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報訊 生活在舌尖上的中國,各種食材的吃法可謂是花樣百出,蒸、炒、煎、煮……然而有不少食物,既能生吃,也能熟吃,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黃瓜、西紅柿、胡蘿蔔等。
同一種食物,生與熟,不僅口感、味道不一樣,還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養生作用。而當下時節,也有不少時令蔬果適宜生熟兩吃,適應不同體質。
蘿蔔:生吃清熱,熟吃消食
俗話說得好「冬吃蘿蔔夏吃薑」。蘿蔔作為一種滋補食材,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而相比北方的很多人喜歡蘿蔔蘸醬生啃,南方則偏愛蘿蔔燉菜或是煸炒。而吃法不一樣功效也不同,生吃蘿蔔,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適合口舌乾燥、眼睛乾澀、便秘尿黃者食用。不過,脾虛胃寒者不要生吃蘿蔔,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相比生吃,煮熟後的蘿蔔,則偏於益脾和胃、消食下氣。緩解吃多了引起的食積腹脹、胃腸動力不足引起的便秘,都可以吃些熟蘿蔔給腸胃「加加油」。
養生推薦:羊肉燉蘿蔔
做法:羊肉洗淨、焯水,蘿蔔洗淨去皮、切塊。羊肉入鍋,加入姜、蔥、料酒,煨至五成熟後加入蘿蔔,改小火燉至酥爛即可。
作用:羊肉溫熱,蘿蔔性涼,搭配食用,補而不上火。
板慄:生吃補腎,熟吃健脾
板慄有「乾果之王」之稱,中醫認為慄子味甜性溫,入脾、胃、腎,主要功效為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板慄的吃法大體分為生吃、熟吃兩種,一般認為生吃補腎,熟吃健脾。
關於板慄的吃法,最常見的還是煮熟、炒熟了吃。這種吃法比較適合脾虛的人,如果有體倦乏力、形體偏瘦、胃口較差等情況,就適合多吃熟板慄。
其實,慄子還可以生吃。嚼生慄子仁,可以補益腎氣,有助於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腰腿不利、小便增多等症。
不過,慄子生吃難消化,熟吃容易產氣,所以大家吃的時候要控制好量,一次最好別超過10顆。
養生推薦:板慄燒雞
做法:將去殼板慄和雞塊分別炒熟,加入料酒、醬油、鹽、少許白糖,倒入開水(沒過雞塊),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蓋上蓋,煮20分鐘左右。
作用:健脾養胃,補氣活血。
蓮藕:生吃涼血,熟吃益氣養血
秋冬天氣變得乾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為主。而蓮藕就是很不錯的養生美食,生藕性寒,甘涼入胃,能清熱潤肺、消淤涼血、清煩熱、止嘔渴,適用於血熱所致的牙齦出血、長痘,還能緩解因過度緊張、焦慮引起的心神不定、失眠等症狀。生吃做法可以涼拌,也可以將鮮藕榨汁,與鮮梨汁、甘蔗汁等混合飲用,能夠治療口渴、焦躁等症狀,而且對於緩解痤瘡症狀也很有效。生吃時把藕洗淨去皮,用開水燙一下,然後切成薄片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脾虛胃寒、易腹瀉者不宜食用生藕。
煮熟後,蓮藕的性味由涼變溫,有健脾養胃、益氣養血的作用。脾胃不好的人可多吃熟蓮藕,煲湯、炒食都可以。此外,經常用腦的人多吃藕,可以起到益血補髓,安神健腦的作用,女性吃藕能夠達到調血、補血、調節面色的效果。
養生推薦:蓮藕黑豆魚湯
做法:黑豆100克,提前浸泡30分鐘,蓮藕大塊切件備用,生魚宰洗乾淨處理好,放入生薑3片、蜜棗2個,然後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中煲熟即可。
作用:黑豆補腎,魚肉補肝脾之氣,加入蓮藕可補益氣血。
雪梨:生吃降火,熟吃潤肺
梨子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水果,一年四季皆有,並且價格不貴,因此深受喜愛,尤其是在秋冬乾燥的季節,是最適合吃梨子,可以潤燥清火。
《本草綱目》中也記載,梨子能幫助治療風熱疾病,降火化痰和潤肺,對於秋冬季節流行的呼吸道疾病造成的咽喉疼痛、乾燥、乾咳、口渴等陰虛的症狀,梨子有一定的緩解功效。但生梨性寒,因此並不適合脾胃虛寒的人食用,如果是風寒感冒導致的咳嗽也不適合吃生梨。
而這時把梨子燉煮成湯,或者隔水蒸熟後食用,梨子的寒性就有所下降了。梨子蒸熟以後同樣有清熱止咳、潤肺化痰的功效。但依然要注意,體質虛寒的人最好少吃梨。
養生推薦:烏梅梨湯
做法:烏梅、甘草各10克,跟梨一起煮,煮好後吃梨喝湯。
作用:滋陰潤燥,防治口腔、鼻、喉和皮膚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