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創新應用助力配網高效運維——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在配...

2021-01-12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一、企業簡述

珠海市中力電力設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是專業從事配網自動化和電力金具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及創新開發能力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已通過了ISO9001:2015國際質量標準體系認證,ISO14001:2015國際環境標準體系認證,OHSAS18001:2007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和GJB 9001C-2017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於2008年獲得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2017年獲得GB/T29490-2013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認證。

公司自成立以來,注重科技投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先後累計投入研發經費二千萬元人民幣,成立研發技術中心,致力於電力線路金具、配網自動化和其它產品(智能電子鎖、智能無線傳感器、10KV串聯多腔室滅弧防雷保護器)的研發與技術改良。與華中科技大學產學研合作。公司具有院士1人,高級工程師10人,工程師8人,大專以上學歷佔公司總人數的63%。已獲得26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2項國家發明專利,多項監控軟體著作權證書。2014年獲得國家技術高新科技企業。

公司研發生產的銅快捷端子、電錶接線夾於2014年被廣東省科技廳認定為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粵高企協[2014]53號),銅快捷端子,該產品2016年又獲得國家電網新技術推廣應用產品(國網運檢技術[2016]108號文)。研發生產的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產品2020年入編國家發改委主管的《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誌社:領跑一「十三五」項目彙編。同時被國家發改委評為中國戰略新興產業信息聚合傳播平臺。入庫「示範企業」的獎勵。

公司產品暢銷全國,得到了業界的肯定與好評。產品銷售南網廣東、海南、廣西省電力公司。國網黑龍江、吉林、江西、四川、安徽、陝西、湖北、北京市、天津市、內蒙古電力公司使用以來,沒出現過任何質量問題,十多年的市場證明,產品達到節能型、長壽命、免維護、零故障。質量優、導電性能好、運行安全可靠、易操作、拆裝簡便、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網、南網設計和運營標準,是南網和國網的合格供應商。

公司秉承「堅持產品創新,服務電網安全」為企業核心理念,精益求精為客戶提供精準服務,最大程度實現企業的社會價值。

二、配電線路運行現狀

1、概述

在配電系統中,尤其是農網配電系統,以架空線路為主且配網自動化程度較低,但線路數量多、分支多,運行方式複雜,故障發生頻繁。在故障發生後,故障點的查詢費時費力,維護線路的工作量大,故障快速準確定位對於提高供電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對故障點的監測主要有線路故障指示器和線路FTU兩種方式。問題是多數故障指示器沒有自動定位功能,配電線路發生故障,需要人工沿線查找,增加了故障查找時間和難度。而利用FTU能夠實現故障的自動定位和隔離,但現場運行的大量配網設備無光纖通道(尤其是以架空線路為主的農網),也無預留自動化所必須的接入點,大量的設備更換和專用通訊通道的架設造成巨額資金投入,一次設備改造困難,工程費用高。因此,全面實現具有定位功能的故障指示器在配網自動化中的應用是對現有配網自動化的有力補充,對於提升供電系統的穩定性, 降低配網系統故障給系統運行帶來的影響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

珠海市中力電力設備有限公司開發的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是基於故障指示器技術、GSM/GPRS通信技術和GIS (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一套自動高效的故障點檢測及定位系統,同時是一套具有遠程傳輸能力的可分布監控、集中管理、即時通知型的智能化故障管理系統.主要用於配電系統各種故障點的檢測和定位,包括相間短路和單相接地故障。監控中心的故障定位軟體系統與大量現場的故障檢測和指示裝置相配合,在故障發生後的幾分鐘內即可在控制中心通過與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顯示故障位置和故障發生時間,幫助維修人員迅速趕赴現場,排除故障,恢復正常供電,提高供電可靠性,同時大大減少故障巡線人員,提高工作效率。是現有配網自動化的有力補充。

2、與現有故障指示器對比

三、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的組成及實現的功能

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由智能感知採集單元、匯集單元和系統智能分析主站組成,採集單元通過無線通信將信息傳輸給匯集單元;匯集單元通過行動網路上傳信息給系統主站;主站軟體可以根據信息對配電網架空線路進行接地故障和相間短路檢測定位。

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可以高精度實時在線監測中壓配電網線路電流、對地電場,在線路狀態發生異常改變時觸發高採樣錄波,主站系統根據錄波數據可實現小電流接地系統接地故障準確定位、複雜故障過程回溯反演、線路異常狀態提前預警,大大提高了接地故障的定位準確率。智能系統主站下發故障定位結果給用戶指導巡線(通知途徑:簡訊和手機APP),從而用戶利用定位結果縮短故障處理時間。

