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號我們在酒店吃完早餐後,就去洛邑古城景區了,洛邑古城景區是不收門票的。
走在廣場上就可以感受到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濃厚的文化底蘊。古老的牌坊,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到古代了。突然耳邊響起了:「進入景區,請出示身份證和綠色的健康碼,入園必須佩戴口罩,請配合景區工作人員測量體溫,景區會有限流政策,如果達到限流的話景區暫不接待遊客,謝謝您的理解與支持!」聽到這些話讓我感到景區各方面做的很到位。
我很喜歡歷史文化,所以請了一個導遊,這裡很有特色,導遊是穿著漢服給遊客解說的。
一進景區就看到有一個白色的石拱橋。橋下面還有一條的河流,還可以看到遊來遊去的金魚。走過石橋,就是洛邑古城的精華—文峰塔。它始建於北宋,明末毀於戰火,現存建築為清初重建,高約30米。該塔是洛陽地區目前為數不多的古塔之一
洛陽民諺云:「洛陽有座文峰塔,離天只有一丈八」
當我穿過大街小巷站在塔下時,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高大。它是一座密簷式磚石塔,四方形,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身9層,塔頂的四門是可以打開的。塔內原設木板樓梯,人可踏樓梯盤旋而上。該塔取名「文峰塔」,與其內供奉的文昌帝君和奎星有關。在古代傳說中,文昌、奎星為主管功名利祿、文章興衰的神靈。建塔祭祀二神,皆在祈盼洛陽文化昌盛,多出狀元。在60年代,有個淘氣的男孩登到塔頂把塔上面的鈴鐺拿走了,從那以後再也聽不到文峰塔傳來的美妙的聲音了。一直到現在洛陽人每逢孩子考試時都會來這裡祈福。
在文峰塔的右側有很多紅色的祈福帶,上面寫著遊人的名字,願白頭偕老,事事順心,平凡幸福等等。這是姻緣樹。
洛邑古城一步一景,仿古的建築,周邊有很多傳統的文化:吹糖人,唐三彩,汝瓷,小人書連環畫,租賣漢服等等,在園區內,餐飲、旅遊、住宿、人文氣息濃厚。洛邑古城原有的文化景觀和人文氣息。
園區內的環境很美!有不少年輕男女在拍照,還看到叔叔阿姨在帶孩子。感覺生活在洛陽的人們很幸福。更博人眼球的是一些年輕男女身著漂亮的漢服漫步在洛邑古城。仿佛自己也穿越了。
在洛邑古城玩的很開心,也知道了不少知識。這次古都之行,讓我知道了洛陽以前的名字,洛陽簡稱洛,又稱洛邑,洛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心。在以前在世界的地位都是很高的。據說,「絲綢之路」的起點就是古都洛陽。
洛邑古城以深厚的文化底蘊為,讓世界看到中國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