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開啟全域旅遊新模式

2020-12-12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

烏魯木齊開啟全域旅遊新模式

2016-08-18 11:06:43 來源:新疆網

  新疆網訊(記者 李凱)8月15日,烏魯木齊市經濟工作視頻會議召開,在貫徹落實自治區經濟工作座談會精神,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專門提到,將加快發展旅遊業,積極創建全疆全域旅遊示範區,將旅遊業打造成為烏魯木齊市重要的支柱產業。

  同時,今年烏魯木齊市仍要全力推進南山國際旅遊區風貌提升和環境綜合整治,繼續發揮好「十三冬」後效應,辦好第十四屆烏魯木齊絲綢之路冰雪風情節。

  今天的新疆正以美麗迷人的自然風光、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一體多元的歷史文化和文明進步的發展成果,向世界展示著自己獨特的魅力。作為新疆的首府,大美烏魯木齊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到亞心之都來旅遊,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中外遊客的最佳選擇。

  數據顯示,今年1-7月,烏魯木齊累計接待遊客1551.94萬人次,同比增長14.85%;旅遊總收入達183.8992億元,同比增長13.57%。特別是進入7月中下旬後,首府旅遊業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唱響「冰與火之歌」

  方家莊155號農家樂老闆海菊在南山開了13年農家樂,今年是最忙的。

  海菊說,從「十三冬」後,不斷有內地遊客來參觀場館、遊玩,現在她家每周能接待3000人左右,她準備擴建農家樂。

  這並非個例,隨著「後十三冬」效應顯現,首府唱響「冰與火之歌」,弱化淡季和旺季概念,烏魯木齊南山未來不僅是市民的後花園,還將是迎接世界遊客的國際旅遊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今年4月聽取了南山國際旅遊區總體規劃匯報。張春賢指出,烏魯木齊南山景區是一塊自然瑰寶,生態環境優越,生物多樣豐富,發展旅遊文化產業大有作為。按照新發展理念要求,加快南山國際旅遊區建設,讓南山成為烏魯木齊各族市民的好去處;圍繞把南山打造成國際知名山地旅遊度假勝地、世界一流專業冰雪運動基地,在烏魯木齊乃至全疆旅遊產業發展方面發揮積極的示範帶動作用。

  支撐國際旅遊區的重要硬體是交通設施,今年烏魯木齊市將啟動至南山中低速磁懸浮和烏昌輕軌規劃建設,建成後遊客到南山只需20分鐘。南郊環山公路升級改造工程也已開工,改造後沿途經過苜蓿臺生態公園、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天山大峽谷、甘溝菊花臺、冬運會場館、十二連湖及亞洲地理中心等諸多南山重點景區,明年10月就能完工。

  新疆盛域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邢樂介紹,以往遊客利用周末到南山旅遊,都是本地自駕,現在該旅行社設計的南山鄉村遊自駕線路在市場上受到青睞,開始有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的遊客利用探親、商務的空閒時間租車到南山自駕了。

  「今年夏天接待量明顯超過過去任何一年。」白雲國際滑雪場董事長陳連生介紹,現在夏季滑雪場可以接待單位培訓、會議、拓展訓練等需求,往年一夏天差不多千人左右,目前已經超過兩千人。

  他說,這其中就有「十三冬」期間來過雪場的遊客,現在帶著家人或是單位、公司的同事又來到南山休閒度假遊。

  新疆資深旅遊專家張丹林認為,全域旅遊就是全社會都關注旅遊,旅遊可以帶動100多個行業的發展,促進就業,南山的農家樂、蒙古包等都是這個範疇。

  開啟絲路遊的全新模式

  「十三冬」短道速滑比賽中,範可新奪得女子500米冠軍及女子1500米冠軍。

  賽後範可新說這塊高原冰場冰質非常好,適合運動員發揮出最高水平。

  國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副領隊單戈也說,新疆的滑雪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裡雪質好,賽道設計符合國際比賽標準,最讓他難忘的是這裡舒適的氣溫,運動員可以輕裝上陣自由發揮。

  今年下半年,烏魯木齊借勢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宣傳推介活動,分三條線到國內蘭州、杭州、重慶等九個城市推介烏魯木齊旅遊,並且重點推介了冰雪旅遊。

  在推介過程中,與會的旅行社裡,一大半都對烏魯木齊的冰雪旅遊資源表示了興趣。希望在夏季旅遊線路的基礎上,增開來烏魯木齊的冬季旅遊線路。

  8月初,中國公民赴哈薩克斯坦旅遊首發團活動在烏魯木齊啟動,這標誌著哈薩克斯坦成為中國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讓絲綢之路旅遊延伸到了中亞五國。

  年內烏魯木齊還將建成醫療旅遊推介平臺,向周邊國家推廣和提供新疆的優勢醫療服務。新疆優勢醫療衛生資源吸引了大量中亞國家公民前來就醫,旅遊醫療呈現活躍態勢。

  絲綢之路旅遊的魅力,讓烏魯木齊1-7月國際旅遊接待人數達到了13.34萬人次,同比增長0.18%,旅遊收入43592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23%。