系統組成如下圖所示:

1、採集單元

產品特點:

★ 架空線上電流測量精度±0.5%;

★ 電流、電場高頻(12.8KHz )實時錄波,捕獲小電流接地故障瞬間暫態波形信號;

★ 高精度(<20μs)無線時間同步實現三相電流、對地電場波形同步採集;

★ 低負載線路上(3A)持續獲得穩定電源,三級充放電精細管理,高效率能量運用;

★ 低功耗無線雙向通信,支持程序遠程升級和維護;

★ 帶電安裝、拆卸,IP67防護等級。

主要技術參數:

2、匯集單元

功能特點:

★ 高可靠電源系統,太陽能和免維護蓄電池主備供電。

★ 通信終端30分鐘同步一次即可保證高精度(<20μs)三相無線時間同步。

★ 三相合成獲取暫態零序電流、電場信號,實現接地故障就地精準檢測、定位、通信穩定可靠。

★ 匯集單元與採集單元建立短距無線網絡,支持星形拓撲結構;藉助基於4G無線網絡的電力VPN專網與主站監測平臺建立通信,將數據上傳至主站,實現對配電網絡的故障信息和運行工況的監測。

★ 可靠的工業級設計,通訊模塊採用國際主流廠商工業級無線通信晶片,具備通道監視、通道切換和故障報警功能,支持系統診斷和自愈功能;支持通信中斷恢復後數據續傳,防止數據丟失。

★ 高可靠電源、低功耗設計,後備電源能使匯集單元連續工作15天。

★ 定時自檢,並向監控中心發送自檢信息,可遠程維護與升級。

★ 具備電源管理功能,可監測電池電壓,控制蓄電池啟動、退出和活化等功能。

★ 機箱堅固防鏽,配合密封圈、防水接頭,實現IP55防塵防水等級,確保在戶外

長時間安全穩定運行。

主要技術參數

3、監測主站

主站系統可以部署為雲端模式和伺服器模式,方便用戶多樣化的要求,用戶隨時隨地可以進行查看分析和維護更新。主站系統利用大數據獲取並構建案例庫,結合人工智慧學習算法發現規律,實現工況識別、原因識別、故障預測,大大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線路故障識別及定位準確率不低於90%。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塊:

★ 運行狀態檢測模塊 ★ 一次接線圖 ★ 故障錄波模塊

★ 實時數據展示模塊 ★ 歷時曲線模塊 ★ 故障報警模塊

★ 地理信息系統模塊 ★ SOE記錄模塊 ★ 故障定位模塊

主站界面展示:

4、手機APP

在監控主站系統管理模塊中授權的手機可利用該APP登陸查看被授權線路的工況,接收被授權線路的故障事件通知等。可通過掃描二維碼下載我司APP軟體。

登陸界面,並用授權的手機號碼獲取驗證碼後登陸。

登陸後界面展示:

四、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的故障檢測原理

1、永久短路故障檢測原理

當採集單元檢測到一個正常電流I1持續一定的時間(可設置)後,突變到I2,I2-I1>設置的突變閾值,隨後線路進入停電狀態持續一定的時間(可設置)後,則採集單元判定為永久短路。

2、瞬時短路故障檢測原理

當採集單元檢測到一個正常電流I1持續一定的時間(可設置)後,突變到I2,I2-I1>設定的突變閾值,隨後線路進入停電狀態持續一定的時間(小於設定的停電時間閾值)後,又突變到I3,I3大於設定的突變閾值,持續一定的時間後,線路電流恢復到I4,I4大於設備判斷來電的正常電流值。模擬為重合閘成功,則採集單元判定為瞬時短路。

3、接地故障檢測原理

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通過12.8KHz高採樣率採集記錄下故障瞬時的電流波形(故障前4個周波,故障後8個周波),疊加得到零序電流波形,根據故障發生瞬時的暫態零序電流波形進行接地故障檢測定位,原理如下圖所示。

當線路發生單相接地時,同一母線的所有監測點都會觸發錄波,記錄故障暫態波形並上傳至主站,接地故障瞬時的暫態零序電流波形,幅值較大,而且不受接地方式影響,同時故障線路和健全線路的暫態零序電流波形不同,故障線路上接地故障點前後的暫態零序電流波形也不同,後臺主站根據以上判據,綜合分析故障波形特徵就可以定位出接地故障所在區段。

