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荔波縣小七孔鎮堅持以黨建引領扶貧民生工程為抓手,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堅定實施「生態立鎮、農業富鎮、工業強鎮、旅遊靚鎮、人才興鎮」五大戰略,做到「四堅持」增強「四個力」為重要抓手,持續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用新型工業把鎮強起來,用生態農業讓民富起來,用異地搬遷讓民安起來,用生態旅遊把鎮靚起來。
堅持黨建引領增強「向心力」。強化村級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在推進黨建引領扶貧民生工程過程中,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實施「消薄」行動,精準選優配強貧困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把會經營、有路子、懂管理的致富能手選拔進村級組織班子領導,提高村領導班子帶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能力。對村「兩委」領導班子加強培訓,通過外出考察學習、集中輪訓等形式,不斷提高「兩委」幹部整體能力素質,拓展視野,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帶動力。今年以來,小七孔鎮共補配村「兩委」幹部97人,對13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集中培訓;深入實施農村黨員幹部素質提升工程,對20餘名村「兩委」幹部實施學歷教育;選派20餘名村「兩委」幹部外出考察學習、集中輪訓。
堅持盤活資源釋放「新活力」。以盤活「三變」資源為著力點,加快推進要素深度融合,推動涉農實施「三變」改革。充分發揮各村的山林、水能等自然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種植、養殖、發展鄉村旅遊等產業,加大資源統籌力度,集聚生產要素,鼓勵和引導群眾以技術、土地、山林等方式入股村集體合作社和集體經濟經營主體,採用「村社一體化·三資促三變」模式,將村集體、村民和經營主體利益聯結起來,按股分紅,大力發展桑芽菜、百香果、羅漢果、脫毒馬鈴薯、食用菌等優勢產業,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激活集體經濟發展活力,破解「空殼村」的難題,實現致富增收。據了解,小七孔鎮全鎮累計盤活土地、水面等資源10000餘畝。
堅持拓寬渠道增添「源動力」。探索「鄉村特色產品+電商」產業發展道路,建立項目、產業、招商等為支撐的發展體系,拓寬增收渠道,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充分利用獼猴桃、百香果、羅漢果等扶貧優勢產業,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能力;採取土地流轉、資金入股、保底收購等模式,積極鼓勵群眾參與,推廣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提升農民致富能力,鼓起老百姓的「錢袋子」;加大現代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引進食用玫瑰花種植及深加工等產業項目,積極採取「企業+村社合一+農戶」的模式,吸納近1200餘名農村勞動力就業,推動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今年以來,小七孔鎮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創建扶貧車間2個,提供就崗位150個,人均增收8000餘元;建立馬鈴薯、食用菌、種桑養蠶等種養殖基地5000餘畝。
堅持完善機制激發「內生力」。成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雙組長」制,分管農業領導為副組長,各股站所負責人、各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小組成員,並將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納入鄉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內容,納入村「兩委」幹部年度目標考核重要內容,督促各級黨員幹部切實負起責任、挑起擔子,當好「領頭雁」。研究制定《小七孔鎮級集體經濟發展激勵考核實施辦法(試行)》、《小七孔鎮關懷激勵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辦法(試行)》等系列政策文件,規範管理行為,推動全鎮村級集體經濟健康有序發展。並採取「半月一匯報、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方式,及時了解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對提前完成發展任務的鎮、村進行通報表揚,對項目推進緩慢、措施不力的,進行約談提醒、通報批評。截至目前,鎮、村兩級共召開專題會議20餘次,村級召開專題培訓會13次。
【來源:荔波縣委組織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