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紀錄片《魅力肯亞》第一次用中國人視角紀錄非洲 - 中國在線

2020-12-19 中國日報網

廣袤的草原,日出日落,暈染出一幅幅濃墨重彩的畫卷;遼遠的天空,雲蒸霞蔚,書寫著一首首雄渾奇幻的詩篇。

伴隨著狂野的鼓點,粗獷的歌聲,火烈鳥展翅高飛,長頸鹿悠然漫步,沉睡的獅子緩緩睜開雙眼。

身著鮮豔服飾的馬賽少女,正裝扮成新娘的模樣,她的笑容羞澀而明媚,沉醉了她的新郎。寧靜的夜,火光閃閃,孩子們圍坐在年老的族人身旁,聽他講述英雄的故事,古老的傳說。

 12月20,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舉行的紀錄片《魅力肯亞》首映式上,這些充滿異域風情的畫面吸引了現場觀眾的目光。肯亞,這個遙遠的東非國家,在片中釋放出難以抗拒的獨特魅力。

「 這是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首次全程在境外拍攝的作品,」 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說:「我們的創作團隊首次深入非洲草原腹地,同時也把目光投向非洲現代都市,拍攝了大量生動的影像。」他說,《魅力肯亞》獲得了肯亞旅遊部和電影局的大力支持,共有三集,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肯亞的地理人文風貌。

該片導演肖崴介紹,《魅力肯亞》把鏡頭對準了當地最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古老神秘的原始部族和邁向現代化的肯亞都是該片試圖介紹給觀眾的。「在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那庫魯國家公園、安波塞利國家公園,我們與大象、獅群、角馬近距離接觸,一路走,一路拍;在肯亞南部,我們進入馬賽人的部落,和他們朝夕相處,紀錄他們的日常生活細節;在奈洛比、蒙巴薩和基蘇木,我們著力捕捉國際化都市的時尚感覺。」他說,該片是「以中國人的視角紀錄非洲」,這是有別於國外同類題材作品的地方。

劉文總監表示:「過去,我們在電視紀錄片中更多看到的是歐美國家製作的關於非洲野生動物的節目。我們這部片子的定位與它們不同,《魅力肯亞》用明快的節奏、紀實的手法,在表現肯亞自然風光的同時,展示並存於這個國家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在片中,你看到的是人類與自然共享其樂的肯亞,傳統與現代各得其所的肯亞。我們相信這將是讓中國觀眾感到耳目一新的肯亞。」

據了解,該片是央視紀錄頻道在境外拍攝的初步嘗試。此次拍攝,紀錄頻道與肯亞政府部門建立了良好的聯繫,也得到了肯方的大力協助。非洲是舉世矚目的紀錄片拍攝地,央視紀錄頻道非常看重非洲題材紀錄片的創作,為此頻道已制定了一個關於非洲紀錄片傳播的長期規劃,《魅力肯亞》是該規劃實施的第一步。未來,紀錄頻道將與國際紀錄片製作機構以及非洲本土創作團隊攜手,採取多元化的方式共同推動非洲題材紀錄片的國際合作和創作。

「我們不僅要把中國題材的紀錄片用國際化的方式呈現給世界,還要用中國人的視角來拍攝國際題材的紀錄片,向世界傳播中國的視覺和價值觀。」中央電視臺總編輯、副臺長羅明表示,紀錄片是跨文化傳播的有效載體,紀錄頻道從成立之日起,就以提升國際傳播力為己任。為此,紀錄頻道與英國BBC、英國ITV、美國NGC、日本NHK、韓國KBS等製作機構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一批國際合作的紀錄片項目正在有序進行中。「世界題材、中國關注,」他說:「《魅力肯亞》是一次成功的具有標誌意義的探索。」

中央電視臺臺長胡佔凡在首映式上致辭時說,《魅力肯亞》是中央電視臺未來以非洲為主題內容的紀錄片系列的序幕,也是中央電視臺用紀錄片實現多元化國際傳播的一次重要突破。胡佔凡表示,中央電視臺將進一步加強與非洲本土媒體的合作,在重大國際事件中共同發出發展中國家的聲音,在中非之間的心靈溝通和精神交流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外交部非洲司司長盧沙野在首映式中表示,文化上的交流互鑑是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支柱,中非關係的發展既需要經貿合作的「硬」支撐,也離不開人文交流的「軟」支撐,中非文化交流將為中非關係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據悉,《魅力肯亞》將於201216日晚20在央視紀錄頻道首播。

