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文化:京菜為何沒有進八大菜系?宮廷菜都有哪些物色

2020-12-15 敏姐談歷史

提及中國菜,很多人都會提及著名的八大菜系,分別是:山東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蘇菜、浙江菜、安徽菜、廣東菜和福建菜。然而,令人稱奇的是,其中並沒有北京菜。要知道「北京以吃名天下」,北京人可是最講究吃、最會吃的啊!最講究吃、最會吃的北京人為什麼沒有使北京菜擠入中國八大菜系的行列中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北京菜品種的多樣化匯集了眾家之長,品種雖然非常多但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風味。所以,沒有被納入到著名的八大菜系中。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人將北京菜列入了「八大菜系」中,其實,這並不準確。因為若要形成菜系,首先就要和自己的本土文化相吻合,具備一定的獨特性。

除此之外,在品種、規模、製作方法、食用方法等方面,也要形成自己的一整套東西,因為只有形成系統了才能稱其為菜系。然而,北京菜卻不具備「獨特性」和「系統性」這些特點。據老輩人講,在過去,北京的餐飲業中屬山東菜館最多。當時比較有名的餐館中有」十大堂」和「八大居」之說。所謂的十大堂即指金魚胡同的福壽堂、東皇城根的隆豐堂、西單報子街的聚賢堂、東四錢糧胡同的聚壽堂、總布胡同的燕壽堂、地安門外大街的慶和堂、什剎海北岸的會賢堂、前門外打磨廠的福壽堂以及前門外大柵欄的惠豐堂和天福堂。

而八大居是指前門外的福興居、萬興居、同興居、東興居(此四家又稱「四大興」),大柵欄的萬福居、菜市口北半截胡同的廣和居、西四的同和居、西單的沙鍋居。除了十大堂和八大居之外還有八大樓和八大春之說,其中大多是山東風味,足見北京菜中被納入了很多山東菜元素。老北京除了山東餐館比較多外,淮揚菜也比較多。主要是因為在北洋政府時期,各部長、署長、國會議員等官員以及各大學的很多教授大多來自江浙,他們要吃自己的家鄉菜,就這樣淮揚菜在北京就紮根發展起來。甚至出現這樣的盛況: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西長安街,尤其是西單附近,至少有十二家經營淮揚菜的餐館,被人稱為「長安十二春」。

所以北京菜中也被納人了很多淮南菜元素。另外,從歷史的角度看,也驗證了北京菜的繁雜多樣化。在舊時,北京有皇家、王公貴族、達官貴人、巨商大賈和文人雅士等各方面人士,因而社會交往可謂比較複雜。再加上社交禮儀、節令及日常餐飲的需要,各種餐館非常多,甚至各個宮廷、官府、大宅門內,都僱用了自己專門的廚師。而這些個廚師來自全國各地,很自然地也會把自己家鄉的飲食風味帶進北京,這樣就導致北京菜的「魚龍混雜」、博採眾家之長。這對北京飲食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但一個弊端就是太多的地方元素融進了北京,導致北京菜缺少了獨特的個性。

如今,北京菜雖然沒有被納入八大菜系,但也發展得不錯,也有自己引以為豪的菜,如北京烤鴨、涮羊肉等。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商品經濟的勃興,北京菜的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老北京的宮廷菜知多少?宮廷菜、又被稱為仿膳菜,其最大的特點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稀貴奇珍、古、怪異」。與其他菜色相比、宮廷菜無論在色、質,還是味、形、器上都特別有講究、極盡皇家雍容華貴之美。也正因為這份雍容華貴,宮廷菜通常會是招待外賓、貴客的首選。宮廷菜的發展史特別長,從商周時期就有了。

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古代烹飪技藝的經典和集大成者、備受中外人士的歡迎和喜歡。幾千年來、中國悠長的歷史長河中,朝代有很多,宮廷菜的風味也有很多。但如今大家所說的宮廷菜多是指清代的宮廷風味菜,主要是在山東風味、滿族風味和蘇杭風味這三種各具特色的風味菜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具體來說、清代的宮廷菜具備如下幾個特點:首先體現為原料的選擇方式非常獨特。它可以隨意選取民間上品烹調原料,各地進重的名優土特產品,廣收博取天下萬物中的稀世之珍。燕窩、魚翅、鮑魚、斑鳩、雞、鵪、野雞、野兔、猩唇、熊掌、鹿茸、鹿脯等,各地出產的山珍海味、珍禽異獸、鮮蔬名果應有盡有。

