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家鄉村美術館開放 快來看知名畫家筆下成都紅土地(組圖)

2020-12-24 網易新聞

(原標題:四川首家鄉村美術館開放 快來看知名畫家筆下成都紅土地(組圖))

  0  

  在油

畫家

的眼中,土地的色彩蘊含著一方水土的獨特個性,而紅色的土壤,則更加神秘。在成都金堂縣棲賢鄉的

梨花

溝,鮮明的

紅土地

伴隨著起伏山地,層次分明,吸引著全國的畫家創作。



  兩個月免費展覽 看油畫家筆下的成都紅土地



  7月12日,四川省首家鄉村美術館在梨花溝免費對市民開放,首屆梨花溝鄉村油畫展以「梨園春意—油畫家筆下的梨花溝」為主題,精選、展出自2016年春天以來省內外油畫名家到梨花溝寫生、創作的優秀作品120餘幅。



  記者了解到,油畫展將持續至9月12日,期間將免費對公眾開放,並相繼舉辦專題學術研討、藝術家梨花溝駐地創作、專業院校學生暑期寫生、名家現場技藝指導等活動。



  成都平原難得的紅土山地 名家扎堆來寫生

  記者了解到,棲賢鄉梨花溝風景區位於龍泉山脈中段,因漫山遍種梨樹而得名,加之植被豐富,山頂森林茂密,清流成溪,幽潭映碧,方圓近20平方公裡呈現出「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山林秀色、田園風光,這個成都郊區的「秘境」近幾年成為油畫家們扎堆寫生的好地方。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白羽平在梨花溝寫生時表示,「我覺得我以後還會再來,和當地畫家一起在這個地方寫生。」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導翁誕憲先生概括初次來梨花溝的印象時說:「這裡的視野開闊,層次感分明,土地色彩鮮明,確實是個山水如畫的好地方。這裡鄉風民風也很好,村民非常熱情。」



