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與南京書寫——「南京題材」文藝創作 研討會在寧召開

2020-12-24 騰訊網

11月30日,由南京市文聯主辦、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承辦的城市文化與南京書寫——「南京題材」文藝創作研討會在寧召開。來自省內各文藝領域的知名專家、評論家: 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汪政,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李彤,南京大學亞洲影視與傳媒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電視藝術家協會顧問周安華,南京大學教授、博導康爾,江蘇省演藝集團副總經理、江蘇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杜小甦,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振羽,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學院院長、南京市影視家協會副主席陳捷,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常務副院長、江蘇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南京市舞蹈家協會執行主席許薇,南京農業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教授、南京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季中揚,江蘇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南京市曲藝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演員陳峰寧,江蘇電視臺《東方文化周刊》視覺總監劉凍圍繞南京的城市文化特質與文藝書寫方式,就南京文藝創作現狀及未來的創作走向展開了深入的學術研討。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紀增龍,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任家龍,市文聯一級調研員吳海燕,市文聯各協會、部門負責人等40餘人出席了會議。研討會由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汪政主持。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紀增龍首先代表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文聯主席陳勇向在座的專家、評論家,特別是多年來關心和支持南京的文藝家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表示,南京是中國歷史悠久的著名古都,擁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桂冠,更有「博愛之都」「世界文學之都」之美譽。如何在新時代的南京書寫中展現南京的城市文化特質,生產出與文脈深厚的南京相匹配的文藝精品是我們要不斷思考和積極踐行的重大課題。他希望能發揮文藝評論對於引導創作、多出精品、提升審美、引領風尚的正確引導作用,期待通過此次研討會,進一步釐清思路,探索路徑,為南京文藝精品的創作生產激發新的動力活力,開創南京文藝新的局面。

近年來,南京加大了精品創作的組織和扶持力度,文藝創作呈現生動活潑的良好局面,湧現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斬獲國家級重要獎項或在全國範圍內有著較大影響。講好南京故事、關注南京城市文化書寫也已成為當下南京文藝界的熱點話題。

城市文化滋養下佳作迭出

提到南京城市文化書寫,很多人都會想到葉兆言的《南京傳》,有評論稱這部著作是「新世紀中國城市傳記寫作的新收穫與新高度,文學性、思想性俱佳」。《漂泊在故鄉》是文化學者薛冰的新作,書寫自己近70年來在南京城各處輾轉生活、工作的經歷。通過回顧每個不同人生階段所處之地的歷史文化,折射出南京城幾十年的變化發展。市話劇團創作演出的話劇《雨花臺》獲得中宣部十四屆五個一工程獎。話劇《楊仁山》《行知先生》《鴿子》;京劇《大明城牆》《梅園往事》《鑑證》,越劇《桃花扇》《烏衣巷》《鳳凰臺》等優秀劇目輪番上演,金陵戲劇百花園裡群芳爭豔、奼紫嫣紅。「南京題材」的影視劇也有不少作品為觀眾所熟知。如反映「南京大屠殺」的《屠城血證》《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南京浩劫》《拉貝日記》《南京1937》等。還有以民國時期南京為背景展開敘述,刻畫一個在政治動蕩的歷史風雲中演變的民國舊都,如《建國大業》《一號目標》等。音樂、舞蹈作品有:以「國家公祭」為背景、以「愛國」為主題的混聲合唱《和平之聲》,2017年獲得江蘇音樂「茉莉花獎」;歌曲《信仰之歌——雨花頌繫列歌曲》獲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以雨花臺烈士李耘生父子為原型創作的歌曲《爸爸》感人肺腑,聽者無不潸然淚下。舞蹈《梧桐的記憶》榮獲第七屆華東專業舞蹈展評組委會大獎;《雨花石的等待》斬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獎。

