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薊州區著力發展全域旅遊 做足山水特色放大旅遊價值

2020-11-24 津雲

「要說我們村的變化,那可是翻天覆地,以前我們村以養豬為主,村裡臭氣燻天、髒亂不堪,現在你看看多乾淨,花花草草多漂亮,後面我們也逐步搞民宿,發展旅遊。」薊州區東施古鎮韓家筏村村民陳永富說到村裡的變化非常自豪,韓家筏村的變化是薊州區發展全域旅遊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薊州區做精旅遊產業,以「旅遊+」為引領,堅持全域式布局、全社會參與、全方位建設,把生態空間做優,把山水特色做足,把旅遊價值放大。

上世紀90年代以來,薊州區開始發展旅遊產業,農家樂旅遊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帶火了景點、帶富了村民。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旅遊已經成為了薊州的支柱產業,「十三五」時期,如何讓薊州的旅遊產業更上一層樓,薊州區對旅遊產業進行了全新規劃。

五年間,薊州區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設立了區級旅遊發展專項資金,成立了旅遊發展委員會,建成了智慧旅遊大數據中心,獲批了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抓好了旅遊集團企業化運行,整合資源完成4個國有景區經營企業化改造,實現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

在景區建設方面,薊州區實施了智慧旅遊、旅遊廁所A級創建、旅遊驛站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薊州區智慧旅遊大數據中心上線運行,在景區及城區建立了旅遊諮詢服務中心,提升了盤山、長城、八仙山等景區基礎設施水平,推進了小穿芳峪鄉野公園、大巨各莊香草園景區建設,完成了黃崖關長城創建國家5A級景區景觀價值評定和軟硬體改造提升,建成了梨木臺生態遊步道環線,車神架、國色天香牡丹園等一批景區開業運營,郭家溝、北方江南、薊洲國際度假旅遊區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楊津莊牡丹生態植物園、侯家營萬畝荷塘成為平原旅遊新亮點,伊甸園、旅遊水鎮等項目也籤約落地,開始建設,開通了「津門最美天路」──津圍北二線,京哈高鐵薊州站於2019年正式通車運營,實現了40分鐘通達首都北京,旅遊片區實現公交全覆蓋,開通了十餘條旅遊專線。州河灣夜市開街運營,東城金街滿鋪經營,夜間經濟助推消費升級。

五年來,薊州區瞄準都市休閒度假需求,以產業鏈帶動消費鏈,穩步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了農家院提升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旅遊鄉鎮實施農家院公司化運營,不斷提升農家院質量和水平,打造了郭家溝、毛家峪、小穿芳峪、西井峪等一批旅遊名村,創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11個、中國模範旅遊鄉村18個、全國特色景觀名鎮名村5個,一批提升改造後的精品民宿更是在節假日一房難求,農家院品質的提升為鄉村振興激發新活力同時,薊州區積極推動農旅結合,圍繞萬畝牡丹園、北方江南、紫雲水岸香草園等項目,建成了一批安全放心「蔬果園」、色彩紛呈 「花草園」、鄉土風情「遊樂園」。

五年來,薊州區舉辦了漁陽梨園情旅遊文化節、長城國際馬拉松、翼裝飛行長城穿靶大挑戰、天津漁陽金秋旅遊節等重點主題活動,豐富了廣大遊客的旅遊項目,啟動研發了「薊州禮物」系列紀念品,並藉助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北京市民走進薊縣」等主題活動,加大宣傳、外出拓展客源市場。同時,薊州區強化旅遊安全管理,建立了綜合執法體系,開展了節假日旅遊市場檢查,打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並將29188890民生熱線打造成薊州統一的旅遊諮詢投訴平臺,不斷提高經營服務水平。

2070萬人次、2400萬人次、2660萬人次、2800萬人次……五年來,薊州區接待遊客人數逐年增加,即便今年受到了疫情影響,薊州區2020年「十一」期間的遊客數量也恢復到去年同期的九成,旅遊收入不降反增。全區旅遊綜合收入,從2016年的109.6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65億元,農家院已經發展到2600戶,床位6.1萬張,帶動農民就業6萬人,受益人口達18萬人。

「十三五」期間,薊州區堅持全時空布局,增強核心景區、旅遊重鎮、精品特色村旅遊服務功能,開發了一批平原地區休閒農莊、特色民宿、紅色展覽館、主題攝影園,打造了旅遊全鏈條,強化了旅遊龍頭項目支撐,推動了景區遊、鄉村遊向休閒度假轉型,整合激活了關聯產業,形成了集聚效應,進一步叫響了薊州全域旅遊的品牌。

