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夫人陳靖姑

2021-02-07 EXPLORE尋隱者

仙都二十八景之二十一

陳靖姑信仰遍布華人圈,全球信徒過億

仙都東南有臨水宮,祀臨水陳夫人。明學士張以寧撰《臨水順懿廟記》:「唯吾閩之有神,光耀宇內,若莆之順濟,漕海之人,恃以為命,有功於國家甚大,綸音薦降,褒崇備至。今順懿夫人,御災捍患,應若影響,於民有德,豈淺淺哉?」婦人妊娠者必禱焉,神功尤驗。裡人事為母,會正月十四聖誕傾城而動,香火鼎盛。先是吾長姊歿於疫,餘幼多病,慈親許於神,而為螟蛉義子,遂安。後去國還鄉,母必禱之。或曰事彼如事觀音也。

夫臨水陳靖姑,侯官藤山下渡人,世以巫顯。生於晚唐天佑元年,父陳昌,母葛氏。誕時合室異香,經月不散。有五色光氣充溢庭戶,與日並曜。人見之,鹹稱奇瑞。三歲能念觀音咒。七歲得《易傳》。年十一通經史。年十三,許婚劉杞。杞父,古田教諭勳,昌至友也。後二載出奔,偕從兄守元謁閭山許真君。三年道成下山,授七星劍、平妖角並道書,曰:「速去,莫顧!」不忍去,出二十四步,回首。師嘆云:「年廿四,汝之劫,勿動法器!」遂慈恩布桑梓,閩人疫癘凡經其咒治者,悉皆痊活。至年配杞。

她是觀音菩薩悲憫眾生施予的一滴血珠幻化的

時永福有白蛇怪二。雌者在山,雄者潛形王宮,噬殺宮娥。又幻形王后惑閩王,禍亂甚籍。靖姑鬥殺之。布閭山正法,活三十六宮娥。王大悅,悉賜為侍婢,敕號曰「慈濟臨水夫人」、「順天聖母」,食邑三百戶,以一子為舍人,皆辭不受。及歿,王延鈞立,追諡「崇福昭惠臨水夫人」。

世傳後唐天成二年,閩中旱,守元祈雨不驗。王怒,將禍及道眾。聞于靖姑,請往。時身有孕,杞以師言諫阻,不聽。乃拜別翁姑,左持平妖角,右執劍,步天罡,蘸北鬥,祈星辰入室,脫胎自去。駕雲過白龍江,至南臺島,渡片席於江,滴血成雲。是時,雌蛇欲報雄蛇之仇,陰結長坑鬼,興風鼓浪,乘隙擊之。將沉。師遣仙童化鴨,浮席如前,遂得甘霖,逐長坑惡鬼,而斬蛇於臨水洞。元神隨殆,誓曰:「吾死後,不救世人產難,不神也!」坐化穴前,行年二十四。民德之,祀其肉身於大橋臨水,目為婦幼之神。

為了拯救苦難,她付出了所有

清乾隆四十六年,侯官張人龍赴京應試,過廷洋驛,禱於仙娘廟,夜夢仙娘語曰:「皇十五子妃喜塔臘氏貴重,願祈於臨水夫人解厄!」旋抵京,值遇皇十五子,知妃產難。遂共祈之,誕道光帝。因敕「順懿太后」,賜之甚厚,人龍亦顯達也。喜妃曰:「非聖母,吾母子安得重生!」故復有「臨水太后」之謂。或疑系孝全成皇后產厄,閩丞陳望坡奏請陳氏解厄,得鹹豐帝事之訛傳也。

初名龍源廟、龍川廟。宋紹興中,靈顯益振,鄉貢鄭必豫作記。裡人稱曰廣福娘,蓋母事之。傳五季末嘗賜廣福之號,後乃稱夫人。宋理宗嘉其靈,端平二年贈額曰順懿,故名順懿廟。嘉熙二年封靈應夫人。尋加封仁惠靈淑廣濟夫人。寶佑間封靈惠懿德妃。淳祐間,邑令洪天賜修繕,勒碑以記。元元統元年,浙東宣撫使李允中擴建。明初翰林張以寧主修,邑人魏、薛二典史納俸首倡,集資二年修竣,以寧撰《順懿廟記》以記之。萬曆間,邑令王繼祀籌建百花亭。乾隆四年,邑令劉之麟重修。道光二十四年再修,並立碑誌事,碑尚存。光緒元年毀於大火,明年募化重修,三年乃成。千載而下,民謁無虛日。清郭柏蒼言:「閩多女神,國朝祀典,女神僅二:莆田天上聖母,古田臨水夫人。」歷代題詩甚多,有明人徐火勃詩云: 


臨水遺廟祀嬋娟,少女空靈五代年。
蝌蚪縱橫階下出,妖蛇跨壓水中眠。
春秋野老更羅帳,伏臘村童送紙錢。
苔滿古碑行客吊,妝檯無主鎖寒煙。


作者用古體記錄故鄉的奇人異事

有些童鞋是不是看不懂捏?