既要「敘述南京」,也要做好「南京敘述」

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的南京,其特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文藝創作的豐富源泉。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盤點了近年來南京題材的文藝創作情況,認為厚重的歷史和近現代波瀾壯闊的變革歲月為當代文藝創作所重視所映現。舞劇《十二秒》《鐘聲若響》是關於南京歷史的戰爭題材作品,取材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事件,通過舞蹈表達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嚮往,對逝去生命的嘆息,對英雄前輩的敬畏。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常務副院長、江蘇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許薇在談到歷史題材的舞蹈創作如何做到既好看又具有歷史厚重感與真實性時表示,一方面要尊重歷史大趨勢走向和歷史人物的獨特個性、人生際遇與人格評判;另一方面在充分尊重歷史的基礎上,也不要放棄文學再創造的空間。

南京大學教授康爾充分肯定了南京戲劇家在「敘述南京」和「南京敘述」上表現出來的責任感。「『敘述南京』是指講好南京故事,建構南京文化」,康爾解釋道,「為了鉤沉、發掘、弘揚、光大南京文化,南京的戲劇家創作出了許多舞臺劇。如話劇《陶行知》、越劇《丁香》、京劇《梅園往事》等,這些劇目演的都是南京的人和事,或者與南京有關的人和事。」「而『南京敘述』是指在一些重大的歷史節點,南京的文藝家堅持發出的南京人的聲音。如南京市話劇團創作排演了反映抗疫的話劇《鴿子》,以及反映改革開放的歌劇《大江奔流》。」

南京大學亞洲影視與傳媒研究中心主任周安華表示,「南京題材影視劇鮮明特點之一是能抓住大歷史中的南京和南京事件,濃墨重彩勾畫出一個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場景,主題較宏大,故事較生動,人物較鮮活,顯示出南京這座城的不尋常」。

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李彤對南京的書法美術創作繁榮景象的背後進行了思考,指出目前的書法美術創作還存在著一定的趨同性。他提出,打造南京品牌要加強文藝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有意識地傳承和加強本土地域文化的內涵和特色。

江蘇電視臺《東方文化周刊》視覺總監劉凍認為,攝影人應從城市人文的外化表層進入內在肌理,以視覺方式探求傳統文化的人文基因和文脈傳承。用心和靈魂拍好城市影像,最大化承載歷史價值和社會功能,充分發掘其人文內涵和文獻價值,使拍攝內容真實可信且具有典型意義、視覺美感和史料價值,將城市文化切片的影像匯聚起來,形成一部豐富多彩的「城市影像志」。

守正創新,構建獨特的南京身份

優秀的文藝作品往往能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時代情感,塑造鮮明的人物性格,創造具有豐富精神內涵的文藝形象。對於今後的南京題材創作,專家們提出,守正創新,如何構建獨特的南京身份是南京書寫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在追求現代化城市建設的路上,南京的自身特色、本土文化是如何呈現的?又如何與現代文化相依相生,相互影響,相互轉化?

江蘇省演藝集團副總經理杜小甦介紹了近年來省演藝集團在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反映南京民族民俗風土人情文化等方面的創作情況,表示今後要以南京的紅色文化、歷史風貌、地域風情為主要創作基調,講好南京故事,打造南京文化名片。

著名相聲演員陳峰寧從作品的「真實性、共鳴感、藝術的手段」三個方面簡要闡述了如何用相聲藝術來書寫南京。

南京農業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教授季中揚以南京雲錦為案例,分析了傳統工藝在堅持傳統工藝的基本語彙與核心理念的基礎上,如何適應現代審美觀念,進行現代表達。

南大教授康爾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對於南京水土的文化特徵、精神風貌,應有更精準的歸納、提煉與定位。二是對於南京地域的文化資源、歷史瑰寶,應有更全面的調研、梳理與把握。三是對於南京標誌性的歷史名人、重大事件,應有更系統的開發、表現與展呈。四是對於地域特徵鮮明的非遺項目、民間文化,應有更有效的傳承、發展與推介。

在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編輯王振羽看來,南京書寫不該局限於某種題材或某個時段,「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真正厚重的大氣的雄渾的城市書寫,不是應景式的急就章,不是命題作文的主題先行,而是深刻含蓄厚積薄發的水到渠成。」

