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2016年中國旅遊者點評與幸福指數報告

2020-12-25 199IT

很多人會認為,經濟越發達的地區,旅遊花的錢越多,走得越遠,幸福程度越高。真相是不是這樣?

旅遊已經成為中國人最能獲得幸福感的活動之一,但旅遊是一種體驗,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如何科學計算?網際網路旅遊公司首次通過真實用戶大數據,還原旅遊幸福度這一難題,並嘗試為國人建立「旅遊者幸福指數」的標準。

3月15日,《中國旅遊者點評與幸福指數報告2016》由我國最大的在線旅行社攜程旅遊對外發布。這也是我國旅遊行業首次出現「幸福指數」這一新概念。報告並提出,我國全面進入大眾旅遊時代,旅遊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於增加大眾旅遊者的幸福感。

報告由攜程旅遊分析研究專家,根據攜程平臺上幾千家旅行社的旅遊度假產品、100多萬條真實用戶點評數據,從總體評分、領隊服務、導遊講解、交通線路、住宿餐食等5大評分維度,得出旅遊者的整體幸福程度。我國在線旅遊者的點評率和點評量爆發式增長,攜程跟團遊用戶的點評率已經達到49%,同比上升40%,每兩個在線報名的遊客,就有一個會在體驗後對訂單進行點評。絕大部分用戶預訂都會先查看點評。

「幸福指數」的概念起源於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國王提出並付諸實踐的。20多年來,在人均GDP僅為700多美元的南亞小國不丹,國民總體生活得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關注。近年來,美國、英國、荷蘭、日本等發達國家都開始了幸福指數的研究,並創設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數。

旅遊幸福指數為91.4

攜程旅遊發布的「中國旅遊者幸福指數」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旅遊者平均點評分為4.57分(滿分5分)。以100為最高值,旅遊幸福指數為91.4。報告認為,由於這一指數完全來自於用戶的真實評價,說明中國旅遊者從旅遊中獲得強烈的幸福感。尤其是精通網際網路的群體更是如此。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是提升旅遊幸福指數的重要引擎。

報告還發布了吃住行遊等各個環節,以及不同的客戶群體、出發省市等,各個子維度的旅遊幸福指數,從而構成一個幸福指數模型。比如,出乎很多人意料,旅遊者對對導遊領隊服務的評分最高達到4.6分,比交通線路和住宿餐食高。朋友出遊相比家庭、情侶的幸福指數更高。哪些城市的旅遊者幸福指數最高?昆明、西安、成都、上海、北京、深圳、南京、成都、重慶、長沙等排名領先。二三線城市市民的幸福指數反超一線城市。

從目的地看,在國內遊中,海南的幸福指數最高,達到95.2。出境遊中,韓國、澳洲、中東非洲、歐洲、日本等線路,幸福指數領先。

攜程報告:旅遊的根本目的在於增加幸福感

攜程旅遊表示,在業內首次發布這一報告,目的在於提醒旅遊者、企業和業界,經濟和旅遊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於增加幸福感。中國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於基本的衣食住行幸福,而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和服務體驗。旅遊已經成為國人獲得幸福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旅遊業是一個增進人類幸福的高尚行業。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只要能夠提升旅遊者的幸福指數,應該不遺餘力去做,包括服務、價格、產品、信息,讓旅遊者全身心地享受旅行本身帶來的幸福。這也符合攜程公司的使命:「讓旅行更幸福」。

「以1到5分為評分標準,5分代表著你認為最滿意的旅遊體驗,1分代表著最不滿意,那你為此次旅遊打幾分?」此次報告的數據調查方式,來自於旅遊者在攜程官方的網站和APP上,在行程過程中和結束後,自願的打分和點評。這些點評只要不違法法律,都會全部在產品頁面公開顯示。

相比其他的調查數據,攜程這一幸福指數最大的優勢在於龐大的實際旅遊訂單和消費者。所有的點評和評分都來自於預訂和體驗了這一旅遊產品的真實用戶。為保證計算的準確,本次幸福指數報告的樣本達到100多萬個訂單的點評,採樣的旅行社達到5000多家,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旅遊度假產品點評資料庫。報告認為,「這一數據規模完全可以滿足測算出平均的幸福水平。」

決定旅遊幸福指數的三大因素

報告認為,旅遊者的幸福程度不一定與花費的金錢多少有必然關係。也不一定是經濟發達地區的旅遊者,幸福指數就一定高。決定旅遊幸福指數的是三大因素:一是旅遊者直接獲得的旅遊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不僅包括住宿、交通等硬體,還包括導遊、司機、服務人員等人的服務;第二大因素是旅遊環境,包括目的地安全性、天氣氣候、公共服務、當地友好程度等;第三,幸福程度還與旅遊者自身的成熟度和期望值有關,對自身的需求、消費能力、目的地情況、旅遊期望有合理的認知,往往幸福指數越高。

此外,越是熟練使用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旅遊者,越願意點評及分享,幸福程度往往越高。統計發現,目前66%的旅遊用戶使用攜程APP進行點評,20%的用戶是在行程中發布圖文點評。一旦地接社和攜程發現還在路上的用戶有吐槽和不滿意,就可以迅速跟進解決,從而提升用戶滿意程度。