不僅品種繁多、齊全,還對這些原料產地、質地、大小部位,都有嚴格的要求、例如宮廷名餚「一品麒麟面」必須以麋鹿的鼻子為主要原料;「清湯虎丹」必須以小興安嶺的雄虎睪丸為主要原料。當然,為了調劑菜式的口味,有時也會用一些比較常見的原材料,但在烹調的方式方法上會非常講究,其烹調之精細,輔料之昂貴,實非普通老百姓的家常菜式的做法相比擬。2其次,清代宮廷菜的特點還表現為原料的多樣化。清代宮廷菜最忌諱的就是原材料的單一,一般都要求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菜餚品種拼制組合而成。不僅如此,在原材料的大小規格和加工切配上也有很嚴格的要求:大小規格上要求「不大不小,不多不少,入口恰好」;加工切配上要求「不僅要根據原料的特性進行造型,還要注重烹製時的易於人味」。

清代宮廷菜的第三個特點體現為菜餚造型的獨特清代宮廷菜比較追求造型的美觀,而為了達到這種美觀,當時的廚師們可謂想盡了各種方法,最終發明出了獨特的「圍、配、鑲、釀」等工藝方法。所謂「圍」,是指以素圍葷、以小圍大;所謂「配」,是要求將兩種造型不同的原料成雙結對地搭配在一起,從而賦予一種特定的寓意;所謂「鑲」,是指在一種原料中點綴上另一種經特殊加工的原料,使菜餚更富有逼真的形象;所謂「釀」,就是將經精加工過的各種原料填抹在整形原料內,使菜餚的外形更加完整飽滿,滋味更加鮮美。在運用這幾種手法時,廚師們要懂得融會貫通、互為輔助,這樣才會使菜餚更加美味。

