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融媒體記者肖凡)近日,記者從棲霞區獲悉,棲霞將打造南京明城牆磚官窯考古遺址公園。未來市民可以逛城牆磚窯博物館、官窯村文創小鎮,住考古酒店。
南京明城牆磚官窯考古遺址公園位於棲霞區中北部,毗鄰長江,西側為棲霞山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59.8公頃。公園將分為四大區域,分別為南京城牆磚窯博物館、遊客中心、考古酒店和官窯村文創小鎮。
據了解,官窯遺址為明代燒造南京明城牆城磚的一處大型官辦窯廠,是南京已發現古窯遺存中數量最多、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窯址群,被確定為與南京明代城牆磚的燒制有關。對於深入研究南京明城牆的建造過程,以及南京明城牆申遺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南京市城牆保護條例》,該公園的遺址保護範圍約9.59公頃。同時,根據遺址所在環境,設置建設控制地帶,東至疏港大道,西至工農路,北至林江南路,南至規劃支路一,建設控制地帶佔地面積約50.2公頃。
棲霞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棲霞將從保護、展示、規劃與設計四大角度出發,多樣化、全方位、科學合理地打造綜合性城市遺址公園,保護、突出遺址的原真性,還原歷史原貌;將構建南京明城牆關聯性節點,打造長江中下遊獨具主題特色的遺址公園,形成南京城市文化特色名片。
未來,棲霞將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加強明城牆歷史文化的展示與傳承,完善區域生態環境,科學性規劃保護遺址大環境,合理加以利用。
集體育文化創意生態濱河居住社區為一體
建雨花「文體小鎮」促產城融合
本報訊(通訊員仲肇文石海燕融媒體記者於潔塵)18日下午,「江河畔,文體小鎮起——2020年雨花經濟開發區土地招商推介會」在國睿金陵大酒店舉辦,17幅超73公頃經營性用地將陸續上市。醞釀已久的雨花「文體小鎮」精彩亮相,引來近80家品牌房企的150名戰略投資者參會。
「文體小鎮的籌謀規劃,是開發區落實市區相關部署要求的具體實踐。」雨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婁傑介紹,「文體小鎮」位於雨花經濟開發區北部地區,規劃範圍約6.44平方公裡,與河西僅一河之隔,與江北新區則臨江相望。
「文體小鎮」已於去年啟動建設,按照規劃中的「一心、一廊、一帶、兩片」的空間結構,進行全範圍「開疆拓土」。其中,「一心」為文體主題中心,範圍在龍藏大道以西、地鐵S3號線天保站以北;「一廊」為寬度約1公裡的生態綠廊,以建設市民體育運動休閒郊野公園為主;「一帶」則是沿秦淮新河濱河風光帶的建設,輔以少量運動場地,呼應河西片區;「兩片」分別為龍藏大道與繞城高速之間的文體主題生活片區、繞城高速與寧蕪公路間的西善橋上蓋居住片區。
據悉,「文體小鎮」將打造集體育、文化、創意、生態、旅遊和低密度濱河居住社區為一體的產城融合之城,將形成「4422」發展框架——郊野公園、文體場館、濱河運動、生活主題四大區域,濱江、三橋進出、秦淮新河、寧蕪公路四大界面,小鎮商業中心、繞城上蓋兩大節點,以及文體主題場館和商業中心150米高層兩大地標。
此外,目前小鎮範圍內已規劃4條軌道交通的站點,分別是軌道交通7號線、8號線換乘站、9號線1處站點及已建成的S3號線天保站。圍繞便捷的交通網絡,小鎮將打造約10萬平方米的交通、商業、休閒於一體的地下城,以「城市雙修」理念惠及河西、岱山等居民集中地,打造功能疊合的地下城示範空間。
此次的推介會上,開發區重點推介了「文體小鎮」的14幅經營性用地,其中商品住宅類用地12幅,用地總面積近50.6公頃;商辦類用地2幅,用地總面積約5.8公頃。14幅擬出讓地塊全部位於龍藏大道東側,其中商業用地緊鄰龍行大橋,計劃打造一處150米高的地標酒店。12幅商品住宅地塊周邊,規劃有3幅9—18班幼託用地、2幅36—42班小學用地及1幅36班中學用地。婁傑現場透露:「未來持續實施『名校戰略』,大力建設優質教育配套,提升『文體小鎮』的宜居宜業指數。」
此外,河西經天后大橋進入開發區的「門戶」板橋河南地塊,未來將打造高品質江景住宅;汽貿園東部緊貼地鐵S3號線劉村站的地塊,將提檔片區商業配套;緊鄰石林雲城的板橋地塊,將打造商業、辦公、研發、公寓等功能有機融合的綜合服務載體。
與主城河西僅一河之隔,「文體小鎮」絕佳的區位優勢和市場價值,引來了與會者們的強烈關注,大家紛紛詢問小鎮的建設進度和上市計劃,一名投資總監表示:「『文體小鎮』規划起點高、定位高大上,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極具吸引力。未來,這裡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