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王伯群故居 尋找貴陽老記憶
10月26日,貴陽晚報小記者團
-
炫貴陽·遇見貴陽城市符號丨王伯群貴陽故居
它是貴陽歷史上第一棟仿西式建築它的出現打破了貴陽以往的磚、木方建築史它就是今天的主角 王伯群貴陽故居快動動你的小指頭點亮它見見不一樣的 王伯群貴陽故居還有更炫酷的視頻快點擊看看哦~王伯群故居民國底層為如意踏上層為垂帶踏跺磚柱上的白色灰塑狀似白菜與西方人物雕塑迥然不同在中國古代建築上雕塑白菜寓意「清白家聲」王伯群故居雖為法式建築
-
修葺一新 王伯群故居重新亮相
本報訊 經過近5個月的保護性整修,目前,位於貴陽市萬東橋和護國路交匯處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王伯群故居煥然一新,重放光彩。王伯群先生1855年生於黔西南州興義市城郊景家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驅之一。1915年,王伯群參加策劃護國運動,後任國民政府首任交通部長等職。1924年,王伯群在上海創辦大廈大學,1927年至1933年,擔任國民政府委員、交通部長。1944年,王伯群因患胃潰瘍病逝於重慶陸軍醫院。據了解,王伯群一生有三座故居,分別位於興義、貴陽和上海。
-
下榻貴陽市王伯群故居
王伯群是黔西南州興義市下五屯鎮井家屯村人,早年參加同盟會,後任原國民政府交通部部長兼大廈大學校長。其弟王文華(字電倫)曾任西南討袁五省聯軍總司令。王伯群故居分為上海故居、貴陽故居和井家屯故居。貴陽故居坐落在貴陽市南明區護國路西側,佔地1600平方米,修建於1917年,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法式建築,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貴陽一日遊方案攻略23——貴陽四大民國建築
貴陽四大民國建築:毛公館、王伯群故居、虎峰別墅、戴公館毛公館 位於貴陽市中華北路六廣門,是民國時貴州省長毛光翔的官邸。建於1926年至1930年期間。是棟中式與歐式建築風格結合的官邸,分為主樓、跨樓和廂樓,主樓為三層,跨樓和廂樓為二層,是在特定環境中倖存的貴陽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
華東師大攜原創校史劇重返伯群校長故居
圖說:原創校史劇《伯群校長》在貴州進行文化交流 樂菁雯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 (記者 王蔚 通訊員 樂菁雯 杜源愷)《伯群校長》是華東師範大學大夏書院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原創校史劇,今年6月1日大夏大學建校95周年紀念日當天在華東師大閔行校區首演後廣受好評
-
小巷遊② | 這條承包貴陽人一日三餐的老街,為了吃也要去一次
上期,我們為大家帶來了小巷遊① | 一半煙火一半古韻,秋意漸濃的貴陽街頭值得一去!以圖文打卡攻略、視頻vlog等形式,探訪貴州旮旯裡的背街小巷,挖掘隱藏的奇遇、背後的故事、特色的美食和小眾打卡玩法,帶大家一起體驗最接地氣的貴州生活。今天將為大家推薦第二期,跟著多多一起走進護國路,這裡藏著貴陽市井氣息和地道美食。
-
大夏大學校長王伯群故居,抗戰時期成為汪精衛行宮
此幢建築其實頗有來由,它曾是王伯群的故居,上海淪陷期間又一度成為汪精衛的公館,1949年後才被作為少年宮使用,在不長的時間裡,這棟豪宅數易其主,其間的人物正是一段歷史變遷的見證。 汪精衛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人物,而王伯群何許人也?
-
興義市區除了劉氏莊園,其實還有一處名人故居
興義下五屯景家屯的王伯群故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無人居住以來,到如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王伯群故居的風格特色為典型的古建築,青磚青瓦,屋頂為硬山重簷形式,是典型的四合院形式,院中間擺放著石頭花盆。整個故居內,均使用實木材質與石材結合進行建設,看上去古樸典雅。
-
民國豪宅 鬧市藏幽 貴陽市中心有座中西合璧的王公館
這裡是中國同盟會先驅、政治家和教育家王伯群先生的舊居之一,並且是貴陽歷史上第一棟仿西式建築。王伯群一生留有三座故居,分別位於興義、貴陽、上海。上世紀20年代中後期,西學日興,西式建築風格始現,貴陽王伯群公館的修建,成為了貴陽近現代建築史的第一篇章。王伯群故居建築群原貌這棟法式建築修建於民國6年(1917年),為磚木結構,佔地1600平方米。
-
「跟著名人遊南明」再度來襲!告訴我你想遊哪裡?