  各區縣發力全域旅遊

  新疆新運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陳柏旭說,現在和7月一樣,提前半個月都不一定能找到車和導遊,9月初又有旅遊專列的客人到達新疆。

  過夜遊客多為團隊遊客,旅行社接待的暴增,意味著過夜遊客的增加,過夜遊客所能帶動的餐飲、住宿要高於一日遊遊客。

  數據顯示,1-7月烏市國內過夜遊客達到了591.67萬人次,同比增長13.47%。

  市旅遊局黨組書記張江洲說,烏魯木齊市旅遊局對旅遊資源以及定位做了進一步明確,按照旅遊發展「四大理念」,分區域、分類型進行旅遊業發展的空間布局。

  新疆國際大巴扎、二道橋民族風情步行街、中山路商業休閒一條街和友好路商業長街,這些商圈交通、住宿、信息等旅遊服務要素優勢突出,未來將以這些商圈打造高端商務旅遊、智慧旅遊、會展旅遊。

  烏魯木齊縣、水磨溝區有南旅基地、天山大峽谷、水磨溝公園、石人溝等景區景點,這裡將突出景區自然風光優勢,打造以運動體驗、度假觀光為主要形式的首府生態低碳旅遊。

  米東區、高新區(新市區)、達坂城區重點挖掘民族文化底蘊深厚、現代文化引領、生態民俗精髓等新型特色文化體驗遊、生態休閒觀光遊,以旅遊集鎮聚合體展現首府特色風情體驗遊。

