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從紅衛兵手下僥倖逃生的西湖十景碑是曲院風荷。
未被摧殘的曲院風荷
西湖十景是南宋朝廷在臨安(杭州)立足後,以錢塘人馬遠為主的畫院裡的畫師,經常選擇西湖以及周邊的山水作為題材作畫,漸漸的有了西湖十景的說法。而它以春夏秋冬花鳥魚云為題材,選擇地名與景色對應的四字口訣,意境綿綿,所以深得人心。
1699年,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此時,四海平定,康熙皇帝龍心大悅,於是御筆題寫「西湖十景」。杭州政府當然勒石刻碑。後來,康熙的孫子乾隆皇帝每次來杭州,由於無法再唐突西湖十景,於是在每一景處都留了詩,然後把他的詩刻在康熙題字的石碑背面。所以,原先的西湖十景碑正反面是康熙與乾隆的兩位皇帝祖孫墨寶。
不知道乾隆皇帝是不是對南屏晚鐘情有獨鍾,他先後四次給它題詩,分別刻在石碑的背面,左右側面以及碑額,這有點像他在假的(富春山居圖)上密密麻麻的題字蓋章。
乾隆最愛
文革還沒蔓延到杭州時,當時的園林局副局長周永年預感不妙。由於當時辦公地點就在嶽廟對面,離曲院風荷碑不遠,於是,僱人把曲院風荷碑推入西湖中。而其他的九塊石碑,八塊被紅衛兵徹底毀滅,屍骨無存,蘇堤春曉還算幸運,斷為三截。
可憐的蘇堤春曉
改革春風吹過來之後,蘇堤春曉粘粘補補,總算復原了寒酸的身體。周局長與原先一起推石碑入西湖的幾個人,在入水的西湖淤泥裡挖出了「曲院風荷」碑。在淤泥裡沉睡了十數年的石碑,居然安然無恙,它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
曲院風荷石碑的背面,乾隆皇帝的詩還在,其中有酸溜溜的「莫驚筆誤傳新榜」詩句。原來,此處在南宋時是朝廷釀酒的工坊,原先名字是曲院荷風,酒香蕩漾,荷面微風吹拂,讓人沉醉。而曲院風荷是康熙的筆誤。
其他的碑石已然蕩然無存,只得通過一些拓片或者找相同的字,重新補刻石碑,不過,乾隆皇帝的詩文都已遺失了。沒有了乾隆打擾,現在的石碑也應該安靜一些了。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