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引發輿論高度關注的寬體高架電車巴鐵,如今正陷入資金鍊斷裂的局面。
近日,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的巴鐵試驗線路上,測試車輛「巴鐵1號」被發現靜靜地停放在車棚內,車身上蒙著一層厚厚的灰塵。據現場看護人員稱,該測試線已經兩個多月未見動靜,「公司的人早都撤走了,聯繫不上。」
12月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巴鐵科技一名高管處獲悉,巴鐵公司各地項目均已停擺,「從11月中下旬開始的,公司的資金遇到了很大的問題,投資方不願意再出錢,所有需要資金驅動的工作都已經停止了。」
除此之外,澎湃新聞記者還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巴鐵科技目前拖欠著車輛設計方蘇州奧傑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奧傑」)的設計款,並且陸續有員工從公司離職。
不過,當澎湃新聞記者致電巴鐵發明人宋有洲時,他卻堅稱公司運營正常,「北戴河的試驗線每周都會有人去,上周中車集團下屬的生產廠才剛剛去考察過。」他聲稱,說巴鐵停運的都是造謠,積滿塵土的「巴鐵1號」是揚塵和霧霾所致,「家裡的轎車三四天不洗不也有灰嗎?」
關於尋找新投資人的進展,宋有洲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巴鐵科技已經談妥了一筆新的投資,對方是一家在北京的央企,主業在能源領域,將與公司合作建設巴鐵。
不過他未說明是哪家央企願意接盤。
北戴河試驗線停了?巴鐵公司尋找新投資人
寬體高架電車巴鐵又稱「空中巴士」,採用「上層載客,下層通車」的設計,號稱是解決城市道路擁堵問題的新型交通工具。
今年8月初,長達22米的「巴鐵1號」試驗車在秦皇島北戴河區首測亮相引發社會關注。巴鐵的技術可行性遭人質疑,巴鐵公司背後的投資方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贏凱來」),也被質疑打著PPP項目旗號,搞P2P融資,甚至涉嫌非法自融。
「現在公司不是一個正常運轉的狀態,大部分工作都已經停了,人也不齊,在等新的資金過來。這個狀態大概從11月中下旬就開始了。」巴鐵科技一名高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公司的資金遇到了很大的問題,投資方不願意再出錢,所有需要資金驅動的工作都已經停止了,只有案頭工作還在進行。
「我們正在各處尋找新的投資人,對投資人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對巴鐵項目感興趣,我們都願意接觸。」」巴鐵科技副總經理兼新聞發言人李楠告訴澎湃新聞,公司維持正常運營每季度的資金消耗在千萬級別。
秦皇島北戴河區宣傳部相關官員也向澎湃新聞記者證實,「巴鐵1號」的項目管理方和運營方已經從當地撤走,但巴鐵科技與地方政府的合作是否出現變數尚不清晰。
公開資料顯示,除了在秦皇島的試驗線路,巴鐵科技此前還與河南周口、河南南陽、河北張家口等地方政府籤有合作協議,將在上述城市進行巴鐵軌道線路和組裝工廠的建設。
宋有洲:家裡的轎車三四天不洗不也有灰嗎
但當澎湃新聞記者致電巴鐵發明人宋有洲時,他卻堅稱公司運營正常,「北戴河的試驗線每周都會有人去,上周中車集團下屬的生產廠才剛剛去考察過」。他聲稱說巴鐵停運的媒體都是造謠,積滿塵土的「巴鐵1號」是揚塵和霧霾所致,「家裡的轎車三四天不洗不也有灰嗎」。
宋有洲還表示,繼秦皇島之後,巴鐵的第二條試驗線已經在河南周口落地,在當地被稱作「巴鐵路」,總長為3公裡。截至發稿,記者未能聯繫到周口相關政府部門對此說法進行核實。
資料圖:宋有洲。
宋有洲:白丹青為巴鐵投了幾個億
工商資料顯示,巴鐵科技有兩個自然人股東——白丹青和朱紅斌,分別出資9000萬和1000萬元。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河北商人白丹青一直是巴鐵科技的主要出資人,他本人及旗下的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巴鐵科技惟一的投資方。
網絡流傳的信息顯示,白丹青系河北邢臺人,原名白志明。據稱,白志明改名成白丹青,是為了彰顯其家學淵源。白丹青從房地產開發起家。查詢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最新結果,由白丹青擔任企業法人、高管或股東的公司超過40家,分布於北京、河北、上海、廣東,行業覆蓋網際網路、房地產、金融、餐飲、農業等多個領域。
一位熟悉巴鐵科技內部情況的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白丹青已向巴鐵科技投入了30億資金,其中1.3億元來自華贏凱來發行「巴鐵私募基金」募集來的錢,剩餘的均為白丹青個人出資,資金主要來自於銀行抵押貸款。
但這一投資金額並未從巴鐵員工處得到證實。李楠稱,不方便透露具體數額,僅表示此前巴鐵科技用於研發、設計、製造試驗車和線路的花費在幾億元規模。
宋有洲也稱,白丹青實際投入的錢只有幾億元。他強調,公司層面此前並未有融資活動,資金都來自白丹青。
欠款設計商疑雲
「公司缺錢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研發車輛本來就是一件特燒錢的事,沒有150億光周口一個地方的項目都下不來。」參與巴鐵研發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
「現在白丹青才付了蘇州奧傑兩成的設計款,還有八成的款項一直欠著,設計人員的錢也都沒給。」參與巴鐵研發的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據稱,這筆設計費金額近5700萬元,如果此說屬實,折算下來,巴鐵科技的欠款數額約為4500萬元。
但這一數字並未從蘇州奧傑處得到證實,這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向澎湃新聞表示,與巴鐵合作的情況暫時不便透露。「任何經營方面的問題,我們會在今年的年報中披露。」該公司一位管理層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給蘇州奧傑的設計款確實沒結清,但這不叫欠款,因為現在合作還沒結束,而且已付的部分也不是兩成,是六成。」宋有洲強調。
可查資料顯示,蘇州奧傑是一家生產汽摩及其配件的企業,主營沙灘車鋁合金油箱、鑄件、客車底盤件、管狀梁焊接、沙漠車配件、底盤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