小編準備了另一個版本

       

仙都嶺東南有臨水宮,祀臨水陳夫人。元末明初學士張以寧撰《臨水順懿廟記》,大意是我們閩地神靈,向來為世人欽崇,比如莆田的媽祖。當然,古田臨水夫人也不遑多讓。婦女懷孕向她禱告必得庇護。閩人視為母親,每年她正月十四生日都會傾城而動,香火鼎盛。我大姐兒時染瘟疫夭折,我幼年多病,父母把我許給陳夫人做了「義子」,病就好了。長大後我無論出國還是回鄉,母親都會向她祈禱平安。人們說供養她的功德可等同於供養觀音菩薩。

林李二夫人配享左右,她們是陳夫人的義妹

臨水夫人陳靖姑是侯官下渡人,其家世以道術揚名。生於晚唐天佑元年,父親陳昌,母親葛氏。出生時整個房間充滿異香,整月不散。有五色光氣充溢庭院,跟太陽一樣明亮。人們見了,都稱奇瑞。三歲便能念觀音咒。七歲精《易傳》。十一歲通經史。十三歲被許婚劉杞。劉杞父親劉勳,時任古田教諭,是陳昌的好友。過了兩年離家出走,隨堂兄陳守元拜閭山許真君為師。三年修道圓滿,下山前許真君授予七星劍、平妖角和道書,囑咐她:「快走,不要回頭!」陳靖姑不忍別離,走出二十四步,回頭看一眼師父。許真君嘆道:「二十四歲那年有劫難,千萬別動法器!」於是回到故鄉造福父老。閩人得病凡是經過她的咒語加持無不痊癒,等到適婚的年齡便嫁給了劉杞。

陳夫人肉身成聖,千年來顯應四方

當時永福有個兩隻白蛇精。雌的在山裡,雄的潛形閩王宮,吞吃宮娥。又變作王后迷惑閩王,穢亂王室。陳靖姑經過一番鬥法,殺掉白蛇精。又布閭山道法,復活三十六宮娥。閩王大悅,便賜給陳靖姑作侍婢,敕其「慈濟臨水夫人」、「順天聖母」,食邑三百戶,以一子為舍人,陳靖姑一律推辭不受。在她罹難後,閩王王延鈞即位,又追諡她為「崇福昭惠臨水夫人」。

相傳後唐天成二年,閩中大旱,陳守元祈雨失利。閩王大怒,要燒死所有道士。陳靖姑聽說後,主動請纓。當時她身懷六甲,劉杞用師父的忠告勸阻,陳靖姑不聽。於是拜別公婆,左手持平妖角,右手執伏魔劍,步天罡,蘸北鬥,祈星辰入室,脫胎自去。駕雲飛過白龍江,到南臺島,渡草蓆於閩江,施展道術,滴血成雲。這時,雌蛇想報雄蛇之仇,暗地勾結長坑惡鬼,興風作浪,乘隙攻擊陳靖姑。眼看蓆子沉沒。師父便派遣仙童化成鴨子,叼住草蓆四角,因而祈雨成功。然後驅逐長坑鬼,斬蛇精於臨水洞。至此心力交瘁,元神隨即殞滅,罹難前立誓:「我死後,如果不能拯救世人難產之苦,絕不配作神仙!」遂羽化洞前,時年二十四歲。人們感念她的恩德,在大橋臨水祀奉其肉身,視為婦幼保護神。

全球臨水夫人祖廟:古田大橋臨水宮

清乾隆四十六年,侯官張人龍赴京應試,過廷洋驛,到仙娘廟禱告,當晚夢見仙娘說:「皇十五子妃喜塔臘氏人品貴重,希望她祈請臨水夫人解難!」到了京城,遇到皇十五子,得知他愛妃難產。於是祈求陳夫人,順利誕下道光皇帝,而敕封「順懿太后」,賞賜甚厚,張人龍也因此顯達。喜妃說:「臨產時見到聖母,我們母子才得以重生啊!」因而,陳靖姑又有「臨水太后」的尊號。也有人懷疑這是道光的孝全成皇后難產,福建官員陳望坡奏請陳夫人解厄,而生鹹豐皇帝的訛傳。

