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到復古照相館做回蘭納美人

2020-12-17 瑞姐帶你看世界

清邁|到復古照相館做回蘭納美人有關清邁旅行的小眾路線,你一定已經聽到過很多很多的介紹了,但是我今天推薦的這家復古照相館 Nakara Chiangmai Studio,既能讓你了解蘭納文化,還能夠讓你親身體驗,當然,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刷爆朋友圈!你說這樣的地方要不要去呢?Nakara Chiangmai Studio 位於離清邁老城不遠的長康路上,這裡提供非常復古具有蘭納風格的攝影服務,一切元素都以蘭納文化為基礎,無論從服裝、配飾、化妝、造型及環境設計,都100%還原了蘭納時期的樣子,所以來這一定會讓你的此次旅行,充滿了異域風情。來這體驗復古攝影十分簡單,所有攝影所需的服裝啦~道具啦~化妝啦~這裡一條龍服務,無需你額外操心,只要人來就行。一般拍上一組復古照片的話,前後也不過半小時,不太會耽誤你的行程,不過我建議晚上來這,因為既可以逛逛長康路夜市,還可以拍套復古照片兩全其美。更重要的是,這裡拍一套復古照片所有的費用只要500泰銖(約100元人民幣),我不知道這價格是不是驚到你了?反正我聽到的時候差點昏過去,蘭納文化的淳樸也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最後小仙女們,如果你還在準備你的清邁之行,我真心建議你來這裡體驗一下復古攝影,畢竟能如此便宜的做回蘭納美人的機會不多啊~

友情提示:1、建議選擇偏淺色系的服裝拍好看2、對卸妝苛刻的小仙女們請自備卸妝產品3、店不在路邊,在市場內地址: ( 15) 2 Changklan Rd, Chiang Mai 50100

