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 Gaggan
▲首爾 Kwon sook soo
Fine Dining又稱作正餐,一般較多出現在西餐(尤其法餐)和高級日料中,以法餐為例,通常包括這幾道: Amuse Bouche 、Starter、Soup、 Fish Course、Sorbet、Main Course、Cheese Course、Dessert以及Petit Four。一般價格都不低,1000+是常態。說實話,我還真沒試過地道的法式Fine Dining,融合其他菜系元素的Fine Dining倒是試過幾家。儀式感沒有法餐或者懷石那麼重,反而多了幾分創意和靈動~
除了味道,氛圍環境也很重要。做Fine Dining的餐廳選址都比較低調卻考究,一般人很難發現,這也是我近兩年一路吃下來的發現。比較透明開放式的後廚,讓食客零距離接觸食物的製作團隊,這無疑是享受一晚正餐最大的樂趣。
南京有Fine Dining嗎?估計很多人會問。城中最貴的三家高級日本料理但估計都算不上,具體名字就不提了。西餐裡面最頂級的頤和公館Le Siècle百年西餐廳倒是個別套餐有點Fine Dining的意思,但口味和國外差距還是不小,雖然主廚號稱法國米其林二星。
顛覆你對臺菜的印象
新街口,環繞著孫先生雕像的四個街角,從不缺人氣。德基廣場似乎把東北角的人流全都吸引過去了,往東走便是軍區死氣沉沉的破舊沿街商鋪,天時商貿大廈在新街口眾多樓宇裡早就被淹沒,誰又會注意它樓下開了什麼餐廳呢?我茶 瓷之味,偏偏就選擇這裡開出了一家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高級臺灣餐廳。
正如前面所說,即便是在國外,好的Fine Dining也大多開在不顯眼的地方。我猜也許這種深藏不露的感覺正是這類高級食客們所追求的東西。
▲攜程美食林官方授予臻選餐廳
取名我茶 瓷之味,自然是有寓意的。踏入餐廳的那一刻,你就仿佛步入一座中式藝術博物館。各種收藏品都價格不菲,就餐之前欣賞藝術、陶冶情操,應該是有助於增進食慾的,想來餐廳老闆也是個聰明人~
無處不在的傳統中國元素,也象徵著大陸與臺灣在文化上的一脈相連。從沙發到牆體,乃至服務員的衣著,都是清一色的淡綠,餐廳的整體性無形中折射出它的檔次和水準。臺灣人講話的輕聲細語也被很好地傳承,這也是吃一頓高雅的臺式Fine Dining不可或缺的細節。
所有展示的字畫均明碼標價,收藏愛好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購買,這也算是用餐之外的收穫和樂趣吧。在我茶 瓷之味,就算是一盆花藝,都能展示出非一般的藝術功力和氣質。不禁想起最近很火的開在新加坡國立美術館裡的粉色系餐廳Odete。美食只是由頭,在這樣的用餐環境裡感受到更多是情懷~
我茶 瓷之味的廚房正是接軌國際的開放式透明廚房,所有正餐都是現場準備並製作的,新鮮的食材是味道的保證。當接地氣的臺灣菜被做得精細化,還真有模有樣。滿心期待~
儀式感對於一頓Fine Dining來說很重要,也是貫穿整個用餐過程的要素之一。我茶 瓷之味在每個不同的時節都會推出當季套膳。不時不食,這是中國人一貫的養身之道,美味與健康從不矛盾。
開胃飲品 千重翠(選一)
開胃菜 採薇
前湯 湛露
前菜 甘棠
主菜 白華(選一)
主食 黍離(選一)
甜品 茶飲
開胃飲品
這款代表盛夏的飲品,酸酸甜甜的確很開胃。選用來自中亞的進口食材,蘋果汁、杏汁以及桃汁三種果汁混合,塑造出無與倫比的完美口感。一口便會愛上的味道。
開胃菜
part 1:創意香腸
純手工製作的臺式香腸,微甜彈牙,加入金門58度的高粱酒,自帶酒香的香腸多了幾分華麗的味道。並以創意料理的形式呈現:將蘆筍與胡蘿蔔切丁加入香腸主體,解除油膩,清爽的臺灣香腸吃起來令人如沐春風。
part 2:鮮蝦山藥土豆泥
