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孩子被「吼」還要求抱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捨得嗎

2020-12-21 羊駝媽媽

執筆:筱沐

定稿:筱沐

對孩子發脾氣怒吼,他們會哭著求抱抱嗎?

不得不承認,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讓父母非常暴躁的時刻,可能是一個玩具,也可能是一個零食,只要觸碰到「導火索」,家長們多半都會「炸」。

而面對不懂事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會用大吼的方式讓孩子聽話,可這個時候,儘管孩子已經受了委屈大哭,他們依然還是會找「媽媽抱」。

前幾天去超市就看到這樣一對母女:

孩子看上去只有三四歲大,媽媽看著也很年輕,兩人有說有笑,非常和諧。可是當她們走到玩具區的時候,就突然聽到孩子的哭聲。

原來,是女兒看到一款漂亮的娃娃,希望媽媽買下來,但媽媽明顯是不想買的,就對女兒說:「出門前咱們不是說好了嗎?我們只是出門轉轉,不買玩具的,你在家已經答應我了。」

顯然,女兒並沒有理會媽媽的話,而是繼續大哭,喊著讓「媽媽買下來吧,我就想買這一個」。

看著女兒不懂事的樣子,媽媽越說越生氣,伸手打了孩子一下說道:「你這麼不聽話,以後再也不帶你來了,媽媽也不喜歡你了」。

聽到媽媽這樣說,小女孩放下玩具,大哭著走到媽媽面前,求著讓媽媽抱:「媽媽,玩具我不要了,抱抱我吧,我以後聽話」。

聽著小女孩這樣說,周圍的顧客連忙上前勸說年輕媽媽,讓她不要對孩子說這麼狠的話,幾分鐘後孩子不哭了,母女倆就走開了。

小孩子不懂事是常有的事,作為父母真不能太過較真,有些話更不能輕易說出口,用「媽媽不喜歡你」這樣的話威脅孩子,對他們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在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大吼,孩子就只能哭著喊著「求抱抱」,背後原因真的太讓人心疼了。

被家長「吼」後的孩子求抱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

擔心失去爸爸媽媽的愛大家要知道,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就是自己的全部,這種心裡地位是沒人能取代的。

如果父母對孩子時冷時熱,他們就會變得小心翼翼,擔心因為自己某種行為失去爸爸媽媽的愛。

所以,當家長因為一件事對孩子大吼時,他們第一反應就是「我的錯」、「是我不聽話」、「我不聽話媽媽才生氣的」,他們會將所有都攔在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的錯。

因為擔心爸爸媽媽不愛自己,所以在父母生氣後,他們會求抱抱,希望重新得到爸爸媽媽的重視和喜愛。看到這裡,你還捨得對孩子吼嗎?

沒有安全感孩子所有的安全感都來自父母,他們會因為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調整心情和狀態,如果爸爸媽媽生氣了,他們會突然變乖;爸爸媽媽不開心,他們會想辦法讓大家開心。

每個孩子都是單純的天使,他們會時時刻刻守護著爸爸媽媽,但同時他們也是沒有安全感的,會因為爸爸媽媽的喜怒哀樂調整自己的情緒,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都非常讓人心疼。

儘管年齡不大,但他們知道心疼父母,也能體諒爸爸媽媽的不容易,就算沒有安全感,也可能獨自承受,而他們做出的最大努力,可能就是在爸爸媽媽生氣的時候,求一下抱抱。

本能的依賴孩子的本能就是依賴父母,尤其是媽媽,因為在胎兒時期,他們就能感受到媽媽的存在,與媽媽的相處時間更長。

所以,當媽媽對孩子大吼,孩子會本能的靠近媽媽,希望得到媽媽的安慰和庇護,因為只有在媽媽懷裡,他們才最舒服。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確實會遇到很多讓人頭疼的事,畢竟他們年齡小,很多事都需要爸爸媽媽教,他們才知道對與不對。

智力尚未發育完全,過度的「暴力情緒」,只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陰影,有時候換種說教方式,對他們才是最有利的。

當孩子「求抱抱」,家長應該怎麼做?