報告發現,留下「差評」的旅遊者,如果及時反饋和幫助,最終的幸福程度可以達到很高的水平,成為忠誠的用戶。在攜程旅遊平臺上,80%以上的差評在3天內得到旅行社的及時反饋和解決。同時攜程的服務質量部門會進行聯動,將遊客的合理建議及不滿反饋給供應商改進產品,更好地創造客戶幸福體驗。

「為了提升旅遊者的幸福指數,我們建議旅遊者在放心的平臺上根據自己的需求、結合用戶點評,選擇合適的旅遊產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真正的享受旅遊;建議旅行社和供應商除了確保服務的可靠性,還需要隨時關注用戶的點評並與用戶互動;旅遊目的地可以通過點評,看到遊客在那幸福與否,有效適時做目的地口碑推廣。」攜程旅遊專家在報告中表示。

《中國旅遊者點評與幸福指數報告2016》(China Tourist Happiness Report 2016

報告概要:

2015年,49%的旅遊度假訂單,旅遊者會點評。點評率同比上升40%。

2015年點評平均4.57分,同比升高5%;

朋友出遊的點評分數最高,其次是情侶、單獨出遊、家庭。

從攜程度假用戶看,人的服務相比硬體設施更讓旅遊者幸福。旅遊者對導遊領隊服務的滿意度比交通線路和住宿餐食高。

哪些城市的旅遊者幸福指數最高?昆明、西安、成都、上海、北京、深圳、南京、成都、重慶、長沙等排名領先。

旅遊者越來越習慣手機APP點評,佔比達到66%超過PC。

大部分遊客在返回後7天內點評,但隨著手機APP的流行,行程中點評的比例迅速上升達到20%。

自 旅遊圈

相關焦點

  • 攜程發布郵輪旅遊者點評報告:中國遊客不是只愛吃
    郵輪旅遊在中國旅遊者中的熱度持續上升。日前,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等機構聯合發布的《2017-2018年中國郵輪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11大郵輪港以中國遊客為主的母港出入境遊客478萬人次,增長11.40%。
  • 攜程發布《2016年中國出境旅遊者大數據》
    中新網1月20日電  1.22億,接近日本全國的人口——這是2016年我國出境旅遊者的規模;旅遊花費高達1098億美元(約7600億元人民幣)。1月20日,我國最大的出境旅遊服務商攜程旅遊、國家旅遊局直屬研究機構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發布《向中國遊客致敬——2016 年中國出境旅遊者大數據》。
  • 攜程:2017中國旅遊者意願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2017年出遊,31%旅行者最關注安全因素,佔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發生過自然災害,恐怖襲擊,或有治安方面的不確定因素都會成為制定旅行計劃的重要考量。調查顯示,80%以上的旅行者認為,攜程等旅遊企業推出的「全球旅行SOS」、「重大自然災害保障金」等服務,有效提升旅遊者的安全感與出遊意願。
  • 攜程:2015-2016年出境WiFi報告
    國內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攜程旅行網近日發布的《2015-2016年出境WiFi報告》顯示,2015年熱門出境目的地的WiFi租賃價格下降高達50%,在中國過億出境遊客中滲透率提升到超過8%,全年預計有近千萬人使用WiFi。預計2016年WiFi滲透率將達到20%,超過國際漫遊。
  • 攜程:2016年春節黃金周出境旅遊趨勢報告
    1月14日,攜程旅行網發布了《2016年春節黃金周出境旅遊趨勢報告》,根據其出境旅遊產品訂單用戶數據,揭示全球最大出境旅遊市場在今年春節的最新趨勢,以及哪些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今年會被中國遊客「佔領」。
  • 攜程:2014年在線度假旅遊消費指數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攜程旅行網通過對去年一千多萬預訂度假產品的客戶進行分析,近日發布了國內首份2014年度《在線度假旅遊消費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從在線旅遊人氣指數看,2014年在攜程網上和手機端預訂跟團遊、自由行、郵輪、門票周邊遊等度假產品的人次達1000多萬,創歷史新高,比上一年增長了一倍以上!如果一家旅行社一年服務1萬人,那麼攜程組織的遊客量就相當於1000多家旅行社。網購旅遊消費和支付是在網站還是手機上?
  • 攜程升級酒店點評體系 助力讓旅行更幸福
    攜程網上的酒店,只有入住過該酒店的用戶才可進行點評,點評的真實性與可參考性有保障。為了改善用戶體驗,早在2014年,攜程藉助大數據等技術創新,引入了更加人性化酒店點評排序機制。憑藉真實性、公正性以及龐大的點評量,攜程酒店點評獲得業界高度認可。
  • 攜程發布2015-2016年出境WiFi報告:五分之一使用攜程WiFi_商業頻道...
    國內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攜程旅行網近日發布的《2015-2016年出境WiFi報告》顯示,2015年熱門出境目的地的WiFi租賃價格下降高達50%,在中國過億出境遊客中滲透率提升到超過8%,全年預計有近千萬人使用WiFi。預計2016年WiFi滲透率將達到20%,超過國際漫遊。
  • 上海迪士尼開園兩月 攜程發布《上海迪士尼點評報告》
    信息 上海迪士尼開園兩月 攜程發布《上海迪士尼點評報告》 2016-08-18 11:32: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攜程:2016年導遊領隊群體幸福度調查報告
    將參與試點的我國最大在線旅行社攜程旅遊發布的《導遊領隊群體幸福度調查報告》發現,導遊領隊是離家在外工作最長、緊張度最大的職業之一,但只有半數導遊認為得到遊客的尊重和認同,近一半的導遊認為收入與勞動不成正比。但對於旅遊行業的前景8成從業者看好,大部分導遊認為,目前實施的「網際網路+導遊領隊」等改革試點,是趨勢也是機遇。
