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大名鼎鼎,如今人盡皆知的遊戲巨頭任天堂,它讓我們的童年充滿幻想,它讓如今的我們充滿童真。但你知道嗎,這樣一家橫跨了百年的遊戲大佬也數次面臨辛酸與苦澀,下面就跟隨遊戲怪,來好好了解下這個催生了無數虛擬英雄豪傑的任天堂吧。
涉及多個行業的「遊戲巨頭」
初始版任天堂誕生於1889年9月23日,當時公司的主要產業就是賣卡牌,就是在日本被叫做花牌的東西。就這麼賣了60年後,山內溥接管了任天堂,要知道這時老對手索尼才出生3年,微軟還沒誕生,而任天堂已經憑藉過硬的卡牌品質混得風生水起,成為了卡牌產業的霸主。
在成為遊戲公司前,任天堂的業務也是多點開花啥都幹,推出了波派拉麵、速食米飯、雞精等等。但就算不按現在的眼光去看,一個賣卡牌的去搞餐飲明顯不靠譜啊,更何況山內溥嘗過後都覺得這玩意口味太重。
1960年,任天堂搞起了計程車公司,不但如此,還慢慢涉足玩具產業。看著樂高如日中天,任天堂弄出了山寨版積木,名字非常炫酷叫做Nintendo&Block簡稱NB積木。
之後任天堂搞出的東西很難讓人不覺得它不是精神病,像是聽著都迷糊的雙人呼啦圈,還有中性筆、嬰兒車、遙控車,連旅館都沒放過。但「樣樣通樣樣松」這句話放在當時的任天堂身上太適合了,雖然業務廣可是一項都沒成功,還連累了引以為傲的卡牌業務。隨著卡牌在日本的沒落,任天堂負債纍纍離破產不遠了,時常逢人便問:「敢問路在何方?」
就在這一年,大救星橫井軍平來了,他閒暇時製作的小玩具被山內溥看到了,山內溥覺得這東西有搞頭,於是把玩具加以改良命名為「超級怪手」。這個玩具迅速爆紅,從這時開始,任天堂逐漸脫離卡牌業務,向最終的遊戲事業又邁了一步。
在玩具業剛剛站穩腳步的任天堂就像個倒黴蛋,又遇到了石油危機,公司嚴重受挫,山內溥只能再次想辦法拯救任天堂,他了解到在美國,人們痴迷於電子遊戲,於是拍拍腦門決定就它了!就這樣任天堂的遊戲之路正式開啟了。
辛酸的遊戲之路
1981年宮本茂操刀的《大金剛》問世,玩家需要躲避障礙救出公主,遊戲中的主角JumpMan就是我們熟知的馬裡奧大叔最初的樣子,而那隻大猩猩在後來也成為了任天堂的招牌角色之一。到了1983年,宮本茂做出了享譽全球的《超級馬裡奧兄弟》,它在北美賣了6萬多份,全球銷量突破了5億。之後的《塞爾達傳說》系列和《銀河戰士》系列等等,也全部由宮本茂主導開發。
此時另一邊的橫井軍平推出了第一款叫做Game&Watch的可攜式遊戲機,這個突破性的產品在全球賣出了4000多萬臺,直接讓任天堂跟債務說拜拜。任天堂一鼓作氣在1983年推出了FamilyComputer,也就是大家熟知的FC紅白機。可為什麼紅白機會有這麼大的影響,讓全球玩家為此瘋狂呢?
