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 年,也就是羅莎·帕克斯在蒙哥馬利公交車上做出重大決定的 11 年前,她正在調查一起惡性犯罪。作為全國有色人種促進會的使者,她曾前往阿拉巴馬州的鄉村與蕾西·泰勒會面,後者是一名年輕女性,曾遭到六名白人男性的性侵犯。
要讓阿拉巴馬州的法庭相信其中一人有罪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羅莎並沒有被嚇倒。她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在法庭上為雷茜辯護,她的證詞充斥著媒體,在整個南方引發了抗議。當陪審團未能起訴襲擊者時,帕克斯要求州長組建一個新的大陪審團。她寫道:「我知道,你們一定會讓阿拉巴馬州的人民知道,我們所有的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正義。」
在她的一生中,帕克斯不斷挑戰種族暴力與為保護罪犯的偏見制度。但這項工作冒著巨大的風險——帶來了她個人的代價。羅莎出生於 1913 年,在阿拉巴馬州的農村,由母親和外祖父母撫養長大。但在這個充滿愛的家庭之外,對種族暴力的恐懼給她留下不小的陰影。三 K 黨經常開車經過他們的家,而吉姆克勞法隔離了公共場所。吉姆克勞法泛指1876年至1965年間美國南部各州以及邊境各州對有色人種(主要針對非洲裔美國人,但同時也包含其他族群)實行種族隔離制度的法律。
19 歲時,她在蒙哥馬利定居,嫁給了雷蒙德·帕克斯,帕克斯是一名理髮師,和她一樣,對種族不公感到越來越憤怒。他參與了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的地方分會,很多人因為害怕被迫害而避諱的組織。起初,雷蒙德急於保護羅莎免受激進主義的潛在危險。但隨著她對強加給非裔美國人的限制越來越憤怒,她再也不能袖手旁觀了。
1943 年她正式加入 NAACP時,帕克斯和約翰尼·麗貝卡·卡爾是蒙哥馬利分會中僅有的兩名女性。她開始為他們的會議做記錄,很快就被選為分會的秘書——正式開始了她秘密的雙重生活。白天,羅莎做裁縫來支持她的母親和丈夫。晚上,她研究和記錄大量民權案件,從地方政策爭端到備受關注的謀殺案件和仇恨犯罪。
作為秘書,她代表蒙哥馬利分會準備了公眾針對非裔美國人的嚴厲判決、誣告和誹謗作鬥爭。除了她的法律工作,帕克斯還是當地一位傑出的戰略家。作為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青年組織理事會的顧問,她幫助年輕人了解種族隔離制度,包括選民登記和白人專用圖書館。藉助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帕克斯努力使秘密的民權活動公開化。她倡導公民不服從訓練,公開反對種族暴力,尤其是埃米特·蒂爾謀殺案。
1955 年,她拒絕在一輛種族隔離的公交車上坐在後排,這點燃了她所期待已久的民間運動。帕克斯因女性抗議活動而被捕入獄,當地活動人士還到那裡看望了她。他們一起策劃了一場 24 小時的公共汽車抵制運動。其持續了 381 天。帕克斯的行為將新生的民權運動變成了一場全國性的運動。
1956 年,最高法院裁定取消公共運輸隔離,抵制運動隨之結束。但是這場運動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羅莎在整個抵制運動過程中一直受到惡毒的死亡威脅,由於她的政治聲譽,她無法在蒙哥馬利找到工作。
1957 年,她搬到底特律繼續做裁縫,直到被國會議員約翰·科尼爾斯僱傭,幫助支持他蓬勃發展的民權運動。帕克斯在反對種族不平等的鬥爭中始終保持警惕,在接下來的 40 年裡一直保持活躍。她寫了幾本書,並在全國各地發表演講支持其他活動人士,並建立了一個年輕人教育研究所,以紀念她已故的丈夫。
2005年10月24日,帕克斯以92歲高齡辭世。30日遺體就被運到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大廈,安放在大廳中供全美民眾瞻仰。包括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在內的美國政治領袖與數千民眾一起參加了安放儀式。
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遺體被安放在國會供民眾瞻仰的殊榮的女性。總統並下令,帕克斯葬禮11月2日在底特律舉行,屆時全美國所有公共建築都降半旗。
今天,羅莎·帕克斯作為反對權貴與極端政策被人們所銘記。她的行動號召仍在迴響:「知道必須做什麼可以消除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