「城市文化與城市書寫一方面是要找到城市的文化獨特性,另一方面是要找到寫作者的身份定位和認同。」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學院院長陳捷則從書寫者本身對建構南京身份進行了思考,「世界上許多偉大的作家,無論身在何處,無論以何種形式,終其一生,都在書寫自己的故鄉。如老舍的北京、魯迅的紹興、沈從文的湘西、茅盾的烏鎮、王安憶的上海、莫言的高密、賈樟柯的汾陽、帕穆克的伊斯坦堡、費裡尼的裡米尼......2020年,河北人張立憲創辦的《讀庫》落戶南通。他到了南通後突然想到了一個新的概念,叫『第三故鄉』。第一故鄉是人出生的地方,第二故鄉是成長的地方,第三故鄉是葉落歸根的地方。而通常來說,只有第三故鄉才是人真正自主願望選擇的地方。這個概念我覺得非常重要。一個城市,如果能夠成為更多人自主願望中的故鄉,這個城市才有可能擁有更多、更積極、更高素質的寫作者。」

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汪政對與會專家的觀點表示贊同,並做了精彩點評。「城市是被塑造出來的,在構建城市文化的認同方面,文藝應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認為,「構建獨特的南京身份,需要重審南京的文化價值和現實身份,不能被既有的概念所遮蔽和固化。」他提出,創作者要做點學問,找到並了解南京最先進的學術研究成果,將有助於我們重新認識南京。同時他也指出,談論城市文化與南京書寫更要具備國際眼光和國際視野,在國際傳播過程當中,用國際語言獲得廣泛的認可度,才能進一步擴大南京城市文化的影響力。

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任家龍表示,舉辦此次研討會,圍繞南京的城市文化特質與文藝書寫方式,盤點總結已有的創作成績,分析找出不足和差距,把脈建議今後的創作走向,就是要進一步凝聚力量,提振信心,充分發揮文藝評論對文藝創作的評價和引領作用,重整行裝再出發。南京市文聯將繼續深入挖掘南京的文藝資源,講好南京故事,傳播南京聲音,創作更加更多彰顯南京特色、展現南京形象的文藝精品。讓南京這座兼具歷史知性與創新活力的城市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

