如此巨大的族群,執行人為的種族滅絕也是不可能的。
  • 1961年考古證實:歐洲人早在哥倫布前500年就已殖民美洲
    公元1492年,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年份,這一年哥倫布到達了美洲。傳統上一般會說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但這種說法實際並不正確,因為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美洲也是有人類文明的。當然,美洲文明相對於亞歐大陸的文明過於落後,而且幾乎被消滅殆盡,但不能因為這樣就抹殺其存在。
  • 為什麼說是維京人發現的美洲大陸,而不是哥倫布發現的美洲大陸?
    他們子孫後代,一直走到了現在南美洲的最南端,這些美洲人民,從外貌上看跟咱們亞洲人有點像,頭髮都是黑長直,膚色都是典型黃種人的膚色,而且,剛生下來都是在屁股那塊有一些小小的青色的胎記,但是研究發現,咱們跟美洲人民的血型分布差異很大,所以到底有沒有這親戚關係,還是一個學術上的疑案,話說美洲人民開始一代還在美洲大陸的各個地方分散居住,後來地球變暖海平面升高,想回到歐亞大陸也回不去了
  • 哥倫布是怎樣發現美洲大陸的?
    當人們談論起美洲大陸的時候,總是說「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奇怪的是,哥倫布本人卻並不承認自己發現的是美洲,而一直認為他所到達的是亞洲。因為缺少清潔的食物和水,以及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壓力,船員們有的病倒,有的情緒失控欲放棄航行,甚至有人為折返西班牙而圖謀叛亂……歷經千辛萬苦,哥倫布率船隊終於在1492年10月12日到達美洲巴哈馬群島的華特林島。哥倫布把這個島命名為「聖薩爾瓦多」,意思是「救世主」。哥倫布繼續向南航行,又發現了這一帶分布著的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
  • Indians還是Native Americans,美洲原住民為什麼叫印第安人?
    美洲原住民從公元前3000~前2000年就在世代居住美洲大陸,我們熟悉的稱呼「印第安人」,在英文裡和亞洲的印度人是同一個詞彙「Indians」。同樣,中美洲的島嶼也被稱為「西印度群島」,而不是哥倫布最初想到達的「東印度群島」。在20世紀70年代,學界開始宣傳「Native Americans」(美洲土著居民)一詞,有些人認為它更準確地表達那些世世代代在美洲繁衍生息的原住民,而且沒有歧視。
  • 為什麼大部分美洲國家都說西班牙語都怪---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哥倫布發現及開拓美洲的成就,使西班牙及美國等國家把他發現美洲大陸的日子定為法定假日,亦即哥倫布日。    儘管哥倫布不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探險家(11世紀萊夫·埃裡克松領導的諾爾斯人的探險領先),但哥倫布的航海帶來第一次歐洲與美洲的持續的接觸,並且開闢了後來延續幾個世紀的歐洲探險和殖民海外領地的大時代
  • 哥倫布帶來的傷害,讓很多人無法敞開心扉紀念他
    原標題:哥倫布帶來的傷害,讓很多人無法敞開心扉紀念他  為了紀念哥倫布抵達美洲,美國政府將10月第2個星期一定為「哥倫布節」。但是,哥倫布對美洲原住民所帶來的傷害,也讓很多人無法敞開心扉紀念他。在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辦的「反哥倫布節」導覽,展現了哥倫布和殖民所留下的遺產,也反映了不同族裔今日的態度。
  • 【今日地理·10月12日】哥倫布走丟還拒絕問路,發現了美洲 | 地圖看世界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出生於中世紀的熱那亞共和國(今義大利西北部),在西班牙的天主教君主的贊助下,他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並且成功到達美洲。他的航行,拉開了西班牙殖民美洲的序幕,同時也是歐洲殖民後來發現「新大陸」的先驅。
  • 第一個黑人共和國成立,其領土在美洲,黑人是怎樣取代原住民的?