津雲新聞記者 霍豔華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成就巡禮】富民強縣 全域旅遊描繪遠安新畫卷
    「十三五」期間,我縣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全域景區建設,著力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壯大特色農業規模,著力發展現代農業;統籌城鄉發展,著力推進綠色城鎮建設;激發創新活力,著力建設創新遠安;優化縣域生態環境,著力構築生態文明;推進民生共建共享,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推進全縣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全面發展。
  • 【「十三五」成就巡禮】 千年哈尼梯田煥發生機 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十三五」成就巡禮】 千年哈尼梯田煥發生機 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2020-12-19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三五」成就巡禮:梅縣區「旅遊+」跨界融合繪就全域旅遊新圖景
    「十三五」期間,梅縣區以「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加快推進景區建設和提檔升級,深挖資源優勢,推動旅遊業與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大小景區「串珠成鏈」,旅遊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湧現,遊客滿意度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今年11月,梅縣區上榜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全域旅遊大放異彩。
  • 「雲遊中國」走進薊州區:看看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門面」
    8月17日,由央視網、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主辦的《雲遊美麗中國》之「雲遊天津」線上直播宣傳活動來到了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薊州區,薊州區區長廉桂峰和「雲主播」「雲導遊」共同推介該區豐富的旅遊資源,詳細介紹了國家首批
  • 「十三五」:萬盛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而今,青山湖山綠水清,廣大群眾徜徉山水間,好不愜意。這是萬盛著力建設宜遊之城、大力促進旅遊業發展的縮影。旅遊業既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元素。「十三五」期間,我區推進全域旅遊工作,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新景點、新業態、新模式、新線路、新產品不斷湧現,景區化特徵愈加明顯,旅遊淡旺季界限逐漸模糊,實現了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從單一到綜合完善基礎配套、從傳統模式到智慧旅遊的華麗「蝶變」。
  • 【回顧嘉魚「十三五」】全域旅遊蓬勃發展
    【回顧嘉魚「十三五」】全域旅遊蓬勃發展 2021-01-13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眸「十三五」•奮進中的烏魯木齊」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十三五」期間,隨著穩定紅利的持續釋放和旅遊興疆戰略的全面實施,烏魯木齊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新景點、新業態、新模式、新線路、新產品的接連湧現,不斷提升著遊客體驗,推動烏魯木齊旅遊業持續井噴並加快轉型升級。這5年,從單一景區遊到深度全域遊,烏魯木齊旅遊業求新求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 「「十三五」成就巡禮·通山篇②」通山:全域旅遊顯魅力
    11月25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公示結束,通山縣順利摘下這塊國字號「金字」招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成功創建,標誌著通山旅遊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柏林說,通山旅遊產業得天獨厚、前程似錦。
  • 安順市「十三五」期間全域旅遊發展綜述
    安順市「十三五」期間全域旅遊發展綜述   深秋時節,彩虹在犀牛潭上升起,黃果樹瀑布展現出不一樣的好景致;鮑家屯的田間地頭,農稻已泛黃開始收割,行走其間,稻香撲面而來;山裡江南的蝶戀花海,藍天、白雲、粉黛花海交織成一片夢幻的世界;格凸河清涼的空氣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積極推進全域旅遊建設
    (哈尼梯田)十三五期間,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按照中央和省、州黨委政府對加快推進旅遊轉型升級,促進全域旅遊發展、推進「一部手機遊雲南」建設和「旅遊革命」等各項重大部署,依託州內富集的旅遊資源和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為實現紅河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一城山水 萬般風情——我州「十三五」旅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綜述