相關焦點

  • 烏魯木齊將打造成新疆全域旅遊示範區
    烏魯木齊將打造成新疆全域旅遊示範區 2016-11-04 10:40:36 來源:亞心網
  • 茶旅融合助推武夷山開啟全域旅遊發展新模式
    這是11月15日晚武夷山度假區隨處可見的一景,也是由武夷山市旅遊工作委員會主辦、武夷山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等承辦的「『民宿+名茶+茗人』分享會」現場。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也是世界紅茶和烏龍茶發源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優秀美麗。
  • 祁連開啟草原全域旅遊新模式
    今年春天,祁連縣卓爾山·阿咪東索旅遊區以優質的資源條件和極高的景觀價值,順利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審,正式列入全國創建5A級旅遊景區預備名單,標誌著這一景區5A創建工作邁出了實質性的關鍵一步,也為推進祁連縣全域旅遊,打造綠色生態旅遊品牌樹起了新坐標。
  • 邯鄲市肥鄉區開啟平原全域旅遊新模式
    據不完全統計,「五一」假期共接待遊客人數突破40萬人次,全域旅遊讓肥鄉區充滿活力,煥發出勃勃生機。近年來,肥鄉區堅持用全域旅遊理念打造高質量生態,用高質量生態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無中生有文章,建設一批全域性旅遊工程,培樹一批鄉村旅遊示範村,完善旅遊配套服務設施,組織搞好節慶旅遊文化活動,實施全域旅遊規劃編制工作,推介精品旅遊線路,全力開啟平原全域旅遊的新模式,帶動當地及周邊村民共同致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 【回眸「十三五」·奮進中的烏魯木齊】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李凱 陳巖攝影報導)從景點旅遊走向全域旅遊,從傳統模式走向智慧旅遊,從淡旺明顯走向四季皆宜……  旅遊業既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元素。「十三五」期間,隨著穩定紅利的持續釋放和旅遊興疆戰略的全面實施,烏魯木齊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新景點、新業態、新模式、新線路、新產品的接連湧現,不斷提升著遊客體驗,推動烏魯木齊旅遊業持續井噴並加快轉型升級。  這5年,從單一景區遊到深度全域遊,烏魯木齊旅遊業求新求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 「回眸「十三五」•奮進中的烏魯木齊」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十三五」期間,隨著穩定紅利的持續釋放和旅遊興疆戰略的全面實施,烏魯木齊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新景點、新業態、新模式、新線路、新產品的接連湧現,不斷提升著遊客體驗,推動烏魯木齊旅遊業持續井噴並加快轉型升級。這5年,從單一景區遊到深度全域遊,烏魯木齊旅遊業求新求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 【新疆是個好地方】烏魯木齊:從「景區旅遊」走向「全域旅遊」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大力實施「旅遊興疆」戰略,積極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不斷增強旅遊產業驅動力、創新力和競爭力,讓全域旅遊的發展在烏魯木齊漸入佳境。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烏魯木齊市旅遊接待總人數2.4億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3100億元,旅遊業呈現井噴式增長。
  • 茶旅融合助推武夷山開啟全域旅遊發展新模式
    這是11月15日晚武夷山度假區隨處可見的一景,也是由武夷山市旅遊工作委員會主辦、武夷山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等承辦的「『民宿+名茶+茗人』分享會」現場。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也是世界紅茶和烏龍茶發源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優秀美麗。
  • 長興:全民閱讀+全域旅遊 「圖書館+」新模式
    近年來,長興縣圖書館積極探索「全民閱讀+全域旅遊」服務理念,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質量、拓展全民閱讀活動等措施,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  日前,《2019年全民閱讀工作有關名單的通知》正式公布,長興縣圖書館喜獲全國「全民閱讀示範基地」榮譽稱號,全國僅有21家單位獲此殊榮。
  • 立體交通助力烏魯木齊全域旅遊
    隨著新疆旅遊旺季的到來,旅遊航線陸續復航、旅遊專列接連進疆、來自全國各地的房車大規模進疆……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五大中心建設提速,今天的烏魯木齊構建了立體交通大格局。立體交通助力全域旅遊,曾經戈壁阻隔,如今一路坦途,讓天下遊客匯聚烏魯木齊輕鬆賞景。
  • 福州市晉安區探索「全域·全季·全景」 旅遊發展新模式
    特別是近年來,全力融入「全福遊、有全福」產業產品體系,統一規劃布局,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融合發展,既探索出「全域·全季·全景」的旅遊發展新模式,又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相互促進,榮獲首批全省全域生態旅遊示範區。
  • 濟棗高鐵新進展:概念設計方案招標,將開啟全時全域旅遊新模式
    濟棗高鐵新進展:概念設計方案招標,將開啟全時全域旅遊新模式 2021-01-16 2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黃南州開啟秋冬旅遊新模式
    為了推進黃南秋冬季文化旅遊資源,黃南藏族自治州旅遊局聯合所轄四縣旅遊部門與省內外多家旅行社著力打造六大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品牌,助力黃南旅遊走向全域化、品質化、智慧化。 據了解,該精品旅遊路線以「文化+旅遊」、「文化+創新」、「文化+自然」為基礎,以倡導保護環境、傳承非遺文化為目標,借鑑國外旅遊新模式的成功經驗,充分挖掘並開啟本地文化之旅、人文之旅、探險之旅、音樂之旅、手工之旅及佛教之旅,六大精品旅遊線路是黃南州全面提升旅遊服務的生動實踐。
  • 陝西韓城新模式: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
    中國網7月20日訊 「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陝西韓城正在打造文化旅遊產業的新名片。如何在旅遊發展中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如何讓一個地方的旅遊發展與百姓家園的建設相得益彰?如何讓它與人民幸福指數提高的關聯更加緊密?如何讓它煥發持續的活力?
  • 全域旅遊的 「革新」與「守舊」 增強區域惠民幸福感
    發展全域旅遊還要學會守「舊」 旅遊目的地發展全域旅遊並不只是一味地尋求創新,同時還要堅守固有的「舊」,傳承與創新同步,才能使全域旅遊發展得更持久。「守舊」即保護,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古村落、保護非遺文化。
  • 新業態 新模式 新服務 蓬萊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近年來,依託豐厚的文旅資源,蓬萊積極探索從傳統知名旅遊城市向精品化、全域化旅遊目的地轉型升級,形成了以新興業態帶活全域山海的蓬萊模式。優化布局,豐富供給,打造全域旅遊新業態。近年來,蓬萊立足北部「仙閣海」、中部「酒湖馬」和南部「山林泉」等優勢資源,構建「山海呼應、城鄉交融、全域覆蓋」的旅遊發展格局,全力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 淇縣:開啟全域旅遊新時代
    □本報記者張莉娜本報通訊員李春陽    日前,淇縣成功入圍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淇縣旅遊再上一個新臺階。    在日益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全域旅遊發展戰略使淇縣旅遊取得不俗成績。
  • 聞旅| 西北及青藏地區版塊省市旅遊發展規劃
    此次研討會旨在全面推進創建工作,以全域旅遊統籌發展,以生態旅遊、文化旅遊彰顯特色,以館群合作提升魅力,全面提升景區文化旅遊內涵,形成從景點旅遊邁向全域旅遊發展的文化旅遊景區新模式。青海開啟「農牧業+旅遊」融合發展新模式:青海省農牧廳印發《推進農牧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實施方案》,計劃在全省範圍內綜合開發利用高原特色農牧業、農牧區自然景觀、農牧業資源、農家生活、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全力打造集休閒農牧業、現代農牧業、鄉村旅遊、文化創意、生態文明建設高度融合的新業態,開啟「農牧業+旅遊」融合發展新模式。
  • 「旅遊+健身」!武平開啟度假新模式~
    而「迎中秋慶國慶聯賽」共有70多名選手參加,在家球友、歸家鄉賢球友以及來自福州的翼動力聯盟俱樂部武平旅遊代表隊的球友分為咱武平,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來自全省各地的羽毛球運動愛好者相聚這裡,以球會友,在參加比賽的同時,開啟了「旅遊+健身」的度假新模式。
  • 構建全域旅遊打造新模式,推動旅遊經濟發展
    構建全域旅遊打造新模式,推動旅遊經濟發展全域旅遊已成為國家戰略,全國上下形成了特色突出、百花齊放的全域旅遊創建格局。不論是中.央層面,還是國家旅遊局,都對全域旅遊工作表達了充分肯定,提出了行動指導。從中.央、李金早局長、國家旅遊局層面對全域旅遊最.新政策進行了介紹,對全域旅遊示範區的評定及驗收標準以及全國旅遊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