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求抱抱是什麼含義,是不希望媽媽生氣,還是不希望爸爸繼續說教,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將他們隨便扔下,說些傷害孩子的話。

大家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先讓孩子冷靜下來當孩子開始哭,家長第一反應不應該是抱起他們,而是讓他們自己冷靜下來,讓他們知道自己為什麼哭,錯在了哪裡。

比如這樣問孩子「你知道自己錯在哪了嗎?」,「爸爸媽媽是愛你的,但你為什麼要哭呢?」,要儘量控制孩子的情緒,讓他們知道問題所在。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孩子主動求抱抱,因為他們擔心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所以家長應該第一時間就告訴他們,「爸爸媽媽是愛你的」,讓孩子切身感受到父母的愛,比任何說教都有意義。

所以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家長可以將他們抱起來,千萬不要對孩子使用冷暴力,對他們不管不顧,甚至看都不看一眼。

次數多了,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膽小,害怕爸爸媽媽的冷暴力,這種感覺在長大後也揮之不去,成為一種心理陰影。

看到孩子們求抱抱的原因,你還捨得吼他們嗎?其實在孩子眼中,爸爸媽媽就是最重要的人,他們更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

所以,如果沒必要,儘量不用吼孩子的方式教育他們,要知道,培養孩子從來不是靠吼,育兒方法還是很重要的。

今日話題:當孩子求抱抱,你會立刻抱起他們,還是冷暴力對待呢?