土豆泥中加入細磨而成的山藥泥,算是我見識過最獨特的土豆泥做法了。口感綿密有如霜淇淋,大顆鮮蝦仁的加入使得味蕾層次進一步豐富起來。
part 3:水晶蔬果卷
越式米紙卷包裹著清新的蔬菜沙拉,令人食慾大開。
前湯
冬瓜排骨酥湯
切成小方塊的冬瓜與炸至金黃酥脆的南派排骨酥,配以新鮮蛤蜊熬製而成的精華高湯
,同時在高溫蒸汽中蒸煮,與平時在家裡做的排骨湯味道完全不一樣,口感更高級。
前菜
吉利蝦球
混合了細切的蝦仁、馬蹄、墨魚滑,都是大家鍾愛的食材,包裹上吐司丁,高溫炸至外酥內彈的球狀,淋上特製的優酪乳醬汁,蝦仁鮮,馬蹄脆而甜,墨魚滑Q彈,吐司香,簡直妙不可言。偏西式的擺盤,營造出優雅的氣質。小番茄和蘆筍緩解了炸物的膩,神似巧克力粉的其實是辣椒粉,由此可見廚師的心思慎密。
主菜
醬爆豬手
看似很家常的食材,經過大廚的巧手烹製也能變換出新花樣。先滷後炸再炒,豬手的香氣被最大程度激發出來。特製沙茶醬,是最具代表性的臺灣味道。青紅椒不僅使豬手更清爽,也為整道菜的色彩加分。這樣濃墨重彩的豬手,也代表著臺灣菜的精神!
此外,主菜還有菠蘿梅汁臺灣鯛可選。裹著蛋汁的鯛魚讓我想起在哈爾濱一家俄國餐廳吃到的香煎大馬哈~
主食
古早味碗粿
粿,在潮汕閩南一帶盛行,臺灣也不例外。選用優質大米手工蒸出來的米粿,香氣四溢,臺灣特色的醬油膏,豐富了原本單調的口感。炒得鮮香入味的蝦米、香菇和瘦肉更為這道主食錦上添花。這很臺灣~
臺灣滷肉飯
滷肉飯是臺灣小吃的靈魂,也是最考驗廚師技藝的一道菜。食材很簡單,但只有融入情感的滷肉飯才最能打動食客的胃。一碗出色的滷肉飯,可以好吃到成為這頓正餐的主角,這便是我茶 瓷之味厲害的地方!
甜品&茶飲
幾款法式甜品可供選擇,優雅而細膩,這是一般中餐廳很難做到的精緻範。最愛的還是桂花糖芋苗,融入南京的飲食文化元素,入鄉隨俗,精神可嘉。
大家都愛喝臺灣茶,不管是高山烏龍還是特級金萱,皆為佐法式甜品的絕佳拍檔。入口醇香,回味悠長。這樣的收尾,絕不遜色於正統Fine Dining的Petit Four。
328元/位
開胃飲品 倚江山(選一)
開胃菜 凝香醉
前湯 夢初醒
前菜 空相憶
主菜 香脂雪(選一)
主食 繡屏香(選一)
甜品 茶飲
Tips:飲品不再做闡述,我們從開胃菜開始
開胃菜
part 1:特製五味醬鮑魚
精選新鮮鮑魚,以臺灣醬油、冰糖和柴魚為原料做成的高汤滷水浸泡一整天,鮑魚本身的鮮甜滋味愈發濃烈,比傳統粵菜的做法更加清新自然。
part 2:照燒松阪豬
松阪豬口感細嫩,論滿足感絕對不輸給頂級和牛。厚度約2mm的松阪豬肉慢火煎至焦香四溢,佐以日式照燒醬和新鮮蔬菜,甜美的味道瞬間迸發。
part 3:乾貝土豆泥
土豆泥的做法與228的套餐一樣,乾貝的點綴尤為出彩色。最後以酸甜可口的甜橙收尾,完美~
前湯
黑蒜雞湯
特別喜歡我茶湯品的擺盤,複雜卻不多餘。這道黑蒜雞湯打破了我對雞湯的偏見。爽口不油,同樣以蛤蜊提鮮,枸杞紅棗增加甜度。黑蒜是點睛之筆,沒有普通蒜頭的刺激性氣味,散發出迷人又獨特的芬芳,恰到好處地去除了雞肉的腥味。雞肉是選用了最佳的翅根部位,燉煮至軟糯。這一碗湯,好喝到飛起來~
前菜
XO醬炒大蝦
深海大蝦與香菇、青紅椒同炒,火候的把控至關重要,特製XO醬的使用讓大蝦的味道更加活色生香。西餐常用的蘆筍和乳白色的蒲菜做配菜,再次向食客傳達了健康的飲食理念。
主菜
安格斯牛排
低溫手法烹製出的頂級安格斯牛排,裝盤卻體現出濃濃的中式情懷,大氣而精緻。上等的牛排其實吃原味就好,不過我茶搭配的金蒜個人特別推薦,醬汁的味道也很適中,不會蓋過肉本身的鮮味。
波士頓龍蝦
用臺灣料理的手法去烹製西餐裡的頂級食材,還是頭一回見識。清蒸鮮魚的手法講究的是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新鮮魚露和香氣四溢的熱油淋在剛蒸好的大波龍上,表層的蔥絲是這道菜的精髓所在。中餐與西餐,在此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之高度!