相關焦點

  • 全國八大菜係為何沒有京菜?什麼是京菜?
    從四大菜系演變至八大菜系,再到十二大菜系,一直都沒有京菜。為什麼呢?什麼是京菜?中國食文化研究會資深副會長,餐飲傳承委員會會長杜廣貝在京菜美食文化節上對京菜進行了詮釋。京菜是什麼?各大菜系中,魯菜對京菜的影響較大,但其他菜系對京菜的貢獻都不可小覷。建國初期,物資匱乏,人才缺少。
  • 京菜深挖!進不了八大菜系的「京菜」,講究可真不少!
    京菜之「雜」  八大菜系中一直沒有「京菜」這個系列全國會議上也多次有人提案把京菜加入但每每都因為京菜過於複雜多元以失敗告終「京菜兼容並蓄八方口味,難以歸類     單說京菜,那更是不能不提魯菜京菜中有不少美食都是魯菜演變而來要知道,當年在北京吃飯講究去八大館吃可這八家館子裡有七家都是魯菜館
  • 京菜發展的三大特點,你get到了嗎?
    有很多人說,#京菜不能成為一個菜系。是不是菜系不重要,但其獨特之處在於融合各方所長,聚精華於一體,在北京形成與發展,獨樹一幟。京菜之「融」京華菜系,無論宮廷菜凸顯皇家氣派高貴典雅、細緻,還是本土親民小吃;無論是北京老字號還是代表地方菜的北京企業,都是北京地方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何為「京菜」?一桌菜如何搭配最養生?快聽聽這位京菜大師怎麼說
    剛開始杜廣貝髒活累活沒少幹——殺雞殺魚拉煤倒爐灰,這些髒活累活並沒有「嚇退」杜廣貝,「我們那時候都是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鑽研一行,上世紀60年代的前門飯店只有一個綜合爐灶,沒有細分菜系,我學到了魯菜、川菜、淮揚菜,得到幾個菜系大師的真傳,每一天都在認真鑽研做菜,不知不覺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真的是認真做好每一道菜。」
  • 探索京菜發展,感受京味文化。盤點地道的北京名菜。
    我們都知道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遠,各式菜餚在烹飪中形成各個流派。逐漸造就了中國聞名的「八大菜系」。而我們的首都北京,它也有自己地道的傳統味道,雖然它不在八大菜系中,但是在中國美食文化長河中,絕對數得上名氣。今天就來探索一下北京著名的京菜文化。
  • 八大菜系裡為何南方菜佔七個,北方菜只佔一個?連北京菜都未入選
    小編聽了不開心,南北菜系各具特點,怎麼能這樣說北方菜呢?南方同事又說中國八大菜系你數數北方菜佔幾個?小編掐指一數八大菜系,粵菜、川菜、魯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果真南方菜佔了七個之多,北方菜只有魯菜一根獨苗。為何八大菜系如此「偏袒」南方,難道北方菜真的上不得臺面?連大名鼎鼎的北京菜都沒入選。試著分析一下。
  • 想知道八大菜系中,為什麼沒有北京菜嗎?原因竟然是這個
    有這麼一句俗語,叫「民以食為天」,別的咱不敢說,單說吃這一塊,中國人就沒服過誰。中國的飲食文化那可以說是博大精深,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草棵裡蹦的,就沒有咱們不吃的。做法更是多種多樣了,什麼煎炒烹炸悶溜熬燉。要說中國飲食文化的代表,那麼非中國的八大菜系莫屬了。中國的八大菜系分別是山東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蘇菜、浙江菜、安徽菜、廣東菜、福建菜,這八大菜奠定了我國的飲食基調。
  • 魯菜有哪些招牌菜?魯菜為何是八大菜系之首
    魯菜的招牌菜有:蔥燒海參、糖醋黃河鯉魚、九轉大腸、油燜大蝦、扒原殼鮑魚、山東海參、湯爆雙脆、烏魚蛋湯、一品豆腐等。魯菜包括濟南菜、膠東菜和孔府菜,發源於春秋時期。歷史悠久,菜系也基本上被人們為分為兩派。
  • 說京菜
    京菜不在八大菜系之中,可魯菜卻名列八大菜系之中,我不知八大菜系是否有排名,如果有,魯菜可爭頭名。說京菜為什麼要提魯菜能?其一,老北京的餐館業,原是山東人的天下,北京的著名餐館,多為魯菜。八大樓,有七個是魯菜館。即是這樣,北京人的口味能不讓魯菜給帶跑了嗎?所以,北京人喜歡吃魯菜,習慣吃魯菜,也就很自然了。其二,魯菜進京的時候,可能確實是魯菜,但魯菜進京這麼多年了,北京人的口味對魯菜能沒影響嗎?
  • 首批36道京菜名菜出爐 看看有哪些你知道?
    中國京菜節期間,先後有100多位行業專家參與修訂中國京菜概念,制定中國京菜名店、名廚、名菜認定辦法。北京烹飪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認定工作堅持專業性、公正性原則,嚴格按照規範程序開展,不收取申報企業費用,確保通過認定的企業、個人和菜品都是行業典型,並且在北京乃至全國都具有影響力。
  • 中國「八大菜系」
    經歷代名廚傳承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系:除影響較大的魯菜(山東)、川菜(四川)、粵菜(廣東)、蘇菜(江蘇)、閩菜(福建)、浙菜(浙江)、湘菜(湖南)、徽菜(徽州)八大菜系外,還有藥膳(魯菜系的起源)、東北菜(東北)、贛菜(江西)、京菜(北京)、津菜(天津)、豫菜(河南)、冀菜(河北)、楚菜(湖北)、本幫菜(上海)、客家菜等地方特色菜系,代表了各地色、香、味、形俱佳的傳統特色烹飪技藝。
  • 十大菜系排名,看看你的家鄉菜系排第幾?