相關焦點

  •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記仇」?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
    為何孩子被父母吼完後卻不"記仇"?原來是這樣,看完你還敢吼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父母是非常喜歡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只要他們提出的是正當的合理的需求,父母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但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或者幹一些錯事的時候,這會讓父母非常的生氣,有的時候還會吼他們。其實吼完孩子後,當父母的肯定也會比較後悔和心疼,但是孩子的在被吼完之後,卻像個沒事人一樣,照樣跟爸媽一副親暱的樣子,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記仇"呢?主要有以下三點。
  • 總是吼孩子,小心影響孩子智商!
    你吼過孩子嗎? 不用說!一定吼過! 為娘也不想,但是為娘實在做不到啊! 「都幾點了!還不睡覺!」 「再不吃飯就把你碗端走了啊!」 「我倒數三個數!你到底聽到沒有!」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罵一頓後,卻從來不記仇?背後的原因讓人心酸
    為人父母的一定經常會向自己的孩子發出「怒吼」,而我們都清楚這種吼是代表著愛,儘管表達方式有些不妥當。其實,吼人是一種很難讓人接受的舉動,而一般被吼的人都或多或少會記仇。 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很多孩子在被家長吼之後,依舊很黏父母,這背後的原因有些讓人覺得心酸。
  • 孩子越罵越往懷裡鑽?讀懂心理行為誘因後,你還會吼他嗎?
    可是孩子也是易受委屈的,這份安全感對小小的他來說也是脆弱的,父母除了愛還要給孩子實質性的安慰。母女倆因親子作業起衝突,女兒被罵後大哭,卻仍要媽媽抱抱姐姐和我傾訴了煩惱:她和女兒的相處出現了問題。可是當她站起來準備離開時,孩子就抓緊她袖子不讓她走,最後撲到姐姐懷裡,姐姐被女兒的哭聲吵得頭疼,就想推開女兒,沒想到女兒邊哭邊把她抱得緊緊的,姐姐很鬱悶,體會到育兒是多麼艱難。孩子越罵越往懷裡鑽?讀懂心理行為誘因後,你還會吼他嗎?
  • 不是我想吼!當媽媽「心情式育兒」,心疼孩子後請抱抱媽媽
    原因竟然是孩子沒有考到95分,一氣之下母親對其拳打腳踢並「遺棄」在路上。民警在電話中苦口婆心地勸導,卻被這位母親嗆得沒話說:「反正我不要這個孩子了!我就是不負責任,你起訴我吧!」▼2017年4月末,一位媽媽帶著老母親和1歲多的孩子開車出門遊玩。在開車過程中,她和老母親發生了爭吵,竟將車停在高速公路加速匝道上,反鎖車門後離開了。
  • 為什麼孩子被吼哭還會伸手要抱抱?這背後的原因,暖哭無數家長
    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香甜?——雨果你是否發現,大部分被吼哭的孩子,在面對「盛怒」的媽媽時,往往不是選擇退避三舍,而是含淚向媽媽伸出雙手,渴求著媽媽的擁抱。孩子是在怎樣的心態驅使下,做出這樣的舉動的呢?深思背後的原因,或許會讓媽媽們垂淚不止。
  • 孩子走路總是「求抱抱」?透過心理學,了解親子間的親密聯繫
    也經常會看到許多小孩子求爸爸媽媽抱抱,卻因為爸爸媽媽不抱一家人就僵持在原地,誰都不肯妥協。當我們的孩子在沒有學會走路的時候,我們會抱著孩子,但是當孩子都已經學會走路,而且已經長大了不少的時候他們為什麼還要總是要我們抱。
  • 爸爸媽媽,求你們不要吼我了!被吼大的孩子,有哪些致命缺陷?
    我們現在為人父母了,是否還記得童年時,父母對我們大吼大叫過,有沒有哪句特別扎心的話,一直印在心裡,雖然感同身受,明知道對孩子大吼大叫不好,但是發起火來又沒忍住,自己的孩子成為了那個過去的自己,經常大吼之後,家長也特後悔,而且感覺孩子越來越管了。
  • 經常被「吼」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看看這些傷害,家長值得深思
    很多家長反映,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自己因為當時沒有足夠的耐心,往往是還沒有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就直接地嘲孩子吼去,事後又覺得自己做的不對,會懊惱自責。其實每個家長都是很心疼孩子的,可一看到孩子搗亂犯錯誤,條件反射地又重複之前的行為。時間長了還學會自我安慰,沒關係,反正小孩子不記仇。可是家長你知道嗎?雖然孩子不記仇,但潛移默化中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
  • 你吼孩子時,孩子聽到的是什麼?