  • 2017年國內旅遊者報告發布 青島再入選多個榜單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8月15日,攜程旅遊發布《2017年上半年中國國內旅遊者報告》。數據顯示,國人越來越願意把錢花在國內旅遊上。國內遊增速是出境遊2倍、規模是出境遊近40倍,國人人均每年國內旅遊超過3次。上半年國內遊人次預計將超過24億,保持全球第一。20強旅遊省市重新排名,新旅遊消費城市和目的地全面崛起。
  • 上半年出境遊報告發布 中國遊客韓國遊降幅最大
    中新網8月2日電 6203萬人次,這是2017年上半年中國出境旅遊者的規模。10%,全國持有因私普通護照的人口比例。65個,這是中國公民持普通護照可免籤證或落地籤入境的國家和地區數量。  8月1日,國家旅遊局直屬研究機構中國旅遊研究院、我國最大的出境旅遊服務商攜程旅遊聯合發布《2017年上半年中國出境旅遊者報告》。
  • 攜程發布郵輪旅遊報告:禮讚號分最高,喜悅號餐廳受歡迎
    不久前,一篇「中國大媽吃垮諾唯真喜悅號」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廣為流傳。但從攜程提供的郵輪旅遊消費數據來看,中國遊客選擇郵輪產品時,關注的遠不止是食物。10月24日,攜程發布今年三季度的郵輪旅遊者點評報告。
  • 央視邀請攜程發布旅遊業「美好生活指數」
    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了新時代關於「美好生活」的10大發現,旅遊——旅途中的「美好生活」第一個發布。  根據「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數據,旅遊已經連續四年排名百姓消費意願第一位,這預示著2018年旅遊市場將持續火爆。  「旅遊業是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事業。」攜程集團副總裁錢臻受邀到央視「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現場發布了旅遊大數據報告。
  • 攜程發布《2016「五一」旅遊報告與人氣排行榜》
    5月3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行網,結合超過2.5億用戶群體數據,對今年「五一」小長假旅遊情況和遊客行為進行了監測分析,發布了《2016「五一」小長假旅遊人氣排行榜》,包括今年旅遊人次、消費水平、最熱門的出發城市、目的地省市、國家和地區、旅遊方式等。
  • 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發布《2016中國出境旅遊大數據》
    1.22億,接近日本全國的人口——這是2016年我國出境旅遊者的規模;旅遊花費高達1098億美元(約7600億元人民幣)。1月20日,我國最大的出境旅遊服務商攜程旅遊、國家旅遊局直屬研究機構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發布《向中國遊客致敬——2016 年中國出境旅遊者大數據》。
  • 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新跟團」報告:中國遊客重新愛上跟團
    中國遊客形象改變 愛上「新跟團遊」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權威數據顯示,上半年出境旅遊突破八千萬人次。在眾多出境遊客中,參團的遊客仍佔多數,跟團遊依然是許多人的心頭好。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通過攜程報名跟團遊產品出境的遊客人數增長了43%。
  • 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行網聯合發布《2016五一旅遊報告與人氣排行榜》
    2016年五一是我國第9個「五一」小長假。從2008年起,「五一」七天長假被三天小長假取代。報告顯示,在收入水平提升、帶薪休假制度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改善、網際網路與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推動下,小長假市民出遊意願高漲,旅遊已經成為國民消費「剛需」。
  • 西安去年出行人次總量過千萬 2017旅行幸福指數杭州靠前
    近日一份數據顯示,西安去年出行人次總量過千萬,2017旅行幸福指數杭州靠前。日前,2018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召開,會上的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國內遊、出境遊市場出遊人次首度突破50億人次。近日,攜程發布的《2017旅行幸福指數報告》提到,2017年,溫州人以人均出行5.19次位列全國首位,溫州認為是最幸福城市。而在目的地方面,杭州以平均4.82的點評分成為了最幸福目的地。從報告數據看,2017年全年,從北京出發的旅客總人次列全國首位,其次是上海、廣州、深圳三地,均突破千萬級別。
  • 【關注】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行網聯合發布《2016五一旅遊報告與人氣排行榜》
    2016年五一是我國第9個「五一」小長假。從2008年起,「五一」七天長假被三天小長假取代。報告顯示,在收入水平提升、帶薪休假制度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改善、網際網路與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推動下,小長假市民出遊意願高漲,旅遊已經成為國民消費「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