相關焦點

  • 「南京題材」文藝創作成業界熱點話題
    ,更有「博愛之都」「世界文學之都」之美譽,如何在南京書寫中展現南京的城市文化特質,創作出與這座城市相匹配的文藝精品?近日,由南京市文聯主辦、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承辦的「城市文化與南京書寫——『南京題材』文藝創作」研討會在寧召開。來自省內各文藝領域的十多位知名專家、評論家,圍繞南京的城市文化特質與文藝書寫方式,就南京文藝創作現狀及未來的創作走向展開了深入的學術研討。講好南京故事、關注南京城市文化書寫已成為當下南京文藝界的熱點話題。
  • 長篇小說《森林沉默》研討會在寧舉行
    王峰 攝長篇小說《森林沉默》研討會在寧舉行陳應松:從神農架到有關森林動植物的教科書南報網訊 (記者 王峰)在南京,《鐘山》雜誌一直被視為一線文學城市的象徵和地標;而身居南京大學的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年來,更是在文學批評上與北京、上海形成三足鼎立現象。
  • 2019南京文化生活「米其林指南」來啦!十位大咖帶你品鑑南京文化味道
    1月30日下午,南京市文投集團召開發布會,在春節前端出了四道「美好文化年夜大餐」——一是城市美好文化生活平臺「文客」全新上線,二是正式官宣2019年度集團承擔的城市美好文化系列活動,三是授予十位全市文化領域大咖明星「城市美好文化品鑑師」稱號,四是與知名龍頭企業籤訂美好城市合作戰略協議。
  • 為期一個月的2019南京文化藝術節圓滿落幕
    今年,我市首次將「金陵五月風」和「南京文化藝術節」兩大文化品牌活動進行合併,打造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文聯主辦的全新文藝品牌「南京文化藝術節」。用文藝精品,禮讚新南京追夢新時代雜技劇《渡江偵察記》商洛花鼓《情懷》近年來,南京文藝工作者創作了一批在國內叫得響、傳得開的紅色文藝作品,在南京文化藝術節的舞臺上,這些精品力作以藝術的魅力深深打動了觀眾。
  • 百年景舟與宜興紫砂南京特展在寧舉辦
    原標題:百年景舟與宜興紫砂南京特展在寧舉辦 中國江蘇網9月8日訊 為紀念紫砂泰鬥顧景舟大師誕辰100周年,由紀念顧景舟誕辰100周年活動組委會、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和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二廠有限公司、新華全媒體藝術館承辦的
  • 2018兩岸郵政發展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11月9日,2018兩岸郵政發展研討會在南京召開,會議全面回顧了《海峽兩岸郵政協議》籤訂以來的落實情況,圍繞「數位化時代郵政的創新發展」主題,進行了交流和研討。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楊勇、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董事長劉愛力、中華郵政公司董事長魏健宏、海峽兩岸郵政交流協會會長張亞非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書寫「強富美高」新南京精彩答卷
    站在兩個五年規劃交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交匯的歷史節點上,南京正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部署要求,以「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省會擔當,奮力書寫「強富美高」新南京建設更加精彩的答卷。
  • 「寧好大華」南京小劇場內容創作論壇舉辦
    、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作為指導單位,南京市文學之都促進會和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聯合主辦的南京小劇場內容創作論壇在大華大戲院·群劇場舉行。 在南京眾多的城市名片中,世界「文學之都」無疑是最耀眼的一個。2019年10月31日,南京成功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文學之都」。在文學相關的藝術門類中,戲劇有著獨特的地位。它融合了文本、動作、舞臺、音樂等元素,通過提供演員和觀眾的現場互動體驗,散發出獨特的藝術魅力。「文學之都」南京在戲劇領域有深厚的人文底蘊,文藝氣息重、觀眾基礎好。
  • 《雨花》雜誌社主辦的「湯成難小說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圖畫書界奧斯卡」日前,由《雨花》雜誌社主辦的「湯成難小說研討會」在南京召開。湯成難,1979年生,自2010年起開始短篇小說創作,曾獲第五屆紫金山文學獎、首屆《黃河文學》雙年獎短篇小說獎。小說關注孤獨、土地、人的苦難和命運。今年起,《雨花》雜誌開設「綻放」欄目,推介當下具有相當創作實力、廣闊創作前景的青年作家,湯成難即是開欄作家。
  • 南京北站真的來了!
    江北新區樞紐辦利用網絡會議平臺組織召開了「南京北站樞紐站城一體化」方案線上技術研討會。▲南京江北新區官網截圖什麼是「站城一體化?」即充分發揮高鐵樞紐和城市發展之間的聯動效應,將高鐵樞紐及城市空間統籌布局的新型發展理念。
  • 深度|嵌入南京城市發展史的寧蕪鐵路確定遷出主城,看鐵路與城市的...
    寧蕪鐵路外繞工程尚未動工,站場搬後利用已開始擘畫。據悉,中華門地鐵站點周邊城市設計通過審批,待寧蕪鐵路外繞後,這一帶將改造為雨花臺站臺公園,使雨花臺和中華門連成一片,復興城南被割裂的歷史和文化空間。今年3月底,南京與中國鐵路上海局籤署寧蕪鐵路擴能改造框架協議後,研究單位已同步開展初步設計。寧蕪鐵路即將告別主城,南京人既很期待,又有些不舍,畢竟,這條鐵路已穿行城南87年,凝結南京幾代人的記憶,深深嵌入了城市發展歷史。「鐵路要搬走,城市要縫合,記憶要留下。」
  • 「文學之夜」大秀南京文學之美 「2020南京文學季」即將多維演繹...