主食
眷村牛肉麵
眷村牛肉麵是臺灣人鄉愁的寄託,海峽對岸的味道。看似簡單實則考究。菜心翠綠,牛肉清湯澄澈,麵條是手擀的,這還不是全部。只有三塊的牛肉,嚴選澳洲進口金錢腱,肉筋紋理分明,口感絕佳!加點雪菜湯頭更甜,特製的香辣版XO醬需謹慎添加,辣度不低,但特別香!
金瓜米粉
米粉都要挑選最好的,新竹的自然最佳。細如絲的米粉與蝦肉和香菇絲一同煸炒,古法炮製;小巧可愛的金瓜掏空做容器,金瓜的微甜滋味滲入米粉,廚師很有想法。配菜是素炒青菜和臺味泡菜。
甜品&茶飲
套餐裡的餐後甜品都是任選,下面幾款個人比較推薦。茶飲同上文提及的套餐。
▲桂花糖芋苗
組成:桂花慕斯,芋頭奶醬,日式軟戚風,杏仁蛋糕體
造型是賣點之一,豐富的味道決定了甜品的高度。優質乳香與芋頭的甜蜜相得益彰,臺灣的人情味展現得淋漓精緻。
▲踏雪尋莓
組成:荔枝慕斯,玫瑰覆盆子果泥,日式軟戚風,杏仁蛋糕體
這款顏值極高,典型的法式甜品模樣。白色的荔枝慕斯入口輕柔,荔枝香氣迷人;一刀切開便是熱情似火的玫瑰覆盆子果泥,酸甜爽口。
▲幹瓶耶
組成:柑橘,蘋果,椰子,日式軟戚風,杏仁蛋糕體
果香四溢是這款蛋糕的最大特色,適合夏季食用。俏皮的名字下,藏著一顆溫柔的心。柑橘的芬芳沒有人能夠抗拒吧~
一款新的粉紅芝士,女生估計都會愛不釋手,芝士的味道很濃鬱。總之在我茶 瓷之味,甜品怎麼吃都沒有雷區。
大菜單是晚間套膳專用的,小菜單可供午市簡餐選擇。
臺灣超人氣國民美食滷肉飯&牛肉麵,都有午市套餐可以選擇。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午餐怎能隨便解決?吃得快速而又精緻,我茶 瓷之味可以幫你實現~
除了晚膳套餐裡提到的幾款法式小甜點,我茶 瓷之味的甜品部分其實有隱藏菜單哦,想要定製蛋糕,這裡的出品同樣令人驚豔!
我茶 瓷之味的洗手間是男女分開的,跟許多日本高級餐廳一樣,用的是帶衝洗的自動馬桶,這很加分!瞬間高級感倍增~
藏在餐廳最深處的私人包間很奢華,卻又透露出一絲清雅的氣質。
現提前預定七夕情人節套餐
就送上圖進口好酒
美酒佐美餐,何樂而不為?
地址: 中山東路9號天時商貿中心大廈1樓
預約電話: 025-88816246
營業時間:11: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