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談論起美洲大陸的時候,總是說「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奇怪的是,哥倫布本人卻並不承認自己發現的是美洲,而一直認為他所到達的是亞洲。
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出身於航海事業發達的義大利熱那亞城。他年輕時就熱衷於航海和冒險,也曾當過水手。他讀過《馬可·波羅遊記》,由此對富庶的東方產生了濃厚興趣,渴望通過遠航到東方尋找財富。
1492年8月,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90名水手,駕駛著三艘大帆船,從巴羅斯港出發開始遠航。哥倫布相信「地圓說」,因此認為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達那到處是黃金的東方,於是指揮著船隊一路向西。這是一次橫渡大西洋的壯舉,此前誰也沒有走過這條航道。哥倫布船隊經歷了兩個多月的提心弔膽的航行——沒有指航的海圖,不知道何日到達和能否到達目的地。因為缺少清潔的食物和水,以及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壓力,船員們有的病倒,有的情緒失控欲放棄航行,甚至有人為折返西班牙而圖謀叛亂……歷經千辛萬苦,哥倫布率船隊終於在1492年10月12日到達美洲巴哈馬群島的華特林島。哥倫布把這個島命名為「聖薩爾瓦多」,意思是「救世主」。
哥倫布繼續向南航行,又發現了這一帶分布著的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令哥倫布失望的是,他並沒有發現馬可·波羅所描繪的「黃金遍地、香料盈野」的景象;所到之處,只看到一些奇特的植物、土著居民及他們所住的簡陋的茅屋。儘管如此,哥倫布依舊認為自己到的是印度,他把當地人稱為印第安人。1493年4月,哥倫布返回西班牙巴羅斯港,得意洋洋地對外宣布他已經找到通往印度的航道,整個歐洲為之轟動,他的航海日記被一搶而空。他得到西班牙國王隆重的禮遇,成為西班牙的貴族。後來,哥倫布又先後三次率領船隊遠航「印度」。不過,哥倫布無法為西班牙國王帶回大量黃金和香料。隨著時光推移,他身上的光環漸褪,聲名日落,人們甚至認為他是騙子。1506年5月20日,哥倫布在貧病中默默死去。
1501—1502年,義大利人亞美利哥(Amerigo Vespucci,1454—1512)到達南美大陸,認定哥倫布發現的土地是亞、歐之間存在的「新大陸」。這片土地後來以亞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為America,即美洲。
美洲是歐洲人最重要的地理發現。儘管哥倫布並不承認他發現的是美洲,但是後人仍尊重他的功績,把他譽為「發現美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