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被捧上神壇的巴鐵正深陷輿論漩渦。作為巴鐵的投資方,白丹青(又名白志明)及其一手打造的「華贏系」也備受關注,尤其是媒體質疑其涉嫌非法集資問題。
近日,被捧上神壇的巴鐵正深陷輿論漩渦。作為巴鐵的投資方,白丹青(又名白志明)及其一手打造的「華贏系」也備受關注,尤其是媒體質疑其涉嫌非法集資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8月7日,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贏凱來)官網上,「產品與服務」項目中「網際網路金融」項已經被剔除。而在8月5日,記者登錄華贏凱來官網時,該頁面顯示是「正在整改」。
記者接觸到的一位「巴鐵基金」業務員同樣深陷旋渦,其朋友圈在最近兩天也「由晴轉陰」:往日朋友圈中「最牛巴鐵」等自信驕傲的話語早已不見,轉而是怒斥「謠言」,忙著為巴鐵洗白。
華贏集團一年半開72分公司
目前,華贏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贏集團)董事長白丹青也已經成為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東,在其個人實名認證微博上,白丹青更是自稱「巴鐵之父」。
那麼,巴鐵所倚靠的華贏集團究竟是什麼來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華贏集團一份內部資料顯示,華贏集團的業務範圍涉及產業投資、民間理財、基金管理、投資擔保、房地產開發、農業、餐飲等9大板塊。華贏集團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融投百利餐飲有限公司(美國山姆大叔)、世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天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華贏凱來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記者通過工商系統檢索發現,上述多家公司的股東名單中均有白丹青的名字。
工商資料顯示,華贏集團的股東為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記者7月初就獲悉,巴鐵項目已經開始以私募基金形式向社會募集資金,華贏凱來承擔主要的基金募集工作。
華贏凱來成立於2015年1月,由白丹青和孔豔霞控制。華贏凱來官網介紹,其是一家財富管理公司,其產品與服務包括,理財規劃、精選理財產品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等。
值得注意的是,華贏集團近兩年的擴張速度非常驚人。據上述內部資料顯示,目前華贏集團在華北、華中、華南、華東、東北、東南等重點區域成立了分支機構,目前遍布全國的分支機構已達上百家。同時,「外埠管理機構以每月10家左右的開設速度向全國展開布局。」記者查閱了解到,在過去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裡,全國各地工商局已登記註冊的分公司就已經高達72家,主要集中在北京、南京等城市。
巴鐵基金業務員忙「闢謠」
實際上,今年6月份,華贏集團就開始通過多種方式為巴鐵項目募集資金,而巴鐵基金更是其中的重頭項目。
據記者了解,巴鐵基金規模為5000萬元到1億元,認購金額為100萬元起,預期年化收益12%。該產品的還款來源主要是線路運營、站臺上鋪、車廂廣告、站臺傳媒以及其他衍生出租產業等。
對於巴鐵項目在宣傳中提到的收入和回報,一位看過該內容的知情人士表示,這些營收聽上去都是一些天文數字,感覺是畫了一個很大的餅,看上去很誘人,也讓人懷疑其可行性。
在巴鐵被曝出諸多可疑之處後,巴鐵基金業務員的朋友圈也開始「由晴轉陰」,不再是自信地推銷旗下巴鐵基金,轉而主動轉發諸多「闢謠」的文章。
今年7月,前述巴鐵基金業務員不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送相關銷售信息:「華贏凱來溫馨提示,注意,巴鐵基金二期馬上募集結束,八月份開始三期。巴鐵太火了!債權產品,一個月存款期限的,八月份開始不再發售。公司預計提高最低存款期限或降低利率,有想存一萬一個月的朋友,離月底還有十天,抓緊了。」
8月1日,該名巴鐵基金業務員還發布了巴鐵在當日凌晨2點試跑成功的消息,而這比8月2日正式測試顯然更早,其在朋友圈洋溢著自信:「當你們還在質疑我們的巴鐵是否能夠成行時,我們的巴鐵試驗車已經成功試跑了。2016年8月1日2點05分!!!巴鐵試跑成功,歷史將銘記這一刻!!」
隨著8月2日巴鐵正式試驗之後,有關媒體和公眾的質疑聲不斷,該名巴鐵基金業務員開始著力進行「闢謠」,目前,關於網上對公司的負面信息,屬個人惡意行為,也屬市場發展正常現象。
而為了證明其相關業務的正常,上述業務員還發布了一張自稱是客戶的銀行轉帳簡訊截圖。其表示,「客戶的返息正常到帳,無需過多解釋。」不過,記者注意到,該截圖顯示為個人帳戶向某卡號轉帳。
此外,上述業務員還發布了多個連結為巴鐵正名,其在8月4日時就曾發布了「巴鐵科技已與多地政府完成戰略合作協議籤署」。不過這一連結卻是巴鐵科技官網在8月4日晚間發布的,而相關內容此前已被巴鐵多次炒作,作為自身的信用背書。
系列報導>>>
巴鐵落地秦皇島背後:作為「總部經濟」項目引進
實地探訪巴鐵全球首測現場:工人封閉調試 剪彩儀式一再推遲
媒體質疑>>>
巴鐵謎題依然待解:究竟是空中巴士還是空中閣樓?
(責任編輯:DF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