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優秀的城市文化名片——《南京小拉舞》

2020-12-07 原創現代交誼舞

一張優秀的城市文化名片---《南京小拉舞》

馮京三

世界上,每一個文化都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名片,這些名片,或者是通過漫長的歷史歲月形成,或者是投入大量的資金打造,總之,打造一張城市名片是很不容易的,

比如,南京的古代城牆、秦淮風情等,都是上千年的積累,留下來的一些文物古蹟,細想一下,這名片裡還是家破國亡的一把把的辛酸淚。長志氣的名片也有,象南京長江大橋、金陵飯店(曾經是全國最高的高樓),且不論這些已經掛不上「之最」,就是當初的「之最」,那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才能堆出來的。南京大蘿蔔、南京鹽水鴨、南京雨花石,這些天然賜給南京人的寶物,也是南京的城市名片,在全國各地的土特產中,南京的這些特產只能是「算排上了一個號」,名列不了前茅啊。

南京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年代裡,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用自己的勤奮和汗水,不用國家一分錢,打造了一張南京都市的文化名片------《南京小拉舞》。短短十五年,《南京小拉舞》在南京人民群眾中廣泛普及,並揚名全中國、揚名海外華人圈。凡是看過《南京小拉舞》的人,無不為小拉舞的精彩感嘆,大家把《南京小拉舞》稱為南京市的《市舞》,對南京人民在精神文化上的創新才智和精神,打心底裡由衷地敬佩,因為,這是南京人民創造的人文文化名片。

舞蹈文化在文化藝術界,歷來被說成是「金字塔尖上的一門文化藝術」,可見其品位之高。中國有千千萬萬的舞蹈專業團體和人員,能創作一個新的舞蹈節目,已經是了不起的成績。而南京人民創作的《南京小拉舞》是一個舞種,是中國現代交誼舞系列中的第一個舞種,這已經不同於一個簡單的舞蹈節目;用這個舞種創建南京市《市舞》,創建中國的《國舞》,這個意義就更是非同一般了。創建中國的《國舞》,這可是一件大事,沒有這個政治質量、藝術質量、時代質量、民風民俗質量,是不能隨意提出創建中國《國舞》的。《南京小拉舞》能提出來創建中國的《國舞》,並把這個提議用大字刊登在報紙上,這可是中國幾千年來的第一次,這張舞蹈文化的名片,無疑已經是南京人民引以為自豪的一張城市名片。

《南京小拉舞》是南京人民根據中國古代「踏歌舞」創編的中國現代交誼舞舞種,「踏地為節、拉手而舞」是他的基本舞蹈結構形式。這是《南京小拉舞》是從5000年以來的中國舞蹈文化中繼承了中華民族舞蹈文化的基因;《南京小拉舞》舞蹈語言的構詞、造句,廣泛吸收古今中外各民族舞蹈文化的長處,在時尚創新中,保持了中華民族的舞蹈風格;《南京小拉舞》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政治方向,以通俗易懂、大眾化舞蹈語言展示當代中華民族朝氣蓬勃的陽光精神。民族特色、時尚風貌、陽光大度、老少皆宜、雅俗共賞是《南京小拉舞》的舞韻魅力,人民群眾把《南京小拉舞》稱為:快樂之舞、健康之舞、陽光之舞。《南京小拉舞》是一張城市文化名片,是一張自主創新的城市文化名片,是一張可以不斷持續發展的優秀的城市文化名片。

一張優秀的城市文化名片,首先體現了一個城市領導帶領人民群眾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創造性的努力和工作,以舞蹈文化名片聞名於世的城市,在世界上都是寥寥無幾、屈指可數的。

一張優秀的城市文化名片,無疑又是建立了一個沒有任何工業汙染的經濟實體項目。舞蹈文化的高雅性、多彩性將是旅遊、飯店、文化等產業的頂梁柱項目,到南京來旅遊,沒有看到《南京小拉舞》,已經是旅遊者的一種遺憾。加上人民群眾喜歡,人民群眾自覺自愿地參加,不用政府花費多少錢,這種小投資、大回報的文化品牌,南京市自古以來,幾千年了,也只碰到這一回。

一張優秀的城市文化名片,也體現了一個城市居民的整體文化素質,能創造出一個現代交誼舞舞種的城市,是每個市民都引以為自豪的都市榮譽;這種創造性的精神和自豪感也將是一個城市不斷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

在全國數千個城市中,目前只有《北京平四》,《南京小拉舞》,《武漢三步踩》,江蘇、安徽《中華大禹步舞》,遼寧《中國豐舞》。五個城市和地區創作出中國原創的城市舞蹈文化品牌。

《南京小拉舞》,且不論將來是否能創建成中國的《國舞》?他現在已經是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南京市《市舞》,也已經是全國人民群眾心目中喜愛並敬佩的一張南京的優秀的城市文化名片。

