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奮進中的烏魯木齊」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2020-10-15 新疆網



9月24日,在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小東溝村的南山花海景點,景區「小火車」正帶著遊客穿越花海。 (記者陳巖攝)

新疆網訊(記者李凱)從景點旅遊走向全域旅遊,從傳統模式走向智慧旅遊,從淡旺明顯走向四季皆宜……

旅遊業既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元素。「十三五」期間,隨著穩定紅利的持續釋放和旅遊興疆戰略的全面實施,烏魯木齊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新景點、新業態、新模式、新線路、新產品的接連湧現,不斷提升著遊客體驗,推動烏魯木齊旅遊業持續井噴並加快轉型升級。

這5年,從單一景區遊到深度全域遊,烏魯木齊旅遊業求新求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市民夏君君是個旅遊達人,到國際大巴扎欣賞歌舞遍嘗美食,到紅灣花海賞花之餘走走網紅橋,到鹽湖享受鹽浴漂浮的同時拍幾組天空之境的美照……她發現,這幾年,烏魯木齊好玩的地方越來越多。

夏君君說,以前短途遊,就去一個景區,或者就只是滑雪。現在,不僅可以去景區遊覽,去滑雪場滑雪,景區周邊的特色小鎮、花海、兒童樂園、攝影基地都能去體驗和遊覽,出遊內容更豐富了,每個季節都可以去玩了,所以出遊次數也增加了。

「十三五」期間,烏魯木齊本地遊、周邊遊成主流,新玩法不斷湧現,各類專注體驗、休閒需求的高品質產品更受青睞,網紅打卡點、精品民宿、花海遊、主題遊等全域旅遊形式在烏魯木齊深入推進。

在永豐鎮,花兒上寺依託千畝花海,引入兒童遊樂設施、小小動物園、阡陌攝影基地、採摘等項目,讓景區內容豐富,可玩性更高。紅灣花海、神木源、植物園等景區、公園,也紛紛引入喊泉、網紅橋、小火車等遊樂設施,豐富景區內容。

「十三五」期間,我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進程中,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將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轉換為旅遊產品優勢,面對當前大眾家庭休閒市場需求推出個性化、主體化、定製化旅遊產品,不斷推出中高端旅遊新產品,帶動旅遊地的餐飲、出行、住宿、遊覽等消費提升。

發展全域旅遊,就要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2019年,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魯番市、石河子市、克拉瑪依市達成《「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烏昌吐石克文旅融合協同發展共識》,合力打造新疆重要的全域旅遊示範區。

這5年,烏魯木齊旅遊從淡旺明顯走向四季皆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上海旅遊達人魏佳將南山滑雪的體驗帖發在網上,「雪質太棒了,一邊曬著太陽,一邊滑雪,真是太美了」,吸引不少粉絲點讚。

烏魯木齊大力推進全域旅遊以來,旅遊新業態在烏魯木齊市區內、景區內、景區周邊不斷湧現和迅速發展,讓烏魯木齊旅遊業變得淡季不淡,四季皆宜,吸引不少像魏佳這樣的國內遊客來烏魯木齊「驕陽看雪」。

「十三五」期間,烏魯木齊冬季旅遊越來越火,冰雪旅遊品牌逐漸形成。烏魯木齊市連獲「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稱號,烏魯木齊絲綢之路冰雪風情節摘得「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冰雪旅遊節事」稱號。

《全域旅遊導則》起草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旅遊與休閒研究室主任戴學峰說,烏魯木齊南山形成了以滑雪場為核心的一大片旅遊區,這成為烏魯木齊冰雪旅遊的獨特優勢。絲綢之路冰雪風情節的品牌和各種冰雪旅遊活動已經深入人心,早已形成了烏魯木齊獨特的冰雪文化。

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本身以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為依託,冬季滑雪、滑冰遊客量很大,近年來通過打造全域旅遊,旅遊新業態不斷上馬,景區在每個季節都有亮點和特色來吸引遊客。

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副總經理黃河介紹,景區主推的彩虹滑道七彩飛圈、觀光纜車、山頂健身木棧道、絲路影城、民宿、客棧等旅遊新業態,加上景區門前的格桑花海,讓景區不再局限於冬季的滑雪項目,增加了春夏秋三季景區的可玩性,實現了四季旅遊。