臨水宮起先叫龍源廟、龍川廟。宋代紹興中期,愈加靈顯,鄉裡貢生鄭必豫為其作記。民間稱為廣福娘,都將她視為慈母。相傳五代時期並未賜她廣福之號,是後來才稱為夫人。宋理宗有感於她的威靈,於端平二年賜額「順懿」,故而也叫順懿廟。嘉熙二年封她為靈應夫人,不久加封仁惠靈淑廣濟夫人,寶佑年間封為靈惠懿德妃。淳祐年間,縣令洪天賜主持修繕,刻碑記錄。元代元統元年,浙東宣撫使李允中擴建。明初翰林學士張以寧主持修繕,鄉賢魏、薛二典史納俸首倡,集巨資修了二年才告竣,張以寧親撰《順懿廟記》記錄此事。明萬曆年間,縣令王繼祀在原有基礎上建百花亭。清乾隆四年,縣令劉之麟大修宮觀。清道光二十四年重修,立碑記錄,碑尚存。光緒元年毀於大火,第二年募捐重修,三年後修成,祀奉至今。千百年來,這裡作為臨水夫人祖廟,人們沒有一天不朝禮的。清代郭柏蒼說:「福建有名的女神很多,舉國供奉的卻只有兩位:莆田的媽祖林默娘,古田的臨水夫人陳靖姑。」歷代名士題詩甚多,其中明代的徐火勃是這樣寫的:

 
臨水遺廟祀嬋娟,少女空靈五代年。
蝌蚪縱橫階下出,妖蛇跨壓水中眠。
春秋野老更羅帳,伏臘村童送紙錢。
苔滿古碑行客吊,妝檯無主鎖寒煙。

港澳臺信徒赴臨水祖廟請香,是每年兩岸三地的盛事

如需轉載

請聯繫微信公眾號

EXPLORE尋隱者 

謝謝!

