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楊梅季,就這麼紅紅火火開始了。
酸酸甜甜的果汁炸彈,是不少人的心頭好。這小紅果子還在樹上的時候,就有不少饕客關心起來:今年到底是楊梅的大年呢?還是小年?
小編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由於上半年氣候總體較好,利於楊梅的生長,預計今年浙江楊梅產量比上年增加5%,總產量約為64萬噸。
楊梅紅了,「楊梅經濟」也是一片紅火。近年來,浙江的楊梅產業走上了高產生態優質的品牌化之路,走上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之路。楊梅不再局限於滿足人們的味蕾,而是走入人們的休閒生活,楊梅生產基地成為越來越多人休閒旅遊的目的地。
64萬噸,夠你吃得飽飽的。是不是蠢蠢欲動了?楊梅好吃,果期卻短暫。小編整理了一份超全楊梅採摘地圖,拿上地圖周末走起吧。
楊梅之於浙江人,是值得驕傲的存在。作為世界楊梅的始發地,浙江栽培楊梅的歷史可謂悠久。在河姆渡遺址中發現的野楊梅,印證了早在7000多年前,楊梅已經在浙江落地生根;而浙江人工栽培楊梅的歷史,則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
縱觀2007年到2017年的浙江楊梅種植情況,我們不難發現,浙江省這十年的楊梅種植情況和這顆果子一樣的紅火。相較於2007年的34.6萬噸產量,今年的楊梅產量相當於12年前的一倍之多。
楊梅種植為何紅火?當然是因為市場好,銷路廣,農戶有錢賺。
得益於冷鏈運輸技術,浙江楊梅不僅走出省門,還走出國門,變身金果子。溫州文成的梅農周作榮去年試水將楊梅銷至加拿大,一萬多斤楊梅被搶購一空。他算了一筆帳,每公斤黑炭梅國外售價10美元,折合人民幣近70元,減去海外物流人工等成本,每斤增收15元左右。今年,周老闆的海外訂單已經有黑炭梅1萬斤,東魁楊梅3萬斤。
除了溫州,仙居楊梅也早打上「飛的」,逐步打開了加拿大、荷蘭、阿聯、義大利等國市場。天涯尚且比鄰,更別提浙裡楊梅搭上快遞車,發往全國各地了。
楊梅銷路好,當然離不開「好吃」二字。吃貨們可以放心,在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最近一次對浙江楊梅主產區開展楊梅質量安全專項監測中,抽檢楊梅產品60批次,合格率100%。
您吶,就大口吃,放心吃!
浙江楊梅成熟的季節不一致,要吃到最鮮靈靈的那口味兒,得要有耐心。今年浙江省的丁岙梅和荸薺種楊梅開採期在6月初,寧波荸薺種楊梅採收旺季為6月15日-6月25日;東魁楊梅開採期預計在6月15日、上市集中期在6月18日-25日; 舟山晚稻楊梅將在6月底成熟上市。
具體地圖,就看下面這張吧↓
新種法,新賣法,新吃法。楊梅大省的新玩法,你get到了嗎?
新種法——
智慧種植 住著蚊帳上著網
在浙江種楊梅,再也不是靠天吃飯。大棚楊梅技術就不說啦,一般楊梅要六月中旬成熟,但大棚楊梅在5月下旬就可上市。物以稀為貴,這提早上市的楊梅自然能賣出好價格。在青田,一斤大棚楊梅的價格就高達200元哦。
仙居的楊梅,待遇有些不一樣——一棵棵果樹都罩上了「羅幔」,住進了「蚊帳」。採用「楊梅羅幔」現代農業栽培技術的楊梅樹,既可以防果實蟲咬,又能起到晴天遮光保溼、雨天避雨保溫的作用,有利於楊梅果實發育增產、梅農增收。
住在「蚊帳」裡的楊梅樹。浙江新聞客戶端 拍友 王華斌 攝
網際網路技術在楊梅種植上,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去年以來,文成縣多家合作社全力打造陽光農場,紛紛在楊梅種植區裝上攝像頭,全方位監控楊梅種植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合作商只需打開網站,便可以監控楊梅種植的每一個環節。這裡出產的楊梅都有一張二維碼,只需掃一掃,前世今生一眼可查。
新賣法——
老人創業團的楊梅直播
楊梅採摘和旅遊相結合,已經不是新鮮事兒。在上虞驛亭鎮,得益於「四季鮮果」遊,二都楊梅的銷量節節攀升。從2017年的8500萬元到2018年的破億元,好銷量看得見。
楊梅的電商銷售,如今也有了新玩法。在仙居四都村,有一群「老人創業團」。楊梅紅了,他們上網直播楊梅採摘,透過鏡頭,老人們向全國各地的網友們打招呼,回答網友提出的問題。高興時,老人們還會在直播間唱山歌,老人創業團的夕陽紅,比楊梅還豔。
新吃法——
留住舌尖的酸甜滋味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浙企開發出了楊梅幹紅、楊梅原汁、楊梅濃縮汁等系列產品。而今,楊梅馬卡龍,楊梅蛋糕,楊梅慕斯等「洋玩意兒」面世,讓愛楊梅的人又能把這口酸甜滋味留得久一點。
楊梅月餅。
上虞的李欣就把楊梅熬成醬,加到各種甜品裡。今年端午節,她賣出2000來個楊梅粽子,10隻一盒,每盒售價168元。價格不便宜,但回頭客很多。這不,中秋節還沒到,就有人來惦記起楊梅月餅的滋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