    哥倫布是這一時期的先驅,在1492年得到西班牙國王的資助後開啟了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並與同年發現位於美洲的「伊斯帕尼奧拉島(西班牙島)」(原住民稱為「海地」)。這次登陸導致哥倫布船隊旗艦擱淺,所以無法將所有船員帶回西班牙本土,便在此處修建了城堡,等待哥倫布回西班牙以後籌備第二次出海。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奴役也隨之而來
    哥倫布的名字與探險,與美洲的發現和殖民開拓緊密聯繫在一起。在後人眼中,他似乎是個糊塗蛋,將發現的美洲島嶼認為到達了印度,將原住民認定為印度人,所以有印第安人的命名。另一面,他的形象是堅決的開拓者,他是義大利城邦熱亞那的普通百姓,在整個強調貴族身份與認知相匹配的西歐,他的成就令西班牙貴族忌恨有加,他們問哥倫布為什麼能第一發現新大陸?
  • C 輪被踢出局的悲催創業者:哥倫布
    (美洲原住民:你才是印度人,你全家都是印度人。)正因為哥倫布始終堅信自己到達的是亞洲的東印度群島,他才把自己看到的美洲原住民叫做印度人(Indios就是西班牙語的印度人,中文為了區別才翻譯成印第安人)實際上,原住民才不會叫自己印第安人,他們有著諸多文明、諸多語言、諸多部落,都有自己的稱呼。正因為哥倫布的張冠李戴,才有了這張絕妙雙關的政治競選廣告。
  • 鄭和「叫板」哥倫布 到底是誰發現了美洲大陸?
    中新網6月14日電 所有的書上都寫著,是哥倫布發現的美洲新大陸,而長安大學檔案室主任趙秉中教授卻對大量歷史資料的考證中日前得出震驚世人的結論:最早發現美洲新大陸的不是哥倫布,而是中國人鄭和。  上世紀60年代初在我國江西和浙江的4000年前遺址中發現了6顆已碳化的花生,還有許多種植物種籽,如芝麻、蠶豆等,說明早在4000年前中國與美洲就有來往。  以上都是歷年來的考古發現,而趙教授近來發現英國皇家海軍退役軍官加文·孟席斯所著的《馬背上兩位皇帝:朱棣和貼木兒》、《1421年:中國發現了世界》兩部書則記載了哥倫布及第一批達到美洲的歐洲人的發現。
  • 【美國歷史】原住民與歐洲殖民
    主要的移民活動發生在約1.4萬-1.1萬年前,之後形成美洲原住民。1492年10月12日,在西班牙女王支持下,哥倫布(Columbus)到達巴哈馬群島的聖薩爾瓦多島。第二年,哥倫布在今天多米尼加(香港、臺灣地區讀為「多明尼加」)共和國的首都聖多明戈建立第一個西班牙殖民地。加勒比海國家及地區
  • 哥倫布的另一面,雙手沾滿美洲人鮮血的劊子手!
    哥倫布的另一面,竟是個收割數無數人命,滿嘴獠牙,面目猙獰,完完全全是個人渣惡魔。哥倫布歷盡磨難,在幾乎窮途末落的情況下,幸運帶點兒偶然性發現了美洲。這群可憐人,受到當地土著的熱情對待,哥倫布吃飽喝足,稍微考察一下當地情況,就回西班牙了。
  • 美洲為何以他命名|哥倫布_網易財經
    美洲為何以他命名——探險家阿梅裡戈·韋斯普奇身後500年【西班牙《先鋒報》2月22日文章】題:阿梅裡戈·韋斯普奇:死後500年
  • 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是什麼?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發現的是新大陸
    擁有了這一次遠航的機會之後,哥倫布很快就開始啟程了,並且他還攜帶了西班牙人的國書,這就是想要跟印度以及中國做生意的意思。他那會兒航海技術不發達,人們在海上航行的時候經常會失去方向,所以西班牙的這艘船最後沒有到達印度比中國地區,反倒是漂洋過海來到了今天的美洲地區,這便是人們今天所說的新大陸。
  • 美洲原住民到底來自何方?
    美洲原住民到底來自何方? 美洲原住民到底來自何方?他們是什麼時候遷徙至此的?這兩個問題學界似乎早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