來源:中國日報 (記者 孫力) 編輯:鄧京荊

相關焦點

  • 紀錄片"魅力斯洛維尼亞"首次展現中國人視角下的南歐
    紀錄片"魅力斯洛維尼亞"首次展現中國人視角下的南歐   中新網北京2月22日電
  • BBC紀錄片抹黑中國國家形象 在非洲煽動反華情緒
    本報駐南非特派記者  裴廣江  本報記者 劉暢 王亮亮據10月9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年年初推出名為《中國人來了》的紀錄片,從西方媒體視角描述中國人「大量進入非洲」,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是為自身的利益,對非洲沒有好處」。
  • BBC紀錄片抹黑中國國家形象 在非洲煽動反華情緒
    本報駐南非特派記者  裴廣江  本報記者 劉暢 王亮亮據10月9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年年初推出名為《中國人來了》的紀錄片,從西方媒體視角描述中國人「大量進入非洲」,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是為自身的利益,對非洲沒有好處」。《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在肯亞、辛巴威、尚比亞、坦尚尼亞、安哥拉等國,對該片播出引起的反響進行調研。
  • 綜述:中國紀錄片在國際市場展現中華魅力
    他說:「我喜歡大熊貓,但以前從沒看過如此詳細介紹大熊貓生活的紀錄片。」正在此間舉行的第30屆法國國際陽光紀錄片節上,一批來自中國的紀錄佳片新作通過集中展映及專場推介,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獨特的中國魅力。由19家中國影視機構共同組成的中國聯合展臺帶來了一系列生動展示中國歷史文化傳統和當代社會發展變遷的精彩節目,其中既有展現中國獨特自然風光和人文魅力的《熊貓王國》《野性四季》,也有講述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當一天中國人》《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還有展現中法兩國深厚友誼的合拍紀錄片《留法百年》等。
  • 鬼斧神工的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高清組圖)
    提起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山,不少人可能會想起中學地理課上所學的知識。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進非洲,吉力馬札羅也正吸引著更多國人的目光。每當從空中飛躍或從陸地走近吉力馬札羅時,人們會通過不同角度領略非洲之巔的風採,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吉力馬札羅山地處東非國家坦尚尼亞東北部,鄰近肯亞南部邊界,位於東非大裂谷以南約160公裡,北距赤道僅300多公裡。
  • 肯亞蒙內鐵路紀錄片《我的鐵路我的夢》同名圖書籤約出版
    原標題:肯亞蒙內鐵路紀錄片《我的鐵路我的夢》同名圖書籤約出版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新俊、江愛民):9月28日,反映中國企業承建的肯亞蒙巴薩-奈洛比標準軌鐵路(蒙內鐵路)的紀錄片同名圖書出版籤約儀式在奈洛比舉行。新華社非洲總分社將與長江傳媒英爵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紀錄片《我的鐵路我的夢-中國承建蒙內鐵路紀實》的同名圖書。
  • 中國與肯亞正式合作找尋非洲傳說中的鄭和沉船
    中國與肯亞正式合作考察發掘肯亞海岸中國文化遺存明代鄭和下西洋後編制的《鄭和航海圖》曾清晰地標明了鄭和船隊所去的最遠地點——非洲東海岸的慢八撒、馬林迪(今屬肯亞)等處,而在現實中的肯亞東海岸拉穆群島便有著大量中國文化遺存,當地數百年來也一直有一個傳說,幾百年前,一艘中國商船在附近海域觸礁沉沒,部分中國水手在該島南端的上加村登陸
  • 這部現象級紀錄片爆紅:非洲女司機說著中文開火車
    還記得在肯亞創下收視紀錄的中國紀錄片《我的鐵路我的夢》嗎?4日,第三集來了。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新華社直接推出了1-3集中文版。今年5月31日,肯亞獨立日前一天,蒙內鐵路通車:總統親自揮國旗送行,帶頭載歌載舞,全國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
  • 《絲路,我們的故事》央視紀錄頻道首播
    這是自2018年紀錄頻道推出微九視頻,開設「微紀錄 短視頻」欄目以來,第一次通過新媒體的創作手法解讀「一帶一路」倡議,以全球化的視野,用「小人物」展現「大夢想」的方式,讓全世界感受到我們所有人的命運休戚與共,一帶一路不僅屬於中國,更屬於世界。《絲路,我們的故事》系列微紀錄片於2017年3月啟動。
  • 這位中國青年在非洲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還提名奧斯卡
    在那裡,飢餓的動物前來偷食,農田被毀壞的當地人伸出憤怒的屠刀,黃泓翔組織非洲華人,籌資為村民圍起籬笆,阻止了殺戮;山頂的盜獵用的鐵絲網,吞噬了數不清數目的野生動物,他爬了上去,一塊塊地剪掉它;看著那些沒有「父母」、嗷嗷待哺的珍稀小動物,他和夥伴們做起了保育工作。