山內溥覺得主機只是遊戲的載體價格越便宜越好,所以最終紅白機的售價比任何競爭對手都低,在這樣的價格下,加上遊戲的品質出眾,紅白機的成功也是必然的。
到了1989年,這是任天堂成立的第一百年,也是在這一年,任天堂推出了遊戲史上最暢銷的掌機之一GameBoy,也公布了下一代主機超級任天堂(SFC)即將來臨。1990年11月21日SFC正式發售,手柄上第一次出現了L/R按鍵,而接下來的三天內,這臺遊戲主機便在日本銷售一空。
但就是在這樣順風的局勢下任天堂又一次浪輸了,1995年由橫井軍平開發的一個叫做VirtualBoy的產品發布,它被稱作是一個可以展示3D圖形的遊戲機,玩家需要帶上類似於VR眼鏡的東西,利用視覺差來產生3D效果,可以說這就是最早的VR設備。但因為價格昂貴而且戴著不舒服,加上玩多了讓人噁心頭暈,這臺機器額口碑和銷量雙雙觸礁。正巧此時索尼的PS一經發布便橫掃遊戲市場,世嘉和任天堂瞬間被打爆。
逆風反打
但是在逆風的情況下,任天堂還是找到了翻盤的機會。1996年任天堂發布了時至今日都風頭不減的遊戲IP——《精靈寶可夢》。《精靈寶可夢紅/綠》登錄在GameBoy上之後便席捲日本。緊接著任天堂N64在日本發售,這個新主機將遊戲帶入了3D時代。
為N64打下基礎的遊戲是來自於宮本茂主導開發的《馬裡奧64》,這款遊戲在全球賣出了1171萬份。到了1998年N64的主打遊戲《塞爾達傳說時之笛》發售,它同樣出自宮本茂之手,也是《Fami通》上第一款獲得滿分的遊戲。這臺主機的手柄所加入的搖杆和震動功能,也深刻的影響了之後的遊戲主機發展。就這樣,任天堂看似又一次打了一個翻身仗。
可惜無論是N64還是接下來推出的NGC(Nintendo GameCube),都因為遊戲數量不足接連失利,這時的山內溥也卸下職位退休在家,任天堂接力棒來到了巖田聰的手上,他將要面對的是30年最差業績的局面。
涅槃重生的任天堂
巖田聰被稱作天才設計師,很早便深得山內溥賞識,他上任後將所有遊戲都要突破百萬銷量當作目標,同時與宮本茂聯手製作了《星之卡比》這款舉足輕重的經典遊戲作品。
雖然N64和NGC都是任天堂生涯中不可多得的經典主機,但真正讓任天堂脫離陰霾第二次重返巔峰的是他們之後推出的NDS和Wii。2004年NDS上市,只用了4個月就將銷量突破到了500萬大關,甚至出現了主機賣得比遊戲還多的奇葩局面。
2005年的E3大展上,任天堂展示了他們的次世代主機原型,那個像是遙控器的手柄直接讓不少玩家懵圈。2006年這臺主機正式命名為Wii並發售,它吸引了非常多的休閒玩家,在聖誕節賣出了200萬臺。
因為含有體感元素的加持,所以經常出現手柄飛向電視的慘劇,以至於媒體評論這臺主機時,把它叫做「一臺危險的機器。」這樣一來玩家更好奇了,紛紛買來嘗鮮。Wii也成了任天堂歷史上銷量最高的家用遊戲主機。
NDS和Wii的成功讓任天堂成為了創新的代表,在此之後任天堂便沒有什麼大動作。直到2016年《Pokemon Go》的出現席捲全球,讓任天堂又一次崛起,這款遊戲在一個月內的下載量就超過了1億次,仿佛全世界都在沉迷抓精靈。
到了2017年,任天堂趁熱打鐵推出了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17年最佳產品的Nintendo Switch。Switch成為了任天堂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遊戲機,它沒有將機能放到第一位,而是將有趣作為主旨,任天堂希望在玩遊戲時最能帶給玩家快樂的不是遊戲本身,而是身邊與自己一同遊玩的夥伴他們的笑臉。
不用過多介紹,大家都知道Switch的巨大影響,便攜性與娛樂性讓Switch一直是遊戲界的熱門產品。
這些就是任天堂漫長的奮鬥史,其中很多細節和「黑歷史」文中並沒有說到,但如果一一講述,相信一時半會還真寫不完。那些關於任天堂的趣事和沒說到的細節就留給各位玩家吧,我們在評論區見,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點個關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