平西梁村的民宿群,則吸引遊客在景區附近住下來,冬天可以滑雪,春夏秋三季採摘、觀景、爬山、賞花,促進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

隨著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烏魯木齊旅遊業正在不斷探索、刷新人們的出遊體驗,滿足旅遊市場四季皆宜的需求,讓遊客任何季節來到烏魯木齊都能獲得美好體驗。

這5年,烏魯木齊旅遊從傳統模式走向智慧旅遊,裝上「智慧芯」,開啟「雲端遊」。

無預約,不旅遊,現在已經成為市民的標配。剛剛結束的國慶、中秋長假,市民耿寧熟練使用「一城遊新疆」,帶著家人在烏魯木齊周邊遊,想去哪個景區直接輸入名稱點一下導航,跟著路線走就可以。周邊停車場、旅遊廁所位置都一應俱全,還可以查到景區網址和電話。

作為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的第一個長假,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被視作旅遊業復甦的一個重要機遇,烏魯木齊旅遊管理部門、各大景區和文旅企業做足準備,推出一系列特色旅遊線路、產品和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推動旅遊業強勁復甦回暖。數據顯示,10月1日-8日全市累計接待國內遊客521.07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3.10%,實現旅遊收入28.10億元。

這樣的數據亦如往常般,美麗而令人心動。「十三五」期間,隨著行動網路速度的提升,旅遊類App、小程序的普及,以及5G網絡在烏魯木齊的覆蓋越來越廣,烏魯木齊智慧旅遊迎來了蓬勃發展。

天山大峽谷景區營銷部主任毛紅軍介紹,遊客可通過「新疆絲路南山旅遊文化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及美團、攜程等電商平臺進行該公司旗下天山大峽谷和苜蓿臺生態公園兩個景區的網上實名制分時預約購票。在線預約購票後,拿著手機到景區入口有專人核銷二維碼入園,全程遊客無接觸入園。

記者看到,「一城遊新疆」還引入了慢直播功能,打開後可以顯示各大景區的實時直播景象,目前天山大峽谷、紅山公園景區都已經加入了慢直播的內容當中。

不僅如此,智慧旅遊還讓烏魯木齊旅遊的宣傳推廣形式從線下走到線上,「驕陽看雪·烏魯木齊」雲端旅遊推介會首次躍上「雲端」。

烏魯木齊縣也利用「網際網路+文旅」形式,將各鄉鎮花海、景區(點)的照片、視頻等「搬」上各大網絡平臺。烏魯木齊航空今年陸續組織過多場抖音等平臺的直播活動,宣傳推介烏魯木齊旅遊。

智慧旅遊為烏魯木齊旅遊業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新機遇,5G、人工智慧等技術創新也正在為烏魯木齊旅遊業裝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智慧芯」。

回眸「十三五」·數字看變化

2016年,烏魯木齊市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含一日遊)2533.54萬人次,較上年增長15.0%。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340億元,增長14.1%。

2017年,烏魯木齊市接待國內外遊客(含一日遊)3302.64萬人次,較上年增長30.4%。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449.90億元,增長32.2%。