五、案例分享

1、典型接地故障案例

2019-07-31 21:27:54 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報XX線174號杆至155號支1號杆之間發生C相瞬時接地故障。經查線發現用戶保險燒壞,實際故障位置與系統報警位置相符。

截圖分別為故障線路最前端監測點、故障點前監測點(臨近)、故障點後監測點(臨近)的零序電流和三相電場波形,三張圖電場波形變化一致,表現為C相電場跌落,AB相電場升高,為C相接地故障;通過零序電流對比可見,215號杆和174號杆零序電流特徵高度相似,且幅值較大,與155支1號杆零序電流相比暫態特徵方向相反,可判斷故障點在174號杆與155支1號杆之間。

2、電纜頭爆裂故障案例

2019-08-02凌晨IWOS平臺陸續報兩次事件;

事件一:2019-08-02 01:05:03 XX線2號杆之後(12支1號杆,55號杆)之前發生B-C相瞬時短路故障 。

事件二:2019-08-02 01:09:30 XX線2號杆之後(12支1號杆,55號杆)之前發生C相瞬時接地。

首次短路重合成功,約4分鐘後同一故障區段C相發生單相接地故障,經查線故障為電纜頭爆裂,實際故障位置與系統報警位置相符。

截圖分別為故障點前監測點和故障點後兩個不同的分支的監測點的三相電流和電場波形,由波形可見,2號杆有明顯的B、C相短路電流,約持續2.5周波後線路跳閘停電,電流、電場消失。而12支1號杆與55號杆在同一時刻的波形中未見有短路電流流過,所以12支1號杆與55號杆不在短路故障路徑上,可判斷為2號杆之後與12支1號杆、55號杆之前為故障點存在的區間。

截圖分別為故障線路故障點前監測點(臨近)和故障點後兩個不同的分支的監測點(臨近)以及同母線下非故障線路出口監測點的零序電流和三相電場波形,四張圖電場波形變化基本一致,表現為C相電場跌落,AB相電場升高,為C相接地故障;通過零序電流對比可見,2號杆零序電流暫態峰值和穩態值均遠大於12支1號杆、55號杆和XXX線1號杆的零序電流。且零序電流方向明顯與其他三個監測點相反,可判斷故障點位置在2號杆之後,12支1號杆、55號杆之前。

3、斷線故障案例

2019-08-08凌晨平臺連續報兩次事件:

事件一:2019-08-08 04:03:48 10kVXX線85號支11號支1號杆之後發生A相瞬時接地。

事件二:2019-08-08 04:07:35 10kVXX線85號支11號支1號杆之後再次發生A相瞬時接地。

經查線故障為用戶電纜斷線,實際故障位置與系統報警位置相符,系統報警正確。

截圖分別為故障點前監測點、故障線路非故障路徑監測點和非故障線出口監測點的波形,兩次事件的波形圖的電 場波形變化分別基本一致,表現為A相電場跌落,BC相電場升高,為A相瞬時接地故障;通過零序電流對比可見 零序電流均表現為弧光放電,且85號支11號支1號杆零序電流放電尖峰遠大於85號支11號杆和嘎雄線2號杆的零 序電流,且零序電流極性明顯與其他兩個監測點相反,兩個事件均可判斷故障點位置都在85號支11號支1號杆之後。

本次事件系統捕捉到兩次瞬時接地故障,均表現為弧光接地,且故障位置相同,經班組查線發現故障位置線路架設較低、弧垂較大與線下金屬廠房屋頂接觸,發生接地故障,接觸過程中導線逐漸燒斷,發展為斷線故障。

六、結束語

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是適合於10kv配電線路中各種線路故障判斷、故障區間定位和數據在線監控的最佳選擇,是當前配網自動化的最佳補充。該裝置可實現對線路上的設備分布、設備狀態數據、歷史信息、故障事件(接地、短路、瞬時等故障)等信息進行全景監測;可實現對線路事件、系統負荷等數據的分析;能實時準確定位出故障區間,同時根據系統大資料庫波形對比,準確分辨出是什麼故障,如樹障、絕緣子擊穿、避雷器擊穿、設備老化等,通過簡訊方式發給用戶。該裝置除了以上功能外,更大的優勢是在事故未發生之前,通過系統提供給用戶的信息及波形,可提前消除故障隱患,起到了一個預防作用。此外,手機app可隨時隨地方便查看線路狀態和故障信息,真正實現了方便快速判斷故障和幫助用戶更好更快的解決故障的目的。