  • 那些讓你過目難忘的央視紀錄片海報 - 央廣網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舌尖上的中國》主題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通過人物故事的方式,用鏡頭記錄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隔著屏幕都能嗅到食物的香味!海報設計同樣是以食物為主。央視紀錄頻道精英團隊穿越遍布地球的茶葉國度:中國、日本、英國、印度、美國、喬治亞、泰國、肯亞……發現了一個傳奇的故事:源自中國的一片小小茶葉,奇蹟般地將世界連接為一個整體。
  • 中國人移民新方向:肯亞
    2013年3月4日,肯亞全國大選。圖為肯亞人在排隊等待投票。(Riccardo Gangale 東方IC/圖)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他們擁有一切華人的典型特徵,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就生在中國,他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ABC(生在美國的華人),他們說他們的下一代會是「生在非洲的華人」。
  • 那些讓你過目難忘的央視紀錄片海報 - 央廣網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舌尖上的中國》主題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通過人物故事的方式,用鏡頭記錄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隔著屏幕都能嗅到食物的香味!海報設計同樣是以食物為主。央視紀錄頻道精英團隊穿越遍布地球的茶葉國度:中國、日本、英國、印度、美國、喬治亞、泰國、肯亞……發現了一個傳奇的故事:源自中國的一片小小茶葉,奇蹟般地將世界連接為一個整體。
  • 肯亞姑娘的「中國夢」:來自非洲 圓夢福州
    肯亞姑娘的「中國夢」 芮娜·歐貢德:來自非洲 圓夢福州 扎著非洲小辮子,戴著非洲大耳環,一開口卻是頗為流利的普通話,她就是閩江學院留學生芮娜·歐貢德。
  • 非洲女司機說著中文開火車 紀錄片第三集中文字幕版上線
    還記得在肯亞創下收視紀錄的中國紀錄片《我的鐵路我的夢》嗎?昨天(4日),第三集來了。 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新華社直接推出了1-3集中文版。 今年5月31日,肯亞獨立日前一天,蒙內鐵路通車: 由新華社製作的講述蒙內鐵路建設過程的三集英文紀錄片「My Railway, My Story【我的鐵路故事】」也隨之推出,在非洲掀起了現象級傳播。
  • 學英語最好的材料,40部高分高清英文紀錄片(第一彈)
    紀錄片大概是除動畫片外,最適合孩子觀看的影片了。製作精良的紀錄片,講解通俗易懂,不僅能讓我們感受到視覺的藝術,更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還可以學英語噠~所以本期莎翁叔精心挑選了40部純英文的紀錄片,涵蓋動物、植物、地理、歷史、人文、自然等,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身。
  • 孩子暑假宅在家,看看這4部經典科普紀錄片,比看動畫片有趣多了
    《美麗中國》是由BBC和CCTV聯合拍攝而成的,一共經歷了4年時間,期間使用了紅外、航拍、高速、水下拍攝等等先進技術,從大城市到深山老林;從寬闊的草原到了沙灘;從高拔的山脈到一望無際的平原……這部紀錄片經歷了很多,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來看,可以發現中國傳統的美景和文化,當看到西藏的山脈高原,深不見底的雅魯藏布大峽谷,還有高原上飛奔的駿馬
  • 姚明非洲行紀錄片首映 看片會揭親見非洲野生動物現狀
    姚明非洲行紀錄片首映 看片會揭親見非洲野生動物現狀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4年08月15日17:02 野生救援公益大使姚明親歷、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與野生救援協會、動物星球頻道和紐西蘭自然歷史公司聯合攝製的紀錄片《野性的終結》當日在盧米埃北京芳草地影城首映,新書《姚明:永持初心》也於當日由中信出版集團推出,該書電子版在天翼閱讀同步上線。
  • 學英語最好的材料,40部高分高清英文紀錄片(第一彈)
    紀錄片大概是除動畫片外,最適合孩子觀看的影片了。製作精良的紀錄片,講解通俗易懂,不僅能讓我們感受到視覺的藝術,更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還可以學英語噠~所以本期莎翁叔精心挑選了40部純英文的紀錄片,涵蓋動物、植物、地理、歷史、人文、自然等,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身。
  • 淘金肯亞:一個中國商人的十年生意經
    本報記者 馬暉  淘金肯亞:一個中國商人的十年生意經  初入非洲  劉汝謙當初去非洲,是因為沒有選擇。  「單位裡的年輕人都去了歐美,沒人願意去非洲,我才去了那兒的。」  1997年,他所在的中國燕興公司準備開拓國際市場,派員工赴非洲五國拓展業務。41歲的劉汝謙帶著一個團來到東非國家肯亞,考察當地的機械市場。  回憶起那次「非洲初體驗」,劉汝謙很坦率地講,「那時的我,別說肯亞了,就連非洲都一點概念也沒有。」  可誰也沒想到,這趟公差,卻改變了劉汝謙日後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