    中國美食菜品很多,每個地區的美食文化和傳統風味以及口味不同也就形成了很多流派,其中比較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菜系有川菜和粵菜以及浙菜等很多地方的特色風味菜餚,中國有八大菜系加上湖北菜和北京菜就是十大菜系,今天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中國十大菜系排名,一起來了解一下各地特色地方菜吧。
  • 為什麼八大菜系裡面沒有東北菜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我們在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東北菜館,生意也都不差,價格親民,但八大菜系裡面卻沒有東北菜,這是為何?中華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因地域不同,根據食材、氣候衍生出來多個菜系流派,在清代初期,魯菜、川菜、粵菜、蘇菜譽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地方菜,被稱作為四大菜系,到清末時整合出了八大菜系:川、魯、粵、蘇、浙、閩、湘、徽,這八大菜系各具特色,但除了魯菜為北方代表的特色菜之外,其他的菜系均為南方系派
  • 老北京文化:京味兒菜與玲瓏剔透的餛飩
    北京是歷史古都,又是文化名城。王公貴族、達官顯貴、文人墨客、巨商富賈均雲集此地。由於宴請賓朋、社會交際及日常吃喝的需要,這就為餐飲業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從歷史上看,元、明兩代時北京的酒樓、飯莊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生意紅火。到了清代以來,直至民國年間京城的餐飲業更是興盛。
  • 八大菜系外,你還知道這些嗎?
    中國的美食在世界上都赫赫有名。尤其是福建的閩菜系,更是標註的國宴菜,為我國領導人宴請世界各國的領導及國家的優秀的模範享用。八大菜系大家都知道,可是除了八大菜系,中國的美食還有好多好多,不勝枚舉,現在。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一下除八大菜系以外的菜系。
  • 中國八大菜系哪些偏辣?哪些菜系最受歡迎
    提起中國的八大菜系,愛吃愛美食的國人都知道,這可是我國最有影響力的菜系。國宴一般都以這些菜係為主。這些菜系經歷了多年的沉澱,已經發展成特有的味道。所謂八大菜系,早在商周時期中國的膳食文化已有雛形,再到春秋戰國的齊桓公時期,飲食文化中南北菜餚風味就已經出現了差異。到了唐宋時期,南北風味就各自形成體系。有經過多年,到了南宋時期,南甜北鹹的味道基本形成。尤其發展到清代初期時,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都已經成為了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了,被稱作「四大菜系」。
  • 中國八大菜系
    中國地域廣闊,由於各地的氣候、地理、歷史、物產及風俗不同,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這些地方菜餚被全國認可後便成了菜系。最初只有四大菜系:魯菜、蘇菜、粵菜、川菜,到了後來才最終形成八大菜系:魯菜、蘇菜、粵菜、川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飲食文化中南北菜餚風味就表現出差異。
  • 十大菜系排名大揭秘,十大菜系代表菜簡介
    中國美食豐富,菜品多樣,每個地區的傳統美食文化、風味不同,因此中國菜餚分為諸多流派,流傳至今,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有「十大菜系」,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下中國十大菜系排名。一、十大菜系排名在中國餐飲文化的諸多流派中流傳著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這「八大菜系」加上楚菜和京菜,即為「十大菜系」,其十大菜系排名為:魯、川、粵、閩、蘇、浙、湘、徽、楚菜、京菜。這「十大菜系」以燉、燜、煨著稱,烹調技藝各具風韻。
  • 北京沒有美食你同意嗎?京菜融合百家味道文化和絕活 從不缺CP
    以前說北京美食或者說北京菜時總會被人噴,都說北京沒有美食,哪種美食是屬於北京的呢?相比起川、魯、蘇、粵、湘、鄂、贛、閩、黔、滇這些菜系來說,北京菜的特點沒有那麼明顯。北京菜最大的特點就是融合,從元朝到清末作為中國的都城,600多年間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種的美食雲集北京,和當地飲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兼具各地特色的美食。宮廷菜是北京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帝王之家憑藉自身無限的權力,將全國各地的優質食材,優秀廚師籠絡到皇宮,為皇族的日常膳食,國家慶典服務。
  • 中華飲食文化:八大菜系
    如北京名菜「北京烤鴨」、「麒麟豆腐」,杭州名菜「東坡肉」、「西湖醋魚」,江蘇名菜「水晶餚肉」、「黃泥煨雞」,上海名菜「松江鱸魚」、「蝦子大烏參」,湖南名菜「東安子雞」、「腊味合蒸」,湖北名菜「冬瓜鱉裙羹」、「清蒸武昌魚」,安徽名菜「清燉馬蹄鱉」、「無為燻鴨」,東北名菜「紅扒熊掌」、「飛龍湯」、「溝幫燻雞」、「牛肉鍋貼」,等等,都是享譽世界的著名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