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莎·帕克斯美國「民權運動之母」

2020-12-19 大河網

  

  羅莎·帕克斯,1913年2月4日出生在阿拉巴馬州的一個黑人家庭。1955年12月1日,她因在公共汽車上拒絕給一位白人男子讓座,拉開了美國現代民權運動的序幕。

  當時,阿拉巴馬州實行吉姆·克勞法,這是一部對黑人進行隔離、壓制的種族歧視性法律。它規定黑人在乘公交車、到餐廳以及其他公共設施時不能與白人坐在一起。由於當時車上的人很多,司機要求羅莎·帕克斯將座位讓給一位白人男子,但她拒絕了。此後,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叛逆行為」發展成改變美國歷史進程的民權運動。羅莎·帕克斯自己回憶說:「那天像平常日子一樣,唯一使它變得重要的是全體黑人的團結。」底特律市市長基爾派屈克評價說:「她通過坐下去而站了起來。」

相關焦點

  • 美國告別「民權運動之母」
    據新華社10月31日專電10月30日晚間和31日上午,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羅莎·帕克斯的遺體告別儀式在華盛頓國會大廈的圓形大廳舉行,包括美國總統布希等政要在內的上萬民眾為她送別。她因此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享有此項殊榮的女性。  美國國務卿賴斯說:「我想我可以說如果沒有帕克斯夫人,今天我可能不會作為國務卿站在這裡。」
  • 美萬人送別「民權運動之母」(組圖)
    點擊進入>>>   遺體告別儀式在美國國會大廈舉行,布希和賴斯等政要出席  本報綜合報導10月30日晚間和31日上午,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羅莎·帕克斯的遺體告別儀式在華盛頓國會大廈的圓形大廳舉行,包括美國總統布希等政要在內的上萬民眾為她送別。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享有此項殊榮的女性,也是第二位非洲裔美國人和第二位非政府人士獲準在那裡接受瞻仰。
  • 美「民權運動之母」逝世
    50年前,身為黑人的她拒絕按照當時的戒律在公車上給白人讓座,在美國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種族歧視民權運動。美國時間24日晚,這位被譽為「美國民權運動之母」的女性——92歲的羅莎·李·帕克斯在家中小寐時安詳逝世,把一段風起雲湧的歷史留給後人紀念。
  • 美國「民權運動之母」逝世(圖)
    50年前,身為黑人的她拒絕按照當時的戒律在公車上給白人讓座,在美國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種族歧視民權運動。作為一個象徵度過了半世紀後,美國時間10月24日晚,這位被譽為「美國民權運動之母」的女性———92歲的羅莎·李·帕克斯在家中小寐時安詳逝世,把一段風起雲湧的歷史留給後人紀念。  1955年12月1日,時年42歲、當裁縫的帕克斯在一輛公共汽車上就座時,一名白人男子走過來,要求她讓座。這無關「尊老愛幼」的美德。
  • 「民權運動之母」羅莎•帕克斯辭世
    被稱為「民權運動之母」的羅莎・帕克斯24日在美國辭世,享年92歲。由此引發了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風潮,開啟了一個整個種族為爭取人權而抗爭的時代。這最終導致了1964年《聯邦民權法案》的出臺,該法案禁止公共場合的種族歧視。帕克斯在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的幫助下,從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地方法院打到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這使路德・金成為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帕克斯被尊稱為「民權運動之母」。1999年,帕克斯被授予國會金質獎章。
  • 她是現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之母,當她去世,全美國為她降半旗
    晚上,她研究和記錄大量民權案件,從地方政策爭端到備受關注的謀殺案件和仇恨犯罪。作為秘書,她代表蒙哥馬利分會準備了公眾針對非裔美國人的嚴厲判決、誣告和誹謗作鬥爭。除了她的法律工作,帕克斯還是當地一位傑出的戰略家。作為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青年組織理事會的顧問,她幫助年輕人了解種族隔離制度,包括選民登記和白人專用圖書館。
  • 美國「民權運動之母」家中逝世(圖)
    點擊進入>>>   50年前,身為黑人的她拒絕按照當時的戒律在公車上給白人讓座,在美國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種族歧視民權運動。  作為一個象徵度過了半世紀後,美國時間24日晚,這位被譽為「美國民權運動之母」的女性——92歲的羅莎·李·帕克斯在底特律的家中小寐時安詳逝世。  具體死亡原因還不清楚。帕克斯自罹患痴呆症以來,近年來已很少在公眾前露面。  當年成為民權運動代表人物後,帕克斯的生活陷入困境,不僅找不到工作,還經常遭到威脅恐嚇,她和丈夫被迫搬到底特律市。
  • 美國「民權運動之母」逝世 她曾拒絕為白人讓座
    她拒絕為白人讓座掀起浩大民權運動  拒絕按照當時的戒律在公車上給白人讓座,在美國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種族歧視民權運動。作為一個象徵度過了半世紀後,美國時間24日晚,這位被譽為「美國民權運動之母」的女性———92歲的羅莎·李·帕克斯在家中小寐時安詳逝世,把一段風起雲湧的歷史留給後人紀念。  睡夢中安詳逝世  帕克斯的律師雪莉·凱格勒25日說,帕克斯24日晚在底特律家中小寐時逝世。「她睡著了,而後再沒有醒來。」當時,幾位親朋好友陪伴在她身邊。