    十三五以來,黔南州堅持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宣傳營銷為引領,以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為保障,旅遊業發展呈現持續井噴增長的良好態勢。  2018年,黔南州召開旅遊「九大工程」推進會,對全州旅遊業發展進行安排和部署,高度重視,使得文體旅事業成為「一把手工程」,全州涉旅部門凝心聚力,全力推動文旅體產業快速發展,區域綜合旅遊目的地的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文旅體融合發展、廁所革命等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發展全域旅遊,打造民族特色旅遊文化
    「十三五」期間,阿克塞縣將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作為自治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的支柱產業來培育,全力推動全域旅遊規劃與空間規劃相銜接、旅遊業發展與城鄉建設相協調、旅遊功能與基礎設施建設相貫通,著力打造「賞哈薩克歌舞 品哈薩克美食 住哈薩克氈房 」的民族特色旅遊品牌,旅遊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
  • 天津舉行薊州區「高質量旅遊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薊州區副區長王旭東先生,薊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李淑伶女士,薊州區綠食中心發展中心主任李寶廣先生,為大家介紹薊州區高質量旅遊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提問。  首先,請王旭東先生介紹薊州區鄉村旅遊提升改造三年計劃實施情況,全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進展,秋冬季旅遊特色亮點,以及應對「十一」長假旅遊高峰疫情防控、提高服務舉措的有關情況。
  • 「十三五成就巡禮」寧縣:從田園經濟到旅遊強縣亮出生態發展「新名片」
    「十三五」期間,寧縣依託旖旎的自然生態風光、優美的民俗風情、獨特的農林產品、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實現了田園經濟到旅遊強縣的轉變,旅遊產業走上了全域規劃、全景打造、全業培育、全民共享的發展快車道。
  • 江蘇鹽城大豐「十三五」成就巡禮:詩和遠方近在咫尺 全域旅遊煥發新氣象
    5年來,全區上下堅持把全域旅遊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做足「旅遊+」「+旅遊」文章,聚力打造「黃海溼地、鬥龍港、串場河文化、城市商貿休閒、美麗鄉村」五大旅遊產業集聚區,高等級景區數量居全省前列,賞花、旅拍、夜遊、研學等旅遊經濟業態競相發展,產業鏈初步形成。
  • 【「十三五」成就巡禮】擦亮休閒旅遊勝地名片 建成一座人人嚮往之城
    長壽新聞網  記者  駱英    前不久,人民網就重慶境內景區受歡迎度分析出爐:以景區本地遊客量排行,長壽菩提古鎮文化旅遊景區排名第一,成了人們最受歡迎的景區和網紅打卡點。「十三五」期間,我區旅遊圍繞「三地一中心」發展藍圖不斷著力,力爭突破,努力打造以「一山一湖一谷」為核心的休閒旅遊勝地。
  • 潛山市著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戰略,圍繞「全景潛山、全域旅遊」思路,以改革創新為主線、以示範引領為目標、以融合發展為路徑,做美景區鏈,做新業態鏈,做強配套鏈,加快全域旅遊發展。立足「點+線」,構建全域旅遊景區鏈。以天柱山為龍頭,串點成線、以線帶面, 帶動全域發展。一是聚集核心景區。推進天柱山等核心景區品質提升,建設省級天柱山旅遊度假區,投入13億元實施龍潭河景區綜合開發和索道、隧道項目,推行「天柱山+境內景區景點」全域旅遊聯卡,帶動A級以上景區聯動發展。二是串結鄉村景點。
  • 昌江區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看得見山水 記得住鄉愁
    近年來,昌江區圍繞「建設魅力昌江、做靚瓷都門戶,在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中實現新跨越」的目標定位,按照「全景化建設、全要素融合、全民化共享」的思路,舉全區之力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自2016年換屆以來,累計建設各類旅遊配套項目175個,投入項目資金305億元,譜寫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宜秀】激發全域旅遊新活力 書寫文化旅遊大文章
    「十三五」期間,龍舟文化節、浪漫梨花節、鬱金香節、楊梅採摘節等25項節慶節會活動如火如荼,打響了「龍山鳳水、宜秀怡人」全域旅遊宣傳口號,全域旅遊宣傳品牌體系不斷完善。旅遊品牌影響力全面提升  巨石山景區是安慶市「十三五」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
  • 下篇:全域一體,山水相連處處景,看溧陽從天目湖走向全域旅遊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著眼全市,放大山水資源,全力打造以南山、曹山、瓦屋山,天目湖、長蕩湖,宋團城為主體的「三山兩湖一團城」旅遊發展格局,旅遊區域正從山水資源豐厚的南山片區擴大到全市域。市委、市政府在謀劃「十三五」發展時,明確要大力發展休閒經濟,放大天目湖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品牌優勢,以「三山兩湖一團城」為重點,推動高端會展、觀光農業、美麗鄉村、健康養生與休閒度假融合發展,規劃建設幾個特色小鎮,促進旅遊業向高端休閒轉型,著力打造「全國一流、全域一體」的休閒度假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