2018年,烏魯木齊市接待遊客4624萬人次,增長40%;實現旅遊總收入694億元,增長54%。

2019年,烏魯木齊市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7526.38萬人次,同比增長49.77%;旅遊總收入達1137.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1.18%。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奮進中的烏魯木齊】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十三五」期間,隨著穩定紅利的持續釋放和旅遊興疆戰略的全面實施,烏魯木齊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新景點、新業態、新模式、新線路、新產品的接連湧現,不斷提升著遊客體驗,推動烏魯木齊旅遊業持續井噴並加快轉型升級。  這5年,從單一景區遊到深度全域遊,烏魯木齊旅遊業求新求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積極推進全域旅遊建設
    2020年已進入尾聲,「十四五」大幕即將開啟,文旅頭條推出「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 」專題,展示雲南文旅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取得的亮點成績;分享「十四五」的新方向、新思路、新規劃、新舉措。(哈尼梯田)十三五期間,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按照中央和省、州黨委政府對加快推進旅遊轉型升級,促進全域旅遊發展、推進「一部手機遊雲南」建設和「旅遊革命」等各項重大部署,依託州內富集的旅遊資源和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為實現紅河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⑤」過推進「旅遊革命」2019年雲南新增...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1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上獲悉,雲南通過推進「旅遊革命」,旅遊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並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全省新增全域旅遊示範區23家,完成旅遊投資1201.9億元。
  • 「十三五」:萬盛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十三五」期間,我區推進全域旅遊工作,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新景點、新業態、新模式、新線路、新產品不斷湧現,景區化特徵愈加明顯,旅遊淡旺季界限逐漸模糊,實現了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從單一到綜合完善基礎配套、從傳統模式到智慧旅遊的華麗「蝶變」。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變化」大道坦途觀美景——金塔縣積極構建全域旅遊大交通新格局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大道坦途觀美景——金塔縣積極構建全域旅遊大交通新格局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盧玉「十三五」以來,金塔縣不斷加大旅遊交通設施建設,完善路網結構、提供便捷服務,四通八達的道路成為引客「利器」。得益於便捷的交通,更多美景逐漸向世人展露芳容。
  • 【回顧嘉魚「十三五」】全域旅遊蓬勃發展
    嘉魚旅行微刊 專注本地吃喝玩樂遊娛購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嘉魚旅遊開欄語:「十三五」時期,是奮進的五年,也是輝煌的五年。
  • 「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湖南」闊步邁向旅遊強市
    從《張家界市「旅遊+」行動方案(2016-2020)》到《關於在「錦繡瀟湘」全域旅遊基地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的意見》,再到《張家界市全域旅遊促進條例》,「十三五」期間,張家界以「對標提質、旅遊強市」發展戰略為內核,以旅遊經濟引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正逐步實現由旅遊大市向旅遊強市跨越。
  •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寫好旅遊文章 描繪「詩與遠方」 ——「十三五」綿竹市旅遊業發展回眸
    「 十三五」以來,綿竹著力招引和推進一批文旅項目,重點構築以項目為支撐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九龍水街花宿·花廂院子項目一期完成建設並運營,改建的65間主題精品民宿各具特色;金色清平小鎮建設如火如荼,觀光式小火車、露營基地、螢飛谷吸引眾多遊客爭先感受「童話」魅力,熊貓博物館、玻璃觀光綜合體即將開工;特色村落建設項目培育美麗鄉村,鄉遇畫裡文創社區、「竹籬人家」生態社區等鄉村旅遊特色村落;啟動綿竹全域旅遊一期PPP項目,加快推進全域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一個個生機勃勃的文旅項目,為旅遊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宜秀】激發全域旅遊新活力 書寫文化旅遊大文章
    ,全體幹群大膽探索,銳意改革,圍繞「全域旅遊、全景宜秀」目標定位,全面鋪開創建工作。  「十三五」期間,龍舟文化節、浪漫梨花節、鬱金香節、楊梅採摘節等25項節慶節會活動如火如荼,打響了「龍山鳳水、宜秀怡人」全域旅遊宣傳口號,全域旅遊宣傳品牌體系不斷完善。
  • 「「十三五」成就巡禮·通山篇②」通山:全域旅遊顯魅力
    11月25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公示結束,通山縣順利摘下這塊國字號「金字」招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成功創建,標誌著通山旅遊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柏林說,通山旅遊產業得天獨厚、前程似錦。
  • 烏魯木齊開啟全域旅遊新模式