EXPLORE

尋隱者

一個有性格的公眾號

ID: xyzexplore

Design by EXPLORE尋隱者 · 汀嵐

相關焦點

  • 【精品】《千年臨水情》——臨水夫人
    敬請收看大型紀錄片《千年臨水情》系列第五集《臨水夫人》(下)【版權所有  嚴禁抄襲】為了繼續得到她的庇佑,也為了感激她的恩德,在陳靖姑離去不久,人們在她的夫家所在地古田臨水(今古田大橋)建廟供奉,並親切地稱陳靖姑為臨水夫人。這是海內外第一座為她而建的廟宇。這一年,是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
  • 神話電影《臨水夫人傳奇》在福州啟動籌拍
    神話電影《臨水夫人傳奇》13日在福州舉行籌拍啟動儀式。 閆旭 攝中新網福州5月13日電 (閆旭)神話電影《臨水夫人傳奇》13日在福州舉行籌拍啟動儀式。該電影反映兩岸婦女兒童保護神陳靖姑的故事,將在今年年底開機。
  • 實拍古田臨水宮參加臨水夫人祭祀大典,太震撼!
    臨水夫人陳靖姑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之一,被海內外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海絲文化的重要內容。福建省古田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靖姑信俗文化」的發祥地。  臨水夫人陳靖姑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之一,被海內外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海絲文化的重要內容。福建省古田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靖姑信俗文化」的發祥地。
  • 福州陳靖姑金身首次赴臺巡安:臨水之光耀兩岸
    福州陳靖姑金身首次赴臺巡安:臨水之光耀兩岸   中新社福州12月15日電 題:福州陳靖姑金身首次赴臺巡安:臨水之光耀兩岸  作者 張建忠 王光華  為期9天的福州陳靖姑金身赴臺繞境巡安活動,在臺灣大受歡迎,顯現臨水之光耀兩岸的景象。
  • 正月十五順天聖母臨水夫人聖誕,八閩毓秀大士化身,普化碧霞太后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夫人(公元767),正月十五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今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小名陳十四。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陳奶夫人、順天聖母等。據《閩都別記》、《福州府志》等史料記,父親陳昌為朝廷戶部郎中,陳靖姑受家庭影響,十叄歲去江西閭山學法,十五歲學成歸來。
  • 三奶夫人陳靖姑-「吾死後不救世人產難,不神也!」
    據專家研究認為:被尊為「婦幼保護神」的陳靖姑,經過千年的民間傳誦,已成為海峽兩岸甚至東南亞地區共同的民間文化現象之一。這種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有著深刻的思想、道德、倫理、信仰等價值,涉及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領域。  臨水宮的正殿裡供奉著臨水娘娘陳靖姑的神像,據《閩都別記》記載這是陳靖姑的肉身坐化而成 。那麼,臨水娘娘是從哪裡來的呢?
  • 【美麗泉港】泉港有座「臨水夫人」宮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題詞:「陳靖姑是福州的好女兒、古田的好媳婦、上古的好雷鋒」。黑面媽祖是著名的「婦幼保護神」,俗名陳靖姑,唐大曆二年(767年)生於福州下渡。她自幼拜許真君學法。巫醫相兼,習武修道。 傳說臨水夫人有降妖鎮魔、呼風喚雨、破解疑案等法力,但主要還是「扶胎救產、保赤佑童」。故千百年來,她一直被當作婦女、兒童的保護神而為人們所崇拜。
  • 古田臨水宮:從「臨水夫人」祖廟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古田臨水宮陳靖姑雕像(圖片來源網絡)「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陳靖姑護胎救產,保赤佑童的信俗世代相傳,早已紮根民間,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古田臨水宮是陳靖姑信俗文化的發祥地,其始建於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後經元明清歷代重修擴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臨水夫人」陳靖姑的祖廟,如今臨水宮分殿遍布我國大陸、臺港澳地區及世界各地多達4000餘座,擁有信眾近億名,其中單臺灣一地,供奉陳靖姑的宮廟就有400多座,信眾超過千萬人。
  • 我會參加羅源縣首屆「陳靖姑信俗」文化旅遊節暨首屆「三奶夫人文化」研討會
    2018年10月16日(星期二)羅源縣首屆「陳靖姑信俗」文化旅遊節暨首屆「三奶夫人文化」研討會在羅源縣飛竹鎮的西洋宮開幕。 羅源縣是我省陳靖姑信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三奶夫人中林九娘的出生地。位於羅源縣飛竹鎮的西洋宮是陳靖姑信俗文化的重要場所,在此舉辦羅源縣首屆「陳靖姑信俗」文化旅遊節暨首屆「三奶夫人文化」研討會,有利於進一步宣傳和弘揚陳靖姑信俗文化,擴大陳靖姑文化精神的影響力,增進鄉村文化旅遊和鄉村振興,增進和擴大閩臺文化交流與合作。