2006年8月12日

相關焦點

  • 「華」「實」兼顧,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人民網)西安地鐵的此次設計,彰顯了城市悠久的文化底蘊,受到了廣大市民和網友的好評,無疑是一次創新的範式。這一成功的背後,是精妙設計語言的運用,證明了城市在打造文化名片中是能夠做到將「華」與「實」充分融入進建設中的。西安地鐵設計之所以廣受好評,首先在於整體設計富有美感。將《阿房宮賦》的全文置於頂部,搭配上優雅的書法,人們剛走進地鐵站,文化氣息便迎面而來。
  • 在汕頭,有這樣一張名片
    每一座城,總有一張濃縮人文與歷史的風情名片,把數說不盡的地方故事凝練其中,鄭重遞上,無須太多言語,便能覽盡風物人間,如南鑼鼓巷之於北京、寬窄巷之於成都、大唐西市之於西安、鼓浪嶼之於廈門……那麼在汕頭,小公園應是毫無異議的這樣一張城市名片。
  • 南京「最有設計感」的建築,如今是南京的地標建築,堪稱城市名片
    很多人都熟悉南京,南京作為中國六朝古都,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但是,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南京也在與時俱進,這是一座現代技術與原始建築相結合的城市,可以說南京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城市,作為六朝古都,南京當然有很多古建築,但南京也有很多有設計感的建築,南京最有設計感,今天我要說的是南京「最有設計感
  • 閩劇:一張熠熠生輝的城市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時隔26年,第26屆中國戲劇節於2019年10月至11月在福州舉行,本屆戲劇節期間,共有24種藝術形式的30臺優秀劇目在福州輪番上演,參演團體不但有國家級、省級重點院團,還有基層和民間職業劇團,展示了我國戲劇舞臺繁花似錦的可喜景象。
  • 西安會有一張新的城市名片,高樓大廈中間,將建古代風格文化小鎮
    ,很多景點都是驢友們行程中準備很久卻一直沒去的地點,西安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都,現在已經是傳統與現代相互融合的一個大都市,眾多的景點人可以說讓你在短時間內都不好遊覽完畢,不過,現在西安有一個重量級的景點即將亮相,旅遊的行程又要多加一個地點了,因為這個景點將成為西安城市的新名片。
  • 組圖:20號倉庫 臺中的一張城市名片
    組圖:20號倉庫 臺中的一張城市名片 桌臺上可愛的小植物。(實習記者 陳逸 攝)  「20號倉庫」指的是臺中火車站後站內編號20至26的7間連棟貨倉,在20世紀30年代修建。
  • 壯哉我大南京,南京的城市名片
    1.綠色南京也許是因為南京夏季炎熱,也許是因為民國的那個傳說,所以南京人愛樹,但凡是有點空地都會種上大樹,因此,即便是在南京的市中心,也隨處可見幾人都無法合抱的大樹。2.博愛南京南京,號稱博愛之都,這是南京人的性格決定。南京人對萬事都看的很開,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多大事啊」。
  • 龍巖市再添一張文化旅遊名片!
    這也是龍巖市第二屆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一場重要子活動,龍巖市領導李建成、詹昌建、陳廈生、馮添桂及市直有關部門、武平縣主要負責同志一同到場見證。近年來,武平縣按照「保護文脈、修舊建新、文旅融合、打造精品」思路,規劃重建以文廟為核心的興賢坊傳統文化街區,打造「千年古縣文化會客廳」。重建後的文化街區,古宅、古井、古城門、古書院盡收眼底,老民俗、老味道、老手藝、老把式、老家什應有盡有,武平興賢坊厚重的歷史文化活力新生、再煥異彩,為龍巖再添一張文化旅遊名片。
  • 藏在城市名片裡的新玩法
    通過線上直播、硬核帶貨的方式將城市品牌、城市製造與城市溫度傳遞給更多人:柳州,不僅僅是螺螄粉。舌尖南京——#小康南京#南京不失為美食打卡的一個優質選擇,南京大牌檔、鴨血粉絲湯、桂花蜜汁藕……各類美食琳琅滿目。
  • 閱讀之城南京新文化名片引全國讀者紛至沓來
    今年,南京更以76.6的城市數字閱讀指數,摘得全國「2019年度十佳數字閱讀城市」稱號,並位列「十佳」之首。  南京從清晨到深夜,閱讀身影隨處可見。據調查數據顯示,全省以及南京每天閱讀時長在1小時以上的人口佔比過半,正是這無數個融入生活中的1小時閱讀,共同織就南京城中持續不斷地書香氣,形成閱讀之城獨特的城市氣質。
  • 青蓮崗文化,是淮安的一張名片
    6000年前,孕育了聞名遐邇的『清蓮崗文化』」。什麼是「清蓮崗文化」?我在來淮安學習之前,沒有聽說過,真的是孤陋寡聞了。從小就喜歡歷史的我,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決定去上網查查看。經過查閱有關資料,對青蓮崗文化有了一些認識。所謂青蓮崗文化,是指在淮河下遊,新石器時代的早期文化。
  • 打造「博物館之城」,擦亮文化名片