    創新演繹「文學精彩」,深耕「文學之都」超強IP,釋放古都南京無窮魅力,「2020南京文學季」這場佔據了文人學者、市民遊客整個十月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文都盛事即將迎來「收官之夜」。  10月31日,「2020南京文學季」壓軸大戲——「文學之夜」將於南京文化藝術中心盛大啟幕。
  • 「現代地圖創意、設計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近日,「現代地圖創意、設計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在南京成功舉辦。研討期間,來自中國地圖出版社、武漢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三江學院歷史文化與地圖研究院、易智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省地信中心等單位的7位地圖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外交地圖佐證、地圖創意實踐、民生地圖設計、災害風險製圖、地圖設計破界整合、地圖集出版和快速製圖體系構建等七個主題作報告交流。
  • 高溫下,多個劇組在開工——南京題材成熱點,「南京製造」出精品
    ;玄武區的紫金山腳下,一群人為《旋轉門》《於無形處》兩部國安題材大戲的劇本熱烈討論著……氣溫很高,南京各個影視劇組的氛圍同樣熱火朝天。南京是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是世界「文學之都」, 是一片極具潛力的影視熱土。這裡有故事、有資源、有服務、有取景地……為影視劇創作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弘揚主旋律,講好南京故事,一批南京題材、「南京製造」的電視劇,即將和觀眾見面,最近,多個劇組正在南京緊張忙碌著,記者前往進行探班。
  • 讓高雅音樂走進大眾生活 旅美小提琴家徐揚回寧組建南京城市樂團
    多年來,南京市委宣傳部著力構建文化人才高地,吸引高端文化人才來寧建立工作室,通過項目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多出、優出作品和人才。據了解,南京城市樂團將以項目為中心開展一系列演出活動,搭建音樂人才培養、音樂作品創作、優質演出活動的平臺,填補市級院團西洋樂團方面的空白。
  • 南京在寧高校、市區圖書館助力「文學之都」品牌建設
    2020-07-25 09:23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南京在寧高校、市區圖書館共同發出倡議助力「文學之都」品牌建設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王婕妤) 作為第十屆江蘇書展南京分展場「書香南京·閱讀之城」系列活動之一,昨天下午,由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南京市新聞出版局、南京出版傳媒集團承辦的南京市首屆「在寧高校圖書館與南京市區公共圖書館館長論壇」在青春書店·青春會客廳舉行。
  • 接軌南京 溧陽打造寧杭生態經濟帶最美副中心城市
    ,進一步解放思想、對標找差,凝心聚力、接續奮鬥,高質量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最美副中心城市。」「接軌南京」、「高質量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最美副中心城市」做為本次會議上的幾個關鍵詞被多次提及。在長三角一體化加快推進的背景下,面對激烈的區域競爭,溧陽市如何發揮現有優勢,加快寧杭生態經濟帶最美副中心城市建設,推動溧陽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是擺在溧陽市委市政府面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 「e路小康 打卡南京」中國城市新聞網媒聯盟總編輯行正式啟動 中國城市網盟文旅協作體在寧成立
    龍虎網訊(記者 於倩 攝影 朱熹 鄭超)「e路小康 打卡南京」,9月8日上午,中國城市新聞網媒聯盟總編輯行正式啟動。來自中國城市新聞網媒聯盟的各理事單位相聚在南京建鄴,共話城市網絡媒體發展,共探小康南京。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們將走進南京,對建鄴區、江寧區、溧水區的文化旅遊、城市發展建設等重點項目進行採風,充分感受美麗古都的「文藝範兒」和「現代範兒」。
  • 南京文藝界48小時創作《我相信》:送給南京,送給武漢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人們的心,南京文藝界積極行動起來,用音樂、繪畫、詩歌、動漫等各種文藝方式,為武漢加油,向醫護人員致敬,提醒市民注意安全防護……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文藝支援」!1月28日晚,珠江路音韻文化滿是消毒水味道的錄音棚裡,來了十來位文藝志願者,有歌唱家、有主持人,他們戴著口罩熱烈討論著,他們要連夜錄製「戰疫」歌曲《我相信》。《我相信》由南京市委宣傳部監製,南京市文投集團、南京市演藝集團策劃,南京市歌舞劇院出品。整首歌曲從創作到進錄音棚,整個過程不超過48小時。
  • 南京城市的客廳,回到的民國時代,歲月靜好文藝風
    在南京感受民國的建築,時尚的酒吧,城市的客廳,那麼南京1912是必須去的。南京的1912街區,猶如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三裡屯,南京的1912儼然就是老金陵的時尚新地,這裡也是酒吧雲集的著名酒吧街。但與前二者不同的是,這裡瀰漫的是一股濃濃的民國情調。因此,1912絕對是南京攝影發燒友們經常創作和聚集的地方,也是拍婚紗照的絕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