地點:南明區王伯群故居活動:「跟著名人遊南明.全域說故事」暨多彩生活·商圈樂享購物季發布會發布會之後④花溪大道北段太慈橋太子橋入口;⑤仙人洞路仙人洞大門】李端棻【①築城廣場靠近貴陽一中舊址處;②翠微巷翠微園北門附近沿河人行步道旁;③永樂鄉李端棻墓入口小廣場】張之洞【博愛路六洞橋】劉統之【白沙巷劉統之先生故居後面
-
從王伯群故居到長寧少年宮
當時,王伯群與保志寧二人年齡之差達24歲,可以說是一代人的差距,儘管那個時代比較常見,但王伯群卻是國府大員,正在國府交通部部長的任上,這種老夫少妻組合還是成為上海灘街談巷議的談資。 兩人很快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忘年戀。
-
全國名人故居「掌柜」齊聚紹興,探討激活名人文化
根據紹興晚報的報導:在網際網路時代,名人故居如何拉近名人與觀眾的距離,實現人物的當代價值?如何讓名人故居與文化產業互動發展?昨天,全國65家名人故居、人物類博物館「掌柜」齊聚紹興,共同探討這一話題。紹興名人故居的做法也引起大家的關注。
-
北京閱讀馬拉松 帶讀者走進名人故居
原標題:北京閱讀馬拉松 帶讀者走進名人故居 作為北京閱讀季「閱讀馬拉松」活動的一部分,由東方出版社主辦的「走進北京名人故居」近日在宋慶齡故居舉行出發儀式。東方出版社副總編輯黎松現場為大家講解了本次活動的意義和相關圖書《難忘舊時處:北京名人故居》的精髓概要,宋慶齡故居的李雪梅則向讀者們介紹了此地的歷史由來。
-
王伯群故居:舊宅裡走出新人物
王伯群故居:舊宅裡走出新人物 石軼君 2018-06-29 15:39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文化遺產和重要名人故居導覽圖出爐
記者從昨天舉行的上海市2012年「文化遺產日」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全市共有4422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近現代不可移動文物3266處,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然而,這些文化「家底」分布何處?有哪些值得參觀的內容?如何在合適的時間、利用合理的交通線路參觀?
-
名人故居現狀調查:清代藏書家故居成流浪狗之家
姚宅引發關注的同時,名人故居保護和利用等問題也因此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名人故居是寧波這座城市的驕傲,也是城市的財富之一。據統計,寧波全市11個縣市區均有名人故居。以寧波市區為例,海曙區的數量最多,有5處,江北次之,有4處,鄞州區有3處,其餘分布在餘姚、寧海等縣市區。 這些名人故居的保護和利用現狀如何?近日,本報記者走訪調查了寧波市區內的多座名人故居。
-
探訪「詩絕」王佐故居 感受穿越古今的家國情懷
記者 李代姣 攝長城網訊(記者 李代姣)「時雨過空西望遠,透灘灘水綠平橋……」「海南四絕」中的「詩絕」王佐不吝辭藻地描繪著家鄉的一草一木,他的故事也在臨高縣博厚鎮透灘村流傳。11月3日,全國網媒海南行採訪團走進王佐故居和王佐文化公園,感受王佐的家國情懷。
-
「走進名人故居」促閱讀「升級」
北京閱讀季「閱讀馬拉松」活動於日前拉開帷幕,「走進北京名人故居」成為此項活動的主要內容,出發儀式起步於宋慶齡故居,讀者雲集宋慶齡故居邊參觀邊聽講解,了解故居的歷史由來等故事。(見5月16日《北京青年報》) 閱讀不僅僅單指讀書,還涵蓋與讀書相關的文化體驗活動等。
-
貴州留存的15處名人故居,感慨黔貴高原人文薈萃的歷史風範
古往今來也湧現出了眾多的著名人物:東漢西南文化的拓荒人尹珍;明朝一代帝師、四大理學家之一的孫應鰲,詩書畫三絕的楊龍友;清代詩帥周漁璜,西南巨儒鄭珍、莫友芝,晚清名臣丁寶楨,外交家散文家黎庶昌,洋務運動代表張之洞;無產階級革命家王若飛、周逸群、鄧恩銘等等。他們無疑是貴州的驕傲,中華民族的傑出代表。讓我們從貴州留存的15處名人故居中,一窺黔貴熱土精彩的人文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