  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 賴芳傑

  作者:賴芳傑

  (來源:華西都市報)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臺灣知名畫家江明賢墨彩巡迴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臺灣知名畫家江明賢墨彩巡迴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2019-08-01來自兩岸的近百位文化藝術界代表齊聚中國美術館,一起欣賞臺灣畫家江明賢遊歷海內外創作的近百件墨彩作品。8月1日,「雲月八千裡——江明賢墨彩巡迴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精選江明賢遊歷海內外所創作的近百件墨彩作品,以「雲月八千裡」為主題,圍繞「一帶一路」之所見一一展開。江明賢的畫作將中西兩種不同美學理念充分融合,形成鮮明而獨特的藝術風格。
  • 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開館 講述了一個極簡版的近代藝術史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攝影 陳羽嘯11月21日,位於成都文殊坊的「老朱家」美術館舉行開館首展。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但足以見微知著,以管窺豹。姚葉紅主席說:「朱萬春和趙彌都是成都老一輩本土藝術家的後代,他倆都對中國傳統藝術在當下這個時代有了新的開拓和發揚,這非常讓人敬佩。」「老朱家」館長朱萬春(前)和藝術家趙彌據了解,「老朱家」膠囊美術館24小時全天開放,即使晚上也不熄燈而堅持對外展示陳列,這在成都藝術界也是開了先河。
  • 上海首家鄉村美術館探尋社會治理新元素
    ■與都市美術館大多展示現代化、國際化、抽象化等風格的作品不同,上海首家現代鄉村美術館——可·美術館在策展選作品方面,更青睞於展示鄉間田陌風採。館方請來一部分藝術家利用當地的文化元素在當地進行創作,甚至創作材料也都是當地的。
  • 我在四川美術館和成都美術館都看了啥
    本以為成都是水彩畫很普及的地方,這個感覺來自於關注自學水彩畫的粉絲裡成都的粉絲數量排第五位另外城市越發達的地方喜歡畫畫的人喜歡水彩的人就越多,而且成都平原這個地方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有滋養藝術的廣闊土壤,有取之不盡的文化元素和自然素材,應該比我生活的城市水彩發展的更普及更活躍才對。可是事實跟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 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開館,講述了一個極簡版的近代藝術史
    作為四川本土第一家「膠囊美術館」,它的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但足以見微知著,以管窺豹。現場展出了康有為、謝無量、朱佩君、朱韌君、朱欣、何多苓、朱萬春的書畫精品12幅,7位參展者作為中國近現代百年歷史的文化名人,他們的文脈延綿了整整五代,而且他們的生活軌跡大都和這家「迷你」美術館有過直接和間接的交集。
  • 何多苓個人作品展「野原」即將亮相四川美術館
    2019年5月16日下午3點,「野原——何多苓個人作品展」即將在四川美術館展出,並將持續至6月14日。本次展覽由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美術館承辦,何多苓美術館協辦,趙歡擔任策展人。
  • 四川著名畫家用畫筆把青川的風採展示出來
    人民網成都4月22日電 近日,來自成都、廣元等地的11名著名畫家走進青川傳統古村落,開展為期5天的寫生採風活動。畫家們沉迷於青川的綠水青山,流連於青川悠久的歷史文化,紛紛表示要用畫筆把青川的風採展示出來,把青川日新月異的變化展示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青川、認識青川、愛上青川。
  • 四川美術館的年終收關大展 夏亮熹用畫筆書寫民族風骨
    封面新聞訊(記者 楊帆)12月23日,由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省美術館、四川省藝術院、成都畫院主辦的「筆墨全無一點塵——夏亮熹國畫展」在四川美術館舉行,作為本年度四川美術館的收官大展,夏亮熹是蜀中畫壇分量極重的一位水墨人物畫大家。現場將展出夏亮熹從藝幾十年來創作的150多幅代表性作品。
  • 4平米美術館藏有康有為、何多苓作品 24小時全天開放
    四川在線記者 向宇從古至今成都都是孕育藝術的肥沃土地,人才輩出。有"藝術第三城"之稱的成都 ,這幾年藝術群落和展館越來越多,如今成都已經擁有了120多家美術展館。在11月21日,成都增添了一家特別的美術館,面積僅區區四米見方,是四川首家「膠囊美術館」。值得一提的是,這家膠囊美術館將24小時全天開放,夜晚亦不熄燈,隨時對外展示陳列。「老朱家」位於青羊區通順橋街69號,雖然僅四平方米,觀眾超過三人便難有立錐之地,但其氣場卻很大,館內一口氣呈現了康有為、謝無量、朱佩君、朱欣、何多苓、朱萬春等六位名家的12幅書畫作品。
  • 山水畫家鞏德春筆下的花鳥畫
    山水畫家鞏德春筆下的花鳥畫 著名畫家簡介:鞏德春,1959年出生於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山東高唐。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鞏德春美術館名譽館長等。
  • 四川8個村成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四川|鷓鴣山自然公園|旅遊景區|...
    晚上好,歡迎閱讀——「打望四川 | 一周文旅記事」今天是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小四邀你一起每周幾分鐘了解文旅圈的大小事er~01四川8個村成中國美麗休閒鄉村11月13日,農業農村部網站公示了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
  • 成都兩大高顏值公園正式開放
    649家,開放率89.39%。其中,回鄉探親、城市近郊成為眾多遊客的選擇,短途遊客明顯增多,鄉村旅遊景點、開放式景區受到較多遊客的歡迎。自駕遊、周邊遊也成為首選。9月26日,圖:@窗臺上的滿天星二期的粉黛草面積超級大這條簡直就是童話裡的夢幻小路嘛太好看了叭,想拍照的,快來
  • 來李自健美術館,看澳洲畫家楊鳴山筆下的大自然動人瞬間
    11月7日,「澳洲畫家楊鳴山寫生風景油畫展」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長沙李自健美術館館長李自健(左一)向前來觀展的嘉賓朋友介紹展覽情況。
  • 四川美術館今起延長開放時間至21點 約嗎?
    四川美術館 資料圖成都全搜索新聞網7月25日訊 據四川美術館官方消息,四川美術館發出通知,從7月25日起開放時間調整為周二至周日9點至21點,周一閉館相比過去,四川美術館開放時間延長了4個小時。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後,約上三五個朋友一起去美術館避暑,同時享受豐盛的藝術盛宴,將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啊!
  • 成都這幾家適合拍照的美術館,快來打卡吧
    四川美術館這次展覽名稱:「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四川美術家在行動」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美術館只在舉辦展覽時開放,平時人比較少。紅美術館5、成都藍頂美術館成都藍頂美術館美術館比較小,特別空曠,能夠很好的拍出空曠感。
  • 成都:快來看雙彩虹!重慶:我們也有!沒想到成渝竟藏著這麼多神仙CP
    成都:快來看雙彩虹!重慶:我們也有!成都:快來看雙彩虹!重慶:我們也有!網友笑稱:也硬是「雙城經濟圈」哦?連彩虹都同時出現!組圖:@挽肩星白鷺灣溼地黑山谷風景區白山黑水白鷺灣溼地公園是成都首個「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生態美美、城市之肺,成都人周末感受自然最近的去處。
  • 書畫元素點亮石鼓文化 省內首家區級美術館開門納客
    書畫元素點亮石鼓文化 省內首家區級美術館開門納客 來源:紅網 作者:李文戀 王朝順 編輯:王娉娉 2014-12-22 10:35:48
  • 四川美術館19日恢復開放 前往參觀請帶上身份證
    隨著氣溫不斷回暖的,除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車流,便是一家家相繼對成都市民重新敞開大門的文化場所。繼18日四川博物院恢復開館後,紅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四川美術館今日也正式發出消息:從3月19日起恢復有序開放。
  • 成都市金沙博物館、成都博物館、四川美術館逐漸開放!詳情戳這兒
    (免費期為2020年3月17日至2021年3月16日)17日起,四川美術館將恢復有序開放。一、開放時間從每周二至周日(周一閉館),每日10:00-16:00 限流開放,15:30停止入場二、開放範圍四川美術館展廳區域與前院三、開放方式
  • 法國最有氣質的小鎮,走進畫家筆下的真實世界!
    導語:法國最有氣質的小鎮,走進畫家筆下的真實世界!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除了美術館和博物館之外,你還可以在哪裡欣賞到藝術呢?