    看到他嚇呆的表情,我才意識到,自己不該那麼大聲地吼他。收拾完東西,我走過去抱抱兒子:「剛才媽媽不該那麼大聲吼你,對不起。嚇著你了吧?」兒子在我懷裡,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我鼻子一酸,也忍不住掉下淚。我以前是個一點不順心就發脾氣,想打孩子就絕不手軟的暴躁媽媽。
  • 「媽媽,你怎麼吼我,我都愛你」:這些孩子的暖心瞬間,太感動了
    1、他們從不記仇,你怎麼吼他,他都愛你作家劉繼榮在一篇文章裡寫,她去幼兒園接女兒,老師說了一件令她尷尬的事:女兒用餐控制不住食量,常常吃到胃痛還要求添飯。老師跟她講的時候,旁邊剛好有位家長經過,好奇地回頭望了一眼女兒,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
  • 兔子不聽話,可以打兔子嗎?兔子會記仇嗎
    養過小狗的人都知道,狗很通人性,你不開心吼它或者是打它,它就會表現得很低落,有時甚至眼淚汪汪的,讓人忍不住想要原諒它,或者再也捨不得打它。但兔子似乎不會,它似乎從來不會對主人祈求憐憫。前兩天,小兔子又犯了錯誤,啃我的書架,啃我的沙發腿,然後還扒翻了垃圾桶,把垃圾搞得到處都是,我一直處於很忙碌的狀態,沒有時間打理它,它卻一直不消停,總是搞出很大的聲音,又或者破壞家裡的東西。
  • 易烊千璽的愛寵輕鬆熊現身校園,學生合影留念不滿足,還要求抱抱
    甚至還有一些朋友說易烊千璽把愛寵輕鬆熊給忘記了,現在已經不喜歡它了。但小編並不是這樣認為的,易烊千璽現在已經17歲了,馬上就要步入成年人的年齡,前幾年他愛輕鬆熊,大家都說他可愛,小孩子是這樣的。但是如果他這個年齡還拿著玩偶輕鬆熊經常露面,媒體又該是怎麼樣對他一番描述呢。
  • 「我高燒,讓女兒倒水她卻嫌麻煩」,為啥現在孩子都不心疼父母?
    大概是兩個孩子個個都孝順,父母之間關係和睦,孩子和父母更是親密無間,這就是我們都希望看到的景象。在過去也許孝順不難,因為孝順是每個孩子從小就被傳輸的中華美德之一,但是現在孩子孝順變成了一種奢求,這種奢求還真的可望不可即。「為啥我家孩子就不懂得心疼我呢!」
  • 孩子被吼時,在想什麼?最傷害孩子的行為,90%的父母都在做!
    收拾完東西,我回過來抱抱女兒:「剛才媽媽不該那麼大聲吼你,嚇著你了吧?」沉默中的女兒有了安全感,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吼孩子的時候特別生氣、特別狠,吼完後又真心心疼,特別後悔!天底下吼娃的媽媽都是這樣,沒一個例外。 你吼孩子,孩子聽到的是什麼?
  • 萌娃會走路一出門就讓抱抱,父母莫怪,看完原因你還忍心責備麼?
    自己呢,抱著快三十斤的娃,一小會兒,腰就酸痛不已,小趙默默的嘆了口氣,這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了。「你會走路了,自己多走走多好,可以鍛鍊身體,還能讓你的老母親歇一歇」。好說歹說,孩子就不想下來,奶奶想要抱一會兒,孩子擺擺小手,堅決拒絕。
  • 不小心得罪了狗狗,它真的會記仇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的
    都說有些人是不能得罪的,因為他們會記恨在心,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報復了。其實有些狗狗也是不能得罪的,別以為它是寵物就沒關係,運氣不好的話,說不定你得罪的是比人還記仇的狗狗。那麼,不小心得罪了狗狗,它真的會記仇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的,下面一起來看看。
  • 「媽媽,求你別打了,抱抱我」,無法克制的脾氣,事後不會痛嗎?
    輔導作業太生氣,媽媽暴怒之下下重手,孩子離世前卻仍喊「抱抱」記得年初時候有這樣一則報導,一位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因為孩子不認真、不專心,情緒波動越來越強烈。在反覆強調無果後,媽媽的情緒越來越煩躁,孩子也因為媽媽的催促開始「鬧脾氣」,面對孩子「無理」的行為,媽媽的怒氣一下子就湧了上來,脫下腳上的拖鞋,就開始對著孩子一頓打。
  • 品讀·原創|那個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媽媽,只是太累了
    媽媽收起手機,上前扶起小女兒,扭頭衝大女兒喊:「回來,讓你妹妹騎!」大女兒不理會,而小女兒又哭個不停,這位媽媽便不耐煩地跑過去,從大女兒手中搶過小車,給了小女兒。這下,小女兒開心了,大女兒卻氣得直跺腳:「壞媽媽,打死你!」聞聽此言,媽媽突然暴跳如雷,大吼道:「打死我?打死我你就好過了?」女孩被媽媽凌厲的目光震住,呆站著不敢說話了。
  • 孩子明知又要挨打,為什麼還不跑?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帶娃去超市的時候,看到有個孩子在玩具區跑來跑去。小朋友對新鮮的東西都非常好奇,尤其是見到喜歡的玩具,自然是捨不得走。媽媽喊了好幾次讓娃趕緊離開,但是孩子不但沒走,還拿起一輛小車,用舌頭舔了舔。老母親怒氣衝衝對著孩子吼:你什麼都往嘴裡放,能不能講究一點衛生,怎麼告訴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