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又名龍晴
中國特產水果
其形似水楊子
味道似梅子
因而取名楊梅
不僅可口更入畫!
▲楊梅立軸(1918年)/吳昌碩
款 識:戊午先重陽四日客海上去住隨緣室 吳昌碩時年七十五
鈐 印:俊卿之印、倉碩
慈谿人對楊梅
那是真愛
年復一年會想起
想起了還會嘴饞
每年進入五月下旬
百萬慈谿人集體期待家鄉美食
「慈谿楊梅」
▲楊梅圖卷(1478年)/沈周(款)
款識:成化戊戌五月望日,偶憶楊梅而山人忽送至有竹居。食之雖甘酸相半,而情則厚也,因作此酬之,長洲沈周。
鈐印:沈氏啟南(朱文)、沈(朱文)、啟南(朱文)、石田(白文)、白石翁(白文)
鑑藏印:孫氏涉獵齋圖印(朱文)
錄文:我愛楊家果,丸丸絳雪丹。溪園只宜種,只作畫圖看。
▲楊梅 立軸(1478年)/沈周
鈐印:啟南、有竹居、石田
款識:我愛楊家果,丸丸絳雪丹,溪園只宜種,只作畫圖看。成化戊戌五月望日,偶憶楊梅,西山人忽送至有竹居食之。雖甘酸相半,而情則厚也,因作此酬之。長洲沈周。
鑑藏印:谷氏珍藏、石室文氏藏書
▲廬橘楊梅立軸(1940年)/丁輔之
款識:冬花採廬橘,夏果摘楊梅。倩庵先生雅正。庚辰秋月,丁輔之。
鈐印:「丁輔之印」、「鶴廬」。
藏印:「梅景書屋」。
題籤:輔之先生果香圖。潘靜淑寫於梅景書屋。鈐印:「靜淑書畫」。
▲楊梅 鏡心(1959年)/王濟遠
鈐印:濟、心與天遊
題識: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廿三日,歲在己亥,冬至後一日,寒雪放晴。陶爾送禮物一包,解開視之,楊梅盈筐,爰寫存之,取萬象更新意。濟遠幷記。
▲ 楊梅小鳥 鏡片(1979年)/謝稚柳
款識:己未冬日,壯暮翁稚柳。
鈐印:謝、壯暮
▲楊梅圖 鏡片/李鱓
鈐印:復堂 衣白山人
題識:廣陵以白楊梅為聖僧 則紅者為醉僧矣 東坡有怪石曰醉道士 鱓亦酒人 拈此二者為圖 應可參我一座也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題
▲楊梅圖 立軸/李鱓
款識:陳州太史。
鈐印:李鱓(朱白)
鑑藏印:紫伯過眼(白) 綬銜(朱)
▲楊梅圖 鏡片/陳佩秋
款識:健碧。
鈐印:潁川(朱);健碧(白)
▲楊梅枇杷 立軸(1980年)/王個簃
款識:洞庭東山與西山,枇杷楊梅熟成片。肇周先生正畫,庚申十一月既望,王個簃年八十四歲。
鈐印:啟之、個簃、學到老
▲楊梅 立軸/沙曼翁
題識:五月楊梅已滿林,宋賢句也。今日天雨紙墨盡溼寫,案頭清供,曼翁七十八。
鈐印:老納前身、眉公戲墨、舊王孫
▲夏至楊梅 布面(2012年)/劉立
籤名:劉立 背籤:劉立2012
▲葉似楊梅蒸霧雨 鏡心(2012)/宗萬華
題識:葉似楊梅蒸霧雨,花如盧桔傲風霜,宋蘇軾詩句,歲在壬辰年新正宗萬華畫於北京。
鈐印:宗(白)萬華(朱)
▲枇杷楊梅 立軸(1979年)/張辛稼
款識:五月天熱換葛衣,家家蘆橘黃且肥。鳥疑金彈不敢啄,忍飢東向林間飛。缶翁當題此詩録以補白,己未四月莫 歸來作辛稼。
鈐印:張、辛稼、霜屋老農
▲楊梅圖/蔣金嶽
▲冥冥江雨熟楊梅 立軸(1978年)/孫君良
鈐印:孫君良印。
題識:冥冥江雨熟楊梅。戊午十月君良寫西山小景。
▲楊梅熟了 鏡心/金志遠
題識:養輝同志指正。志遠寫。
鈐印:金志遠
藏印:養輝所藏
▲楊梅 鏡片/喬木
題識:喬木大年畫於海上。
鈐印:喬木大年、寫生
▲楊梅壽桃圖 立軸(1978年)/吳青霞
題識:戊午夏六月中浣,青霞寫於滬上
鈐印:吳氏
▲楊梅 鏡片/馮舒
▲楊梅 立軸/謝之光
款識:之光。
鈐印:老謝、栩栩齋
雨后蒼山翠溢林,昂姿映日耀於金。
杜湖靄繞青峰鬱,虞岙珠懸紫氣深。
枝畔拈甜嘗美味,雲間眺遠發清吟。
楊梅歲歲紅如火,本是乾坤不老心。
輕傘撐開細雨時,驪珠霽日滿虯枝。
吳歌嫋嫋傳天籟,越豔婷婷亮逸姿。
綠水青山含紫氣,玉盤鮮果綻相思。
一年秀色凝鳴鶴,柳岸憑欄望遠漪。
▲以上六幅為上林畫房沈海清老師的作品
▲以上兩幅為「楊梅仙子」沈燕榮老師的作品
往期精彩回顧:
當楊梅遇到青瓷
慈谿方言歌曲《外婆橋》(兩種版本)
慈谿百年前的「英文名」
弘一法師在金仙寺編成《華嚴集聯三百》
「楊梅紅,耳朵聾」
鄉心情懷|岑其書畫作品展(6.4—6.8)
圖:雅昌丨責任編輯: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