近三年來,配電線路狀態檢測器在廣東電網下屬的肇慶、惠州、雲浮、韶關、汕頭等局以及國網的黑龍江等局得到了廣泛應用,已投入運行的有近6000套,銷售收入達到了近5000萬元。隨著該產品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使用單位的運維水平,極大縮短了故障點查找時間,大大減少了停電時間和停電範圍,提高了供電可靠性,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受到各供電局的一致好評。

相關焦點

  • 第九屆配電技術應用論壇盛大召開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運檢部檢修三處專責王志勇作了「北京智能配電網建設應用實踐」主題演講,王志勇提到:目前,智能化供電服務指揮系統在北京公司配網運維、政治保電工作中充分發揮了指揮、管控等作用,切實實現了配網作業質量與供電服務效率的提升。
  • 智能終端+正泰雲平臺,讓配電網更「聰明」
    智能終端+正泰雲平臺,讓配電網更「聰明」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和優質高效的供電服務,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然而,人工管理模式下的故障排查搶修慢、巡檢強度大、透漏點不易識別等問題給低壓配電臺區的運維帶來了諸多挑戰。
  • 廣東中山局:配網運維的「三鄉效能」
    三鄉供電分局配電綜合班擔負著554公裡配網線路、934臺公用配變和978臺專用配變的運維工作,人均線路運維量達29.2公裡/人,是全局配網人均運維量的兩倍,但三鄉分局的線路故障率指標卻在中山所有供電分局裡名列前茅,打造配網運維的「三鄉效能」。
  • 配電設備企業加緊研發數字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配電設備企業加緊研發數字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1-01-08 10:45 數位技術賦能電力物聯網配電設備企業加緊研發數字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記者 秦虹 報導 「針對當下的時代環境
  • 六個關鍵詞,帶您解讀第十屆配電技術應用論壇
    會議期間,上海紫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王成修作了"配電終端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的實踐與探索"的主題演講;北京丹華昊博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產品中心技術總監王志剛結合"基於泛在物聯網的配電物理動模平臺應用"作了主題演講;蘇州銀蕨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長CEO方明作了"基於物聯網的智能配網狀態監測系統-單相接地故障檢測定位應用"的主題演講;山東科匯電力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電力自動化事業部產品總監張海臺帶來了
  • 配電物聯網在單相接地故障搶修精準指揮中的應用
    國網金華供電公司的研究人員陳志華、張波,在2020年第9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通過充分應用配電自動化、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配網故障信息全面感知及各系統間應用的靈活配合,並梳理出新的配網單相接地故障精準指揮模式,使得在配網發生單相故障時,各專業班組間能高效聯動,綜合開展故障主動研判,精準定位故障點,大幅縮短故障隔離時長
  • 廣東中山局:配網運維的「三鄉效能」
    三鄉供電分局配電綜合班擔負著554公裡配網線路、934臺公用配變和978臺專用配變的運維工作,人均線路運維量達29.2公裡/人,是全局配網人均運維量的兩倍,但三鄉分局的線路故障率指標卻在中山所有供電分局裡名列前茅,打造配網運維的「三鄉效能」。
  • 10kV配電物聯網智慧臺區的關鍵技術與實踐
    2019年,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建設「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網際網路企業的戰略目標,配電物聯網是國網公司實現「三型兩網」戰略目標的重要建設內容,基於「雲管邊端」的配電物聯網體系架構,融合「雲大物移智」等先進信息技術來開展中低壓配電網的物聯網化建設,能顯著提升運維管理水平和供電服務水平。
  • 貴州電網遵義播州供電局成立配電運維中心探索營配分離新模式
    「全方位是指要通過巡視全面摸清線路最新的運行狀況,除了設備健康情況外,還包括線路所處的環境是否改變、周邊建築物和道路情況等。」配電運維中心主任陳俊岐說,所謂專業化,就是完全按照南方電網公司《中低壓配電運行管理標準》開展巡視。  開展全方位專業化巡視是播州供電局去年3月成立配電運維中心後推進配網運維專業化的一次有益實踐。
  • 賦能電網及配電數位化 施耐德電氣亮相EP CHINA 2018
    EcoStruxureTM 電網:推動電網數位化 助力世界一流配網建設施耐德電氣中國區高級副總裁、能源事業部負責人徐韶峰表示:「施耐德電氣將依託EcoStruxure Grid架構與先進的數位化創新技術,助力用戶提升電網的安全性、可靠性、靈活性,在實現精益運維的基礎上,助力推進電網的智能化進程。」