  • 美國亞特蘭大:悼念民權運動領導人劉易斯
    7月19日,在美國喬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市拍攝的人們為悼念民權運動領導人約翰·劉易斯所擺放的花束。美國民權運動領導人、民主黨國會眾議員約翰·劉易斯17日深夜病逝,終年80歲。劉易斯1963年8月與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等人共同組織了「向華盛頓進軍」大遊行活動。
  • 楊靖︱美國民權運動再回顧:為了平等,必須填滿監獄
    半個世紀以後,回望1960年代民權運動這一段歷史,布蘭奇感慨萬千,一口氣推出《分水嶺》《火之柱》(1998)和《在迦南邊》(2006)(金傳記三部曲),詳實地記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後期至1963年甘迺迪總統遇刺、詹森總統繼位這段時期,金及其戰友從美國南方發起民權運動,並將其影響力逐步擴展至於全美的過程。
  • 美國民權運動,你不可錯過的三部經典紀錄片
    文/凌雲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以馬丁·路德·金髮表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為標誌,該運動達到高潮。這場以非暴力抗爭為主要手段的運動,對美國黑人政治地位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一個同性戀組織如何從 1960 年代的民權運動中汲取力量?|石牆 50 年
    他相信,隨著這些群體都遭遇到了整體的壓迫,但是黑人和猶太人的困境已經得到了更充分的討論,因此他們能夠更發起更廣泛的社會運動以尋求社會整體氛圍以及法律層面的變革。而就在同性戀權益運動誕生的同時,民權運動正在以更大的規模獲得全美的關注。現代美國民權運動的開端通常會被追訴到 1955 年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城(Montgomery)。
  • 美國黑人平權運動百年簡史
    【編者按】在喬治·弗洛伊德(GeorgeFloyd)被明尼阿波利斯的警察殺死後,美國各地的示威者大聲疾呼,這些抗議活動的生動形象通過照片和網絡在世界各地流傳。一百多年來,黑人的平權運動都是這樣被記錄下來的。而這些照片則定義了未來幾年的反種族主義運動,並成為後人為公民自由而奮鬥的基礎。
  • 美國評最具影響力的20位「時代英雄」,中國一人上榜,你認識嗎?
    2、美國大兵 因為《時代》是美國雜誌,所以將美國大兵列入其中,美國大兵就是美國軍人的通俗說法。 3、瑪麗蓮·夢露
  • 美國著名的黑人民權領袖傑克遜耶魯示威被拘捕
    中國日報網站特稿 9月1日是美國勞工節,美國著名的黑人民權領袖傑西·傑克遜當天帶領數千支持者參加了耶魯大學舉行的罷工遊行。遊行過程中,傑克遜和其他18人被警方以妨礙交通的名義拘捕。    最具號召力的民權領袖    傑克遜現年61歲,曾是美國最傑出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門徒和衣缽思想的主要繼承者,是目前美國民權運動中最具號召力的領袖。    1968年金在孟菲斯的一家旅館的走廊裡被人刺殺時,就倒在傑克遜的身邊,最後是死在他的懷裡。
  • 北美觀察丨專訪美國民權人士:在美國從來不存在真正的正義
    在美國,種族問題引發的案件在過去幾年,甚至好幾十年經常出現,但為什麼這一次的明尼阿波利斯事件會演變成一場蔓延全美國的示威活動?  記者來到芝加哥南區的海德公園,這裡是非裔群體的聚集區,也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從政之路的起點。在這裡,記者拜訪了芝加哥民權運動組織者科菲 ·艾德莫拉,他長期奮戰在種族抗爭和警察暴力執法的最前線。
  • 民權運動起源地,你不知道的曼非斯
    靈魂樂,非裔傳統料理,以及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的發源地與象徵,曼非斯乘載著這個國家細數不盡的偉大故事。搭乘電車前中往南部心,來到依傍著名的羅萊恩汽車旅館而建的國家民權博物館,細細尋覓,400年來,非裔美國人們的身影,從戴著腳鐐的雙腳踩下的足印,到前進華府與世界的漫漫長路,這裡也展示了羅莎·帕克斯堅守立場拒絕讓座時搭乘的公交車,以及自由乘車者所搭乘卻遭三K黨成員攻擊起火的灰狗巴士。過去所發生的一切,在博物館裡依然警示著世人。
  • 美國人吵得不可開交
    美國人吵得不可開交 2016-01-28 11:03: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程蘭豔   中新網1月28日電 據美媒報導,美國準備把一位女性歷史人物的肖像印在新版10美元上,沒想到引來無數美國人的爭論。
  • 賺錢、民權與垃圾食品:麥當勞如何影響了美國黑人?
    快餐食品不僅在美國人的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也是現代美國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政府表示,近40%的美國人每天都吃快餐。據估計,有八分之一的美國人曾在麥當勞打工,包括主持人傑·雷諾、格萊美獲獎歌手仙妮亞·唐恩和梅西·格雷、奧運會金牌得主卡爾·劉易斯以及世界首富——亞馬遜執行長(也是《華盛頓郵報》的所有者)傑夫·貝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