    按照新發展理念要求,加快南山國際旅遊區建設,讓南山成為烏魯木齊各族市民的好去處;圍繞把南山打造成國際知名山地旅遊度假勝地、世界一流專業冰雪運動基地,在烏魯木齊乃至全疆旅遊產業發展方面發揮積極的示範帶動作用。  支撐國際旅遊區的重要硬體是交通設施,今年烏魯木齊市將啟動至南山中低速磁懸浮和烏昌輕軌規劃建設,建成後遊客到南山只需20分鐘。
  • 「十三五成就」薊州區著力發展全域旅遊 做足山水特色放大旅遊價值
    薊州區東施古鎮韓家筏村村民陳永富說到村裡的變化非常自豪,韓家筏村的變化是薊州區發展全域旅遊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薊州區做精旅遊產業,以「旅遊+」為引領,堅持全域式布局、全社會參與、全方位建設,把生態空間做優,把山水特色做足,把旅遊價值放大。
  • 奇創「全域旅遊」案例集錦(六)
    重點培育2個品牌引領型國家旅遊度假區、存量提升4個5A級旅遊景區、搭建6類產業聚集融合平臺、增量更新10個特色小鎮、全域聯動N個主題鄉村,明確昌吉旅遊點狀突破的重點、「面」域轉變的格局。④聚客、導客新亮點,圍繞「新疆旅遊第一站」的定位,重點研究部署遊客自烏魯木齊進入昌吉州、過境昌吉州、散入各縣區、停留各節點的旅遊行程,設計「環遊天山•千裡黃金線」、「天山百裡丹霞」兩大昌吉旅遊黃金旅遊環線。
  • 安順市「十三五」期間全域旅遊發展綜述
    「十三五」以來,安順市充分發揮旅遊資源優勢,緊緊圍繞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按照「井噴式增長,湧泉式發展,內涵式提升」的要求,堅持「全域旅遊、產城互動、景城一體、城鄉統籌」的發展思路,深入推進「旅遊+」發展戰略,紮實推進2020年全域旅遊「十件實事」,全域旅遊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構建起豐富的旅遊產品體系,旅遊產業實現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資源優勢轉逐漸轉化為旅遊產品、經濟優勢,形成處處皆景、處處景不同的差異化
  • 網際網路+ 全產業 國際化,「十三五」期間的張家界全域旅遊大詞彙
    乘風逐夢 踏浪前行「十三五」期間張家界旅遊經濟發展成就回眸國慶中秋長假,在從《張家界市「旅遊+」行動方案(2016-2020)》到《關於在「錦繡瀟湘」全域旅遊基地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的意見》再到《張家界市全域旅遊促進條例》,十三五期間,我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深入實施「提質張家界 打造升級版」「對標提質 旅遊強市」等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旅遊經濟穩步提升
  • 「十三五」成就巡禮:梅縣區「旅遊+」跨界融合繪就全域旅遊新圖景
    「十三五」期間,梅縣區以「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加快推進景區建設和提檔升級,深挖資源優勢,推動旅遊業與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大小景區「串珠成鏈」,旅遊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湧現,遊客滿意度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今年11月,梅縣區上榜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全域旅遊大放異彩。
  • 「回眸十三五」通遼市文化旅遊業提升文化軟實力
    「十三五」期間,通遼市統籌推進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深入挖掘草原文化深厚底蘊,把更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推向市場、做成產業、打響品牌,為通遼文化旅遊事業的繁榮、發展勾勒出了宏偉的藍圖。科爾沁500公裡風景大道入選中國最受歡迎十大自駕路線,孟家段溼地旅遊區晉升4A級旅遊景區。成功舉辦第38屆北京那達慕大會、首屆通遼市肉牛文化產業博覽會、全國民族醫藥高峰論壇暨內蒙古第四屆蒙醫藥產業博覽會和「一帶一路」敖包相會系列活動。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②」雲南民族文化發展碩果纍纍 國家級...
    「十三五」時期,雲南省在推動民族地區文化繁榮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11月27日,記者從雲南省政府新聞辦、雲南省發改委舉辦的「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專題發布會獲悉,目前雲南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增至105項、代表性傳承人增至125人,「傣族剪紙」和「藏族史詩《格薩爾》」兩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⑧」截至11月30日 雲南戶籍人口4804...
    發布會現場 記者 趙嘉 攝  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12月22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 」系列新聞發布會·新型城鎮化發展專題發布會在昆明海埂會堂召開。雲南省公安廳治安管理總隊政委陳根獻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十三五」以來,雲南省公安廳圍繞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斷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城鎮並有序實現市民化。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省戶籍人口共4804.4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1780.6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37.06%,較「十二五」末提升了5.76個百分點。
  •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從「有沒有、缺不缺」到「好不好、精不精」,文化和旅遊供給從數量追求轉向品質提升。「十三五」期間,我市圍繞掃黑除惡、禁毒、創建廣東省文明城市等主題,精心組織創作文藝作品4000多件,一大批豐富多彩的文藝精品走進基層,極大豐富了基層群眾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