  • 國網浙江電力首臺自主可控架構優先的配電臺區融合終端投運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臺區融合終端技術要求,國網浙江電力充分結合營配末端融合實際需求,以連接電力用戶的配電臺區為單元,融合分布式邊緣計算、物聯網通信和雲計算協同技術,自主研發配電臺區融合終端。此外,國網浙江電力以臺區融合終端為基礎,積極構建配電物聯架構體系,配電臺區融合終端、安全接入網關、物聯管理平臺、配電自動化四區主站及配電APP省級應用分中心等關鍵環節全鏈路貫通,實現營配設備狀態全感知、業務流程全穿透,有效提升故障綜合研判能力、故障搶修效率和客戶服務水平。
  • 華北工控 | 嵌入式計算機在配網可視化管控系統中的應用
    隨著電力物聯網建設工作的逐步展開,以大數據、物聯網和計算機等先進技術為基礎的配網可視化管控系統飛速發展,它將設備和用戶連接起來,可實現用電集中監控和配網數據信息共享,為
  • 提升創新水平 支撐戰略落地——國網徐州供電公司2020年創新工作側記
    該系統綜合利用高清視頻、機器人、傳感器監測等技術手段,實現了設備狀態管控、智能快速巡視、缺陷主動預警等功能,巡視人員通過監控屏幕,足不出戶即可完成巡檢工作。近年來,電網規模的持續擴大和精益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給公司生產運維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破解現有員工規模下,工作效率「跨越式」提升難題,技術進步的引領作用無疑是關鍵。
  • 施耐德電氣李瑞:數位化智能配電已成未來技術趨勢
    作為當下最高效、最重要的能源形式之一,電力在全社會正常運轉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用戶對用電可靠性期望的不斷提高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更多應用,未來的電氣系統將變得愈加重要而複雜,傳統機械式配電系統將變得「不堪重負」,因此,電氣數位化正成為未來的技術趨勢。
  • 【公示】2019年物聯網關鍵技術與平臺創新類、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
    在項目發布之前,為進一步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現將擬發布的2019年物聯網關鍵技術與平臺創新類、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類項目名單進行公示。如有不同意見,請在公示期間將意見書面反饋至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電子郵件發送至tanglei@miit.gov.cn(郵件主題註明:2019年物聯網項目意見反饋)。
  • 颳起變革之風,物聯網技術助力傳統公共能源行業升級
    颳起變革之風,物聯網技術助力傳統公共能源行業升級今年6月15日,在國家電網舉辦的「數字新基建」重點任務發布會暨雲籤約儀式上,國家電網著重發布「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包括電網數位化平臺、能源大數據中心、電力物聯網等在內。可以說,物聯網技術在電網的落地,已經被認為是當下能源行業破局困境的關鍵。
  • 施耐德電氣舉辦鐵路行業VIP智慧沙龍 激發創新設計思維
    在深入解讀基於EcoStruxure Power技術架構所打造的中低壓智能配電系統完整解決方案,助力客戶保障配電系統安全可靠,實現主動式運維、高效運營和精細管理的同時,施耐德電氣還通過極具創意的「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能力培訓和主題實踐,與來自鐵路局、業主、總包商、設計院的相關人員,激發配電系統智能化解決方案的設計靈感,共探鐵路行業智能化發展。
  • 淺談德興配網集中化管理之調度篇
    規範性引用文件  《江西電網調度管理規程》  《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定》(線路部分)  《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  《江西省配網集中化管理》2151文件  《電網調度實用技術問答》第二版  《江西省電力公司電氣兩票管理規定》贛電安[2010]57號  一、調控員做工作票許可人不符合安規和不能履行許可人安全職責
  • 2019年中國電力無人機智能運維技術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辦
    在廣東電網公司機巡管理中心、廣東省電機工程學會電力無人機分會主辦的2019年中國電力無人機智能運維技術高峰論壇上,來自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南方電網公司和無人機廠商的專家、代表近400人齊聚一堂,聚焦無人機自動駕駛與圖像識別技術,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和無人機技術在電力系統的應用。
  • 電與網跳起雙人舞:華為PLC-IoT聯盟成立,跳出物聯網新格局
    以上四類通信方式中,前面兩種是有線通信技術,後面兩種是無線通信技術。有線通信受線路特性影響較多,無線通信則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各有其適用的應用場景。其中電力線通信技術PLC的突出特點是網隨電通,對於那些有電力線供電的設備,無需額外部署專門的通信線路即可接入網絡,滿足了大量物聯網設備的通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