  • 臨水夫人陳靖姑傳說(四)
    適遇陳靖姑初出法門,願意幫他除妖,靖姑用縮地法到揚州江都縣衙查問明白,來世昌家執劍人室,赤毛猴精不是請姑對手,邪不勝正,忙逃出門外變一隻白犬、麻雀、蛤蟆,靖姑揮起寶劍,念幾句咒語,現出原形是只赤毛猴,吊打審問,叩其求饒,名丹霞石猴精,靖姑念其千年修煉不易,尚無危害人命,願改邪歸正,決不害人之心,但不該淫人妻子,戲虐父母官。
  • 福州各宮廟陳靖姑金身巡迴故裡祈福
    3月5日,農曆正月二十四,一場大型的天下娘奶回娘家活動在福州倉山陳靖姑故居舉行,共有38尊來自海峽兩岸的臨水夫人陳靖姑金身安駕故居祈福。  【解說】當天,位於福州倉山的陳靖姑故居外鑼鼓喧天,香火繚繞,各個宮廟、村落的回娘家隊伍都是浩浩蕩蕩,熱鬧非凡。信眾穿著節日的盛裝,抬著順天聖母的鑾駕前來娘家參拜。除了有威武的儀仗,同時還有肩頭戲、太平鼓等獨具福州特色的精彩表演。
  • 我們的女神陳靖姑的前世今生,你真的了解嗎?
    就山勢水行處有一廟宇,乃為臨水宮祖廟,內主祭臨水夫人。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臨水宮香火自唐貞元八年(七九二)燃起, 綿延一千二百多年,紫霞籠罩中國東南數省,遠飄東南亞各國,海內外信仰者達八千多萬。  臨水夫人,乃「婦幼保護神」陳靖姑之大眾稱呼。
  • 福安羅江街道「福水宮」與陳靖姑的信俗文化
    當年臨水夫人陳靖姑斬殺白蛇精分為三段,把蛇頭放在古田臨水宮,蛇身放在寧德轉水宮,而蛇尾放在福安福水宮地洞中。 為感謝臨水夫人廣施甘霖,為民造福之恩德。於是,晉六公聯合附近大留、小留、橋洋等村的信眾捐資募建「福水宮」,供奉臨水夫人等三位大奶娘。
  • 福安羅江街道"福水宮"與陳靖姑的信俗文化
    當年臨水夫人陳靖姑斬殺白蛇精分為三段,把蛇頭放在古田臨水宮,蛇身放在寧德轉水宮,而蛇尾放在福安福水宮地洞中。為感謝臨水夫人廣施甘霖,為民造福之恩德。於是,晉六公聯合附近大留、小留、橋洋等村的信眾捐資募建「福水宮」,供奉臨水夫人等三位大奶娘。而象環陳氏與臨水夫人本系穎川同源,故稱福水宮為「太姑婆宮」。
  • 映像莆田|秀嶼陳靖姑祖廟
    石階中間九條龍,表示皇家丹墀,八隻鳳凰陪駕陳靖姑升天,代表皇家莊重禮儀,是因為陳靖姑受到歷代帝王20多次詔封,名號有「臨水夫人」、「註生娘娘」、「順天聖母」、「太后」等。四根華表,預示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象徵著中華民族的社稷永固,源遠流長。
  • 倉山區赴古田考察臨水宮 共同探討交流臨水文化
    千百年來,臨水夫人陳靖姑信仰從古田、福州一帶延伸向全國甚至海外,現在全球有華人生活的地方都有臨水夫人信仰,在臺灣臨水夫人信仰更為廣泛。陳靖姑信俗文化,已成為連接閩臺兩地民眾情感的紐帶。臨水夫人像     福州倉山下渡作為陳靖姑故裡,為更好地傳承和弘揚陳靖姑文化,從2008年起,倉山區致力打造陳靖姑信俗文化品牌,從文化入手,通過舉辦陳靖姑民俗文化節等一系列活動,使陳靖姑信俗文化成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新載體
  • 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活動啟幕
    呂明 攝據介紹,「天下娘奶回娘家」活動是歷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節的保留項目,活動邀請閩臺兩地及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陳靖姑宮廟代表,護送各自宮廟供奉的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福建省民間也稱陳靖姑為「娘奶」)回到陳靖姑故居,以傳統「省親」回娘家的習俗,凸顯陳靖姑文化節的傳統民俗內涵。
  • 在塔亭路,看看倉山區老牌女神陳靖姑 | 福州萬神殿 01
    2014年做畢業論文時,導師派了個題——臨水夫人陳靖姑。我說這神我不認識啊,同門師姐說:就你入學時發的那張卡上的神啊。唔,福州的文宣做得真是低調又體貼。神龕廟堂裡擺著四座神龕:最大的那座中,端坐著三位女神,正中的便是我們福州本土老牌女神——臨水夫人陳靖姑的文像。
  • 臺灣過溝保安宮組團赴陳靖姑祖廟「請香接火」
    中新社寧德1月22日電 (葉茂)22日,臺灣嘉義縣布袋鎮過溝保安宮主任委員王龍文率請香團一行75人到供奉臨水夫人陳靖姑的祖廟——福建寧德古田臨水宮請香接火,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闔家平安。  陳靖姑是海內外公認的「順天聖母」、「婦女兒童保護神」,信眾遍布閩浙贛、臺灣、港、澳、東南亞等地。古田臨水宮是國家級涉臺重點文物保護工程項目,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每年吸引眾多信眾前來進香朝拜和旅遊觀光;陳靖姑信俗文化也已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全球信眾達8000餘萬,福建與臺灣的信眾尤其多,陳靖姑信仰由此成為聯結兩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紐帶。
  • 【活動預告】即將拉開序幕,第十三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期待您的參與!
    今年的文化節,倉山區精心策劃了多個活動,包括文化節開幕儀式、海絲陳靖姑文化論壇、陳靖姑文化主題閩劇演出、臨水夫人文化展廳開館儀式等,期待您的參與! 第二屆臨水文化節·臨水之光兩岸文藝晚會第四屆臨水文化節·臺灣電音三臺子第七屆臨水文化節·集體成人禮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