    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明孝陵博物館等,均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南京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等非國有博物館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也實現了零的突破。  在做好文物保護、活化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南京已經走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博物館之城」的路上,以諸多新舉措激發創新活力、服務公眾社會,更努力傳播南京故事,吸引全國遊客爭相「打卡」。
  • 多彩長蘆 一張張「名片」熠熠生輝
    在此基礎上,立足新時代新起點,街道還傾力打造出一張張閃亮的名片——開闢新型黨建服務陣地,廉政警示教育常抓不怠,擦亮基層黨建「紅色名片」;鐵腕治汙,讓天更藍水更清,擦亮環境改善的「綠色名片」;傳承非遺文化,群眾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擦亮文化惠民的「金色名片」。  一張張「名片」熠熠生輝,讓多彩長蘆散發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 城市文化與南京書寫——「南京題材」文藝創作 研討會在寧召開
    講好南京故事、關注南京城市文化書寫也已成為當下南京文藝界的熱點話題。 通過回顧每個不同人生階段所處之地的歷史文化,折射出南京城幾十年的變化發展。市話劇團創作演出的話劇《雨花臺》獲得中宣部十四屆五個一工程獎。話劇《楊仁山》《行知先生》《鴿子》;京劇《大明城牆》《梅園往事》《鑑證》,越劇《桃花扇》《烏衣巷》《鳳凰臺》等優秀劇目輪番上演,金陵戲劇百花園裡群芳爭豔、奼紫嫣紅。「南京題材」的影視劇也有不少作品為觀眾所熟知。
  • 南京中山植物園 看紅葉跳小拉舞
    南京中山植物園的楓葉紅了,我們南京小拉舞團隊特地組織去觀賞紅葉,同時,在美麗的紅葉風景中,練習南京小拉舞。楓葉紅,我們的南京小拉舞也跳的紅火,大家玩的好開心。南京中山植物園是南京的一張地理環境名片,裡面楓樹崗上的紅葉更是紅的遠近聞名。上海,浙江,安徽,山東等地的很多人,初冬季節,都莫名來觀賞紅葉。南京小拉舞也是南京一張城市舞蹈文化名片。
  • 沙面應成為廣州歷史文化街區深度體驗的一張名片
    沙面應成為廣州歷史文化街區深度體驗的一張名片 2020-07-17 2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新文化名片引全國讀者慕名而來!閱讀融入生活,轉角遇見書香
    今年,南京更以76.6的城市數字閱讀指數,摘得全國「2019年度十佳數字閱讀城市」稱號,並位列「十佳」之首。南京從清晨到深夜,閱讀身影隨處可見。據調查數據顯示,全省以及南京每天閱讀時長在1小時以上的人口佔比過半,正是這無數個融入生活中的1小時閱讀,共同織就南京城中持續不斷的書香氣,形成閱讀之城獨特的城市氣質。
  • 犍為 | 一張名片
    主動融入樂峨大旅遊,將文旅融合發展與縣域經濟發展、城市空間布局、產業布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等相融合,在犍為縣旅遊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啟動編制犍為縣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加快構建「三環三帶」旅遊產業格局,推動文旅、農旅、康旅融合發展。
  • 中國歌劇舞劇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中國的文化名片」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題:中國歌劇舞劇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中國的文化名片」  新華社記者周瑋  2019年2月底,中國歌劇舞劇院開啟民族舞劇《孔子》第二輪全國巡演。  從民族舞劇《孔子》《昭君出塞》《趙氏孤兒》《李白》,到民族歌劇《劉三姐》《林徽因》《玉堂春》,再到民族音樂會《國之瑰寶》《國韻流芳》,中國歌劇舞劇院近年來聚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探索以歌劇、舞劇藝術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傳遞中華美德。
  • 南京大牌檔,南京美食名片是怎麼煉成的?| 花萬裡餐廳設計
    花萬裡餐廳設計南京大牌檔始創於1994年,是南京人展示獨特菜系的古典飯店品牌;在秉承留住老味道」為品牌初心的同時,又因店面中獨特的「金陵民俗文化」體驗南京大牌檔則是南京的一張美食名片在全國一線城市擁有火爆人氣,火了北京、上海、南京、天津、深圳、武漢、合肥、無錫8座城市擁有51家分店,微博朋友圈對它的評價與群眾對它的呼聲可以說非常高。其餐飲運營方面是獨有匠心,特別是將南京文化運用到空間場景中是較為成功的餐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