相關焦點

  • 韓國人氣復古照相館
    伴隨著櫻花飄落,一眨眼就到了氣溫和煦、春光明媚的5月。在這草長鶯飛、萬物復甦的春季,我們是否也應該用一些儀式感來將它記住呢?不如到復古照相館,自己或和朋友們拍張照片,記錄下這個值得銘記的春天吧!今天明日菌就帶大家領略感性復古的5家照相館!
  • 重建老照相館 兩個藝術專業男生與白夜照相館
    2016年4月5日訊,不久前,影星劉燁拍攝的復古全家福照片在網絡上引起熱評,拍攝地白夜照相館因此聲名鵲起。隨後,知名作家和導演接踵而至。如今,地處東五環外城中村的白夜照相館,拍攝預約早已排得滿滿的。營造復古攝影風格的白夜照相館。胡鐵湘 攝 即使有導航,尋找白夜照相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雲北美術照相館聖誕特別活動 | 復古紙月亮「體驗日」拍攝活動
    雲北美術照相館「恭祝聖誕」  復古照相「體驗日」活動  12月19日-25日  此活動目前僅限:北京店  方式 A  一人:200 元  (多人費用以此類推)  不提供服裝及造型,  請裝扮的美美的來照相
  • 老字號——中國照相館
    老字號——中國照相館 誰都知道中國照相館有名,是個老字號,但它位於王府井大街,如果要想有張中國照相館的照片必須到王府井去一趟才行,這對於居住較遠的居民和出門不便的大爺大媽們真成了難題。但現在不一樣了,老字號也放下了架子,中國照相館向小區開出了"社區攝影直通車",將照相館搬進了小區,您就在家裡等著就能照相,就能享受到中國照相館的高檔服務。
  • 中國照相館的變與不變
    光明日報記者 閆匯芳攝  從上海到北京  1937年,中國照相館在上海創立。1956年7月,為響應「繁榮首都服務行業」的號召,中國照相館19位職工從上海來到北京,落腳於王府井大街南口,開啟了服務首都的新曆程。遷京幾天後恰逢國慶節,中國照相館的生意非常火爆。
  • 蕩蕩淮海路8:人民照相館
    同紅星相比,人民照相館是有點講頭的。它開業於1940年,老闆是俄商。店先在環龍路(今南昌路),名喬奇照相館,1947年,也搬到了茂名南路131號。翌年,產權易為中國人,更名喬士照相館。1959年再搬到淮海中路581號人民坊門口,改名人民照相館。
  • 老上海風情:梁時泰照相館
    初到上海1876年,廣東人梁時泰到上海開了一家照相館。1876年5月29日的《申報》廣告版上,梁時泰做了一個「豆腐塊」廣告《香港新到照相》,廣告詞中寫道「本館向設香港已歷多年,得西人秘授,盡斯業之精微,巧照石片、牙片、絹片,而情景逼真,誠丹青描摹之捷法也」,同時梁時泰還特別提到「倘蒙官商賜顧,價目格外公道。」
  • 老式照相館 讓幸福定格
    劇中的老式照相館始終堅持服務原則,為顧客拍出最好的照片。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一家照相館,延續著30多年的經營守則,兩代人堅持為廣大街坊留住紀念性瞬間。這家老式照相館便是高埗鎮的高光照相館。街坊在照相館「留下」青春幾年前,《重返二十歲》登上大銀幕,遲暮之年的女主人公走進「青春照相館」,體驗了一把曾經的年輕光陰。
  • 王開照相館
    1923年,廣東人王熾開在上海創設了王開照相館。通過兩件「出奇制勝」的事,他打響了名氣。    第一件事發生在1925年。這一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王開照片的開價不高,但附帶條件是在刊登的每幅照片下註明「上海王開照相館攝」字樣。這樣,王開的照片每天在上海報紙顯要位置亮相,連外省報紙也紛紛轉載。從此,王開成了聞名全國的名牌。    王開創辦者也很有經營的頭腦。當時,王開有一個規定:凡是上鏡漂亮的,就送一套照片,條件是照片被當作樣照放在櫥窗展示。眾多電影導演常通過這些櫥窗內的照片尋找合適的演員。
  • 老上海的俄國照相館
    最早的俄國照相館高伯贊照相公司(Kobza Art Studio)是最早的俄國照相館之一,1925年由西伯利亞人葉甫根尼·高伯贊(Evgeny Kobza)創立,開在南京路的商業街上。作為公認的攝影藝術權威,高伯贊經常舉辦公開講座,報紙紛紛發表他的講座摘要。
  • 數碼時代傳統照相館何去何從
    從黑白照到彩色照,再到今天的數碼照。這些年,照相館用小小的鏡頭,記錄著濟寧的變遷和發展。以前,有街道的地方就有照相館,如今,隨著智慧型手機、單眼相機等數碼產品的普及,來傳統照相館拍照的人越來越少,街頭的傳統照相館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 99號照相館
    99號照相館 介紹:99號照相館 地址:成都東站附近 ,桃花源別墅小區 標籤:日系、小清新、和風、歐風、Lolita
  • (城市地理)國營照相館:定格時代的美好記憶
    在綠意盎然的樹陰下和翻新的復古建築中,昔日的紅日照相館早已無跡可循,即使是轄區居委會幹部,也只能憑藉自己的記憶,判斷出它大致的方位。然而,這並不影響周邊群眾對它的深刻印象。從1990年《榕城鎮志》中,我們了解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榕城同業公會有36個,影相業公會就已位列其中。而根據1993年《揭陽縣誌》的記載,照相業中最早開業的是衙前的容真照相館,以後逐步發展,至解放初期,縣城有8家照相館,主要商號除了「容真」之外,還有中山路的「中華」、韓祠路的「麗精」、「珠江」、西馬路的「藝光」和北門的「廬山」等,當時,這些相館均為私人經營。
  • 「理髮去時美,拍照去杭州照相館!」說出你和杭州照相館的回憶,我們...
    ▲徐彥 攝說起杭州照相館,是很多老杭州滿滿的回憶。今年春節前夕,住在杭州市郊的一個大家族人聚齊了。老父親給杭州照相館打來電話,想給這個30多個人的家族拍張全家福。這是他這輩子的一個心願。老父親很堅持,一定要全家人聚到杭州照相館拍攝。這一天,一輛大巴車開到了位於青年路上的杭州照相館門口,真的就從大巴車上下來了30多個人,一個大家族老老少少,全都到齊了,隊伍浩浩蕩蕩。老父親下車後,看到杭州照相館幾個字時,特別激動,一定在這個招牌下面照一張全家福。
  • 開明照相館:時光快門下的太原記憶
    這個名字可以讓人們想到照相機閃光燈剎那的光明可以永恆記錄歷史瞬間,同時也可看出他在期待自己的照相生意可以前途光明。由於攝影技術單一,光明照相館只能拍攝證件照片、家庭合影等幾種簡單的照片,而當時太原城中還有美麗興、野春、華昌、華美、博芳、同春、真光等7家照相館,到1927年又增加了北大、亞東、美光3家照相館。
  • 《幸福照相館》H5
    作品標題《幸福照相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重要講話,創新使用網際網路「多人臉融合」技術,從春節拍攝全家福照片的傳統習俗切入,在2018年春節之際推出《幸福照相館》H5,將改革開放40年來不斷改善的人民生活融入各個年代的全家福照片模板中,主打「團圓」這一春節期間全網傳播的核心要素,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傳播效果。
  • 上海展出昔日照相館「四大名旦」
    春節期間,上海美術館攜手良友文化基金會和《老照片》編輯部舉辦「海風:1949-1999上海照相館人像攝影藝術展」,吸引了不少上海民眾走進美術館,在老照片的光影之中,感受時代的變遷、人生的況味。  走進上海美術館三樓,人們恍如進入了時空隧道。半個世紀前上海人生活的細微點滴,被泛黃的老照片放大得分外清晰。
  • 石獅「大眾照相館」:見證一代人的影像生活(圖)
    今天,記者採訪了兩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他們是那個年代在石獅大眾照相館裡從事衝洗底片工作的施新智和攝影師盛佳良,就讓兩位老人帶我們一起回到那個年代,體驗一下當年的拍照與現在有何不同。­  來到鳳裡街道寬仁社區城隍街16號的魚攤,抬頭一望,就可以看到「大眾照相館」,邊上還寫著「國營」兩字。它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石獅唯一一家國營照相館。
  • 老照片:名媛青睞的上海早期照相館
    清末老城廂地區老寶華照相館  不久,廣東人羅元祜在上海城內也開設了一家照相館。清末勞合路(今六合路)上麗華照相公司  早期照相館設施簡陋,在玻璃棚內攝影,不用燈光和其他人造光,全靠透過頂棚的日光。所用底片為碘化銀溼片,感光速度很慢。
  • 彭澤辦護照須到指定照相館拍高價照片,店家是這樣說
    彭澤縣幾名群眾曾向本欄目反映,他們在當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證件時,被告知不能使用自行提供的照片,得到當地唯一「指定」的紅林角照相館花30元拍照,這個收費標準比九江市要多出10元。11月9日,記者就此採訪該縣公安局政工科,被需經上級公安部門批准為由拒絕。之後,九江市委宣傳部協助記者將採訪事項反饋市公安局,並要求該部門妥善處理。然而,該縣公安局始終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